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初以来,教育中的两性平等问题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2010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所出版的年度报告——《全球教育概览2010》,从性别平等的角度,介绍了全球教育迈向两性平等的进展情况。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全球教育两性平等情况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均有很大进步,但地区间、群体间还存在较大差异。两性平等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包括教育政策、经济地位、种族歧视、地理位置、暴力冲突、学校环境和个人特点。
关键词:教育公平;两性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概览》
两性平等问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2013年的两个首要关注点之一①。与之相呼应,2010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所(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UIS)出版的年度报告——《全球教育概览2010》(Global Education Digest 2010,GED2010)即以此为主题。该报告数据来源丰富,覆盖面广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教育迈向两性平等的进展情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份报告进行了解和分析。
一、两性平等的内涵及指标
《达喀尔行动纲领》中提出: “在2005年以前消除初等和中等教育中两性不均等(Gender Disparity)的现象,并在2015年前实现教育方面的两性平等(Gender Equality)。”[1]这个目标不仅提到了两性平等,还提到了两性均等(Gender Parity)。针对这两个术语,2003-2004年全民教育监测报告《性别与全民教育:跃向平等》中作了较为明确的区分:两性均等纯粹是数字概念,在教育领域内取得两性均等意味着“在同龄的男童和女童中,有相同比例的儿童能够进入学校并参与到不同的教育阶段中”;而两性平等意指“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对男童和女童产生相同的影响”。两性平等绝不仅仅是量的相等[2]。GED2010中也提到,两性平等的含义较两性均等更为宽泛,它除了涉及入学和教育参与的权利问题,还要求人们重视两性差异,使得两性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同等的对待,取得同等的学业成就,并免于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遭到性别歧视。所以,取得两性均等仅是迈向两性平等的第一步[3]。尽管两性均等并不等于两性平等,但考察两性是否在教育上达到了量的均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在进行更加细致的政策分析和回应时具备更深入的见解。”[4]此外,两性平等的内涵涉及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部分,因此,在探究教育中的两性平等问题时切不可顾此失彼。
由于两性平等超越了数字均衡的问题,因此测量两性平等情况存在较大困难。目前,UIS数据中心提供的教育指标仅能基本反映两性均等的情况。GED2010主要是在UIS数据中心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也只能大致反映当前全球教育两性均等的情况。从两性平等的内涵出发,GED2010解读的指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反映教育机会的指标,主要有毛入学率②和毛吸纳率③;二是反映教育过程的指标,主要是指小学最高年级的巩固率④、失学率、复读生百分比、预期小学最高年级毛吸纳率⑤和小升初入学率⑥;三是反映教育结果的指标,主要是毕业率。此外,UIS还大量借鉴了其他国际比较数据,如使用学习成就评价数据表示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分析影响两性平等的因素时,UIS除使用生师比、女教师百分比等数据外,还采纳了住户抽样调查数据。除上述基本指标外,报告有时还采用性别均等指数(Gender Parity Index,GPI)⑦来体现男女在不同教育指标上的相对水平。UNESCO认为,当GPI(保留两位小数)在0.97至1.03之间时,就可以认为在该指标上达到了两性均等。[5]
二、 全球教育两性平等的发展现状
2000年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曾提到“要在2005年时消灭初等和中等教育中的两性不均等现象,并在2015年时消除所有教育阶段中的这种现象。”[6]GED2010所依据的主要是2008年的数据,从2000年设定目标至2015年达成目标,2008年正好处在该进程的中点。站在中点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两性教育机会平等
两性在三级教育毛入学率上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各级教育系统中的两性教育参与机会平等现状。
2008年全球女性初等教育毛入学率比1970年时增长了20%,男性仅增长了8%,GPI约为0.97,基本上达到了两性均等,但实际上地区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北美和西欧地区、中欧和东欧地区、中亚地区早在1990年时便有约90%的国家达到了两性均等,远超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之下,阿拉伯国家地区、南亚和西亚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至2008年时达到两性均等的国家还不到50%。但这3个地区的发展速度很快。
目前,与初等教育相比,全球中等教育毛入学率整体较低,29%的国家的女性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大于男性,38%的国家情况恰好相反,且在后一种国家中,两性差异较大。除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外,其它地区均有接近两性均等的趋势。中欧和东欧地区自1990年起呈高速发展态势,2008年该区域内近90%的国家达到了两性均等,远远高于世界其它地区。与1970年相比,2008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虽然毛入学率显著提升,但两性差异的程度有所增加。
在高等教育方面,自1970年以来,女性毛入学率的增长速度几乎是男性的两倍。目前,约有2/3的国家的女性毛入学率超过男性。1970年,除了中欧和东欧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约是女性的1.25倍。而在2008年,北美和西欧地区、中欧和东欧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这几个地区的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男性至少高25%。另外,阿拉伯国家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这几个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两性均等。在南亚和西亚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女性仍处于劣势。[7]
GED2003中曾提到,当时有1.04亿以上的学龄儿童未能入学[8]。所以,在GED系列报告中,都特别重视毛吸纳率这个反映初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指标。2008年,世界男性毛吸纳率(114%)略高于女性(110%),GPI为0.97,基本达到了两性均等。但是,地区、国家之间却有很大差异。南亚和西亚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国家地区均未达到两性均等,其中前两个地区两性差异最大,GPI约为0.94。其它地区基本达到了两性均等。从国家的层面来看,在161个提供了数据的国家中,96个国家达到了两性均等。在未达到两性均等的国家中,3/4国家的女性处于不利地位 [9]。
(二)两性教育过程平等
在教育过程方面,GED2010关注的主要是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中两性的学业表现情况和小升初顺利程度。
在125个提供了数据的国家中,仅有12个国家在失学率和小学最高年级巩固率上男女相对持平,而在两性不均等的国家中,2/3国家的男性更易失学,1/3国家的女性更易失学。复读率大于2%的国家有113个,其中17个国家的男女复读率相对持平,90个国家的男性复读率高于女性。由于复读或推迟上学等原因往往会产生一定比例的大龄小学生。2008年,在105个提供了数据的国家中,85个国家的男性大龄学生率比女性至少高2%,即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为大龄学生。中等教育阶段的复读情况与初等教育阶段类似,在136个提供了数据的国家中,100个国家的男性复读率远高于女性。[10]
在小升初的指标中,有的国家在小升初入学率上男性占明显优势,因为在这些国家,女性在初等教育入学机会上受阻,或者即使女性拥有初等教育入学机会且表现较好,但在升学时仍受重重限制,造成女性小升初入学率较低。有的国家女性小升初入学率与男性持平甚至超过男性,这主要与男性在初等教育阶段失学率、复读率较高有关。
(三)两性教育结果平等
GED2010对于两性教育完成情况的考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读写算等基本素养上的差异,代表着初等和初中教育阶段的教育结果;二是在不同学科上的差异,代表着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结果。另外,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能否进入研究领域也是教育结果的重要体现。
UIS自身并没有直接测量学生基本素养的指标,但它积极参考其他研究者或国际组织的研究成果。报告在总结前人研究和相关调查结果后指出,在大部分国家,女性在阅读方面占优势,男性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占优势,但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女性与男性的差异正逐渐缩小。[11]
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与其它教育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对课程的分类。因此,GED2010极为注重从课程类型的角度来评价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完成情况。目前,两种主要的高中课程是通向高等教育的3A型课程和通向劳动力市场的3C型课程⑧。但是,当前只有高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具有3A和3C课程的完成率数据。在提供了数据的69个国家中, 50个国家的毕业率都显示女性在3A型课程中占有明显优势,3/5的国家中男性3C型课程毕业率高于女性。在高等教育阶段,在97个提供了数据的国家中,76个国家的女性毕业率高于男性。从高等教育的学科领域来看,教育专业的女性毕业生较多,而工程、制造业和建筑业领域的女性毕业生极少。在社会科学、商业和法律领域,性别差异现象不明显。在科学领域的分支学科中,女性在生命科学中最占优势,在物理、数学和统计学中稍处弱势,在计算机科学中处于劣势。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分支学科中,女性在新闻和信息学、社会和行为科学中较占优势;除了阿拉伯国家地区和中亚地区外,女性在商业和管理学上较男性稍占优势;在法学方面,除了中亚地区,也是女性毕业生较多。
虽然女性在高等教育毕业率方面占据优势,但她们却很难成为一名研究者。2008年,全球女性研究者约占29%,37%的国家女性研究者不到该国研究人员总数的1/3,仅有15%的国家达到了两性均等,仅8%的国家中女性研究者多于男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女性研究者所占比例最高,达46%;亚洲地区女性研究者所占比例最低,为18%。[12]
总体上看,各地区在迈向两性平等的教育进程中有很大进步,但仍存在较大差异。GED2010专门就两性的入学机会均等问题作了总结和预估,考察各国是否能达到千年发展目标。2008年的数据显示,大约有63%的国家未能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达到两性均等,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15年,将有46%的国家不能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达到两性均等。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中国大陆地区有可能在2015年时在初等教育阶段达到两性均等,但在中等教育阶段有可能无法达到两性均等[13]。另外,报告还指出,虽然女性入学机会少,但她们在受教育过程中表现较好,然而在初等教育向中等教育的过渡中,女性仍面临较大阻碍。男性虽然入学机会较多,但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却令人担忧。在教育结果上,不管是在基本素养还是在不同学科的毕业率方面,男女都有各自占据优势的领域,但总体上看,女性的完成情况较为优秀。尽管如此,女性在进入研究领域时仍面临重重阻碍。
三、 全球教育两性平等的影响因素
世界正在向两性平等的教育目标迈进,并且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但在不同的因素影响下,不同国家和地区又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一)教育政策
国际或国家政策对于初等和中等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比如《达喀尔行动纲领》中提到了普及小学教育的有关目标,目标的提出使得一系列重视女童教育的行动得以开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在这些行动中受惠最大,从2000年起短短的8年间,该地区在初等教育毛入学率上达到两性均等的国家数量增长了10%[14]。在国家和地方层面,推行教育中的两性平等的政策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例如,墨西哥为女孩提供了高额奖学金,用于激励女孩上学。在西非的一些国家,政府对官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开展性别教育的一些方法并鼓励他们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提高民众读写能力的行动中去。[15]
(二)经济地位
家庭或国家的经济地位都可能对教育中的两性平等情况产生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一个针对失学儿童的调查项目发现,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女性相对于男性的入学机会更少[16]。另外,在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女性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更占优势,但也有例外,在塞浦路斯、日本、中国澳门、韩国和土耳其,虽然人均GDP较高,但是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女性,其两性差异的具体原因还有待探讨。[17]
(三)种族状况
报告提到,少数民族、土著居民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特别明显。据调查,在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主要民族(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人)的小学净参与率调整值⑨GPI分别为1.00和0.97,而处于不利地位的罗姆人为0.88,罗姆族女童明显处于劣势。而在泰国的调查显示,泰语家庭的孩子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达到了两性均等,但在非泰语家庭,初等教育阶段的GPI为0.98,中等教育阶段为1.37。也就是说,在非泰语家庭,男生在中等教育阶段更容易失学。这与罗姆人中女性处于劣势的情况恰好相反。[18]
(四)暴力冲突
全球所有的失学儿童中有35%来自于受暴力冲突影响的低收入国家,战争给男孩和女孩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在这些充斥着暴力的国家中,男童参军、女童受到性侵犯的事件并不罕见[19]。在两性差异上并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有的国家女童的受教育机会相对于男童处于劣势,有的国家则存在相反的情况。
(五)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对于两性教育的影响比较复杂。报告中提到,学生住所到学校的距离过远,可能影响女性的受教育机会。农村和城市的两性教育平等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城市地区的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的两性差异较小。但即使是在城市地区,是否居住在贫民窟也会对两性教育产生一定影响,不过具体的影响模式尚不确定。[20]
(六)学校背景
在学校中,校园环境、课程、教师都会对两性受教育情况产生影响。一个使女性免受校园暴力的环境、一套消除了性别歧视内容的课程,都会对两性平等的教育产生正面影响。但GED2010中最关注的莫过于教师的影响力。根据UIS的统计,总体来说,初等教育阶段女性教师的比例与中等教育阶段的女性毛入学率成正比。这种相关性说明女性教师可以创造出一个对女性友好的安全的课堂环境,鼓励女性继续她们的学业。但是,女性教师数量的增加并不能绝对保证女性在校人数的增加,教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期望值也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起到重要作用。[21]
(七)个人特点
两性在神经和认知发展状况上的不同影响着其在基本素养上的差异。比如,女性在语言方面更有天赋,而男性在非语言技能(如计算)方面表现出天生的优势。这或许也是两性在高等教育不同学科的毕业率产生差异的原因。但两性在不同学科或技能方面的差异是否由个人生理因素造成还有待探讨,也有研究者提出,这种差异是社会对男女持有不同的角色期望而造成的。[22]
四、 结语
通过对GED2010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两性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方面的平等情况有较大进步,但地区间、群体间还存在明显差异。虽然两性教育机会均等受到世人重视,但大部分国家仍无法在2015年时达到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大陆在中等教育阶段也有可能无法达到目标。两性平等的影响因素虽然可以归纳为教育政策等七个方面,但某一方面因素对于不同国家或群体的影响程度又有差异。另外,两性在基本素养和学科上的差异是否与两性认知方式不同有关也存在争论。
就GED2010本身而言,该报告较全面地介绍了当前世界教育中两性平等的情况,并将视角扩展到了某些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如高等教育结束后男女进入研究领域的差异问题。总的来说,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但仍然存在不足。目前UIS使用的指标仅能反映“两性均等”的宏观情况,但很难反映“两性均等”的微观情况,如学校和课堂中的两性差异。因此,还需增加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指标并收集足够的数据,以进一步明确影响教育“两性平等”的因素。另外,UIS在数据收集方面需加强与会员国之间的合作。以“净入学率”这一指标为例,该指标比“毛入学率”更能反映两性的教育参与情况,但据GED2003报告,当时仅有2/3的国家能够提供这一数据[23],中国不在其列。在GED2010的分析报告中,仍未将这一指标纳入分析范围,这说明,在这一指标上仍旧存在采集难度。?筝
注释:
① 另一个关注点为非洲。
② 毛入学率既可以体现某一教育系统为学龄人口提供必须的学校设施的能力,又可以显示学龄人口参与学校教育的人员规模,但它并不能显示学生是否完成了某一阶段的学业或掌握了某些知识。
③ 毛吸纳率即小学一年级新生总数(不限年龄)占官方规定的小学一年级适龄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④ 小学最高年级的巩固率即在初等教育中,某一届学生中持续读到最高年级的学生人数占这届学生的总人数(即本届学生小学一年级在校生总数)的百分比。这其实是表示完成情况的指标,但也经常用来表示进展情况。该指标与“失学率”互为相反指标,即至小学最高年级巩固率为95%时,失学率为5%。
⑤ 预期小学最高年级毛吸纳率即小学最高年级入学人数(不限年龄)占官方规定的小学最高年级适龄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⑥ 小升初入学率即某一学年升入中学一年级(仅限普通课程)的新生数,占前一年小学最高年级学生在校生人数的百分比。
⑦ 性别均等指数即就某个具体指标而言,女性对男性的数值比。该指数为1时表明男女之间达到平等。
⑧为了便于国际比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根据课程特点,将教育课程分为不同阶段。其中,(高级)中等教育为“第3段”教育。根据后续教育和去向的类型,又可将这一阶段的课程分为通向(理论型)高等教育(类似于本科生教育)的3A型课程、通向(职业型)高等教育(类似于专科生教育)的3B型课程和直接通向劳动力市场的3C型课程。
⑨小学净参与率调整值是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指标之一,指符合小学就学年龄且正在上小学或中学的儿童人数占所有小学或中学就学儿童人数的百分比。
参考文献:
[1]UNESCO. Darkar Framework for Action[EB/OL].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efa/ed_for_all/dakfram_eng.shtml, 2011-6-10.
[2]UNESCO.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3/4:Gender and Education for All—The Leap to Equality[M]. Paris: UNESCO, 2003: 44.
[3][5][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Global Education Digest 2010: Comparing Education Statistics Across the World[EB/OL].http://www.uis.unesco.org/template/pdf/ged/2010/ GED_2010_ EN.pdf,2010-4-20.
[4]Ramya Subrahmanian. 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n: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05(25): 401.
[6] 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Goal 3[EB/OL]. http://www.un.org/millenniumgoals/gender.shtml,2011-5-20.
[8][23]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Global Education Digest 2003 [EB/OL].http://www.uis.unesco.org/TEMPLATE/ pdf/ged/GED_EN.pdf, 2011-4-3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编辑:覃云云
关键词:教育公平;两性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概览》
两性平等问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2013年的两个首要关注点之一①。与之相呼应,2010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所(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UIS)出版的年度报告——《全球教育概览2010》(Global Education Digest 2010,GED2010)即以此为主题。该报告数据来源丰富,覆盖面广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教育迈向两性平等的进展情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份报告进行了解和分析。
一、两性平等的内涵及指标
《达喀尔行动纲领》中提出: “在2005年以前消除初等和中等教育中两性不均等(Gender Disparity)的现象,并在2015年前实现教育方面的两性平等(Gender Equality)。”[1]这个目标不仅提到了两性平等,还提到了两性均等(Gender Parity)。针对这两个术语,2003-2004年全民教育监测报告《性别与全民教育:跃向平等》中作了较为明确的区分:两性均等纯粹是数字概念,在教育领域内取得两性均等意味着“在同龄的男童和女童中,有相同比例的儿童能够进入学校并参与到不同的教育阶段中”;而两性平等意指“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对男童和女童产生相同的影响”。两性平等绝不仅仅是量的相等[2]。GED2010中也提到,两性平等的含义较两性均等更为宽泛,它除了涉及入学和教育参与的权利问题,还要求人们重视两性差异,使得两性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同等的对待,取得同等的学业成就,并免于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遭到性别歧视。所以,取得两性均等仅是迈向两性平等的第一步[3]。尽管两性均等并不等于两性平等,但考察两性是否在教育上达到了量的均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在进行更加细致的政策分析和回应时具备更深入的见解。”[4]此外,两性平等的内涵涉及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部分,因此,在探究教育中的两性平等问题时切不可顾此失彼。
由于两性平等超越了数字均衡的问题,因此测量两性平等情况存在较大困难。目前,UIS数据中心提供的教育指标仅能基本反映两性均等的情况。GED2010主要是在UIS数据中心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也只能大致反映当前全球教育两性均等的情况。从两性平等的内涵出发,GED2010解读的指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反映教育机会的指标,主要有毛入学率②和毛吸纳率③;二是反映教育过程的指标,主要是指小学最高年级的巩固率④、失学率、复读生百分比、预期小学最高年级毛吸纳率⑤和小升初入学率⑥;三是反映教育结果的指标,主要是毕业率。此外,UIS还大量借鉴了其他国际比较数据,如使用学习成就评价数据表示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分析影响两性平等的因素时,UIS除使用生师比、女教师百分比等数据外,还采纳了住户抽样调查数据。除上述基本指标外,报告有时还采用性别均等指数(Gender Parity Index,GPI)⑦来体现男女在不同教育指标上的相对水平。UNESCO认为,当GPI(保留两位小数)在0.97至1.03之间时,就可以认为在该指标上达到了两性均等。[5]
二、 全球教育两性平等的发展现状
2000年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曾提到“要在2005年时消灭初等和中等教育中的两性不均等现象,并在2015年时消除所有教育阶段中的这种现象。”[6]GED2010所依据的主要是2008年的数据,从2000年设定目标至2015年达成目标,2008年正好处在该进程的中点。站在中点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两性教育机会平等
两性在三级教育毛入学率上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各级教育系统中的两性教育参与机会平等现状。
2008年全球女性初等教育毛入学率比1970年时增长了20%,男性仅增长了8%,GPI约为0.97,基本上达到了两性均等,但实际上地区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北美和西欧地区、中欧和东欧地区、中亚地区早在1990年时便有约90%的国家达到了两性均等,远超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之下,阿拉伯国家地区、南亚和西亚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至2008年时达到两性均等的国家还不到50%。但这3个地区的发展速度很快。
目前,与初等教育相比,全球中等教育毛入学率整体较低,29%的国家的女性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大于男性,38%的国家情况恰好相反,且在后一种国家中,两性差异较大。除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外,其它地区均有接近两性均等的趋势。中欧和东欧地区自1990年起呈高速发展态势,2008年该区域内近90%的国家达到了两性均等,远远高于世界其它地区。与1970年相比,2008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虽然毛入学率显著提升,但两性差异的程度有所增加。
在高等教育方面,自1970年以来,女性毛入学率的增长速度几乎是男性的两倍。目前,约有2/3的国家的女性毛入学率超过男性。1970年,除了中欧和东欧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约是女性的1.25倍。而在2008年,北美和西欧地区、中欧和东欧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这几个地区的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男性至少高25%。另外,阿拉伯国家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这几个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两性均等。在南亚和西亚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女性仍处于劣势。[7]
GED2003中曾提到,当时有1.04亿以上的学龄儿童未能入学[8]。所以,在GED系列报告中,都特别重视毛吸纳率这个反映初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指标。2008年,世界男性毛吸纳率(114%)略高于女性(110%),GPI为0.97,基本达到了两性均等。但是,地区、国家之间却有很大差异。南亚和西亚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国家地区均未达到两性均等,其中前两个地区两性差异最大,GPI约为0.94。其它地区基本达到了两性均等。从国家的层面来看,在161个提供了数据的国家中,96个国家达到了两性均等。在未达到两性均等的国家中,3/4国家的女性处于不利地位 [9]。
(二)两性教育过程平等
在教育过程方面,GED2010关注的主要是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中两性的学业表现情况和小升初顺利程度。
在125个提供了数据的国家中,仅有12个国家在失学率和小学最高年级巩固率上男女相对持平,而在两性不均等的国家中,2/3国家的男性更易失学,1/3国家的女性更易失学。复读率大于2%的国家有113个,其中17个国家的男女复读率相对持平,90个国家的男性复读率高于女性。由于复读或推迟上学等原因往往会产生一定比例的大龄小学生。2008年,在105个提供了数据的国家中,85个国家的男性大龄学生率比女性至少高2%,即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为大龄学生。中等教育阶段的复读情况与初等教育阶段类似,在136个提供了数据的国家中,100个国家的男性复读率远高于女性。[10]
在小升初的指标中,有的国家在小升初入学率上男性占明显优势,因为在这些国家,女性在初等教育入学机会上受阻,或者即使女性拥有初等教育入学机会且表现较好,但在升学时仍受重重限制,造成女性小升初入学率较低。有的国家女性小升初入学率与男性持平甚至超过男性,这主要与男性在初等教育阶段失学率、复读率较高有关。
(三)两性教育结果平等
GED2010对于两性教育完成情况的考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读写算等基本素养上的差异,代表着初等和初中教育阶段的教育结果;二是在不同学科上的差异,代表着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结果。另外,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能否进入研究领域也是教育结果的重要体现。
UIS自身并没有直接测量学生基本素养的指标,但它积极参考其他研究者或国际组织的研究成果。报告在总结前人研究和相关调查结果后指出,在大部分国家,女性在阅读方面占优势,男性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占优势,但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女性与男性的差异正逐渐缩小。[11]
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与其它教育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对课程的分类。因此,GED2010极为注重从课程类型的角度来评价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完成情况。目前,两种主要的高中课程是通向高等教育的3A型课程和通向劳动力市场的3C型课程⑧。但是,当前只有高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具有3A和3C课程的完成率数据。在提供了数据的69个国家中, 50个国家的毕业率都显示女性在3A型课程中占有明显优势,3/5的国家中男性3C型课程毕业率高于女性。在高等教育阶段,在97个提供了数据的国家中,76个国家的女性毕业率高于男性。从高等教育的学科领域来看,教育专业的女性毕业生较多,而工程、制造业和建筑业领域的女性毕业生极少。在社会科学、商业和法律领域,性别差异现象不明显。在科学领域的分支学科中,女性在生命科学中最占优势,在物理、数学和统计学中稍处弱势,在计算机科学中处于劣势。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分支学科中,女性在新闻和信息学、社会和行为科学中较占优势;除了阿拉伯国家地区和中亚地区外,女性在商业和管理学上较男性稍占优势;在法学方面,除了中亚地区,也是女性毕业生较多。
虽然女性在高等教育毕业率方面占据优势,但她们却很难成为一名研究者。2008年,全球女性研究者约占29%,37%的国家女性研究者不到该国研究人员总数的1/3,仅有15%的国家达到了两性均等,仅8%的国家中女性研究者多于男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女性研究者所占比例最高,达46%;亚洲地区女性研究者所占比例最低,为18%。[12]
总体上看,各地区在迈向两性平等的教育进程中有很大进步,但仍存在较大差异。GED2010专门就两性的入学机会均等问题作了总结和预估,考察各国是否能达到千年发展目标。2008年的数据显示,大约有63%的国家未能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达到两性均等,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15年,将有46%的国家不能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达到两性均等。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中国大陆地区有可能在2015年时在初等教育阶段达到两性均等,但在中等教育阶段有可能无法达到两性均等[13]。另外,报告还指出,虽然女性入学机会少,但她们在受教育过程中表现较好,然而在初等教育向中等教育的过渡中,女性仍面临较大阻碍。男性虽然入学机会较多,但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却令人担忧。在教育结果上,不管是在基本素养还是在不同学科的毕业率方面,男女都有各自占据优势的领域,但总体上看,女性的完成情况较为优秀。尽管如此,女性在进入研究领域时仍面临重重阻碍。
三、 全球教育两性平等的影响因素
世界正在向两性平等的教育目标迈进,并且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但在不同的因素影响下,不同国家和地区又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一)教育政策
国际或国家政策对于初等和中等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比如《达喀尔行动纲领》中提到了普及小学教育的有关目标,目标的提出使得一系列重视女童教育的行动得以开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在这些行动中受惠最大,从2000年起短短的8年间,该地区在初等教育毛入学率上达到两性均等的国家数量增长了10%[14]。在国家和地方层面,推行教育中的两性平等的政策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例如,墨西哥为女孩提供了高额奖学金,用于激励女孩上学。在西非的一些国家,政府对官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开展性别教育的一些方法并鼓励他们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提高民众读写能力的行动中去。[15]
(二)经济地位
家庭或国家的经济地位都可能对教育中的两性平等情况产生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一个针对失学儿童的调查项目发现,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女性相对于男性的入学机会更少[16]。另外,在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女性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更占优势,但也有例外,在塞浦路斯、日本、中国澳门、韩国和土耳其,虽然人均GDP较高,但是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女性,其两性差异的具体原因还有待探讨。[17]
(三)种族状况
报告提到,少数民族、土著居民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特别明显。据调查,在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主要民族(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人)的小学净参与率调整值⑨GPI分别为1.00和0.97,而处于不利地位的罗姆人为0.88,罗姆族女童明显处于劣势。而在泰国的调查显示,泰语家庭的孩子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达到了两性均等,但在非泰语家庭,初等教育阶段的GPI为0.98,中等教育阶段为1.37。也就是说,在非泰语家庭,男生在中等教育阶段更容易失学。这与罗姆人中女性处于劣势的情况恰好相反。[18]
(四)暴力冲突
全球所有的失学儿童中有35%来自于受暴力冲突影响的低收入国家,战争给男孩和女孩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在这些充斥着暴力的国家中,男童参军、女童受到性侵犯的事件并不罕见[19]。在两性差异上并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有的国家女童的受教育机会相对于男童处于劣势,有的国家则存在相反的情况。
(五)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对于两性教育的影响比较复杂。报告中提到,学生住所到学校的距离过远,可能影响女性的受教育机会。农村和城市的两性教育平等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城市地区的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的两性差异较小。但即使是在城市地区,是否居住在贫民窟也会对两性教育产生一定影响,不过具体的影响模式尚不确定。[20]
(六)学校背景
在学校中,校园环境、课程、教师都会对两性受教育情况产生影响。一个使女性免受校园暴力的环境、一套消除了性别歧视内容的课程,都会对两性平等的教育产生正面影响。但GED2010中最关注的莫过于教师的影响力。根据UIS的统计,总体来说,初等教育阶段女性教师的比例与中等教育阶段的女性毛入学率成正比。这种相关性说明女性教师可以创造出一个对女性友好的安全的课堂环境,鼓励女性继续她们的学业。但是,女性教师数量的增加并不能绝对保证女性在校人数的增加,教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期望值也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起到重要作用。[21]
(七)个人特点
两性在神经和认知发展状况上的不同影响着其在基本素养上的差异。比如,女性在语言方面更有天赋,而男性在非语言技能(如计算)方面表现出天生的优势。这或许也是两性在高等教育不同学科的毕业率产生差异的原因。但两性在不同学科或技能方面的差异是否由个人生理因素造成还有待探讨,也有研究者提出,这种差异是社会对男女持有不同的角色期望而造成的。[22]
四、 结语
通过对GED2010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两性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方面的平等情况有较大进步,但地区间、群体间还存在明显差异。虽然两性教育机会均等受到世人重视,但大部分国家仍无法在2015年时达到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大陆在中等教育阶段也有可能无法达到目标。两性平等的影响因素虽然可以归纳为教育政策等七个方面,但某一方面因素对于不同国家或群体的影响程度又有差异。另外,两性在基本素养和学科上的差异是否与两性认知方式不同有关也存在争论。
就GED2010本身而言,该报告较全面地介绍了当前世界教育中两性平等的情况,并将视角扩展到了某些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如高等教育结束后男女进入研究领域的差异问题。总的来说,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但仍然存在不足。目前UIS使用的指标仅能反映“两性均等”的宏观情况,但很难反映“两性均等”的微观情况,如学校和课堂中的两性差异。因此,还需增加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指标并收集足够的数据,以进一步明确影响教育“两性平等”的因素。另外,UIS在数据收集方面需加强与会员国之间的合作。以“净入学率”这一指标为例,该指标比“毛入学率”更能反映两性的教育参与情况,但据GED2003报告,当时仅有2/3的国家能够提供这一数据[23],中国不在其列。在GED2010的分析报告中,仍未将这一指标纳入分析范围,这说明,在这一指标上仍旧存在采集难度。?筝
注释:
① 另一个关注点为非洲。
② 毛入学率既可以体现某一教育系统为学龄人口提供必须的学校设施的能力,又可以显示学龄人口参与学校教育的人员规模,但它并不能显示学生是否完成了某一阶段的学业或掌握了某些知识。
③ 毛吸纳率即小学一年级新生总数(不限年龄)占官方规定的小学一年级适龄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④ 小学最高年级的巩固率即在初等教育中,某一届学生中持续读到最高年级的学生人数占这届学生的总人数(即本届学生小学一年级在校生总数)的百分比。这其实是表示完成情况的指标,但也经常用来表示进展情况。该指标与“失学率”互为相反指标,即至小学最高年级巩固率为95%时,失学率为5%。
⑤ 预期小学最高年级毛吸纳率即小学最高年级入学人数(不限年龄)占官方规定的小学最高年级适龄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⑥ 小升初入学率即某一学年升入中学一年级(仅限普通课程)的新生数,占前一年小学最高年级学生在校生人数的百分比。
⑦ 性别均等指数即就某个具体指标而言,女性对男性的数值比。该指数为1时表明男女之间达到平等。
⑧为了便于国际比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根据课程特点,将教育课程分为不同阶段。其中,(高级)中等教育为“第3段”教育。根据后续教育和去向的类型,又可将这一阶段的课程分为通向(理论型)高等教育(类似于本科生教育)的3A型课程、通向(职业型)高等教育(类似于专科生教育)的3B型课程和直接通向劳动力市场的3C型课程。
⑨小学净参与率调整值是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指标之一,指符合小学就学年龄且正在上小学或中学的儿童人数占所有小学或中学就学儿童人数的百分比。
参考文献:
[1]UNESCO. Darkar Framework for Action[EB/OL].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efa/ed_for_all/dakfram_eng.shtml, 2011-6-10.
[2]UNESCO.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3/4:Gender and Education for All—The Leap to Equality[M]. Paris: UNESCO, 2003: 44.
[3][5][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Global Education Digest 2010: Comparing Education Statistics Across the World[EB/OL].http://www.uis.unesco.org/template/pdf/ged/2010/ GED_2010_ EN.pdf,2010-4-20.
[4]Ramya Subrahmanian. 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n: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05(25): 401.
[6] 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Goal 3[EB/OL]. http://www.un.org/millenniumgoals/gender.shtml,2011-5-20.
[8][23]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Global Education Digest 2003 [EB/OL].http://www.uis.unesco.org/TEMPLATE/ pdf/ged/GED_EN.pdf, 2011-4-3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编辑:覃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