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韵律教学策略与方法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话教学和其他语言教学一样是一种技能训练。普通话教师或语文教师大多重视传统的音节分析,对语言韵律关注较少。正如邵宜先生所说,“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是韵律”。韵律是指音节或比音节大的语音单位中的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停连等语言特征。汉语韵律的构成要素有停连、节奏、重音、声调、语调和基调等。汉语是声调语言,韵律特征十分丰富。汉语的韵律主要体现在语流中。韵律是关系到能否说好普通话的关键。韵律最能体现一个人普通话的水平和语言的基本功。要提高普通话水平首先要解决音准问题,但提高普通话表达能力的最终手段是韵律。我们要在读准声、韵的基础上,把握普通话的韵律特征,通过韵律构成要素将韵律特征表现出来,才会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一、普通话韵律教学的策略
  充分重视韵律教学
  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把有限时间大都用在单个音节的声、韵母教学上,对字音以外的韵律特征一带而过,是有失偏颇的。重复的发音与正音练习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乏味感,对语流中的韵律特征掌握不够,语调生硬呆板。普通话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时应把汉语韵律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引导学生通过语流练语音,使学生在正确地发音吐字的同时,恰当运用韵律要素,使语言增加活力和生命力。
  给学生创造更多听辨和说读的机会
  在韵律教学方面要注重让学生勤于实践,多听多说。听辨是语言输入,朗读是语言输出。没有足够的、规范的语言材料的输入,输出便不能实现。要给学生多提供听辨训练的机会,要求听出词语轻重格式,句子重音、停连、节奏、声调、语调、基调等。要求学生多听示范录音,多收听广播和观看电视中的普通话节目,多赏析名家朗读,多模仿整句话的韵律模式,培养语感,使学生对规范的普通话产生心理趋同感。
  只有输入而没有输出的语言学习,信息不能被内化成自身的语言能力。因此,还要给学生多提供说与读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各种韵律要素的表达,逐步掌握普通话的韵律,准确熟练地朗读作品。
  注重提高教师自身语言理论水平
  普通话教师要有扎实的语言理论功底,用语法、语义、语音等理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及对应规律,了解语言习得的规律。声调教学时,可以用赵元任的“五度标调法”讲解;基调教学时,可以引入简便易学的吴洁敏的“宫调模矩阵”理论。有适当理论做指导的韵律教学会使学生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二、普通话韵律教学的具体方法
  示范法
  普通话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示范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学生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一是因为教师语速可以灵活控制,便于学生听辨。二是因为示范可以伴随着讲解,有不理解的也便于询问。三是因为教师的朗读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便于学生掌握韵律特征。此外教师自己要养成平时用普通话思维、会话的习惯,给学生树立榜样。
  比较法
  普通话教师模仿韵律偏误的普通话,将其与纯正的普通话进行比较,让学生體会两者的差别。如教师在讲停连时,精选有代表性的例句,让学生比较哪种停连方式正确,找出最佳表达方式。如:
  (正)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误)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手势法
  有些韵律要素理论性较强或比较抽象,可以辅以形象的手势来指导学生学习。如讲声调时,很多学生将55调值的阴平调读成44或33调值,显然将调值读低了,其实我们可以结合音乐中的音阶“1234567”中的“5”音的调值来确定普通话阴平调的调值,再配以阴平调号(ˉ)的手势,教学生读阴平调的字词。同样许多同学将“高昂、滑坡”这种阴平、阳平相连的词中的阳平调读的过高或阴平调读的过低,我们通过阴平调55度调值来揣摩35调值的阳平,阳平最高值和阴平调持平,再辅以阳平调号(/)的手势,学生便容易理解了。实践证明,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
  标记法
  此种做法好比给普通话制作了话谱,可以让学生听示范,并同他们自己的习惯读法相比,发现自己的习惯读法哪里韵律不当,就运用局部标记法记录下来,再反复练习。这样哪里是重音、哪里该停或连、哪里该升或降、基调如何等都一目了然。这种标记法一开始对学生有提示的作用,长此以往,熟能生巧,学生便会对韵律感知到位、表达得当了。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在2010年3月5日发布了《2010教育技术规划》的草案,新规划的题目为《改变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在新规划中强调,新的教育系统将借助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而强大的学习经验,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目前信息工厂式的学校转变为探索和创新的孵化器,并使教育者从拥有、传递信息的专业人员转变为为学生学习探索新知识及持续技能的获取提供帮助的协作者。中国《国家中
期刊
一、背景  我们早就知道,“英语热”已风行二十多年,不仅我们,连大部分家长都格外重视英语。同时我们听学长学姐们都在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口号,知道数理化很重要。对语文,说实话,我们一直觉得可有可无,不是很在乎。但是——今年我市中考语文分值提升为150分,很多地方都将中考和高考的语文分值提高。这一变化似乎在促使我们对语文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于是,我们在心里对语文提出了问题:语文,真的值
期刊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在该学科中,学生在学习了这门学科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也是学科教育的价值所在。语文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主要的素养,它主要可以概括为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  语文的关键能力就是表达力,一个人能说会道的人,它定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语言生动,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有着很强的语文素养。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文表达能力能够体
期刊
在论及课堂学习时,许多人通常只片面强调学生主体,忽略或抹杀教师“教”的主导效能。其实主体概念应一分为二,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是教的主体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学习目标达成的主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则指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成为学习目标的领悟者和应用者。教学虽有教学相长的功用,但教师并不直接表现为教学效果的直接被检验者,故而教师只能居于教学的主导地位。  一、教师主导
期刊
看了王娟老师执教的《我与地坛》感受颇深,也让我对执教这篇课文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文道统一,道在其中",语文课不止是一门工具课,更应该是人文课.在语文的课堂应该随时可见德育的渗透.《我与地坛》就是最典型的一篇文章。  1、设置感性的导语,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到史铁生的精神世界中,史铁生和刘易斯的合影加上老师煽情的解说,让学生对史铁生的故事有了好奇心,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史铁生对自己名字的由来的解
期刊
在我的教学观里,有一部分学生被叫做“死挺挺”,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的意思。这个学生就属于这一类,那一阵班主任频频找这个学生谈话,据说这个学生闹着要回家,我对这个学生着实戴上了有色眼镜,甚至还提醒班主任,这个学生会影响同桌,别耽误了同桌的进步。  然而有一天我在批作业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本作业写得特别工整,甚至可以称为精美,翻看名字却让我很失望——是一个表现不太突出的学生。我犹豫了,是表扬这个学生还是
期刊
古诗表达技巧是常考的题型,但学生在考试中的回答往往不尽如人意。表现在:认不出表现手法,分析不到位。因此,深入进行古诗表达技巧辨识的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对表达技巧进行分类研究  学生有必要对表达技巧进行分类研究,各类复习书,对古诗表达技巧都进行了列表分析,但基本大同小异,很少有对表达技巧从目的和效果方面进行分类研究的。其实,学生认不出表达技巧,往往和对表达技巧的分类研究不够有关。那些看起来
期刊
做为初中语文教师,要真正实现“向45分钟要质量”,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刻苦钻研课标、仔细解读教材、认真撰写教学设计、精心组织课堂固然必不可少,但有效的课堂提问也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那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切实做到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和参加的教科研活动的经验体会,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问答法是初中语文
期刊
“享学”,是指“享受学习的乐趣”。如何引导学生去享受学习的乐趣,对学习感兴趣,从而学好语文,是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讲得再精彩,课堂教学再精彩,但是如果学生的表现不精彩,教育还是失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的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早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语文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搞好乐中施教和趣味教学,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爱
期刊
作文,是高考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而又全面的途径。高考作文时,考生审题立意,大都相差无几,而最终用文字表达出的文章却有天壤之别。究其原因,除了考生对作文评判基础等级的把握各有差异,更主要的是考生对作文评判的发展等级是否有效地运用了。  从教20多年,在已有教学实践中,就作文的发展等级而论,很少有学生能把“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全面有效地运用,但抓住其中某一方面来发挥,学生就轻松多了,而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