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录是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幼儿不仅可以在记录中获取科学知识,还会在记录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现如今,记录也成为了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容之一。
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记录表并不能真正为科技活动很好地服务,记录表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①记录表文字太多,不便于幼儿理解,造成幼儿在记录中不知道应该记录什么,从而影响活动的效果;②记录表设计没有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时是为记录而记录,不适宜活动的需求,没有记录的实效性;③记录表内容复杂、繁琐,没有围绕活动目标设计,针对性不强,不能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针对以上的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此次课题的实践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优化建议,使记录表变得易于幼儿认知、促进幼儿的探索,使幼儿能够更有效的使用记录表,教师在设计记录表时也能考虑的更全面。
1.少文字易于幼儿理解
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常采用的记录方式是表格式,表格形式的记录表能够清晰明确地将收集到的信息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有些表格设计过于复杂,文字过多,幼儿理解起来较难,这也就导致幼儿很难准确记录,造成记录位置错误。
案例1:
活动名称:哪座桥力量大?
观察对象:某大班全体幼儿。
活动过程:
教师:这张记录表上有两种桥,你们自己去试一试,看看两座桥的区别,把你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1一开始就进行了操作,并未在自己的猜想处进行记录,在操作一次之后进行了记录,将结果记录在了猜想处,看大家的纸上都填好了,他又将结果重复填写了一次在实际操作我的发现处。
幼儿2在开始猜想记录的时候用手指着猜想栏,但一直并未进行记录,然后在观察其他小朋友的操作演示,全程都处于发呆状,最后看其他幼儿都记录好了匆匆在纸上随便记录了一些东西。
在本次观察中发现问题出在记录表中出现的文字太多,幼儿看不懂,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也就无从下手,减少文字的使用,将文字换成图片的形式更利于幼儿的理解,例如可以将我的猜测换成一个问号,将我的发现换成一个眼睛的形式,这样的话更易于幼儿操作。
2.记录符号多样化推进幼儿积极性
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符号是非常重要的记录方式之一。符号在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总的来说作为某一事物的标志都叫做符号,符号是抽象的,但也是普遍的,多样的。在本文中所指的符号包括数学符号、图画符号等。一般来说,记录过程中幼儿所采用的符号往往较为简单明确,同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形象生动性。在活动中出现的符号通常分为两类:一是教师既定符号,幼儿进行符号的选择,这种形式适用于在科学探究记录方面经验不足的幼儿;另一种则是幼儿可以自创符号来进行内容的记录,该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3.记录表要根據教学内容的需求有不同的操作提示
记录表常规使用一直为平面设计,往往需要幼儿进行自身的理解之后进行记录,对于大部分大班幼儿来说可以达到,但是由于个体差异也有一部分幼儿往往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设计记录表时因针对不同的活动提供相对应的操作提示,如箭头等,必要时立体的记录更易于幼儿的操作。
4.设计记录表要为活动目标服务
记录表设计时教师往往会考虑很多,想要将所有的内容都放入记录表内,但是这只是教师的意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诸多问题,所以记录表要针对活动目标的定位,具体今天的这一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将多余的细枝末节去除,记录表的内容应紧紧围绕目标而设计,这样记录表才能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案例2:
活动名称:乌鸦喝水。
观察对象:某大班全体幼儿。
活动过程:
幼儿们开始自己的操作,幼儿1一直在观察自己记录表,迟迟没有开始实验与记录。
幼儿2将并没有将自己的猜测结果写下来,而是将第一个实验的结果记录在了一开始猜测的位置。
幼儿3很喜欢这个实验,一直在操作之前的另一个实验,导致第二个实验的记录结果为空白,来不及记录。
这是大班集体活动乌鸦喝水中的记录表,第一列是表示瓶子里只有很少的水,放石头进去观察水位变化;第二列是提供不同水位的瓶子,加入数量不同的石块让乌鸦喝到水;第三列是相同水位的瓶中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头观察变化,下面的是表示能否让乌鸦喝到水,分别用了多少石头。设计的时候想的比较理想,实际操作下来发现幼儿有的不会记录,没有记录在对应的位置,还有的记录的也不准确,更有的没有完成记录,总之效果不是很理想。
结合活动的目标:在水瓶中放入物体可以让水位上升。那么,设计的操作应该是能够让幼儿很直观明显地观察到水位上升的现象。第一列表示瓶子里只有很少的水,放石头进去让幼儿观察水位变化的现象,所以考虑第一列直接去掉较好。在这张记录表上,后面两列的水杯上要标上水位线,这样可以更加清晰的让孩子观察到水位的改变。同时可以在目标达到的地方用色纸贴上水位线的记号,给予幼儿操作提示,然后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并观察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便于幼儿理解。
5.记录表设计应提高幼儿记录的准确性
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内容的准确性等同于幼儿是否实事求是地将操作结果记录在所提供的记录表上,即记录表填写的对错。可以说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内容的准确性综合体现了幼儿在记录中行为表现的是否尊重事实。记录表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关键要看在这一活动内容是否需要,能不能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操作探究和分享,这就需要老师在设计记录表时要多思考,多实践,根据幼儿的情况,还要不断地修改和调整。
总之,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记录表时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在记录的方式上,也可以灵活使用小组记录、集体记录、个人记录等组织形式使幼儿的记录行为更有效。
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记录表并不能真正为科技活动很好地服务,记录表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①记录表文字太多,不便于幼儿理解,造成幼儿在记录中不知道应该记录什么,从而影响活动的效果;②记录表设计没有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时是为记录而记录,不适宜活动的需求,没有记录的实效性;③记录表内容复杂、繁琐,没有围绕活动目标设计,针对性不强,不能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针对以上的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此次课题的实践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优化建议,使记录表变得易于幼儿认知、促进幼儿的探索,使幼儿能够更有效的使用记录表,教师在设计记录表时也能考虑的更全面。
1.少文字易于幼儿理解
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常采用的记录方式是表格式,表格形式的记录表能够清晰明确地将收集到的信息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有些表格设计过于复杂,文字过多,幼儿理解起来较难,这也就导致幼儿很难准确记录,造成记录位置错误。
案例1:
活动名称:哪座桥力量大?
观察对象:某大班全体幼儿。
活动过程:
教师:这张记录表上有两种桥,你们自己去试一试,看看两座桥的区别,把你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1一开始就进行了操作,并未在自己的猜想处进行记录,在操作一次之后进行了记录,将结果记录在了猜想处,看大家的纸上都填好了,他又将结果重复填写了一次在实际操作我的发现处。
幼儿2在开始猜想记录的时候用手指着猜想栏,但一直并未进行记录,然后在观察其他小朋友的操作演示,全程都处于发呆状,最后看其他幼儿都记录好了匆匆在纸上随便记录了一些东西。
在本次观察中发现问题出在记录表中出现的文字太多,幼儿看不懂,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也就无从下手,减少文字的使用,将文字换成图片的形式更利于幼儿的理解,例如可以将我的猜测换成一个问号,将我的发现换成一个眼睛的形式,这样的话更易于幼儿操作。
2.记录符号多样化推进幼儿积极性
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符号是非常重要的记录方式之一。符号在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总的来说作为某一事物的标志都叫做符号,符号是抽象的,但也是普遍的,多样的。在本文中所指的符号包括数学符号、图画符号等。一般来说,记录过程中幼儿所采用的符号往往较为简单明确,同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形象生动性。在活动中出现的符号通常分为两类:一是教师既定符号,幼儿进行符号的选择,这种形式适用于在科学探究记录方面经验不足的幼儿;另一种则是幼儿可以自创符号来进行内容的记录,该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3.记录表要根據教学内容的需求有不同的操作提示
记录表常规使用一直为平面设计,往往需要幼儿进行自身的理解之后进行记录,对于大部分大班幼儿来说可以达到,但是由于个体差异也有一部分幼儿往往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设计记录表时因针对不同的活动提供相对应的操作提示,如箭头等,必要时立体的记录更易于幼儿的操作。
4.设计记录表要为活动目标服务
记录表设计时教师往往会考虑很多,想要将所有的内容都放入记录表内,但是这只是教师的意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诸多问题,所以记录表要针对活动目标的定位,具体今天的这一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将多余的细枝末节去除,记录表的内容应紧紧围绕目标而设计,这样记录表才能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案例2:
活动名称:乌鸦喝水。
观察对象:某大班全体幼儿。
活动过程:
幼儿们开始自己的操作,幼儿1一直在观察自己记录表,迟迟没有开始实验与记录。
幼儿2将并没有将自己的猜测结果写下来,而是将第一个实验的结果记录在了一开始猜测的位置。
幼儿3很喜欢这个实验,一直在操作之前的另一个实验,导致第二个实验的记录结果为空白,来不及记录。
这是大班集体活动乌鸦喝水中的记录表,第一列是表示瓶子里只有很少的水,放石头进去观察水位变化;第二列是提供不同水位的瓶子,加入数量不同的石块让乌鸦喝到水;第三列是相同水位的瓶中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头观察变化,下面的是表示能否让乌鸦喝到水,分别用了多少石头。设计的时候想的比较理想,实际操作下来发现幼儿有的不会记录,没有记录在对应的位置,还有的记录的也不准确,更有的没有完成记录,总之效果不是很理想。
结合活动的目标:在水瓶中放入物体可以让水位上升。那么,设计的操作应该是能够让幼儿很直观明显地观察到水位上升的现象。第一列表示瓶子里只有很少的水,放石头进去让幼儿观察水位变化的现象,所以考虑第一列直接去掉较好。在这张记录表上,后面两列的水杯上要标上水位线,这样可以更加清晰的让孩子观察到水位的改变。同时可以在目标达到的地方用色纸贴上水位线的记号,给予幼儿操作提示,然后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并观察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便于幼儿理解。
5.记录表设计应提高幼儿记录的准确性
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内容的准确性等同于幼儿是否实事求是地将操作结果记录在所提供的记录表上,即记录表填写的对错。可以说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内容的准确性综合体现了幼儿在记录中行为表现的是否尊重事实。记录表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关键要看在这一活动内容是否需要,能不能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操作探究和分享,这就需要老师在设计记录表时要多思考,多实践,根据幼儿的情况,还要不断地修改和调整。
总之,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记录表时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在记录的方式上,也可以灵活使用小组记录、集体记录、个人记录等组织形式使幼儿的记录行为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