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创新链上重要一环,企业是落实创新战略的主要力量。政策生态是否适宜企业创新,是能否驱动经济发展的“度量衡”。新华社记者历时两月,通过“采访+问卷”的方式,对10余省区市的千余家创新型企业进行调查,力求真实反映当前企业的心声诉求。
中小企业成原始创新主力军
问卷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原始创新的最大主体。占比59.3%的中型企业开展了原始创新,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这一比例分别为54.6%和58.3%,小微型企业占比略低,也有48.1%已从事原始创新。这些原始创新主力军的中小企业如同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体量偏小但爆发力惊人,普遍囊中羞涩却极舍得在研发方面投入,展现出“有志不在年高”的欣欣向荣之势。
在创新投入上,中小微型企业比大型企业更舍得花钱。舍得投入创新,换来的是指数级的回报和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的延伸。交叉分析数据显示,在研发投入占销售额5%以上的企业中,有近六成的企业其非制造环节(研发设计、品牌价值、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在50%以上。国家北斗芯片特聘专家周文益回国创办西安航天华讯科技公司,公司近三年来利润增长率在200%~400%之间。他说,公司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制造环节全部外包,非制造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至少达到70%以上。
“市场是驱动创新的最好推进器”,重庆市科委创新发展办公室主任陈军感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提出已有18年,但真正让企业重视这一句话却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后。调查数据显示,占比74.5%的受访企业把研发经费投向了产品研发。
投入压力大成主要掣肘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研发投入巨大,经历爆发式生长的中小型企业普遍呈现“贫血”状态。高达91.98%的企业研发资金主要来源为“企业自筹”,37%的企业为“银行贷款”,25%的企业为政府资金。对于“影响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52.77%的企业认为当前“创新投入压力过大”。
企业作为创新的重要主体,一方面新开拓的市场潜力无限,另一方面却是可用资金捉襟见肘。“实力难撑起梦想”成为中小创新企业开疆拓土之路上最无奈的心声。
在问卷调查中,企业回答“创新政策上的诉求”时,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希望提供研发资金扶持”,“希望根据创新型企业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制定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希望完善配套服务,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其中,72.04%的受访企业期盼“加大研发资金扶持力度”。
企业税负重、融资成本高等老大难问题,无疑加剧了创新企业的“贫血”状况。以江苏笛莎公主文化创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去年企业盈利1000多万元,同时缴税也达1000万元,税负占企业3%~4%的运营成本。“公司的销售收入中税费约占8%~10%。”
企业盼别让创新“等下去”
在对金融、税收、审批等政府创新政策扶持的满意度调查中,企业对政策性帮扶的总体满意度在70分以上。满意度最靠前为税收优惠政策,八成以上的企业认为营改增等税收减免政策有利于增加创业投入;而满意度比较靠后的则是地方保护、政府管制和审批效率三项,都与简政放权息息相关。
调研中有企业反映,企业真正享受的福利与政策激励的力度仍存有一定程度“温差”,没有“精准扶持”的感受:资金扶持“钱出多门”,跨部门审批让企业感受“哪个部门都能帮,哪个部门都帮不多”;风险补偿容易陷入“僧多粥少”式的争夺,很难公平地惠及所有企业;面对创新业态,一些监管部门仍然处于“发证+罚款”的思维,改革打到门前才“心虚”开门,没有“虚心”提供服务……
广西的一企业通过问卷表示,“加大简政放权及政务公开和权力管控力度,不能随便让一个普通的科员也可有权力关闭一个企业”;广州市有企业反映,政府各部门沟通不畅,没有统一指挥和协同,导致企业享受扶持必须不断在多个部门间自证自己符合条件。
在回答“影响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时,受访企业中32.54%的选择“税收、考核等现有机制不利于创新”,29.68%的选择“政府支持引导不足”,16.98%的选择“缺乏公平竞争环境”。专家认为,政府部门应从“推手”变成“托底”,给予创新人员更大的保障,降低创新型企业的“失败成本”,让其真正轻装上阵。据新华社
中小企业成原始创新主力军
问卷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原始创新的最大主体。占比59.3%的中型企业开展了原始创新,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这一比例分别为54.6%和58.3%,小微型企业占比略低,也有48.1%已从事原始创新。这些原始创新主力军的中小企业如同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体量偏小但爆发力惊人,普遍囊中羞涩却极舍得在研发方面投入,展现出“有志不在年高”的欣欣向荣之势。
在创新投入上,中小微型企业比大型企业更舍得花钱。舍得投入创新,换来的是指数级的回报和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的延伸。交叉分析数据显示,在研发投入占销售额5%以上的企业中,有近六成的企业其非制造环节(研发设计、品牌价值、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在50%以上。国家北斗芯片特聘专家周文益回国创办西安航天华讯科技公司,公司近三年来利润增长率在200%~400%之间。他说,公司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制造环节全部外包,非制造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至少达到70%以上。
“市场是驱动创新的最好推进器”,重庆市科委创新发展办公室主任陈军感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提出已有18年,但真正让企业重视这一句话却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后。调查数据显示,占比74.5%的受访企业把研发经费投向了产品研发。
投入压力大成主要掣肘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研发投入巨大,经历爆发式生长的中小型企业普遍呈现“贫血”状态。高达91.98%的企业研发资金主要来源为“企业自筹”,37%的企业为“银行贷款”,25%的企业为政府资金。对于“影响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52.77%的企业认为当前“创新投入压力过大”。
企业作为创新的重要主体,一方面新开拓的市场潜力无限,另一方面却是可用资金捉襟见肘。“实力难撑起梦想”成为中小创新企业开疆拓土之路上最无奈的心声。
在问卷调查中,企业回答“创新政策上的诉求”时,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希望提供研发资金扶持”,“希望根据创新型企业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制定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希望完善配套服务,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其中,72.04%的受访企业期盼“加大研发资金扶持力度”。
企业税负重、融资成本高等老大难问题,无疑加剧了创新企业的“贫血”状况。以江苏笛莎公主文化创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去年企业盈利1000多万元,同时缴税也达1000万元,税负占企业3%~4%的运营成本。“公司的销售收入中税费约占8%~10%。”
企业盼别让创新“等下去”
在对金融、税收、审批等政府创新政策扶持的满意度调查中,企业对政策性帮扶的总体满意度在70分以上。满意度最靠前为税收优惠政策,八成以上的企业认为营改增等税收减免政策有利于增加创业投入;而满意度比较靠后的则是地方保护、政府管制和审批效率三项,都与简政放权息息相关。
调研中有企业反映,企业真正享受的福利与政策激励的力度仍存有一定程度“温差”,没有“精准扶持”的感受:资金扶持“钱出多门”,跨部门审批让企业感受“哪个部门都能帮,哪个部门都帮不多”;风险补偿容易陷入“僧多粥少”式的争夺,很难公平地惠及所有企业;面对创新业态,一些监管部门仍然处于“发证+罚款”的思维,改革打到门前才“心虚”开门,没有“虚心”提供服务……
广西的一企业通过问卷表示,“加大简政放权及政务公开和权力管控力度,不能随便让一个普通的科员也可有权力关闭一个企业”;广州市有企业反映,政府各部门沟通不畅,没有统一指挥和协同,导致企业享受扶持必须不断在多个部门间自证自己符合条件。
在回答“影响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时,受访企业中32.54%的选择“税收、考核等现有机制不利于创新”,29.68%的选择“政府支持引导不足”,16.98%的选择“缺乏公平竞争环境”。专家认为,政府部门应从“推手”变成“托底”,给予创新人员更大的保障,降低创新型企业的“失败成本”,让其真正轻装上阵。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