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步入历史的舞台。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小学生全面、持续、自主、和谐地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操作、搜集证据、猜想、预测、推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使小学生通过科学活动,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在新课程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对小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评价的观念和方式是重要的方向标,全面影响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历程。评价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是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是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和改进科学教师教学的催化剂。
一、应注意对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评价小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往往只注重小学生是否学会和课堂活动情况,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就导致小学生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改变这一状况,科学教师应注意观察小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学习表现,看其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有兴趣等等。除此之外,科学教师还应重视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可以让小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时,说一说他的自主探究过程。科学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评价小学生的科学学习的过程时,还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法,以反映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进步历程,增强其继续学好科学的信心和勇气,促使小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科学课堂教学具有动态性和情境性,因此,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是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考查科学课堂上小学生个体掌握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积极、认真、合作),特别表现(富有个性、独特的见解、条理性、创造性)等三方面的情况。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和习惯,让评价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能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有合作意识;善于观察,大胆实验,勤于操作实践和猜测验证,学会学习,分工合作;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和活动能力。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生,只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体现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小学生在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二、注重对小学生科学探究方面的评价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传授,而不在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科学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亲历探究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在课堂上,积极为小学生创设情景和条件,让小学生带着兴趣亲自去观察、操作、实验,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科学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的理念要求我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仅要重视科学知识的获得,更要重视引导小学生实实在在地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在其中体会科学知识的形成,即重视科学探究过程。因此,科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科学探究方面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具体可以评价他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观察是否全面,提问是否恰当,测量是否准确,设计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交流是否双向或多向;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动手能力怎么样,同伴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怎么样等。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科学探究方面的问题,可以根据小学生提出科学探究方面的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注意把握尺度,给予定性的评价,用以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注重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小学生对科学的感受对于他们今后是否喜欢科学学习,能否学好科学这一课程十分关键。因此,科学教师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提出和发现了哪些创造性的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解决。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每种评价方式各具特点。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小学生学习特点合理选择评价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小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
(2)平时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3)口试评价与笔试评价相结合;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要改变过去太偏向于教师对小学生的评价、小学生应该听从教师评价的被动现象,让小学生、教师、家长成为参与评价的三大主体,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观念,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评价,都不能忽视小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科学,学习科学 是否有信心,对科学探究是否有兴趣,小学生的感觉是最真实的。因此,小学生的自评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而科学学习又是一个自主合作的过程,在小组自主合作中,小学生所表现的各种素质,他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小组内同学最有发言权。比如,在小组评价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格,让学生在小组活动后对自己进行评价。
通过这样的评价表,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参与活动的程度,以便及时调整组员之间的搭配,改进教学策略。
因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特殊关系,所以家长评价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但由于家长因不了解科学教材的特点和科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他们的评价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应注意避免。家长如果能加深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自己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科学学习的过程,因而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正确地进行评价,对小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
总之,对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评价,要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科学教师既要关注小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要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科学教师要善于利用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完善科学教学过程,从而增加科学教学知识容量,丰富科学教学内容,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小学生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整体素质。
一、应注意对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评价小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往往只注重小学生是否学会和课堂活动情况,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就导致小学生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改变这一状况,科学教师应注意观察小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学习表现,看其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有兴趣等等。除此之外,科学教师还应重视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可以让小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时,说一说他的自主探究过程。科学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评价小学生的科学学习的过程时,还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法,以反映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进步历程,增强其继续学好科学的信心和勇气,促使小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科学课堂教学具有动态性和情境性,因此,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是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考查科学课堂上小学生个体掌握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积极、认真、合作),特别表现(富有个性、独特的见解、条理性、创造性)等三方面的情况。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和习惯,让评价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能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有合作意识;善于观察,大胆实验,勤于操作实践和猜测验证,学会学习,分工合作;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和活动能力。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生,只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体现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小学生在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二、注重对小学生科学探究方面的评价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传授,而不在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科学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亲历探究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在课堂上,积极为小学生创设情景和条件,让小学生带着兴趣亲自去观察、操作、实验,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科学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的理念要求我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仅要重视科学知识的获得,更要重视引导小学生实实在在地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在其中体会科学知识的形成,即重视科学探究过程。因此,科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科学探究方面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具体可以评价他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观察是否全面,提问是否恰当,测量是否准确,设计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交流是否双向或多向;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动手能力怎么样,同伴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怎么样等。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科学探究方面的问题,可以根据小学生提出科学探究方面的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注意把握尺度,给予定性的评价,用以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注重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小学生对科学的感受对于他们今后是否喜欢科学学习,能否学好科学这一课程十分关键。因此,科学教师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提出和发现了哪些创造性的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解决。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每种评价方式各具特点。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小学生学习特点合理选择评价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小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
(2)平时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3)口试评价与笔试评价相结合;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要改变过去太偏向于教师对小学生的评价、小学生应该听从教师评价的被动现象,让小学生、教师、家长成为参与评价的三大主体,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观念,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评价,都不能忽视小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科学,学习科学 是否有信心,对科学探究是否有兴趣,小学生的感觉是最真实的。因此,小学生的自评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而科学学习又是一个自主合作的过程,在小组自主合作中,小学生所表现的各种素质,他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小组内同学最有发言权。比如,在小组评价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格,让学生在小组活动后对自己进行评价。
通过这样的评价表,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参与活动的程度,以便及时调整组员之间的搭配,改进教学策略。
因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特殊关系,所以家长评价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但由于家长因不了解科学教材的特点和科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他们的评价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应注意避免。家长如果能加深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自己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科学学习的过程,因而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正确地进行评价,对小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
总之,对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评价,要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科学教师既要关注小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要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科学教师要善于利用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完善科学教学过程,从而增加科学教学知识容量,丰富科学教学内容,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小学生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