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18个“任务群”,其中有“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秋”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典型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悲秋”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以课内教材《登高》为依托,以课外诗文及专著阅读为拓展,通过分析杜甫诗歌中“悲秋”蕴含的深刻内涵,探究中国古典诗词“悲秋”主题的发展渊源及成因,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杜甫的诗歌,也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诗歌 悲秋
新《课标》提出的任务群教学,能调动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语文教学走向深层变革,真正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任务群实施可以通过“专题”切入拓展延伸,勾连众多“群任”。教学任务不再局限于教材及单篇课文,而是强调了课内外结合和广域性的阅读。本文以课内教材《登高》为依托,以课外阅读为拓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杜甫诗歌中“悲秋”蕴含的深刻内涵,探究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中“悲秋”主题的成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统筹规划,整合材料
“诗圣”杜甫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仔细阅读会发现,其中涉及大量“秋”的字眼。据粗略统计,仅题目中含有“秋”的就有四十多首。“秋”在杜甫笔下有何特点?“秋”又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情感?为何杜甫会对“秋”情有独钟?为何“秋”会成为经典意象?带着这些任务,师生共同探究。
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列举杜甫含有“秋”意象的诗歌,并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品读并分析杜甫诗歌中的“秋”意象特点。在学生找出诗歌的基础上,教师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整合。仔细品味这些意象,会发现杜甫笔下的“秋”呈现出一种萧条、落寞的景象,给人一种寂静、凄清的感觉,具有浓郁的“悲秋”色彩。
二、依托教材,设置情境
杜甫的“秋”诗蕴含丰富的内容。这里以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杜甫《登高》一诗为例,具体探究杜甫“悲秋”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一)自然之秋
设置任务一:诗人写了登高所见的秋景,这些秋景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分析)
明确:“风急”“猿啸哀”“鸟飞回”为景物蒙上一层凄清、悲凉的色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句写出了空间的广阔,后句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同时也给人时间无穷、人生短暂之感。杜甫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秋日图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由眼前秋景而引发的悲情。
(二)生命之秋
设置任务二:这里的“悲秋”除了写自然秋景的萧瑟悲凉,结合诗歌后两联,你还能读出哪些内容?
明确:结合写作背景可知,诗人此时漂泊西南,已是55岁,如果把人生阶段比作一年四季,杜甫处于人生之秋,所以杜甫的“悲秋”不仅悲自然秋景,更是悲自身命运。
设置任务三:再结合前面杜甫含“秋”诗的写作背景,思考诗人写含 “秋”诗与他的生平有何关系。
明确:杜甫含“秋”诗多写于他漂泊西南时期,正处于“人生之秋”。秋季本是收获之季,可此时杜甫却壮志难酬。人越是处于这个阶段,就越会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想尽力實现自己的理想,不愿留下遗憾。可杜甫此时既没有实现人生理想,也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所以,杜甫笔下的“悲秋”具有强烈的“生命之秋”色彩。
(三)国运之秋
设置任务四:杜甫被鲁迅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细读后两联并结合写作背景,你还能读出哪些深刻含义?
明确:“艰难”不仅指诗人个人际遇艰难,更指国事艰难。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唐王朝也处于它的“国运之秋”。
杜甫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思想的核心。在萧瑟的秋季,处于“人生之秋”的杜甫看到处于“国运之秋”的唐朝,将自然之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所以杜甫的“悲秋”深沉而厚重。
三、拓展延伸,追根溯源
不仅杜甫,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经常听到“悲秋”的声音。“悲秋”已成为中国古代诗文中一个重要主题。
(一)了解文学作品中“悲秋”主题的发展
印发阅读资料,深入阅读:《诗经》中的《谷风》《正月》《氓》《蒹葭》,宋玉的《九辨》《古诗十九首》及曹丕的《燕歌行》中描写秋的诗句。
《诗经》中描绘的“秋”意象一开始只是作为比兴手法为了引出所吟咏的事,如《氓》中桑叶的变化。而有些诗篇中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比”或“兴”,如《蒹葭》就稍微带有抒情主人公苦苦追求而不得的悲凉心情,这种审美经验为文学中“悲秋”意识的落实提供可能。在宋玉的《九辨》中,“秋”开始使文学作品带上文人特有的忧患和失落情绪,开创了“悲秋”诗之先河,这使后人开始一遍遍地抒写宋玉式的悲凉。
(二)探究“悲秋”主题发展的成因
“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更多地体现了“学习项目的倾向”与“任务驱动导向”,更多地需要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对于探究“悲秋”主题成因这一较难问题,可在提供推荐阅读书籍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秋”?为什么会悲?两者又有怎样的关系?
推荐阅读: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日本松浦友久(林岗译)《中国古典诗的春秋与夏冬——关于诗歌的时间意识》。
1.秋季特有的文化沉淀
自然界的秋季,草木摇落,万物凋零,呈现一片萧条肃杀之气,这种感性观念长时间就会演变成一种理性认识。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认为万物与时序都是相对应的。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之常,一阴一阳……秋,怒气也,故杀。……是故天之行阴气也,少取以成秋。”可知,秋主阴,对应衰败,易引悲之情。所以“悲秋”具有原型意义的观念意识。
2.文人特有的悲感
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其实具有很强的悲感意识。这种悲感意识与文人的封建社会地位、个人命运及独特性格紧密相连。进入仕途,建功立业,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共同的理想,然而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其实大部分古代文人处于一个矛盾的情境:一方面有着儒家强烈的济世使命意识,一方面由于地位、能力、性格或其他方面限制,又使得他们遭受挫折。文人特有的敏感心理对自然秋的观察会更仔细,悲感也会更强烈。
3.情感与物象的统一
文人将哀情与秋景统一,两者相融就成为悲秋意象,这是“悲秋”主题的美学定型。萧条凄清的自然之秋与中国古代文人普遍而又深刻的失落心态相契合,描写秋的诗文中就带有各种各样的伤感与悲情。
因此,“悲秋”是以审美经验为基础,加上文人的创作,表现一种比较稳定的情感——悲情。悲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传统题材,也是表现得最多最丰富的情感,正因为如此,“悲秋”成为中国文人情感的寄托,这种抒情方式也表现出中国文学“含蓄”的特点。
从整合资料到设置任务,从创设情境到拓展探究,从单篇到群文,从文学作品到文化作品,学生开始真正阅读与深入思考。通过对杜甫“悲秋”的分析及“悲秋”主题成因的探究,学生对杜甫以及中国古典诗文中的经典“意象”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管然荣.高中语文“任务群”的认知与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2018(06).
[2]赵福楼.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现实选择——构建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复合教学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9(01).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诗歌 悲秋
新《课标》提出的任务群教学,能调动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语文教学走向深层变革,真正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任务群实施可以通过“专题”切入拓展延伸,勾连众多“群任”。教学任务不再局限于教材及单篇课文,而是强调了课内外结合和广域性的阅读。本文以课内教材《登高》为依托,以课外阅读为拓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杜甫诗歌中“悲秋”蕴含的深刻内涵,探究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中“悲秋”主题的成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统筹规划,整合材料
“诗圣”杜甫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仔细阅读会发现,其中涉及大量“秋”的字眼。据粗略统计,仅题目中含有“秋”的就有四十多首。“秋”在杜甫笔下有何特点?“秋”又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情感?为何杜甫会对“秋”情有独钟?为何“秋”会成为经典意象?带着这些任务,师生共同探究。
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列举杜甫含有“秋”意象的诗歌,并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品读并分析杜甫诗歌中的“秋”意象特点。在学生找出诗歌的基础上,教师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整合。仔细品味这些意象,会发现杜甫笔下的“秋”呈现出一种萧条、落寞的景象,给人一种寂静、凄清的感觉,具有浓郁的“悲秋”色彩。
二、依托教材,设置情境
杜甫的“秋”诗蕴含丰富的内容。这里以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杜甫《登高》一诗为例,具体探究杜甫“悲秋”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一)自然之秋
设置任务一:诗人写了登高所见的秋景,这些秋景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分析)
明确:“风急”“猿啸哀”“鸟飞回”为景物蒙上一层凄清、悲凉的色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句写出了空间的广阔,后句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同时也给人时间无穷、人生短暂之感。杜甫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秋日图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由眼前秋景而引发的悲情。
(二)生命之秋
设置任务二:这里的“悲秋”除了写自然秋景的萧瑟悲凉,结合诗歌后两联,你还能读出哪些内容?
明确:结合写作背景可知,诗人此时漂泊西南,已是55岁,如果把人生阶段比作一年四季,杜甫处于人生之秋,所以杜甫的“悲秋”不仅悲自然秋景,更是悲自身命运。
设置任务三:再结合前面杜甫含“秋”诗的写作背景,思考诗人写含 “秋”诗与他的生平有何关系。
明确:杜甫含“秋”诗多写于他漂泊西南时期,正处于“人生之秋”。秋季本是收获之季,可此时杜甫却壮志难酬。人越是处于这个阶段,就越会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想尽力實现自己的理想,不愿留下遗憾。可杜甫此时既没有实现人生理想,也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所以,杜甫笔下的“悲秋”具有强烈的“生命之秋”色彩。
(三)国运之秋
设置任务四:杜甫被鲁迅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细读后两联并结合写作背景,你还能读出哪些深刻含义?
明确:“艰难”不仅指诗人个人际遇艰难,更指国事艰难。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唐王朝也处于它的“国运之秋”。
杜甫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思想的核心。在萧瑟的秋季,处于“人生之秋”的杜甫看到处于“国运之秋”的唐朝,将自然之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所以杜甫的“悲秋”深沉而厚重。
三、拓展延伸,追根溯源
不仅杜甫,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经常听到“悲秋”的声音。“悲秋”已成为中国古代诗文中一个重要主题。
(一)了解文学作品中“悲秋”主题的发展
印发阅读资料,深入阅读:《诗经》中的《谷风》《正月》《氓》《蒹葭》,宋玉的《九辨》《古诗十九首》及曹丕的《燕歌行》中描写秋的诗句。
《诗经》中描绘的“秋”意象一开始只是作为比兴手法为了引出所吟咏的事,如《氓》中桑叶的变化。而有些诗篇中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比”或“兴”,如《蒹葭》就稍微带有抒情主人公苦苦追求而不得的悲凉心情,这种审美经验为文学中“悲秋”意识的落实提供可能。在宋玉的《九辨》中,“秋”开始使文学作品带上文人特有的忧患和失落情绪,开创了“悲秋”诗之先河,这使后人开始一遍遍地抒写宋玉式的悲凉。
(二)探究“悲秋”主题发展的成因
“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更多地体现了“学习项目的倾向”与“任务驱动导向”,更多地需要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对于探究“悲秋”主题成因这一较难问题,可在提供推荐阅读书籍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秋”?为什么会悲?两者又有怎样的关系?
推荐阅读: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日本松浦友久(林岗译)《中国古典诗的春秋与夏冬——关于诗歌的时间意识》。
1.秋季特有的文化沉淀
自然界的秋季,草木摇落,万物凋零,呈现一片萧条肃杀之气,这种感性观念长时间就会演变成一种理性认识。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认为万物与时序都是相对应的。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之常,一阴一阳……秋,怒气也,故杀。……是故天之行阴气也,少取以成秋。”可知,秋主阴,对应衰败,易引悲之情。所以“悲秋”具有原型意义的观念意识。
2.文人特有的悲感
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其实具有很强的悲感意识。这种悲感意识与文人的封建社会地位、个人命运及独特性格紧密相连。进入仕途,建功立业,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共同的理想,然而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其实大部分古代文人处于一个矛盾的情境:一方面有着儒家强烈的济世使命意识,一方面由于地位、能力、性格或其他方面限制,又使得他们遭受挫折。文人特有的敏感心理对自然秋的观察会更仔细,悲感也会更强烈。
3.情感与物象的统一
文人将哀情与秋景统一,两者相融就成为悲秋意象,这是“悲秋”主题的美学定型。萧条凄清的自然之秋与中国古代文人普遍而又深刻的失落心态相契合,描写秋的诗文中就带有各种各样的伤感与悲情。
因此,“悲秋”是以审美经验为基础,加上文人的创作,表现一种比较稳定的情感——悲情。悲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传统题材,也是表现得最多最丰富的情感,正因为如此,“悲秋”成为中国文人情感的寄托,这种抒情方式也表现出中国文学“含蓄”的特点。
从整合资料到设置任务,从创设情境到拓展探究,从单篇到群文,从文学作品到文化作品,学生开始真正阅读与深入思考。通过对杜甫“悲秋”的分析及“悲秋”主题成因的探究,学生对杜甫以及中国古典诗文中的经典“意象”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管然荣.高中语文“任务群”的认知与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2018(06).
[2]赵福楼.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现实选择——构建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复合教学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