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以其艺术造诣和领导才能为“中原书风”乃至“新十年”中国书法的振兴与弘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名字已同“中原文化”联系在一起,同当代书法的发展与交流联系在一起。
“张海先生的字在这里!”
1992年,第五届全国书法展评选即将结束时,河南省书协办公室接到评委会打来的电话:“怎么没有见到张海先生的作品?”
“不可能,我们已经按时送去了!”
此时张海不在国内,书法展开始前他接到上级通知,便和一个文化考察团去了大洋彼岸……
当时,张海在国内书法界已经名声斐然了。
1941年,张海出生于九朝古都的洛阳偃师县,他居住的村庄距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不足10公里。小时候,当玩伴们在石窟佛像间捉迷藏时,年幼的张海却被崖壁上的字迹所吸引,那些神韵各异的横撇竖捺,不知不觉间成了他在课本上的信手涂鸦。后来,张海才知道当年他在课本上信手写下的竟是北魏时期二十方造像题记的精华之作《龙门二十品》。童年时期,他的父亲长年在外,照看他的叔父默许了他的“胡画乱写”。那个时代,“会写好看的毛笔字”的人很是吃香,大到一整面墙的标语、板报,小到生产队的分配单,都成了张海少年时代的习作。全村人的称赞成了他儿时习字的最大奖励。
似乎是命运的安排,张海走上工作岗位的地方是甲骨文的诞生地安阳。在那里,他又不断从文字的根系上汲取了营养。
上世纪70年代,汉碑式的隶书是张海的代表风格,后来他不满足于那种形式优美、意味典雅的汉隶,开始将汉简的自由书写性与汉碑的庄重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他在隶书中融入行草书的笔意,创造了“草隶”的风格。这种草隶有汉碑的结构、汉简的趣味、行草书的使转和自家的性灵,是古与今的贯通,又是物与我的融合。于是在书法界,张海的名字便与“草隶”密切联系在一起了。
喜爱书法的人士,大多能从那气象正大、刚柔相济的隶书中认出张海的手笔。而彼时的张海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评审会副主任。由于出公差,他不再担任第五届全国书法展的评委。但他自己要以普通作者的身份参展,而且送展的是一幅从未在书法界露面的小行草。
小行草是张海书法艺术登临的又一个台阶。他摆脱了古人实用小草形成的诸多传统书法,第一次把小行草作为书法艺术研究探索。张海本人自觉“凡作小字行草,无不指挥如意,心手双畅。自谓尚不失清雅俊逸,虽非天人,亦非婢子,其小家碧玉乎?”书法家的自信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将其作为参赛作品却在亲朋好友中遭到反对:“参评作品一律遮挡姓名,你的隶书大家一看便知,小行草第一次亮相,万一大家不认可,落选事小,恐怕会有人说你原来的作品能获奖是因为你自己是评委,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但心意已决的张海将一幅小行草上交后,便收拾行装,坦然西行。
令全国书法界人士瞩目的时刻到来了。北京美术馆大厅里,工作人员将获奖作品上遮住作者姓名的纸条一一揭去。“张海先生的字在这里!”人们惊呼之余随即响起一片掌声。张海的小行草获得了最高票!
一厘米跨越1600年
学生时代的张海数学成绩一向很好,大学考取的是数学系。而对文字和书法的强烈之爱,使他走出校门后没有选择专业对口的大单位,却要求到与书法有关的文化基层单位工作。多年以后,书法界对张海一致推崇的是,其艺术创作的激情感性与严谨理性的完美统一。
张海的“一厘米”理论在书法界广为流传:“一个跳高运动员,他的最好成绩记录是2.40米。我要破这个纪录,不是要求我跳4.80米,而是提高一厘米即可,2.41米就是新纪录。书法同理,只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一点明显胜于前人之处就算成功了。因此我这数十年来潜心于汉碑简牍的研究中,只想跳出这一厘米的高度。”
如果说张海的书法之路是以幼时临摹北魏时期的《龙门二十品》为始的话,这一厘米整整跨越了1600年!
在有着几千年文字历史的中国,自殷商开端的中国书法造就了无数翰墨奇才,以此为起点的“跳高”难度可想而知。张海深知创作是个性的表现,只有把深厚的功力与个性的表现力结合起来,才能成功。于是,他采取了农学家培育优良品种的方法。
隶、草、行、篆是公认的张海的“四体皆能”,这种基础是他“培育良种”的“基因库”。他有意识将各种字体反复练习揣摩,当在偶然撞击中出现一个他认为合格的字体时,就作为“小品种”,随后开始“小面积试种培育”,再从中提炼,有时几个月才又出现一个符合他要求的字体。这种字既不同于隶书,也不是汉简,更不像草书,但几种书体的风格却都具备一点。于是,把这个字放置一边,从“基因库”中提取不同原始品种再融合扬弃。大半年时间筛选出几十个满意的字来,用这些字统一成几个字……反反复复,一种被书界称为“草隶”的书体出现了。在1992年获大奖的“行草书”亦如此。
张海说:“成熟取决于一个人的悟性和勤奋。好比函数,悟性是先天的,相当于常数,无法改变;要改变函数值就只有靠勤奋这个变数了。”
勤奋、认真是张海不变的“变数”。可提起这点,张海却讲了自己的老师的两件事。
上世纪70年代,张海向费新我先生求字,当时费老已是公认的大家。张海所求之字,是费老正在展出的一幅作品,对作者来说,写下来已是轻车熟路,但张海惊讶地发现,费老先用铅笔在毛边纸上写了一遍,端详片刻,取出毛笔在铅笔字迹上揣摩描字,第三遍才一挥而就。
又一次,师生俩一起练字。费老一幅作品完成后,张海帮忙盖上了印章,老师不悦道:“你做事太马虎了!”说着费老取出方印,在印泥盒里蘸点数次,方在宣纸上重重按下,且不松手,一分钟后抬起。这时张海一看,便发现老师盖出的就是不一样。
“这两件事影响了我一生,”张海说,“过去我自认为对书法热爱有加,但比之费老,我少了严谨、认真。”从此,张海把费老的字挂在醒目之处,提醒自己永存真爱、永远勤奋认真。 一幅最宏大的作品
张海对当代书法事业的巨大贡献,不仅体现在其卓越的艺术造诣方面,还体现在其非凡的组织领导才能上。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他在安阳市专职书法组织活动和书法创作。1980年5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张海被调入省书协。此前,河南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入选作品数量仅占全国的1/40,处于中下游。年方四十、精力充沛的张海凭借长期基层书法组织工作的经验,全心致力于发展河南书法事业,决心赶超全国先进水平。
一系列事件由此发生——
1984年元宵节期间的首届“中原书法大赛”,掀开了河南书法家汇聚一堂挥毫泼墨的大幕。为申办这次大赛,张海忙得未能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
1985年,河南省书协主办了迄今国际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书法展览”,国内外几乎所有的知名书法家都拿出了精品,被称为国际书法界的一次奥林匹克盛会。由于种种原因,此后国际上再未举办过如此规模的展览。
1986年10月,张海又组织了首届“河南中青年书法家15人墨海弄潮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轰动了中外书法界,入展的15位书法家也一直在书法界有着重要影响。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张海提出出版一套“墨海弄潮系列丛书”的百人集。一次推出100位优秀书家,这是河南省书协成立20年来具有重要意义的超大型活动,前后用了4年才将100本作品集出齐。它开了一个省一次出版如此多作者作品集的先例。此套书获得首届“兰亭奖”出版奖。
河南省书协还开办了书法函授院,张海任院长,为当代书法界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从1989年全国第四届书法展开始,河南的书法创作上了一个大台阶:在此次书法展中,河南的入选作品和获奖者数量均为全国第一。此后的全国性大展,河南入选、获奖数均名列前茅。
为发展河南书法事业,张海倾尽所能,从不吝惜笔墨和钱财。他到省书协工作后,所有在大赛中获奖的河南作者,都是他个人出钱进行奖励,累计已有数十万元。
有评论家称,河南书法的发展史就是张海艺术人生的奋斗史,是张海绘就的一幅最宏大的作品。
“五个不会变”
就这样,张海扎根于中原大地,率领张心启等一批中青年书法家在墨海中弄潮,把河南带入书法大省的行列;从安阳市群众艺术馆到河南省书协,经历多年的基层锻炼,张海走上了中国书协主席的领导岗位。
2005年岁末召开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64岁的张海以高票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同时,有六位河南籍书法家当选为书协理事,河南省也成为理事最多的省份。
“我是‘草根’,基层经验是我的优势所在。”张海给自己这样定位,“我了解书协的工作规律,了解书法创作,了解基层作者需要什么,了解如何把书法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了解如何使老中青三代书法家形成合力。”成为中国书协领军人物后,给了张海更大的舞台。近几年,中国书协在张海的领导与分党组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十个突破:取消“评审委员会”,以书体设置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的召开由一届一次改为一年一次;评审工作实行组织和评审两权分立;中国书法、篆刻申遗成功……
2010年,张海成功连任,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主席。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张海还对书法家职称问题提出建议,希望书法家一直沿用美术家职称序列的现象得到改变。他还建议成立中国书学院,与中国书法之国的美誉相符相称。
“今后的艺术之路很漫长,人生之路却很短促。”岁月的流逝使张海颇感无奈,却未磨蚀这位中原汉子的理想与激情,“不论何时何地,我对大家的感恩之心不会变;对社会、家庭、乡亲的责任心不会变;对诸位书家的尊重不会变;对历代大家和经典的崇敬不会变;对自己一生所爱事业的用心努力不会变!”这“五个不会变”,也道出了书家为人为艺的真谛。
“张海先生的字在这里!”
1992年,第五届全国书法展评选即将结束时,河南省书协办公室接到评委会打来的电话:“怎么没有见到张海先生的作品?”
“不可能,我们已经按时送去了!”
此时张海不在国内,书法展开始前他接到上级通知,便和一个文化考察团去了大洋彼岸……
当时,张海在国内书法界已经名声斐然了。
1941年,张海出生于九朝古都的洛阳偃师县,他居住的村庄距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不足10公里。小时候,当玩伴们在石窟佛像间捉迷藏时,年幼的张海却被崖壁上的字迹所吸引,那些神韵各异的横撇竖捺,不知不觉间成了他在课本上的信手涂鸦。后来,张海才知道当年他在课本上信手写下的竟是北魏时期二十方造像题记的精华之作《龙门二十品》。童年时期,他的父亲长年在外,照看他的叔父默许了他的“胡画乱写”。那个时代,“会写好看的毛笔字”的人很是吃香,大到一整面墙的标语、板报,小到生产队的分配单,都成了张海少年时代的习作。全村人的称赞成了他儿时习字的最大奖励。
似乎是命运的安排,张海走上工作岗位的地方是甲骨文的诞生地安阳。在那里,他又不断从文字的根系上汲取了营养。
上世纪70年代,汉碑式的隶书是张海的代表风格,后来他不满足于那种形式优美、意味典雅的汉隶,开始将汉简的自由书写性与汉碑的庄重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他在隶书中融入行草书的笔意,创造了“草隶”的风格。这种草隶有汉碑的结构、汉简的趣味、行草书的使转和自家的性灵,是古与今的贯通,又是物与我的融合。于是在书法界,张海的名字便与“草隶”密切联系在一起了。
喜爱书法的人士,大多能从那气象正大、刚柔相济的隶书中认出张海的手笔。而彼时的张海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评审会副主任。由于出公差,他不再担任第五届全国书法展的评委。但他自己要以普通作者的身份参展,而且送展的是一幅从未在书法界露面的小行草。
小行草是张海书法艺术登临的又一个台阶。他摆脱了古人实用小草形成的诸多传统书法,第一次把小行草作为书法艺术研究探索。张海本人自觉“凡作小字行草,无不指挥如意,心手双畅。自谓尚不失清雅俊逸,虽非天人,亦非婢子,其小家碧玉乎?”书法家的自信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将其作为参赛作品却在亲朋好友中遭到反对:“参评作品一律遮挡姓名,你的隶书大家一看便知,小行草第一次亮相,万一大家不认可,落选事小,恐怕会有人说你原来的作品能获奖是因为你自己是评委,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但心意已决的张海将一幅小行草上交后,便收拾行装,坦然西行。
令全国书法界人士瞩目的时刻到来了。北京美术馆大厅里,工作人员将获奖作品上遮住作者姓名的纸条一一揭去。“张海先生的字在这里!”人们惊呼之余随即响起一片掌声。张海的小行草获得了最高票!
一厘米跨越1600年
学生时代的张海数学成绩一向很好,大学考取的是数学系。而对文字和书法的强烈之爱,使他走出校门后没有选择专业对口的大单位,却要求到与书法有关的文化基层单位工作。多年以后,书法界对张海一致推崇的是,其艺术创作的激情感性与严谨理性的完美统一。
张海的“一厘米”理论在书法界广为流传:“一个跳高运动员,他的最好成绩记录是2.40米。我要破这个纪录,不是要求我跳4.80米,而是提高一厘米即可,2.41米就是新纪录。书法同理,只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一点明显胜于前人之处就算成功了。因此我这数十年来潜心于汉碑简牍的研究中,只想跳出这一厘米的高度。”
如果说张海的书法之路是以幼时临摹北魏时期的《龙门二十品》为始的话,这一厘米整整跨越了1600年!
在有着几千年文字历史的中国,自殷商开端的中国书法造就了无数翰墨奇才,以此为起点的“跳高”难度可想而知。张海深知创作是个性的表现,只有把深厚的功力与个性的表现力结合起来,才能成功。于是,他采取了农学家培育优良品种的方法。
隶、草、行、篆是公认的张海的“四体皆能”,这种基础是他“培育良种”的“基因库”。他有意识将各种字体反复练习揣摩,当在偶然撞击中出现一个他认为合格的字体时,就作为“小品种”,随后开始“小面积试种培育”,再从中提炼,有时几个月才又出现一个符合他要求的字体。这种字既不同于隶书,也不是汉简,更不像草书,但几种书体的风格却都具备一点。于是,把这个字放置一边,从“基因库”中提取不同原始品种再融合扬弃。大半年时间筛选出几十个满意的字来,用这些字统一成几个字……反反复复,一种被书界称为“草隶”的书体出现了。在1992年获大奖的“行草书”亦如此。
张海说:“成熟取决于一个人的悟性和勤奋。好比函数,悟性是先天的,相当于常数,无法改变;要改变函数值就只有靠勤奋这个变数了。”
勤奋、认真是张海不变的“变数”。可提起这点,张海却讲了自己的老师的两件事。
上世纪70年代,张海向费新我先生求字,当时费老已是公认的大家。张海所求之字,是费老正在展出的一幅作品,对作者来说,写下来已是轻车熟路,但张海惊讶地发现,费老先用铅笔在毛边纸上写了一遍,端详片刻,取出毛笔在铅笔字迹上揣摩描字,第三遍才一挥而就。
又一次,师生俩一起练字。费老一幅作品完成后,张海帮忙盖上了印章,老师不悦道:“你做事太马虎了!”说着费老取出方印,在印泥盒里蘸点数次,方在宣纸上重重按下,且不松手,一分钟后抬起。这时张海一看,便发现老师盖出的就是不一样。
“这两件事影响了我一生,”张海说,“过去我自认为对书法热爱有加,但比之费老,我少了严谨、认真。”从此,张海把费老的字挂在醒目之处,提醒自己永存真爱、永远勤奋认真。 一幅最宏大的作品
张海对当代书法事业的巨大贡献,不仅体现在其卓越的艺术造诣方面,还体现在其非凡的组织领导才能上。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他在安阳市专职书法组织活动和书法创作。1980年5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张海被调入省书协。此前,河南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入选作品数量仅占全国的1/40,处于中下游。年方四十、精力充沛的张海凭借长期基层书法组织工作的经验,全心致力于发展河南书法事业,决心赶超全国先进水平。
一系列事件由此发生——
1984年元宵节期间的首届“中原书法大赛”,掀开了河南书法家汇聚一堂挥毫泼墨的大幕。为申办这次大赛,张海忙得未能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
1985年,河南省书协主办了迄今国际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书法展览”,国内外几乎所有的知名书法家都拿出了精品,被称为国际书法界的一次奥林匹克盛会。由于种种原因,此后国际上再未举办过如此规模的展览。
1986年10月,张海又组织了首届“河南中青年书法家15人墨海弄潮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轰动了中外书法界,入展的15位书法家也一直在书法界有着重要影响。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张海提出出版一套“墨海弄潮系列丛书”的百人集。一次推出100位优秀书家,这是河南省书协成立20年来具有重要意义的超大型活动,前后用了4年才将100本作品集出齐。它开了一个省一次出版如此多作者作品集的先例。此套书获得首届“兰亭奖”出版奖。
河南省书协还开办了书法函授院,张海任院长,为当代书法界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从1989年全国第四届书法展开始,河南的书法创作上了一个大台阶:在此次书法展中,河南的入选作品和获奖者数量均为全国第一。此后的全国性大展,河南入选、获奖数均名列前茅。
为发展河南书法事业,张海倾尽所能,从不吝惜笔墨和钱财。他到省书协工作后,所有在大赛中获奖的河南作者,都是他个人出钱进行奖励,累计已有数十万元。
有评论家称,河南书法的发展史就是张海艺术人生的奋斗史,是张海绘就的一幅最宏大的作品。
“五个不会变”
就这样,张海扎根于中原大地,率领张心启等一批中青年书法家在墨海中弄潮,把河南带入书法大省的行列;从安阳市群众艺术馆到河南省书协,经历多年的基层锻炼,张海走上了中国书协主席的领导岗位。
2005年岁末召开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64岁的张海以高票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同时,有六位河南籍书法家当选为书协理事,河南省也成为理事最多的省份。
“我是‘草根’,基层经验是我的优势所在。”张海给自己这样定位,“我了解书协的工作规律,了解书法创作,了解基层作者需要什么,了解如何把书法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了解如何使老中青三代书法家形成合力。”成为中国书协领军人物后,给了张海更大的舞台。近几年,中国书协在张海的领导与分党组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十个突破:取消“评审委员会”,以书体设置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的召开由一届一次改为一年一次;评审工作实行组织和评审两权分立;中国书法、篆刻申遗成功……
2010年,张海成功连任,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主席。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张海还对书法家职称问题提出建议,希望书法家一直沿用美术家职称序列的现象得到改变。他还建议成立中国书学院,与中国书法之国的美誉相符相称。
“今后的艺术之路很漫长,人生之路却很短促。”岁月的流逝使张海颇感无奈,却未磨蚀这位中原汉子的理想与激情,“不论何时何地,我对大家的感恩之心不会变;对社会、家庭、乡亲的责任心不会变;对诸位书家的尊重不会变;对历代大家和经典的崇敬不会变;对自己一生所爱事业的用心努力不会变!”这“五个不会变”,也道出了书家为人为艺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