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当前国内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其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该注重行业背景、专业方向、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践的原则,以及学校应从师资队伍、培养方向、教学方法、实践模式等方面,开展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对于很多高校来说,电子商务是刚刚办起来的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正处于摸索当中。通过对一些高校的调研,可以发现目前高校电子商务教育正面临着专业方向不明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陈旧、社会实践缺少等弊病。(1)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目前电子商务仍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其专业理论体系尚不完善,许多高校培养目标过大,课程设置包括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三大学科中的很多课程,就是大量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课程的简单拼凑,企图通过这样大而全的课程设置培养出什么都会的电子商务通才,虽然这种课程设置符合当初电子商务人才结构培养要求,但是,由于培养时间的限制,很多课程的教授只能停留在很浅薄的层次,学生也不可能对每门课程的应用环节做到实践和精通,这样就使得最后毕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看上去很全面,但结果往往是学生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2)专业师资匮乏。电子商务专业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属于新兴领域,高校中绝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来自于纯计算机工科背景、经济管理或是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并且缺乏电子商务相关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于一些复合性较强的课程要么是技术上力不从心,要么是缺乏较宽厚的人文社科底蕴,不仅仅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欠佳,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专业思想不明确。(3)教学方式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为辅,课后通过布置作业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教学方式方法比较传统,不适应现代学生学习的要求,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变化较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的社会要求。
二、对本科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本科院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1)校企联合,确立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有動手能力以外,还要有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而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科,很难在大学四年中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才。学校在专业方向设置上要预先进行调研,收集有关电子商务各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情报,根据市场人才供给情况招收相应专业方向的学生,这样可以灵活应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渠道。具体到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知识必须要拓宽,一些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的通识课程要多,但课时可以较少,要让学生知道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各领域发展情况,有些课程甚至可以以讲座形式邀请行业中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做到专业方向课程门数不宜过多,一定要突出方向性;所涉及的专业方向内容要讲透彻,要有足够的课时保证,要配备大量的实验以及课程设计环节。但是,行业不同所需要的电子商务的人才有很大不同。学校在开设电子商务的时候就要明确自己的学生今后主要从事那些行业和领域,最好是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来培养特定行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学校在教学时候除了结合自己优势开设相应的行业背景课程外,还要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邀请相关的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并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学历的高级企业经营人员作为专业骨干教师,聘请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高技能人员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兼职教师,从而优化师资结构。其次,重视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建立和健全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最后加强教学梯队的建设,注重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青年教师创造参加学术研讨、专业进修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快速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3)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新兴的先进的生产力,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在推行电子商务,这就给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重要契机。但是,由于教材出版发行有比较长的周期,目前使用的很多教材内容基本上没有更新,仍然是原有的知识和案例,这显然对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是不利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或前沿知识讲座的形式来弥补课程内容安排上的不足。其次可以开展项目教学模式,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课堂知识的传授与实训课程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4)注重质量,树立品牌。以企业需求为根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准则进行课程设置,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参 考 文 献
[1]孙毅.电子商务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04(3)
[2]汤苏宁,孙力.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对于很多高校来说,电子商务是刚刚办起来的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正处于摸索当中。通过对一些高校的调研,可以发现目前高校电子商务教育正面临着专业方向不明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陈旧、社会实践缺少等弊病。(1)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目前电子商务仍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其专业理论体系尚不完善,许多高校培养目标过大,课程设置包括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三大学科中的很多课程,就是大量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课程的简单拼凑,企图通过这样大而全的课程设置培养出什么都会的电子商务通才,虽然这种课程设置符合当初电子商务人才结构培养要求,但是,由于培养时间的限制,很多课程的教授只能停留在很浅薄的层次,学生也不可能对每门课程的应用环节做到实践和精通,这样就使得最后毕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看上去很全面,但结果往往是学生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2)专业师资匮乏。电子商务专业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属于新兴领域,高校中绝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来自于纯计算机工科背景、经济管理或是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并且缺乏电子商务相关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于一些复合性较强的课程要么是技术上力不从心,要么是缺乏较宽厚的人文社科底蕴,不仅仅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欠佳,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专业思想不明确。(3)教学方式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为辅,课后通过布置作业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教学方式方法比较传统,不适应现代学生学习的要求,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变化较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的社会要求。
二、对本科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本科院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1)校企联合,确立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有動手能力以外,还要有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而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科,很难在大学四年中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才。学校在专业方向设置上要预先进行调研,收集有关电子商务各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情报,根据市场人才供给情况招收相应专业方向的学生,这样可以灵活应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渠道。具体到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知识必须要拓宽,一些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的通识课程要多,但课时可以较少,要让学生知道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各领域发展情况,有些课程甚至可以以讲座形式邀请行业中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做到专业方向课程门数不宜过多,一定要突出方向性;所涉及的专业方向内容要讲透彻,要有足够的课时保证,要配备大量的实验以及课程设计环节。但是,行业不同所需要的电子商务的人才有很大不同。学校在开设电子商务的时候就要明确自己的学生今后主要从事那些行业和领域,最好是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来培养特定行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学校在教学时候除了结合自己优势开设相应的行业背景课程外,还要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邀请相关的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并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学历的高级企业经营人员作为专业骨干教师,聘请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高技能人员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兼职教师,从而优化师资结构。其次,重视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建立和健全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最后加强教学梯队的建设,注重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青年教师创造参加学术研讨、专业进修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快速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3)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新兴的先进的生产力,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在推行电子商务,这就给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重要契机。但是,由于教材出版发行有比较长的周期,目前使用的很多教材内容基本上没有更新,仍然是原有的知识和案例,这显然对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是不利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或前沿知识讲座的形式来弥补课程内容安排上的不足。其次可以开展项目教学模式,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课堂知识的传授与实训课程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4)注重质量,树立品牌。以企业需求为根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准则进行课程设置,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参 考 文 献
[1]孙毅.电子商务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04(3)
[2]汤苏宁,孙力.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