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组”意识 教好讲读课例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9971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力图使教材能够成为学生自学的凭借,成为教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凭借。为此,从中年级开始,教材以读写训练重点项目为核心,编排了一个个“训练组”。每个“训练组”都有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组成,体现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训练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再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因此,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遵循教材编排的科学性,强化“训练组”意识,按“训练组”来组织课堂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的又一重要课程。
  
  1 更新教学观念,强化“训练组”意识
  
  以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以组为单位教学,首要的是要更新教学观念。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是把重点放在研究一篇课文教学的基本过程上,教学时是按“课”来教,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形成了一种“每篇课例平均用力、各自为战”的教学现象,教学的层次性显示不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加大了力度,其中最突出的措施,就是在研究一篇课文教学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将一篇篇课文按“组”编排,紧紧围绕训练重点形成一个较大的教学过程,即“训练组”。每组教材相对独立,组与组之间又相互联系,组成了不同层次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整体,体现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基本规律。按“训练组”教学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从孤立地一课一课地教学转向整组教学,强化“训练组”意识,把“训练组”作为一个整体来组织教学。
  在一个“训练组”中,课例是“训练组”的主体,而课例中的讲读课例又是主体中的主体,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是体现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这一训练过程的第一步。因此,强化“训练组”意识,教好讲读课例,对完成本组重点项目的训练任务是至关重要的。
  
  2 从“训练组”整体出发,确定讲读课例的训练目标
  
  教每篇讲读课例,都不能孤立地看这一篇课例,要把它放到整个“训练组”里去,了解它的地位,了解它在本组训练中应起的作用。只有找准了它在“训练组”里的位置,训练目标确定得准确,教学时才既不会“越位”,也不会“不到位”。
  在一个“训练组”中,一般安排二到三篇讲读课例,这几篇讲读课例之间不是平等并列的,而是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的。一般地说,重点训练项目在这两三篇讲读课例中,是一篇比一篇集中,一篇比一篇突出的,显示出了教学的层次性。因此,确定几篇讲读课例的训练目标应有所不同。例如,第七册第五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归纳段落大意”,这一组中有三篇讲读课例,这三篇讲读课例总的训练目标是:训练学生通过阅读实践领悟到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这项训练目标在三篇课例中,不应当是简单地三遍重复,而应当是分出层次,由浅入深。《捞铁牛》一课,在分段讲读课文之后,从打乱顺序的各段段意中选择相应的段意,让学生体会归纳段意要抓住重点,既不能啰嗦,也不能遗漏主要意思;《蝙蝠和雷达》一课,采用从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准确的作为某段的段意,其他各段的段意自己练习归纳的方法,让学生从中领会归纳段意要抓住这一段的重点,段意要准确、全面;《新型玻璃》一课,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己分段,归纳各段的段意。这样安排,既体现了训练要求的逐步提高,又体现了归纳段意能力逐步培养的过程。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篇篇课例的训练目标相似”的局面。
  
  3 紧紧围绕重点训练项目,设计讲读课例的教学过程
  
  确定好每篇讲读课例的训练目标后,就应紧紧围绕重点训练项目,来设计一篇讲读课例的教学过程,把重点训练项目落在实处。
  一个训练组的教学,要体现出某项基本功训练在逐步深化,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逐步提高的过程。同样,训练组里的几篇讲读课例的教学也应该体现出这一点。因此,应当把每一篇讲读课例教学过程的设计,都纳入一个训练组教学过程的设计之中,用全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沟通课例之间的联系,并从每篇课例的具体训练目标和课例特点出发,采用不同教法,设计好每篇讲读课例的教学过程。例如,《捞铁牛》、《蝙蝠和雷达》、《新型玻璃》三篇讲读课例,可以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分别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捞铁牛》是第一篇讲读课例,是本组重点训练项目——归纳段意的最初步的训练。第一课时,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和自然段之间的联系之后,指导学生把课文分成四段,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在讲读完课文之后,利用课后“思考·练习”第2组题进行归纳段意的初步训练。先让学生看看提示的内容分别可以作哪段的段意,把序号填入括号中;再想一想各段段意为什么这样概括。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作小结:归纳段意要抓住重点,既不能啰嗦,也不能遗漏主要意见。这样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初步体会归纳段意的方法。
  《蝙蝠和雷达》是第二篇讲读课例。由于有前一课作铺垫。因此,这一课训练的起点应有所提高。本课分为三段,对三段段意的归纳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训练方式。第一段的段意,是在讲读过程中渗透。让学生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再想想这两个自然段合起来讲了什么。因为这两个自然段比较好理解,这样设计教学,不但使学生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在此也得到了落实。第二段段意的归纳,可以在讲读完课文之后,充分利用“思考·练习”第3题,从三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准确的作为第二段的段意,并让学生说说其他两个为什么不行?这样,让学生从三句话的比较中,领悟到概括段意要抓住这一段的重点,段意要准确、全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练习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在前两课训练的基础上,《新型琉璃》一课,可以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归纳段意,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本组三篇讲读课例的教学,把重点训练项目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讲读课例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由扶到半扶再到放,所采用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一组中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体现了基本功训练的逐步深化和学生语文能力的逐步提高。
  
  4 抓住主线,突出核心,加快节奏,提高效率
  
  “以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这一教学思想的提出,标志着训练型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体系的基本形成,它是中国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也为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过去,我们的教学总是停留在对字词句、对语法、修辞的挖掘深究上,使一些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教学充斥了整个课堂,挤掉了学生训练的时间,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训练组”的提出,迫使教师克服面面俱到、包罗万象的教学,把重点训练项目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训练组”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训练组”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重点训练项目和非重点训练项目的关系,抓住主线,突出重点,从而加快课堂教学节奏,以便腾出一定的时间来增加核心的训练,增强训练效果,提高课堂效益。
  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由于立足全组,明确了本课的训练目标,就可以纠正过去那种把三次试验当作重点,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的做法,可以紧紧围绕归纳段意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抓住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这一教学重点,直奔中心,只用一课时就将讲读过程完成。第二课时,利用10分钟时间对全文进行总结,又用10分钟时间对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归纳段意”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利用后半节课完成课后的“练笔”。这样组织教学,既使重点训练项目得到了落实,也使非重点训练项目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各项基本功训练中同时得到提高。
  
  5 教学讲读课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利用“导读”对全组教材进行初步感知。“导读”一般安排在每组教材的前面,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组的教学内容和训练重点,以明确本组的训练目标。教学中不应忽视这一环节的设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前利用较短的时间对整组教材的训练内容和训练要求有个总体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读,读后指名说出这一组的训练内容、训练重点各是什么就可,不必做过多的讲解。
  5.2 重视“预习”的指导与检查。预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通过不断的预习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习惯。教材从第七册开始,在每篇课文的前面增设了“预习”。它是每篇讲读课例必须要抓的第一个环节。“预习”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知识铺垫;二是提出预习的要求。预习前教师要进行指导,预习后要进行检查,并把质疑问难作为一个重要环节纳入预习检查之中,然后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调整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5.3 完善教学过程,搞好领会表达。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从而使学生初步领悟到某些简单的、基本的表达方法。本环节教学与理解课文内容是同等重要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应注意,依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安排,紧扣本训练组的训练重点,准确把握语言训练的侧重点。要少而精,可在突出重点、落实重点的前提下,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兼顾学生易于掌握的知识,启发学生从思想内容入手去领悟语言表达形式。如: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段话、小练笔等。让学生通过领会表达这一环节,更好地巩固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5.4 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思考·练习”。每篇讲读课例后的“思考·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练习”中有对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或课文思路的提示的题目,有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题目,也有落实一般训练项目的题目。在教学中,应把这些练习题有意识地安排到教学过程之中,与课文内容有机地联为一体,使其成为真正训练的内容。
其他文献
10年来,在使用人教实验教材过程中,我们感到教材编排有特点,选文文质兼美,使人觉得童趣十足、明快活泼。教过这册教材后,更加体会到其中超前的理念和独具的匠心。    1 汉语拼音编写的整合,摆脱传统的拼音教学模式,开辟了汉语拼音学习与语言学习相结合的新理念新教法    1.1 降低了要求,减少了内容,缩短了学习时间。以往的教材要求学生能认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期刊
人教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区别于传统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体例设计上不再按序列化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重点来组编教材,而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主题单元的方式来编排。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以整体渐进的方式向前推进的。这种主题单元式的编排,正是遵循了学生素养发展的这一规律,增强了教科书编排的科学性。在教科书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编写者设置的各个主题单元的“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
期刊
创新教育是21世纪对人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对自身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我们正处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以初见端倪。在这个时代,人的素质,尤其是人的创造力大小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人的创造力固然与天赋有一定联系,但主要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从小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成为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1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
期刊
【摘 要】 电工电子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点,改变传统的、封闭性的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知识经济时代对技术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 电工电子 教学改革    Reform exploration of“Electrics and Electroni
期刊
1 前言    中学数学素质教育内涵极为丰富,虽知名者做法八仙过海,各有千秋,但都对一个目标——如何培养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增强数学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中,若有意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合理演绎推广”对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受益匪浅。    2构模型,具有广泛的涵义及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1构数学模型含义:数学模型就是指一种数学结构。是从
期刊
小学生认知是从表象开始,由具体到抽象,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而图画恰好是拓展形象思维的最佳载体。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把图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倍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恰当地运用画图,不仅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更加丰富,调动起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因此,合理运用图画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 以图助教,激发
期刊
情景就其狭义来说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和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和改造。一个好的教学情景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景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1 创设生
期刊
今年是我区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入的一年,面对全新的课程学业考试,我们语文教师应如何开展语文的教学与复习工作,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等问题摆在了我们初三语文教师的面前。  在复习阶段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以选好、用好资料为媒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为追求目标,展开教学与复习工作。    1 认真学
期刊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有规律可寻。当前,英语教学面临:一是教师思想开放,敢于创新,处理教材得心应手,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二是不改革教学方法,而是抢时间、抓测验、强练习等,多为机械背诵,教得单调,学得被动,课堂缺乏情趣和凝聚力,造成费时多收效差的局面。为此,笔者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设交际活动情景,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