必修二第四单元训练(一)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
  1. 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政,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
  A. 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
  B. 俄国新经济政策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需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家市场才有益于国计民生
  2.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
  A. 辛亥革命 B. 国民革命
  C. 解放战争 D. 三大改造
  3. 1960年11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毛泽东直接组织和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农村进行调研。并在这期间主持起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这些行动表明中共中央( )
  A. 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 为八字方针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
  C. 放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
  D. 坚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 下列历史事件与图所示地区对应准确的是( )
  [A][C][D][B]
  A. 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大庆油田
  B.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D. 2001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5. 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其直接背景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C.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D. “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回升
  6. 山西昔阳的“大寨精神”,在20世纪60、70年代曾经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作家凌志军在《1978——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的第五章标题是:“昔阳到凤阳”。这一标题包含的含义不包括( )
  A. 昔阳的“大寨精神”已经辐射到贫困的凤阳
  B. 昭示了历经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已走向尽头
  C. 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D. 凤阳小岗村的星火将成为取代大寨旗帜的烈焰
  7.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我国( )
  A. 工业化建设成就
  B. “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 改革开放的实践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9.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
  A. 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 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 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 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10. “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 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强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
  C. 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完善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材料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
  (襄阳四中 黄 玭)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  1. 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表》,这一分布表说明( )  [国家(地区)\&建交国家数(单位:个)\&东欧\&8\&北欧\&3\&中欧\&1\&东亚\&3\&南亚\&1\&东南亚\&1\&]  A. 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 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 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 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
期刊
一、选择题  1.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  A. 占领德国 B. 建立北约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进行核威慑  2. 下面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
期刊
一、选择题  1.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2. 对下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最高
期刊
一、选择题  1. 《尚书·酒诰》:“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 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 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 商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2. 《管子·轻重乙》中提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  A. 冶铁技术有所发展 
期刊
一、选择题  1.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没有能够起到应有的指导运动的作用。它属于恩格斯所批评的那种仅是从头脑中产生的解决社会弊端的空想方案。下列各项条文中对太平天国统治区域内的农民最无号召力的是( )  A.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C. “凡当收成时……余则归国库”  D. “照旧交粮纳税”  2. 清末重臣张之洞评论某项不平等条约时说:“此次和
期刊
一、选择题  1.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  A.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 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2. 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
期刊
一、选择题  1. “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柏林墙倒塌已经20年,但一切反思,也许才刚刚开始。”下列对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 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 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  D. 柏林墙
期刊
一、选择题  1.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文明不会彼此隔绝,而是不断地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互相碰撞。在这种碰撞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6世纪西方文明和新世界的碰撞。”这种碰撞开始时所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冲击了东西方传统的朝贡贸易体制  B. 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起资本的原始积累  C. 西欧国家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  D. 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2. 当代史学家刘宗绪认为,殖民掠夺和殖民统
期刊
一、选择题  1.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马铃薯、可可等特产传到亚欧非诸州,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这一现象说明( )  A.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商业革命”  B.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C.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贸易革命”  D.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社会革命”  2. 15世纪末从海路由欧洲直达印度,可以跟随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的船队( )  A. 迪亚士 B.
期刊
一、选择题  1. 林则徐致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  B. 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  C. 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  D. 林则徐谙熟英国的政情  2. 下表是1843年广东海关进口商品税率资料,对其数字变化所反映出的信息,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