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核心价值理念在于“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为本”, 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贯通意识、教学方式的师生互动性、教学表述严谨与通俗的融合、教学目标的“育人”意识、教育评估的多样化等诸多方面的得到重视。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改理念 以学生为本
近年,“新课改”成为教育改革领域的“主流话语”之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之所以比较顺利地推进,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新课改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下面以高中历史新课改理念为例,来试谈高中新课改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价值理念的,以俟批评。
高中历史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具体表现为 “以学生及其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旨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长远、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为终极诉求,而其它理念均以此而展开,具体表现于如下诸方面:
一、教学内容以专题扩展和纵向贯通为核心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以专题为基准,进而立足以“全球视界”为视角的宏观观照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具体作法是将与某专题相关的古今中外重大历史事件有机地编排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条主线(必修)之下的25个专题和选修课程之下的6个专题。这种宏观把握范式之下,教学加强对庞杂历史现象的宏观整合,让学生对历史的阶段特征、前后绍继、特殊意义的理解有了更加明晰的历史定位感,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教学方式注重师生、生生互动,并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社会资源
《新课标》中说:“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空间,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同时,历史课程资源涵盖教材(及其配套教师用书)、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等。这表明: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性”(不是“主体性”),合理而适度地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并且“活化”教学课堂氛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课堂外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
三、教学表述注重严谨与通俗的融汇
《新课标》对教材编写“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增强可读性,适应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显然,其寓义已超出教材编写的范畴,对教学表述方式的指向意蕴也是显而易见的。历史表述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却往往被史学工作者所忽视或淡化。高中历史教学是历史普及的方式之一。一种极具亲和力和易被理解的课堂讲授和教学互动,无疑是对学生理解的重要助推力,是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体现。然而,历史叙述通俗化却每每趋向另一极端——过分追求课堂的“新意”,却导致历史学科的庸俗化,乃至造成对历史的曲解——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的“育人”意识得到进一步彰显
《新课标》说,要将学习历史变成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历史教学“尤其应发挥历史课程独到的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这一理念指明了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理想状态:学生在教师和教材等多重资源的启牖之下去思索、发现、探讨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获得历史知识、感知历史积蕴、体悟人类文明的魅力,更为重要的是,基于此过程的切身感受而达到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全面提升、情感培养和价值观的重塑等目的。显然,“育人”成为了新课改教育的最终目的,“以学生为本”价值理念得到进一步升华。
五、 教学评估的多样化,弱化考试对教学的负面影响
《新课标》“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虑,胪列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和考试五种形式作为评价策略。前四种方式,对激励学习兴趣、挖掘智能潜力和提升综合素质颇具丰富的建构意义。然而,在现实中教学评估必然要“量化”方才算是到位。所以,《新课标》认为“历史考试是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并尤其强调考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显然,国家在承认考试“合法性存在”的同时,刻意强调其合“理”性。这“理”,即在于考试当是教学的评价举措之一,而非教学的目的。确然,考试作为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举措之一,其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也是不言而明。然而,当因考试的过度功利化因素影响到高中历史教学本身所承载的“以学生为本”价值诉求的时候,国家教育部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以新课改的形式在价值导向层面做了些许的提示,实为合理之举。
综上可见,新课改的多种教学理念,均渗透着“以学生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凸显了通过“教学”的方式而达至“育人”的最终目的。显然,“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理想型”学生,应当是具有创新思维、富有个性、极具活力、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而不是一种只会“做题”的“考试人”,这或许才是新课改“以学生为本”价值理念的核心所在。
然而,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提出,并非“断层”式的突进跃升,乃长期教学经验积累的结果,也是对以往教育理念的系统反思。何况,教育终归是一种内在知识外化(教师)和外在知识内化(学生)的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相长互推的系统工程,更是一种关乎个人、民族、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价值判断和措施取舍的永久大业,需要社会的全方位参与。正因如此,各省区的新课改,不是对之前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范式的全盘否定,而当是立足新课改契机、在绍继以往合理因素基础上的渐进改观。
如实而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过去也提,却每每流于形式。毋庸讳言,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提出及其实施,本身就从一个侧面映现出以往高中教学中长期滞存的“弊病”的事实。显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学如何真正践履“以学生为本”价值理念的任务仍是相当窘迫,更遑论懈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改理念 以学生为本
近年,“新课改”成为教育改革领域的“主流话语”之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之所以比较顺利地推进,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新课改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下面以高中历史新课改理念为例,来试谈高中新课改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价值理念的,以俟批评。
高中历史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具体表现为 “以学生及其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旨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长远、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为终极诉求,而其它理念均以此而展开,具体表现于如下诸方面:
一、教学内容以专题扩展和纵向贯通为核心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以专题为基准,进而立足以“全球视界”为视角的宏观观照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具体作法是将与某专题相关的古今中外重大历史事件有机地编排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条主线(必修)之下的25个专题和选修课程之下的6个专题。这种宏观把握范式之下,教学加强对庞杂历史现象的宏观整合,让学生对历史的阶段特征、前后绍继、特殊意义的理解有了更加明晰的历史定位感,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教学方式注重师生、生生互动,并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社会资源
《新课标》中说:“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空间,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同时,历史课程资源涵盖教材(及其配套教师用书)、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等。这表明: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性”(不是“主体性”),合理而适度地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并且“活化”教学课堂氛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课堂外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
三、教学表述注重严谨与通俗的融汇
《新课标》对教材编写“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增强可读性,适应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显然,其寓义已超出教材编写的范畴,对教学表述方式的指向意蕴也是显而易见的。历史表述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却往往被史学工作者所忽视或淡化。高中历史教学是历史普及的方式之一。一种极具亲和力和易被理解的课堂讲授和教学互动,无疑是对学生理解的重要助推力,是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体现。然而,历史叙述通俗化却每每趋向另一极端——过分追求课堂的“新意”,却导致历史学科的庸俗化,乃至造成对历史的曲解——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的“育人”意识得到进一步彰显
《新课标》说,要将学习历史变成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历史教学“尤其应发挥历史课程独到的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这一理念指明了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理想状态:学生在教师和教材等多重资源的启牖之下去思索、发现、探讨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获得历史知识、感知历史积蕴、体悟人类文明的魅力,更为重要的是,基于此过程的切身感受而达到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全面提升、情感培养和价值观的重塑等目的。显然,“育人”成为了新课改教育的最终目的,“以学生为本”价值理念得到进一步升华。
五、 教学评估的多样化,弱化考试对教学的负面影响
《新课标》“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虑,胪列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和考试五种形式作为评价策略。前四种方式,对激励学习兴趣、挖掘智能潜力和提升综合素质颇具丰富的建构意义。然而,在现实中教学评估必然要“量化”方才算是到位。所以,《新课标》认为“历史考试是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并尤其强调考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显然,国家在承认考试“合法性存在”的同时,刻意强调其合“理”性。这“理”,即在于考试当是教学的评价举措之一,而非教学的目的。确然,考试作为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举措之一,其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也是不言而明。然而,当因考试的过度功利化因素影响到高中历史教学本身所承载的“以学生为本”价值诉求的时候,国家教育部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以新课改的形式在价值导向层面做了些许的提示,实为合理之举。
综上可见,新课改的多种教学理念,均渗透着“以学生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凸显了通过“教学”的方式而达至“育人”的最终目的。显然,“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理想型”学生,应当是具有创新思维、富有个性、极具活力、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而不是一种只会“做题”的“考试人”,这或许才是新课改“以学生为本”价值理念的核心所在。
然而,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提出,并非“断层”式的突进跃升,乃长期教学经验积累的结果,也是对以往教育理念的系统反思。何况,教育终归是一种内在知识外化(教师)和外在知识内化(学生)的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相长互推的系统工程,更是一种关乎个人、民族、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价值判断和措施取舍的永久大业,需要社会的全方位参与。正因如此,各省区的新课改,不是对之前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范式的全盘否定,而当是立足新课改契机、在绍继以往合理因素基础上的渐进改观。
如实而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过去也提,却每每流于形式。毋庸讳言,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提出及其实施,本身就从一个侧面映现出以往高中教学中长期滞存的“弊病”的事实。显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学如何真正践履“以学生为本”价值理念的任务仍是相当窘迫,更遑论懈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