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待异化的态度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i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认识大都局限在《1844年經济学哲学手稿》中其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态度上,并将这一否定态度看作马克思对异化的一贯看法。实际上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并不是其唯一论述异化的部分,马克思对待异化的态度也并不是一如既往的批判,而是经历了由批判到辩证认识的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费尔巴哈;黑格尔
  在谈到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时,人们通常会把其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联系起来,并将其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看作是其对待异化现象的一贯态度。实际上,这一评价并不科学,《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虽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态度,但却不是唯一一处论及异化的部分,因此一味的批判也并不是马克思对待异化的一贯态度。
  当然,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异化劳动时,其批判态度不言而喻。这与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影响有关。一方面,马克思此时的思想逻辑先是预设了理想状态下的人的本质,然后按其标准对异化了的现实情况下人的存在进行批判,主张回归到应该存在的人的本真状态中去。这里的人的本质实质上只是一种先验的带有主观价值的应有状态。另一方面,在费尔巴哈那里,“为了使上帝富有,人就必须赤贫;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人就成了无。”[1]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留给自己的就越少,上帝本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却反过来控制人,人竟也没有能力重新控制和占有自己创造出来的上帝。因此对于这种宗教异化,费尔巴哈是持否定态度的。同样,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中,他对这种由工人创造却反过来控制、奴役工人的异化现象也是持否定态度的。因此,不论是马克思此时的思想逻辑还是其在异化劳动的阐述中对待异化的批判态度,都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
  但是,马克思对异化的理解却并不仅仅来自于费尔巴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部分,他指出异化‘包含着批判的一切契机’,开始肯定异化的作用。”[2]这与马克思受黑格尔对异化的积极理解的影响有关。在黑格尔那里,异化虽然也是主体的自我丧失,但这种丧失并不是终极状态,而是自我意识证实自己并回归自身的必然环节,因此是必须存在的中间环节。黑格尔曾说:“正是自我意识的外化设立了物性,并且这种外化不仅有否定的意义,而且有肯定的意义。”马克思正是看到了异化在黑格尔那里的积极作用,进而不仅把异化看作是要批判的人的永远丧失的状态,更是看到了异化存在的必要性,并将其看作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经过的阶段,正是异化现象的存在才为异化的扬弃提供条件。可见此时马克思对待异化的态度已经不再是单纯否定的了,而是看到了异化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除此之外,异化也出现在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中。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论述到:“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作是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则感到自己是被毁灭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在这里,马克思已经不再用浓厚的道德批判来指称异化,而是将异化看作是一种中性的手段,开始客观地看待其历史存在的必然性。另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谈到异化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时指出:“在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中,劳动即生产活动对它本身的条件和对它本身的产品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极端的异化形式,是一个必然的过渡点,因此,它已经自在地、但还只是以歪曲的头脚倒置的形式,包含着一切狭隘的生产前提的解体,而且它还创造和建立无条件的生产前提,从而为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展创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质条件。”在这里,马克思已将异化看作是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物质条件的充分建立所必须经过的阶段,正是在这一阶段蕴含着生产力成熟的条件。这不仅指出了异化现象存在的必然性也道出了其将被超越的历史短暂性。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态度并不一直代表着其对异化的态度,其对异化现象的认识和评价经历了一个过程。正是在其逐渐摆脱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的异化思维逻辑的影响下,在其唯物史观的建立过程中,马克思对异化现象进行了历史的评价,在肯定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又看到了其终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不可避免性。
  参考文献:
  [1](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8.
  [2]陈先达.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两次转折[J].中国社会科学,1982(2).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和就业门槛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一、理工类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  本课题通过对北京交通大学理工类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调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理工类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现状予以分析。  (一)对学校培养工作的满意度  1.对学校培养各方面能力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显示,理工类毕业生对学校培养工作整体比较
期刊
在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系中,高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是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工程类专业而言,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只有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以及人才水平的提高。高校的办学理念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人才培养模式也决定了学科教学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都要基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采用
期刊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全面建成”“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的数量显著增加”“为国家持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因此,探索“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微商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响应“大众创业
期刊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建设概况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始终重视在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多年来,学校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创业课程和教育教学体系,先后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系列课程纳入全校公共必修课,专门开设“大学生成长成才”公选课,选课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学院持续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系列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模拟招聘),为学生就业提供
期刊
一、引言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职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积极探索区域内中高职衔接,2014年5月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被湘潭市教育局确定为中高职衔接重点推进专业,主要对接湘潭科旺职业学校、湘潭远大职业学校、湘潭就业职业学校、湘潭县职业技术学校等4所中职学校。通过与对口学校
期刊
一、獨立院校统计专业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与大数据时代脱节  数理统计教材大都采用经典教材,虽然也有应用实例,但是与大数据时代脱节,没有时代性。教学内容缺乏对大数据研究热点的探讨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应用介绍。只有将统计方法与具体的实践背景结合,才能让其数据分析功效得以发挥。  2.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较低  独立学院学生入学时总成绩偏低,甚至有的学生数学
期刊
摘 要:“心、目、手”通过不同的构词方式产生了很多日语人体词,在这些复合词中人体语素有的保持原义,有的由它们在人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活动功能引申出新的语义。在这些人体词中很多是日汉同形词,它们有的同形同义,有的同形异义。  关键词:人体词;引申;同形  一、引言  人体词是指由表示人体器官的语素构成的词,是日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1956年日本90种杂志的分类词汇统计,日本固有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
期刊
摘 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在校新疆学生既是当下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又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因此,我们必须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民族统一的高度来审视内地高校新疆学生对国家认同的教育。  关键词: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呈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和平与发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情况现状,分析了国内高校资源共享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以辽宁何氏医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例制订特定的发展方案,为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利用方案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一、国内外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  1.国外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  早在1933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三所
期刊
摘 要: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提高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对医学本科生近年来参与实施各级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项目具体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完善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大学生科研;影响因素  一、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发展及现状  本科生科研活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第一个促进本科生科研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