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大诗人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里的"惊风雨""泣鬼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创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其雄奇飘逸的风格。而这些风格无不与他的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有关联。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从精致的标题中出新
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窗口"和"眼睛",它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文章是否具有新颖,特别之感。学生作文不能写出新意,与作文题目陈旧有关。俗话说"好戏没有头三遍好唱"老一套的题目不会给人以新的感觉,引不起作者的兴趣。因此,培养创新意识,首先从制作题目出发,让学生放开思路,寻找最佳标题。
1.要"推陈出新"
如"记寒假中一件事""让我×××的一个人"之类的题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使用,学生见生厌,更何况题目本身也没有启示之功,没有点拨之能,学生作文谈何创新。为此,命题时应旧中探新,使文题新鲜。如寒假结束,可抓住春节期间丰富多彩的生活引起少年儿童的回忆,在写环保方面的文章,大多数同学使用"如何保护环境"作为题目,有位同学精心设计了这样巧妙的标题:《小刺猬来我家》《给孔乙己"洗澡"》,一看题目即吸引了众多读者。一个巧妙的标题,既吸引了读者,又深刻地反映了新的文明意识。
2.要小巧玲珑
题目小一点,容易让学生写出新意,培养其创新意识。如写植物绿化,可把题目定为《小树苗"笑"了》《我与小树一起成长》,题意不仅具体,容易把握内容,而且给人以新鲜亲切之感。题目命得太浅太直,会感到干涩、乏味,毫无新意。如《表决心》就只能干巴巴地写几条,而改成《我想说声谢谢你》《开学第一天的我》、《当我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就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多角度思考,让其拓宽视野、打开思路,选取情节生动、意义深刻的写作材料。
二、从脱俗的选材中出新
学生接触到文题后,在审清题意时教师就要帮助引导学生想想:怎样选取材料才能避俗求新,以奇出新,以妙出新。怎样巧选材料呢?
1.选最近的材料。从时间上讲,事隔多年的事,印象就模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容易弄混,给人以陈旧之感。而最近发生的事,如在眼前,记忆清晰,记得准,讲得透。例如,可抓住一年之中的每一个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五月五、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国庆节、元旦。鼓励学生在精心地过节时,用眼睛细致的捕捉每一个美的镜头,用耳朵专注地倾听每一句感人的话语,用心灵动情地感受每一件事的意义,然后,用手中的笔清晰地记下精彩的瞬间作为写作的材料,这样,会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而且会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嫦娥一号升空离我们生活最近,不少同学把激动的心情注入了自己的日记,以《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吧》《我为嫦娥欢呼》《月亮上的国歌》为题,倾诉了同学们的爱国热忱,鼓舞起他们不断奋起的风帆。
2.要选最新鲜的材料。最近的材料并不等于新鲜的材料。新鲜的材料,指的是给人以耳目一新感觉的材料,也就是有意义有新意的材料。让学生在动笔之前,一定得超越"平淡"而争"新奇",做到"人无我有",以新奇的构思和表达,写出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可让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在关心国家时事的同时,为写作提供新鲜的材料,丰富文章内容。如以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为主题,抒一篇《我在家里促和谐》表达对家庭矛盾的困扰;为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写一篇《心灵的呼唤》;以《OK,2008》为题来期盼我们的绿色奥运;以《相约北京》为题,来颂扬祖国的强大。
三、从巧妙的构思中出新
1.反面出手,正面构思。如《我的家乡真美丽》,应该考虑如何反映家乡的"美",即环境美。物产丰富、精神、物质生活高质量......但可以把以前低矮的草房,一顿三餐只看脚下的贫穷、落后作为现在"美"的陪衬,这样也可以写出新东西。
2.展开合理的想象。发展学生想象的潜能,是创新思维的生动体现,如在写环保方面的文章时,有几位同学展开想象的空间,以《一个美好的梦》为题,梦见自己发明了看似平常,实则神通广大的喇叭,它可以测试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也可以吸收他们,只要一按动开关,便行使它的权力;还有的发明了空气净化器,只要把它安装在路口,整条街的空气会清新异常,仿佛置身于大森林里一样。最后,揭示主题,只要努力学习,理想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这位小作者写出了独特的感受,做到了"人无我优",充分发挥了思维的创新潜能。
"署道难,难于上青天"作文教学远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艰难。只要你握住创新的这把钥匙,相信一定会取的良好的效果。
大诗人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里的"惊风雨""泣鬼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创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其雄奇飘逸的风格。而这些风格无不与他的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有关联。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从精致的标题中出新
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窗口"和"眼睛",它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文章是否具有新颖,特别之感。学生作文不能写出新意,与作文题目陈旧有关。俗话说"好戏没有头三遍好唱"老一套的题目不会给人以新的感觉,引不起作者的兴趣。因此,培养创新意识,首先从制作题目出发,让学生放开思路,寻找最佳标题。
1.要"推陈出新"
如"记寒假中一件事""让我×××的一个人"之类的题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使用,学生见生厌,更何况题目本身也没有启示之功,没有点拨之能,学生作文谈何创新。为此,命题时应旧中探新,使文题新鲜。如寒假结束,可抓住春节期间丰富多彩的生活引起少年儿童的回忆,在写环保方面的文章,大多数同学使用"如何保护环境"作为题目,有位同学精心设计了这样巧妙的标题:《小刺猬来我家》《给孔乙己"洗澡"》,一看题目即吸引了众多读者。一个巧妙的标题,既吸引了读者,又深刻地反映了新的文明意识。
2.要小巧玲珑
题目小一点,容易让学生写出新意,培养其创新意识。如写植物绿化,可把题目定为《小树苗"笑"了》《我与小树一起成长》,题意不仅具体,容易把握内容,而且给人以新鲜亲切之感。题目命得太浅太直,会感到干涩、乏味,毫无新意。如《表决心》就只能干巴巴地写几条,而改成《我想说声谢谢你》《开学第一天的我》、《当我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就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多角度思考,让其拓宽视野、打开思路,选取情节生动、意义深刻的写作材料。
二、从脱俗的选材中出新
学生接触到文题后,在审清题意时教师就要帮助引导学生想想:怎样选取材料才能避俗求新,以奇出新,以妙出新。怎样巧选材料呢?
1.选最近的材料。从时间上讲,事隔多年的事,印象就模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容易弄混,给人以陈旧之感。而最近发生的事,如在眼前,记忆清晰,记得准,讲得透。例如,可抓住一年之中的每一个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五月五、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国庆节、元旦。鼓励学生在精心地过节时,用眼睛细致的捕捉每一个美的镜头,用耳朵专注地倾听每一句感人的话语,用心灵动情地感受每一件事的意义,然后,用手中的笔清晰地记下精彩的瞬间作为写作的材料,这样,会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而且会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嫦娥一号升空离我们生活最近,不少同学把激动的心情注入了自己的日记,以《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吧》《我为嫦娥欢呼》《月亮上的国歌》为题,倾诉了同学们的爱国热忱,鼓舞起他们不断奋起的风帆。
2.要选最新鲜的材料。最近的材料并不等于新鲜的材料。新鲜的材料,指的是给人以耳目一新感觉的材料,也就是有意义有新意的材料。让学生在动笔之前,一定得超越"平淡"而争"新奇",做到"人无我有",以新奇的构思和表达,写出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可让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在关心国家时事的同时,为写作提供新鲜的材料,丰富文章内容。如以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为主题,抒一篇《我在家里促和谐》表达对家庭矛盾的困扰;为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写一篇《心灵的呼唤》;以《OK,2008》为题来期盼我们的绿色奥运;以《相约北京》为题,来颂扬祖国的强大。
三、从巧妙的构思中出新
1.反面出手,正面构思。如《我的家乡真美丽》,应该考虑如何反映家乡的"美",即环境美。物产丰富、精神、物质生活高质量......但可以把以前低矮的草房,一顿三餐只看脚下的贫穷、落后作为现在"美"的陪衬,这样也可以写出新东西。
2.展开合理的想象。发展学生想象的潜能,是创新思维的生动体现,如在写环保方面的文章时,有几位同学展开想象的空间,以《一个美好的梦》为题,梦见自己发明了看似平常,实则神通广大的喇叭,它可以测试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也可以吸收他们,只要一按动开关,便行使它的权力;还有的发明了空气净化器,只要把它安装在路口,整条街的空气会清新异常,仿佛置身于大森林里一样。最后,揭示主题,只要努力学习,理想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这位小作者写出了独特的感受,做到了"人无我优",充分发挥了思维的创新潜能。
"署道难,难于上青天"作文教学远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艰难。只要你握住创新的这把钥匙,相信一定会取的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