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国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联合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12月于该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80例,均行彩超引导下PTGD联合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治疗.观察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1次胆囊穿刺成功,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无胆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待30 d~3个月后行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术,均无中转开腹,未发生术中胆囊动脉主干破裂出血、术后腹腔出血和胆漏等并发症.结论 PTGD能够简单、有效地缓解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择期行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术可避免中转开腹,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该院消化科行内镜治疗的NE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EFR组,n=22)和对照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组,n=18].EFR组行EFR治疗,ESD组行传统ESD.分析手术过程、肿瘤学特征、并发症、住院时长和标本病理等.结果 EFR组与ESD组比较,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病变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R组完整切除率为100.0%,ES
目的 通过对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了解国内与全球致病性钩体种群结构及其分子进化.方法 应用16SrRNA基因测序和MLST分析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时期国内钩体分离菌株与国际参考菌株进行分析,并与国内7株疫苗株结果平行比较,同时收集已公开的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1 238株致病性钩体的基因种与MLST数据进行种群结构分析.结果 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7株钩体国际参考菌株和47株国内菌株基因种主要为问号基因种,分别占比71.4%和59.6%.7株国际参考菌株呈
目的 研究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分期手术后院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4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颈动脉重度狭窄联合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且二者均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均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均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先行CAS,术后6个月内完成非体外循环CABG.观察CAS及CABG术后院内并发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
泛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脑、颈部以及其他部位血管的病变.尽管血管病变发生的部位和时间有所不同,但往往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病因及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全面地评估和处理,因此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和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