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变化,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教师常常被学生莫名其妙的举动弄得手足无措。严厉吧,学生敬而远之;放纵吧,学生得寸进尺。有的老师还因此感到绝望,甚至有逃离教学前线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提几点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老师越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向你的思路靠拢,学生就越与你背道而驰,你的付出可能没有预期的效果,更别谈什么收获。例如,在语文古诗词《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物描写的理解,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简单地列举这九种景物?”有学生回答说:“因为作者是近视眼,看不清其他景物。”我当时被这一答案气得差点吐血。可转而又想,目的没达到,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我调整了一下情绪,重新问道:“既然你知道他是近视眼,那你知不知道他因什么会近视呢?”这时候,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接着我针对学生的发言,讲解了关于近视及如何预防近视的相关知识,并把话题重新转到最初的问题。结果,学生结合其知识背景,告诉我这样的景物更能烘托作者的心情,我的目的也在课堂中达到了。从中,我认为,简单的一个问题,学生不一定能得出老师想要的答案,有时,学生不经意的无关话题反而是相关知识传播的最佳时机。因此,老师不要总希望言出必果,适当的放松也是一种成功,也是一种睿智。
当然,有时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即使有时注意力集中了,但时间很短暂。上课时,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貌似安静,实则“走神”“溜号”,听而不闻。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随便涂改,马马虎虎,潦潦草草,错误不少。由于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所以,做事常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甚至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高兴时,情不自禁,得意忘形;难过时,容易激怒,好发脾气。这种喜怒无常,冲动任性,常使同学和伙伴害怕他,讨厌他,对他敬而远之。
所以,我们更应明白学生是懒惰与求知共存的整体。在学习生活中,科目的繁多让他们心力交瘁,老师、家长的絮絮叨叨,让他们精神疲惫。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放下天真的本性,去从事超出本能的事务。时间一长,疲倦的他们便渐渐便成了懒惰。可好奇心支配他们产生对新事物的探求,对于许多问题,也想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也想寻求一个合理的答案,即老师所要求的参考答案,但出口时却遭到老师的否决。如果时间一长,他们真成了识记的工具、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傀儡。这样,他们的求知欲被慢慢地吞蚀了,可以说这种教育也是一种失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课堂也一样,过度的放纵学生等于是让学生慢性自杀。没有任何人能接受这样的教学,也没有任何学校允许这样的模式存在。对于有些学生,课堂不是他求知的天堂,而是消遣的娱乐场。他们的问题大多数是为了取悦,甚至起哄。比如,我以前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思想与其他完全不同。问他,为什么读书?他说:“为了把年纪拖大。”再问,为什么要拖大?他说:“将来好用钱。”越往下问,心里越不是滋味。曾经我也给他作了很多思想工作,但收效甚微,课堂上的发言,常常是为了引发学生的笑声,有时还会搞出更为离奇荒诞的事来。
面对这样的学生,首先,可以让他们参加课外活动,义务劳动。并在劳动的过程中,亲自动手与其共同完成,但不要忘了讲讲生活的趣事,谈谈学习的方法,说说过去的经历。并对他们进行观察,看他们的反应,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适时加以鼓励,然后逐渐把注意力转到课堂。当然,对这样的学生要求不能太严格,只要他们的行为不太过分,有一点进步,我觉得这就是成功。相反,过于苛求,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彻底失去信心。与此同时,对他们有耐心,反复教育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提高自控能力。
其次,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重要。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差。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肯动脑筋思考,遇难而退,常常期待他人的帮助而得到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代替他们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目光鼓励其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他们去攻克难关。此时,任何一种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于鼓励的话,都可以使他们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特别辅导学习时,最重要的是教育他们学会用脑,要帮助其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之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帮助他们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拒绝拖沓,从而达到控制自我依赖的不良习惯。
再次,除了让他们参加课外活动,义务劳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外,还要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教育,让各种思想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合力。增强学生的自控力,植根于人生观和理想,由不能控制上升到自我控制,使他们都变得会学、善学、乐学。
最后,老师本身应该摆正心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用心去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尽自己全力去帮助他们。人心都是肉做的,真正用爱去感化他们,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的确,在教学这块净土上,老师扮演何种角色,学生便在你的诱导之下向着你的思路前进。把你的方法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就是教学的优势,把学生的特征与所处环境相结合,就是对学生的肯定与尊重。
总之,对于当代中学生的教育,把握尺度是关键。过度的要求会让学生迷惘,过度的放纵会让老师失去威信,成为学生试跳的跳板。因此,用尺度衡量学生,用心拉近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让牵住学生的这根绳在手中收放自如。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老师越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向你的思路靠拢,学生就越与你背道而驰,你的付出可能没有预期的效果,更别谈什么收获。例如,在语文古诗词《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物描写的理解,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简单地列举这九种景物?”有学生回答说:“因为作者是近视眼,看不清其他景物。”我当时被这一答案气得差点吐血。可转而又想,目的没达到,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我调整了一下情绪,重新问道:“既然你知道他是近视眼,那你知不知道他因什么会近视呢?”这时候,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接着我针对学生的发言,讲解了关于近视及如何预防近视的相关知识,并把话题重新转到最初的问题。结果,学生结合其知识背景,告诉我这样的景物更能烘托作者的心情,我的目的也在课堂中达到了。从中,我认为,简单的一个问题,学生不一定能得出老师想要的答案,有时,学生不经意的无关话题反而是相关知识传播的最佳时机。因此,老师不要总希望言出必果,适当的放松也是一种成功,也是一种睿智。
当然,有时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即使有时注意力集中了,但时间很短暂。上课时,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貌似安静,实则“走神”“溜号”,听而不闻。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随便涂改,马马虎虎,潦潦草草,错误不少。由于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所以,做事常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甚至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高兴时,情不自禁,得意忘形;难过时,容易激怒,好发脾气。这种喜怒无常,冲动任性,常使同学和伙伴害怕他,讨厌他,对他敬而远之。
所以,我们更应明白学生是懒惰与求知共存的整体。在学习生活中,科目的繁多让他们心力交瘁,老师、家长的絮絮叨叨,让他们精神疲惫。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放下天真的本性,去从事超出本能的事务。时间一长,疲倦的他们便渐渐便成了懒惰。可好奇心支配他们产生对新事物的探求,对于许多问题,也想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也想寻求一个合理的答案,即老师所要求的参考答案,但出口时却遭到老师的否决。如果时间一长,他们真成了识记的工具、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傀儡。这样,他们的求知欲被慢慢地吞蚀了,可以说这种教育也是一种失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课堂也一样,过度的放纵学生等于是让学生慢性自杀。没有任何人能接受这样的教学,也没有任何学校允许这样的模式存在。对于有些学生,课堂不是他求知的天堂,而是消遣的娱乐场。他们的问题大多数是为了取悦,甚至起哄。比如,我以前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思想与其他完全不同。问他,为什么读书?他说:“为了把年纪拖大。”再问,为什么要拖大?他说:“将来好用钱。”越往下问,心里越不是滋味。曾经我也给他作了很多思想工作,但收效甚微,课堂上的发言,常常是为了引发学生的笑声,有时还会搞出更为离奇荒诞的事来。
面对这样的学生,首先,可以让他们参加课外活动,义务劳动。并在劳动的过程中,亲自动手与其共同完成,但不要忘了讲讲生活的趣事,谈谈学习的方法,说说过去的经历。并对他们进行观察,看他们的反应,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适时加以鼓励,然后逐渐把注意力转到课堂。当然,对这样的学生要求不能太严格,只要他们的行为不太过分,有一点进步,我觉得这就是成功。相反,过于苛求,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彻底失去信心。与此同时,对他们有耐心,反复教育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提高自控能力。
其次,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重要。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差。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肯动脑筋思考,遇难而退,常常期待他人的帮助而得到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代替他们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目光鼓励其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他们去攻克难关。此时,任何一种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于鼓励的话,都可以使他们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特别辅导学习时,最重要的是教育他们学会用脑,要帮助其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之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帮助他们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拒绝拖沓,从而达到控制自我依赖的不良习惯。
再次,除了让他们参加课外活动,义务劳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外,还要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教育,让各种思想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合力。增强学生的自控力,植根于人生观和理想,由不能控制上升到自我控制,使他们都变得会学、善学、乐学。
最后,老师本身应该摆正心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用心去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尽自己全力去帮助他们。人心都是肉做的,真正用爱去感化他们,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的确,在教学这块净土上,老师扮演何种角色,学生便在你的诱导之下向着你的思路前进。把你的方法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就是教学的优势,把学生的特征与所处环境相结合,就是对学生的肯定与尊重。
总之,对于当代中学生的教育,把握尺度是关键。过度的要求会让学生迷惘,过度的放纵会让老师失去威信,成为学生试跳的跳板。因此,用尺度衡量学生,用心拉近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让牵住学生的这根绳在手中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