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幼儿中,多数孩子活泼好动,能言敢为。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孩子胆小怕事,平时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一起玩,没有同龄孩子那种爱动、贪玩、好奇的特点。他们腼腆,说话声音低,主动要求少,不敢一个人外出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孩子内向、胆小。
孩子为什么会内向、胆小呢?
造成孩子内向、胆小怯懦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环境与教育。比如,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准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造成孩子不合群,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替代,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或者父母过分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那么对内向、胆小的孩子应该如何帮助教育呢?
如何对胆小、内向的幼儿进行赏识教育呢?根据我本人的教育实践和参阅大量的参考文献,有如下几点:
一、抓往关键,掌握赏识教育艺术
赏识幼儿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实践证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内向的幼儿,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加以欣赏,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在活动中肯定和鼓励幼儿,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不要随意批评幼儿,切忌使用消极结论性语言评价幼儿,更不能一味地斥责幼儿。哪怕是幼儿做错了什么,也切忌大声呵斥,而应该讲究艺术,语气要婉转而富有启发性,既要帮幼儿找到不足,又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这样,幼儿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
二、多方引导,培养幼儿自赏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幼儿常常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倾向,表现为缺乏自尊、自信,对许多事无热情,行动消极、被动、退缩,不敢当众发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一些家长也反映自己的孩子常把“我不会”、“我不行”挂在嘴边,尤其是年龄小的幼儿,更常常表现为胆小,甚至在陌生人面前或全班小朋友面前不敢大声说话,没有主见。
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自赏能力的方法很多。“击鼓传花”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老师通过引导幼儿说出“接住花”的小朋友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和赞赏等方式,既可让幼儿感受到被赞赏的快乐,又培养了幼儿关注别人优点、克服不足的良好习惯。“画日记”,大班幼儿很感兴趣,画“你今天值得称赞、欣赏的地方”,幼儿更来劲。而每天放学前,老师通过引导大班幼儿回忆自己的好行为,同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并向全班小伙伴介绍,回家带给父母欣赏等活动形式,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发现自己及欣赏自己的好行为、好品质,从而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三、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我们作为人师,除了关心爱护幼儿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幼儿,如同赏识自己的职业一样,让幼儿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
每个幼儿都需要得到赏识,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幼儿更是渴望受到赏识。他们很容易被他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这些幼儿仅仅依靠教师“孤军作战”去赏识,是不容易奏效的。这就需要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幼儿“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园,利用群体赏识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不乏其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音乐会、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等形式,都可以为幼儿参与各种活动、让幼儿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创造条件,都是幼儿自信心产生的重要源泉。
四、邀请父母,合力打造赏识氛围
家庭教育必须与幼儿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但是,很坦白地说,在如何尊重、教育孩子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做法却使人很难理解:
放学时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向妈妈:“妈妈,今天老师奖励我红点点了!”母亲脸上一喜,当她看到别的孩子后,忽然拉下脸淡淡地说:“我还以为只有你一个人得了,大家都有,瞧你的得意样,你这个样子根本不能进步。”小男孩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
一个小女孩一蹦一跳地回到家里对爸爸说:“爸爸,这是我画的梅花鹿!”父亲瞥了一眼,这画的什么东西呀,你看人家露露画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父母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到愧疚。家长在家时,应处处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自己想法解决。当然,开始时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问不管使孩子手足无措,更加胆小、内向。
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父母参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幼儿园通过举办父母讲座、设立父母专栏、个别交流、家访等形式,可以帮助父母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
孩子为什么会内向、胆小呢?
造成孩子内向、胆小怯懦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环境与教育。比如,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准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造成孩子不合群,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替代,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或者父母过分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那么对内向、胆小的孩子应该如何帮助教育呢?
如何对胆小、内向的幼儿进行赏识教育呢?根据我本人的教育实践和参阅大量的参考文献,有如下几点:
一、抓往关键,掌握赏识教育艺术
赏识幼儿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实践证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内向的幼儿,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加以欣赏,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在活动中肯定和鼓励幼儿,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不要随意批评幼儿,切忌使用消极结论性语言评价幼儿,更不能一味地斥责幼儿。哪怕是幼儿做错了什么,也切忌大声呵斥,而应该讲究艺术,语气要婉转而富有启发性,既要帮幼儿找到不足,又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这样,幼儿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
二、多方引导,培养幼儿自赏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幼儿常常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倾向,表现为缺乏自尊、自信,对许多事无热情,行动消极、被动、退缩,不敢当众发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一些家长也反映自己的孩子常把“我不会”、“我不行”挂在嘴边,尤其是年龄小的幼儿,更常常表现为胆小,甚至在陌生人面前或全班小朋友面前不敢大声说话,没有主见。
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自赏能力的方法很多。“击鼓传花”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老师通过引导幼儿说出“接住花”的小朋友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和赞赏等方式,既可让幼儿感受到被赞赏的快乐,又培养了幼儿关注别人优点、克服不足的良好习惯。“画日记”,大班幼儿很感兴趣,画“你今天值得称赞、欣赏的地方”,幼儿更来劲。而每天放学前,老师通过引导大班幼儿回忆自己的好行为,同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并向全班小伙伴介绍,回家带给父母欣赏等活动形式,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发现自己及欣赏自己的好行为、好品质,从而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三、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我们作为人师,除了关心爱护幼儿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幼儿,如同赏识自己的职业一样,让幼儿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
每个幼儿都需要得到赏识,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幼儿更是渴望受到赏识。他们很容易被他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这些幼儿仅仅依靠教师“孤军作战”去赏识,是不容易奏效的。这就需要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幼儿“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园,利用群体赏识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不乏其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音乐会、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等形式,都可以为幼儿参与各种活动、让幼儿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创造条件,都是幼儿自信心产生的重要源泉。
四、邀请父母,合力打造赏识氛围
家庭教育必须与幼儿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但是,很坦白地说,在如何尊重、教育孩子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做法却使人很难理解:
放学时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向妈妈:“妈妈,今天老师奖励我红点点了!”母亲脸上一喜,当她看到别的孩子后,忽然拉下脸淡淡地说:“我还以为只有你一个人得了,大家都有,瞧你的得意样,你这个样子根本不能进步。”小男孩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
一个小女孩一蹦一跳地回到家里对爸爸说:“爸爸,这是我画的梅花鹿!”父亲瞥了一眼,这画的什么东西呀,你看人家露露画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父母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到愧疚。家长在家时,应处处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自己想法解决。当然,开始时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问不管使孩子手足无措,更加胆小、内向。
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父母参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幼儿园通过举办父母讲座、设立父母专栏、个别交流、家访等形式,可以帮助父母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