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生英语习得能力的培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ia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何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都是能够学以致用,英语也不例外。无论是幼师生的英语学习,还是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其根本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使学生能真正把英语当做一种交际工具,那就要提高学生英语“习得”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幼师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多给学生创设自然的“习得”环境,多采用灵活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培养幼师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习得”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习得能力;学习环境
  在语言学习中,“习得”(acquisition)与“学得”(learning)是很多人都在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曾提到:“习得指学习者在丰富、自然、真空的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将隐性知识内化,即没有任务压力,没有任务意识地自然地掌握一门语言。”“习得”是一种知识内化的过程,是没有压力的,因此,“习得”比“学得”在语言学习中更加有效。可能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儿时潜意识里记住的歌谣要远比课堂上老师要求我们背诵的课文牢固得多。而对于幼师生来说,“习得”所具备的自然、轻松、无学习任务压力的学习特点正适合中职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学习要求。所以,“习得”是幼师生学习英语的最好学习模式。
  一、创设自然、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
  乔姆斯基说过,我们大概应该努力为正常人本身拥有的本能的直观推断能力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在有利的语言环境中,非正规性学习可能要远远高于正规课堂的学习效果,好的英语环境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大家在学自己的母语时都深有体会。那么,英语学习也应当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也要多给学生提供更好更自然的“习得”环境,给学生创设更多的“习得”机会,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这门语言。
  (1)创设良好的英语“习得”课堂氛围。对于在校生来说,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地,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实现的,那么,课堂就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地方。从语言“习得”所要求的环境来看,在英语课堂上,有的教师的教学还有很大差距。有的教师可能以为在课堂上多说几句简单的英语口语、教学生唱几首英文歌曲,就是在创设习得环境。其实不然,这只是简单的模仿学习,而不是自然的习得学习,可能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出轻松、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呢?①创设“No Chinese”课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多说英语或者只能说英语,首先自己要坚持说英语,习惯于用英语讲教,让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上听不到自己的母语。久而久之,在坚持自己多说和多听老师说的环境下,他们自然就“习得”了英语。这样创设“No Chinese”课堂,可以让学生学得流畅,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和认识新事物时就直接接触英语,而不是用母语的思维方式理解完了再翻译成英语,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从而又促进其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形成了自然的习得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②英语信息的大量输入。在创设全英课堂的同时,也要注意课堂上对学生知识的输入量和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入量,但是要求针对幼师生的特点,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避免学生感到枯燥。比如,让学生看些经典英文电影的原著、听少儿英语故事、唱少儿英语歌曲、扮演英语幼儿故事等。还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英语杂志和英语小说等,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英语输入量,是为了他们英语输出时的准确和轻松。③实施任务型学习方式。任务型学习活动是以任务为课堂组织单位,课堂教学是以完成这些任务为目标。这种学习方式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各种任务,就只有努力去组织自己已有的词汇、短语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迫于任务的需要,学生还会通过查找、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来自觉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这种教学方式就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语法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只是听众,而是把课堂分成各个具体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增加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尽可能创设英语学习的课外氛围。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各种英语活动,比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情景剧演出、英语歌曲大赛、英语讲课比赛、英语说课比赛等。这些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在课外也得到锻炼和应用,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多种英语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以此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能力。
  二、幼师生对英语“习得”的职业运用
  学是为了用,特别是能够在自己的幼师教学中得以应用。那么,怎么把自己已学的英语知识用到将来的幼儿教学中呢?怎么去引导少儿更好地学习英语呢?幼师生可以把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和体会进行总结,使之在将来的幼儿园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好地应用。根据英语“习得”的要求,创设少儿学习英语的自然情景至关重要。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是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在和孩子玩闹的过程中自然地让孩子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并复习英语。比如,可以采用做游戏、找卡片、找实物、找朋友等方法增加孩子看、说、练英语的机会。让孩子在游戏中记忆和学习,潜移默化地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不能让孩子感到有学习压力,要给他们自然的习得环境。
  结语:总之,“习得”和“学得”这两个概念是很难加以区分的,“习得”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学习”。对于英语教师而言,不必去探究到底哪些语言知识或者技能是“习得”来的,哪些是“学得”来的。而应该在遵循语言习得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过程,同时调动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上的一切有用资源,鼓励和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促进学生英语“习得”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祝琳,朱汉越.英语教学与语言环境的营造[J].英语教学研究,2006(9).
  [2]阮芳.如何营造少儿英语学习的习得环境[J].南平师专学报,2005(1).
  (河南省汝南幼儿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让课堂灵动起来。根据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和总结,我认为语文教学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改变观念,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亲和的师生对话渠道  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外下工夫。因为这涉及教师的言行,如师德修养、人格力量、解决问题的睿智与技巧,甚至包括教师的个性等等。只有那些勤于修身、人格比较完美、和蔼可亲、知识储备丰
<正> 1985年4月24日晚,某厂职工舒×和王某隔窗发生争执(舒在室外,王在室内)。争执中,打碎窗玻璃1块,舒某头项部被玻璃碎片划伤。事后,舒控告王犯了伤害罪。5月9日,该县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