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
1. 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政,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
A. 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
B. 俄国新经济政策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需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家市场才有益于国计民生
2.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
A. 辛亥革命 B. 国民革命
C. 解放战争 D. 三大改造
3. 1960年11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毛泽东直接组织和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农村进行调研。并在这期间主持起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这些行动表明中共中央( )
A. 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 为八字方针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
C. 放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
D. 坚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 下列历史事件与图所示地区对应准确的是( )
[A][C][D][B]
A. 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大庆油田
B.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D. 2001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5. 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其直接背景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C.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D. “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回升
6. 山西昔阳的“大寨精神”,在20世纪60、70年代曾经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作家凌志军在《1978——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的第五章标题是:“昔阳到凤阳”。这一标题包含的含义不包括( )
A. 昔阳的“大寨精神”已经辐射到贫困的凤阳
B. 昭示了历经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已走向尽头
C. 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D. 凤阳小岗村的星火将成为取代大寨旗帜的烈焰
7.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我国( )
A. 工业化建设成就
B. “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 改革开放的实践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9.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
A. 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 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 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 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10. “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 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强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
C. 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完善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材料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
(襄阳四中 黄 玭)
1. 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政,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
A. 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
B. 俄国新经济政策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需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家市场才有益于国计民生
2.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
A. 辛亥革命 B. 国民革命
C. 解放战争 D. 三大改造
3. 1960年11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毛泽东直接组织和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农村进行调研。并在这期间主持起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这些行动表明中共中央( )
A. 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 为八字方针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
C. 放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
D. 坚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 下列历史事件与图所示地区对应准确的是( )
A. 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大庆油田
B.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D. 2001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5. 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其直接背景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C.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D. “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回升
6. 山西昔阳的“大寨精神”,在20世纪60、70年代曾经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作家凌志军在《1978——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的第五章标题是:“昔阳到凤阳”。这一标题包含的含义不包括( )
A. 昔阳的“大寨精神”已经辐射到贫困的凤阳
B. 昭示了历经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已走向尽头
C. 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D. 凤阳小岗村的星火将成为取代大寨旗帜的烈焰
7.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我国( )
A. 工业化建设成就
B. “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 改革开放的实践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9.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
A. 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 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 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 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10. “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 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强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
C. 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完善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材料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
(襄阳四中 黄 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