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厄运,永不妥协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难的天才
  
  傅小石是傅抱石的大儿子,从小就聪颖过人。3岁时,参加了南昌举行的儿童健康、智力比赛。他面对陌生大人的提问,居然对答如流,从容自若,荣获了第二名。
  傅抱石十分喜欢小石,从小就教他如何握笔、如何画画。有一次,傅抱石夫妇外出时,家里来了客人。父母回来后,小石告诉了他们。父亲问他是哪位客人,小石这才想起忘了问客人的姓名,可是他灵机一动,拿来一支空烟盒,然后翻转过来,在上面画出了客人的面容,居然画得挺像。父亲一眼就认出来了。
  小石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勤奋学习绘画,曾经多次在全国专业杂志《版画》上发表过版画作品,成为学校的高材生。著名版画家江丰曾对傅抱石说:“你的儿子是个天才。”
  小石的前景看似一片光明,但在19 5 7年,一场政治风暴突如其来,将他打成了“右派”,被送到北京双桥农场劳动改造。
  知子莫若父,傅抱石怎么也不相信儿子会反党反社会主义。于是,他借着赴京为人民大会堂作画的机会,约来了小石。傅抱石看见小石骨瘦如柴,表情拘谨,心头不禁酸楚。他对小石说:“我已经同有关方面打过招呼,你以后可以常来,一则可以看我画画,二则可以给我当当助手。记住,不管什么时候,画画是不能丢掉的。”傅抱石倾注了他全部的父爱,一直支持和鼓励着儿子,使傅小石面对命运的打击,不气馁,不屈服。父亲的关怀,使小石增强了继续作画的信心。他白天勤勤恳恳地劳动,晚上则通宵达旦地作画。自己的勤奋,加上父亲的悉心指导,小石倾注了7年的心血,完成了美术理论专著《图案设计新探》。著名画家黄永玉看了之后,非常欣赏,说:“我认为这本书至少可以用五国文字出版。”但是,傅小石的灾难还没有结束。在蒙冤期间,又遇到了车祸,造成跛足;1979年,终于平反昭雪了,却乐极生悲,中风倒地,致使右半身偏瘫。即使在右半身偏瘫时,傅小石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顽强地同命运抗争,锻炼用左手写字绘画。当他的“左笔画”在首都和香港展出时,看到那一幅幅纵横不羁、峻丽飘逸的画作,人们很难相信竟是出自一位右半身偏瘫的残疾人之手。
  点评:面对一连串的磨难,傅小石没有屈服,坚持在艺术道路上摸爬滚打,终于成为艺术上的一个巨人。这种精神值得钦佩,这与傅抱石的关心、支持、鼓励是分不开的。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磨难和挫折。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挫折时丧失了勇气和决心。一旦向挫折妥协,就有可能永远站不起来了。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决心,并不是说说就可以有的,要从小就开始锻炼孩子如何应对困难,才能磨炼出来。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经受一些小的挫折,让孩子在困难中学会坚强,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破除古法,自立新法
  
  傅抱石认为:学习绘画,贵在有新意,要敢于破除古法,自立新法,才能创出自己的风格。他不但自己这么做,也教育儿子要这样做。
  有一天,傅抱石拿出自己画的一幅画,问孩子们:“你们看看,这幅画像什么?”小石和二石侧着头,仔细看着。只见那幅画,线条粗犷而灵动,墨块浓淡相间、节奏跳跃,构成了雄浑的群山、苍莽的树林、淙淙流淌的溪水,以及飞流直下的瀑布。孩子们看了半天,才小心翼翼地说:“像群山、树丛,还有溪水、瀑布……对,画的是四川的山水!”
  “嗯!不错。”傅抱石对儿子的鉴赏力表示赞赏,“正是在像与不像之间,但这千真万确是四川的山水!”
  傅抱石的夫人曾读过美专艺术科,对中国画技法是相当熟悉的,但她看了丈夫的这幅画,发现他的笔法在传统的技法中是找不到的,不禁疑惑地问:“这是些什么线条呀?”
  傅抱石带着一种创新的喜悦,高兴地回答:“它不属于任何一种传统技法。我们姑且叫它‘散锋乱笔’吧!”他话锋一转,对儿子说道:“其实,山水画的基本任务就是畅写山水的神情,而不是单纯的诉诸于视觉的客观描写。”
  傅小石完全吸收了父亲的这种思想,他将自己澎湃的激情尽情挥洒于笔端,将中国和西方艺术融为一体,探索出了一套独具一格的“没骨人物画法”。当他右半身偏瘫后,又独创了“左笔画”,享誉海内外。
  点评:傅抱石和傅小石都创造出了前人没有的画法,并且取得了成功。可见,创新精神对一个人的成才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呢?第一,相信孩子有很大潜能,不说孩子笨;第二,“发明千千万万,起点一个问”,要鼓励孩子多提问题,推动孩子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去探求真理;第三,不要把现成结论交给孩子,鼓励孩子自己得出结论,且时时注意开发其思维中的“自我产品”,从而逐步掌握创新的本领。
  
  人物简介
  傅抱石(1904年—1965年):
  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江西新余人。早年留学日本,学习东方美术史、工艺美术、雕塑,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画院院长等职。擅长山水、人物,在传统基础上融合中西画法,并师法自然,崇尚革新。作品笔墨豪放潇洒,淋漓酣畅,情感强烈、真挚,画风雄健。代表作有《潇潇暮雨》、《九歌》、《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等。亦长于书法、篆刻,长期从事中国美术史论的研究,著述丰富。
其他文献
玩,本来就是童年的同义词,没有玩和玩的不欢畅淋漓的童年,都将成为人生中的灰色地带。  对于孩子来说,玩并不是简单的娱乐,而是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    热帖追踪    据报道,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提出孩子在10岁以前应做的32件事情一在河边草地上打滚、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芹、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里挖个洞穴、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
放暑假了,爷爷奶奶给了女儿1000多元的“假期费”,想让女儿好好地过一个富裕充足的暑假。女儿拿着钱乐颠颠地来问我:“妈妈,这钱是不是归我个人所有?”“那当然!”女儿抱住我,狂叫:“妈咪万岁!”看着10岁的小女儿乐不可支的样子,我问:“你准备用这些钱来干什么?”“花呗!”“花在哪些方面?”“买好吃的,买好玩的,买文具,给同学买生日礼物、游泳……”女儿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用处。看来在10岁女儿的眼里,这1
新学期来临,校外教辅市场又到了招生活跃期,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成绩,家长为孩子报班的事情大费周章。当家长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校外教育培训班及林林总总的宣传诱惑,常常纠结在要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报哪个更好的疑问上。有的家长在给孩子选课外班前经过理性的思考和详细的考察,也有的家长盲目跟风。本刊将为家有小学生的家长理清动机、拨开迷雾、指出正确的选择方法。    课外班选择“众生相”  文/嘉西 
摘 要:生态道德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道德之一,在小学实施生态道德教育迫在眉睫。近年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生态研学营开发了一系列的自然观察活动,以德育引领,积极探索道德教育、学科知识、实践活动、家校共育四位一体的自然观察活动,探索活动的开展形式和生态道德实施策略,在生态德育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态德育;自然观察  随着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人类对生态的深入研究,“生态”
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性格,如果您想了解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途径和方法,那么您不妨读一下英国著名教育家夏洛特·梅森的著作《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在书中,梅森向我们介绍了矫正孩子不良性格的方法,同时就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由于遗传、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不当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孩子可能已经形成了诸如易怒、抑郁、爱撒谎、注意力不集中等许多不良性格。针对这个问题,夏洛特·梅森以生动形
据《江南都市报》报道:2010年9月19日,江西九江市三名小学生相约跳楼,被送到医院急救。据了解,这三个女孩都才10岁左右。当日上午,因为没有写完学校布置的作业,三个女孩都没有去上学。她们在家赶了一天作业后,还是无法完成。一想到“跳楼,就可以不用写作业了!”于是,三个女孩决定一起跳楼。  这起事件折射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挫折教育。  每个孩子
经常有家长对孩子说“压力也是动力”。可是并非所有的压力都能变成动力,那些不能变成动力的压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起到负面作用。  马来西亚有位名叫张世明的华裔“神童”,天资特别聪慧,12岁就跳级读上了大学,15岁就到美国读博士。这件事曾在马来西亚引起过巨大轰动。然而,张世明在1997年博士毕业后,由于压力过大,不仅变得孤僻寡言,还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在与病魔纠缠了近5年之后,年仅31岁的他过早
讲传统故事:    从前,有一位富翁,年近五十。方得一子。老来得子。能有不爱之理?在富翁眼里,儿子就像天赐的“无价之宝”,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乐得合不上嘴。对儿子他是迁就放任,从来不管不教,任其为所欲为。  过了几年,由于父亲的娇惯,孩子慢慢滋长了一些毛病,不许有人管,只要一不高兴,不是张口骂人。就是动手打人,简直是强横霸道,无所不为。那富翁还觉得挺好玩,心想:孩子长大了肯定吃不了亏。所以。他从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简介    新加坡小学实行分班制,EM1是学习成绩好的班,EM2是中等成绩的,EM3则是成绩不好的班级。文福、国彬和Terry三个好朋友都读EM3,被其他学生瞧不起,老师、亲戚和朋友认定他们是“笨小孩”。他们因此不喜欢学校。  Te r r y生活优越,喜爱依赖别人,做事没主见,逃避承担责任;国斌喜爱画画,母亲却认为这会影响学习成绩;文福需要照顾弟弟和帮母亲开档。他们三人都来
女儿梅根8岁的时候,我送她到市体育中心学习运动杂技。  这天,把女儿送进教室之后,我正好有空闲的时间,就站在外面隔着玻璃看孩子们上课。  “开始翻筋斗了!”教练大声喊道。  一群咯咯娇笑、活泼好动的孩子很快就排队站在蓝色席包的前面。梅根没精打采地走在最后头,趁人不注意,默不作声地溜到了队伍的末尾。窗外的我把她的小动作看在了眼里,心不禁往下一沉。看来,梅根有点惧怕这种运动,她似乎对自己没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