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速写写生课是美术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通过对党家村速写写生活动的开展,开发美术教学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在活动实施中探索新教学形式和方法,促使学生陶情益智,增加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提升学生写生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美术新教学形式新美术课程资源造型能力 综合素养乡土艺术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西南距新城区9公里,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坐落在东西走向的泌水河谷北测,村形如舟。村子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 现存的建筑大多是明正统年间到民国时期所建。党家村是农、商并重,崇尚儒家思想的关中古村落。村中公共建筑、民居建筑设计合理保持完整。党家村古民居上承载的文化艺术元素丰富精彩被誉为“民居瑰宝”。党家村现有建筑面积近34公顷。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村民现居村中因而党家村被誉为“中国古民居建筑活化石”。
走出校园开展灵活多样的美术活动是美术教育的必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党家村速写写生是在“新课标”指导下对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育教学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探索和实验。结合写生我简单的谈一下美术活动课开设的教育教学意义。
一、开创高中新美术教学形式。本活动是在“新课标”指导下新的美术教学形式。走出校园开展积极有效灵活多样地美术活动课是美术教育的必要形式和组成部分。活动开展离开课本选择新颖的实验课程资源和灵活的组织形式及实验教学方法促使美术教学达到良好效果。活动课开展也是对高中美术基础教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互补和巩固。
二、以德育、美育培养为主要目标的美术活动。写生活动从党家村传统历史文化底蕴中吸取营养,美术活动课以德育培养为先,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形成学生完善人格品质,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三、探索“生活体验、学科联合式”新型美术活动模式。活动中学生入住党家村融入现实生活情境,促使美术学习生活化、情景化和人性化、取代直线形式的学科教学。学生与党家村村民共同生活,亲身体验全景、生态式农村生活。同时美术活动开展与社会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生活、科学学习等方面知识紧密联系,给写生认知形成提供多方位生活综合感知补足。活动开展以多学科知识渗透教学为基础美术活动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形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多元知识渗透和美术知识传授教育,形成学生深刻地综合生活体验。继而形成学生对乡土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感。促使学生在思想内部和认知领域全景体验生活,形成学生体验认知通感。这种艺术通感认识的形成是培养既有艺术能力又有人文素养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础。
四、新型美术教学组织形式。活动以学生有共同美术爱好为组织条件,打破年级、班级限制把校内爱好美术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是针对学生爱好培养开展的美术活动,活动通过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综合美术素养,发展学生美术特长能力。
五、“合作式”新型美术学习形式。活动设计选修和必修两类课题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依据互补原则组成学习型组织。每个小组承担不同选修课题,学生在组内分工承担一定组内选修任务,继而通过合作完成小组选修任务。与此同时学生也必须独立完成教学必修任务。学生在学习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六、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艺术个性的美术活动。活动以“导学案、引导临摹、师生合作和个体探究”等教学方法为手段实施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活动通过激发每个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美术认知水平。促使学生在欣赏、体验、反思、实践、展示、交流等活动中形成独立艺术思维,形成学生个性艺术认识,积累个体表现经验,逐渐形成学生艺术个性素养。
七、以实践为主的美术活动。活动以古建筑速写写生实践为主体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写生兴趣,鼓励学生多实践练习、多分析理解。通过强化练习引导形成学生基本速写表现技能。以“熟能生巧、巧能生辉”的实践练习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展学生艺术创造活动,形成学生艺术创造能力。
八、继承发扬传统、乡土文化艺术。开发乡土教学资源。活动促使学生体验了解党家村平常农村生活。以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乡土文化艺术元素。感受其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乡土文化艺术的热爱。通过学生学习,继承、保护和发扬传统、乡土文化艺术。
九、提升学生生活技能成长的美术活动。活动依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活动中设立多个开放性实验课题。这些课题内容引导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结合自主艺术创新思维持续开展艺术与生活结合活动,有益于学生认识、艺术技能和生活技能的良性成长和持续发展。
本次写生活动遵循美术新课程标准,遵循美术教学原则、规律和方法。遵循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活动开展对学生的德育、美育及审美、认知素养和造型能力都有促进和提高,教育教学取得一定实效。
参考文献:
1、包林、李睦《非结论性教育学》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版
2、张海 《美术创意课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
3、谢雱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
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大2001版
5、胡知凡 《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
6、马樟根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版
关键词:美术新教学形式新美术课程资源造型能力 综合素养乡土艺术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西南距新城区9公里,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坐落在东西走向的泌水河谷北测,村形如舟。村子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 现存的建筑大多是明正统年间到民国时期所建。党家村是农、商并重,崇尚儒家思想的关中古村落。村中公共建筑、民居建筑设计合理保持完整。党家村古民居上承载的文化艺术元素丰富精彩被誉为“民居瑰宝”。党家村现有建筑面积近34公顷。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村民现居村中因而党家村被誉为“中国古民居建筑活化石”。
走出校园开展灵活多样的美术活动是美术教育的必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党家村速写写生是在“新课标”指导下对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育教学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探索和实验。结合写生我简单的谈一下美术活动课开设的教育教学意义。
一、开创高中新美术教学形式。本活动是在“新课标”指导下新的美术教学形式。走出校园开展积极有效灵活多样地美术活动课是美术教育的必要形式和组成部分。活动开展离开课本选择新颖的实验课程资源和灵活的组织形式及实验教学方法促使美术教学达到良好效果。活动课开展也是对高中美术基础教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互补和巩固。
二、以德育、美育培养为主要目标的美术活动。写生活动从党家村传统历史文化底蕴中吸取营养,美术活动课以德育培养为先,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形成学生完善人格品质,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三、探索“生活体验、学科联合式”新型美术活动模式。活动中学生入住党家村融入现实生活情境,促使美术学习生活化、情景化和人性化、取代直线形式的学科教学。学生与党家村村民共同生活,亲身体验全景、生态式农村生活。同时美术活动开展与社会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生活、科学学习等方面知识紧密联系,给写生认知形成提供多方位生活综合感知补足。活动开展以多学科知识渗透教学为基础美术活动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形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多元知识渗透和美术知识传授教育,形成学生深刻地综合生活体验。继而形成学生对乡土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感。促使学生在思想内部和认知领域全景体验生活,形成学生体验认知通感。这种艺术通感认识的形成是培养既有艺术能力又有人文素养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础。
四、新型美术教学组织形式。活动以学生有共同美术爱好为组织条件,打破年级、班级限制把校内爱好美术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是针对学生爱好培养开展的美术活动,活动通过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综合美术素养,发展学生美术特长能力。
五、“合作式”新型美术学习形式。活动设计选修和必修两类课题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依据互补原则组成学习型组织。每个小组承担不同选修课题,学生在组内分工承担一定组内选修任务,继而通过合作完成小组选修任务。与此同时学生也必须独立完成教学必修任务。学生在学习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六、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艺术个性的美术活动。活动以“导学案、引导临摹、师生合作和个体探究”等教学方法为手段实施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活动通过激发每个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美术认知水平。促使学生在欣赏、体验、反思、实践、展示、交流等活动中形成独立艺术思维,形成学生个性艺术认识,积累个体表现经验,逐渐形成学生艺术个性素养。
七、以实践为主的美术活动。活动以古建筑速写写生实践为主体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写生兴趣,鼓励学生多实践练习、多分析理解。通过强化练习引导形成学生基本速写表现技能。以“熟能生巧、巧能生辉”的实践练习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展学生艺术创造活动,形成学生艺术创造能力。
八、继承发扬传统、乡土文化艺术。开发乡土教学资源。活动促使学生体验了解党家村平常农村生活。以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乡土文化艺术元素。感受其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乡土文化艺术的热爱。通过学生学习,继承、保护和发扬传统、乡土文化艺术。
九、提升学生生活技能成长的美术活动。活动依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活动中设立多个开放性实验课题。这些课题内容引导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结合自主艺术创新思维持续开展艺术与生活结合活动,有益于学生认识、艺术技能和生活技能的良性成长和持续发展。
本次写生活动遵循美术新课程标准,遵循美术教学原则、规律和方法。遵循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活动开展对学生的德育、美育及审美、认知素养和造型能力都有促进和提高,教育教学取得一定实效。
参考文献:
1、包林、李睦《非结论性教育学》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版
2、张海 《美术创意课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
3、谢雱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
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大2001版
5、胡知凡 《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
6、马樟根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