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纳教育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教育思潮,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教育公平原则密不可分。建立健全的全纳教育体系要求全纳教育的原则、实施和目标都实现教育公平原则,教育公平的理念也贯穿全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始终。
关键词 全纳教育 全纳教师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Equity
Abstract Inclusive education is a newly-promot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trend. Establish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inclusive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principle of education equity which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basic priciples, implementation and ultimate purpose of inclusive education.
Key words inclusive education; inclusive teacher; education equity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新兴的国际教育思潮,在不同的国家,学者们对“全纳”有着不同的诠释。但无论是注重“处理多样化和差异”的Forest与Pearpoint,还是主张“增加参与减少排斥”的Potts,或是强调“社会组织与学校安排”的Clark等,都始终围绕教育公平这一原则。
1 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译为“inclusive education”,“inclusive”意为“including much or all”,可译成“包括许多或全部的”。“全纳教育是指要接纳所有学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强调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要,并非仅针对残疾学生等某一特定群体。”全纳教育起源于特殊教育,但已扩大为所有的学龄儿童和在校学生,成为普通教育的基本理念。全纳教育提倡关注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要取消隔离、减少排斥,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公平、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条件。全纳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需求,注重全体学生的尊严,维护全体学生的权益,真正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使全体学生都平等地享受着各种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
2 全纳教育倡导教育公平
瑞典著名教育家Husen认为,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哲学家罗尔斯(John Rawls)提出公平的两类,即不但要有均等性,对于全纳教育来说,“‘零拒绝’是全纳教育的基本原则”,无条件的接纳所有学生入学,更重要的是要有“非均等性”,即不均等地对待不同者,因材施教。
全纳教育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权利和资源,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切实关切不同人群的心理感受。从全纳教育理念被提出的一刻到其落实在各个国家、各个学校以及各个教学参与者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贯穿着公平和平等,鲜明地体现了对教育公平的追求。
2.1 全纳教育的原则是公平的
全纳教育着眼于全体,毋庸置疑体现了量的公平;从质的角度看,全纳教育原则更体现着公平和平等。全纳教育注重多样化,尊重人权,尊重不同的观念,发展不同的个性,为每个学生最大化地发挥潜能和提升品质。真正的全纳教育不仅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更意味着提供优质的教育水平,在此前提下,质和量无论缺少哪一量度都不能称之为全纳教育。
2.2 全纳教育的实施是公平的
全纳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城乡贫富差距过大,农村留守儿童增多等,这些都不利于开展全纳教育,但也是全纳教育的职责所在。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增大,教育所反映出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最突出的是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高学费低收入把农民工子女排斥在了城市教育体系以外,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更加严重,到了就学年龄却无法入学,严重侵犯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再加上政府投入过少,部分行政部门无力支撑当地教育,致使农村辍学率升高,教育的落后造成经济的进一步落后。
在我国,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十八大后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针对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所占比例下降的问题以及入学的贫困生中农村生源占较大比例的问题,政府提出教育资源应向农村倾斜,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但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 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村的主要劳力进城务工,只剩留守的老人和儿童,部分农村学校因生源流失而取消。由于上学地点的改变,相应地增加了交通住宿费用,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差距,因此全纳教育在农村的实施更为困难。这也使得农村全纳教育的实施,全纳学校的建立更为迫切。
2.3 全纳教育的目标是公平的
全纳教育立志于“让每一位学生有书读,让每一位学生读好书”,这本身就体现着教育公平。“全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全纳社会和实现全民教育。全纳教育主张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和减少学生的被排斥,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包括残疾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等),使所有学生在其团体中感受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积极地参与学习和生活。”但是全纳教育和教育公平倡导的公平和平等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人人均等,而是机会均等,不同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区别对待,以期达到对个体最佳的教育效果。 3 建立全纳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
全纳教育已是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普及全纳教育观念及有效开展全纳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如何让普通学校接纳特殊儿童就学及如何安排课堂两者兼顾都是令各国教育界头疼的问题。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建立健全的全纳教育体系,而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教学仍是全纳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我国,教育公平是一项基本国策,九年义务制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的起点是公平的,便这并不能保证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公平的,要建立健全的全纳教育体系,必须制定全纳教育制度,从而规范执行全纳教育范围内的一切教学活动;要开展全纳教育课程,在全纳学校里,根据个体的不同差异制定相应的课程,充分满足各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挖掘最大学习潜力,发挥最佳的学习潜能,以期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要组织全纳教育师资力量,做为全纳教育的践行者,全纳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全纳教育体系,因此建立全纳教育体系除了做到改变观念、调整体制和变革实践外,还要注意全纳师资力量的培养。全纳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对待特殊儿童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此外,还要建立完整健全公平公正的全纳教育评价体系,如何判断学业成绩,是否还以考试分数为准,或是以进步幅度为准,又或是将两者结合,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个人教育评价方案,这都必须在实施全纳教育过程中得以解决,否则,全纳教育只是一朵没有果实的花。
全纳教育建立在教育公平基础之上,并以此为方向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未来,反对隔离和排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作为国际教育思潮的一大趋势,全纳教育在我国的实施必须遵循本土化原则,着眼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城市和农村的差别、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差别以及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均等地为每位学生提供机会,不均等地对待不同的学生,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4:B01.
[2] 步伟伟.全纳教育视角下教育公平的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09(2).
[3] 张宝蓉.以全纳教育的视角看教育公平.教育探索,2002(7).
[4] 贺慧敏, 王晨. 全纳教师教育在国外面发展及启示.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0-05.
[5] Peter Clough and Jenny Corbett. Theorie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A Student’s Guide [M], London: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2000.
[6] 邓猛, 景时. 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方式及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中国特殊教育,2012(9).
关键词 全纳教育 全纳教师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Equity
Abstract Inclusive education is a newly-promot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trend. Establish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inclusive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principle of education equity which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basic priciples, implementation and ultimate purpose of inclusive education.
Key words inclusive education; inclusive teacher; education equity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新兴的国际教育思潮,在不同的国家,学者们对“全纳”有着不同的诠释。但无论是注重“处理多样化和差异”的Forest与Pearpoint,还是主张“增加参与减少排斥”的Potts,或是强调“社会组织与学校安排”的Clark等,都始终围绕教育公平这一原则。
1 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译为“inclusive education”,“inclusive”意为“including much or all”,可译成“包括许多或全部的”。“全纳教育是指要接纳所有学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强调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要,并非仅针对残疾学生等某一特定群体。”全纳教育起源于特殊教育,但已扩大为所有的学龄儿童和在校学生,成为普通教育的基本理念。全纳教育提倡关注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要取消隔离、减少排斥,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公平、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条件。全纳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需求,注重全体学生的尊严,维护全体学生的权益,真正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使全体学生都平等地享受着各种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
2 全纳教育倡导教育公平
瑞典著名教育家Husen认为,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哲学家罗尔斯(John Rawls)提出公平的两类,即不但要有均等性,对于全纳教育来说,“‘零拒绝’是全纳教育的基本原则”,无条件的接纳所有学生入学,更重要的是要有“非均等性”,即不均等地对待不同者,因材施教。
全纳教育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权利和资源,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切实关切不同人群的心理感受。从全纳教育理念被提出的一刻到其落实在各个国家、各个学校以及各个教学参与者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贯穿着公平和平等,鲜明地体现了对教育公平的追求。
2.1 全纳教育的原则是公平的
全纳教育着眼于全体,毋庸置疑体现了量的公平;从质的角度看,全纳教育原则更体现着公平和平等。全纳教育注重多样化,尊重人权,尊重不同的观念,发展不同的个性,为每个学生最大化地发挥潜能和提升品质。真正的全纳教育不仅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更意味着提供优质的教育水平,在此前提下,质和量无论缺少哪一量度都不能称之为全纳教育。
2.2 全纳教育的实施是公平的
全纳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城乡贫富差距过大,农村留守儿童增多等,这些都不利于开展全纳教育,但也是全纳教育的职责所在。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增大,教育所反映出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最突出的是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高学费低收入把农民工子女排斥在了城市教育体系以外,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更加严重,到了就学年龄却无法入学,严重侵犯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再加上政府投入过少,部分行政部门无力支撑当地教育,致使农村辍学率升高,教育的落后造成经济的进一步落后。
在我国,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十八大后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针对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所占比例下降的问题以及入学的贫困生中农村生源占较大比例的问题,政府提出教育资源应向农村倾斜,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但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 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村的主要劳力进城务工,只剩留守的老人和儿童,部分农村学校因生源流失而取消。由于上学地点的改变,相应地增加了交通住宿费用,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差距,因此全纳教育在农村的实施更为困难。这也使得农村全纳教育的实施,全纳学校的建立更为迫切。
2.3 全纳教育的目标是公平的
全纳教育立志于“让每一位学生有书读,让每一位学生读好书”,这本身就体现着教育公平。“全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全纳社会和实现全民教育。全纳教育主张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和减少学生的被排斥,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包括残疾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等),使所有学生在其团体中感受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积极地参与学习和生活。”但是全纳教育和教育公平倡导的公平和平等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人人均等,而是机会均等,不同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区别对待,以期达到对个体最佳的教育效果。 3 建立全纳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
全纳教育已是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普及全纳教育观念及有效开展全纳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如何让普通学校接纳特殊儿童就学及如何安排课堂两者兼顾都是令各国教育界头疼的问题。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建立健全的全纳教育体系,而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教学仍是全纳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我国,教育公平是一项基本国策,九年义务制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的起点是公平的,便这并不能保证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公平的,要建立健全的全纳教育体系,必须制定全纳教育制度,从而规范执行全纳教育范围内的一切教学活动;要开展全纳教育课程,在全纳学校里,根据个体的不同差异制定相应的课程,充分满足各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挖掘最大学习潜力,发挥最佳的学习潜能,以期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要组织全纳教育师资力量,做为全纳教育的践行者,全纳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全纳教育体系,因此建立全纳教育体系除了做到改变观念、调整体制和变革实践外,还要注意全纳师资力量的培养。全纳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对待特殊儿童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此外,还要建立完整健全公平公正的全纳教育评价体系,如何判断学业成绩,是否还以考试分数为准,或是以进步幅度为准,又或是将两者结合,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个人教育评价方案,这都必须在实施全纳教育过程中得以解决,否则,全纳教育只是一朵没有果实的花。
全纳教育建立在教育公平基础之上,并以此为方向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未来,反对隔离和排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作为国际教育思潮的一大趋势,全纳教育在我国的实施必须遵循本土化原则,着眼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城市和农村的差别、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差别以及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均等地为每位学生提供机会,不均等地对待不同的学生,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4:B01.
[2] 步伟伟.全纳教育视角下教育公平的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09(2).
[3] 张宝蓉.以全纳教育的视角看教育公平.教育探索,2002(7).
[4] 贺慧敏, 王晨. 全纳教师教育在国外面发展及启示.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0-05.
[5] Peter Clough and Jenny Corbett. Theorie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A Student’s Guide [M], London: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2000.
[6] 邓猛, 景时. 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方式及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中国特殊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