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高职生全面发展并提高职业素质,因此需要对高职礼仪文化教育模式进行探索。文章认为应从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教学环境更具职场性、教学安排更具灵活性、教学团队更具示范性、教学评价更具多样性等五方面入手。
[关键词] 高职 礼仪文化 教育模式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这就是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与普通“学术型”教育最重要的区别所在。因此,根据这一特点,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基础知识扎实,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面广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同时,高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干、创新、创业的精神。
二、高职礼仪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职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高职生全面发展。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由于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这就决定了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智力开发,而是要让所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教育全面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正不断注入和强化着我们的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而礼仪文化教育就是通过礼仪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教养,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与他人相处。通过高职礼仪文化教育,使高职生学会与他人协调相处,和谐合作;使高职生建立起遵礼守礼的观念,从言谈举止、接人待物等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完美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2、高职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高职生提高职业素质。
“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是职教之本。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如果不建立和培养学生爱职敬业的思想意识,缺少为用户服务的诚信态度,是很难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塑造行业形象”成为社会时尚,各行各业都将形象工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业者素有企业”软件”之称,从业者的礼仪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档次与效益。礼貌服务是客人最敏感最直接的精神感受,也是从业者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标志之一。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高端教育,其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具有优良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同时也应表现出与其职业角色相对应的礼仪素质。高职礼仪文化教育就是从职业素质的角度从塑造个人职业形象入手,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为其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探索高职礼仪文化教育模式
1、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高职礼仪文化教育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公共礼仪内容上,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根据专业的不同讲述不同的职业礼仪,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针对学生专业的培养目标组织与职业相关的礼仪课堂教学,根据专业需求,抓住重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强化其相关礼仪标准,如针对文秘专业学生应着重培养其办公室礼仪;针对酒店专业学生应着重培养其酒店服务行业礼仪;针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应着重培养其业主接待礼仪等,使学生学有所用。
2、教学环境更具职场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要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真实的职场环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催化剂”。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职场环境保持一致,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如在咖啡吧讲授酒店服务礼仪,让学生能身处真实环境,接触到真实用具,为真实客人服务,这比在教室中授课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服务礼仪的关键和技巧。其次,教学环境更具职场性,也能让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不易怯场。第三,教学环境更具职场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终身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进行学习活动,更能让其形成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教学安排更具灵活性。追求真实职场环境的课堂教学,很难避免与传统课堂的课时制度产生冲突。如个人仪容中的化妆课程,要掌握化妆技巧,独立化一个完美的妆容,有时需要一上午的时间慢慢摸索,不可能化了一半就去上其他课程,这时就要求教学安排更灵活,而不能用传统的上下课时间来约束;又如在咖啡吧讲授服务礼仪,需要为真实的客人服务,这就必须配合客人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只要实验、实训、实习需要,完全可以突破传统一节课45分钟的课时制度,突破双休日及其晚上的休息制度。
4、教学团队更具示范性。高职礼仪文化教育中,教师不仅仅是礼仪知识的传授者和评判者,更应该是示范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必须要有身教和言教的双重德行,才能具有人文的标高作用。同样,礼仪也是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一个好老师,一本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式都可以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明白什么叫“礼仪”。因此教师要看到身教重于言教的影响力量,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提高礼仪教学水平,注重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示范作用,有效地进行礼仪教育。
5、教学评价更具多样性。高职礼仪文化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礼仪课程具有明显的实操和实训的性质,因此不能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来评价礼仪教学效果。要更好地评价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成果,就要尝试着改变礼仪课程的考核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展互动性教学,建构合理的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与评价体系。比如,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中训练、课后表现、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礼仪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礼仪活动、礼仪大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将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礼仪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必要补充,将学生在礼仪实践中的表现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参考文献:
[1]赵冬梅.高职院校礼仪文化教育实践与反思——整体构建高职院校文化体系模块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
[2]周悦娜.从当代大学生礼仪文化现状探索高校礼仪教育的途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2).
[3]荆秀芳.试论加强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4]叶鉴铭.谢萍华.吴佳瑜. 高职“重构课堂”的对策研究[J].
http://ggyx.hzvtc.edu.cn/page/Default.asp?ID=172,2011(6).
作者简介:
沈黎嫣(1977- ),女,浙江杭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
注: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院级科研项目
[关键词] 高职 礼仪文化 教育模式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这就是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与普通“学术型”教育最重要的区别所在。因此,根据这一特点,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基础知识扎实,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面广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同时,高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干、创新、创业的精神。
二、高职礼仪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职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高职生全面发展。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由于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这就决定了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智力开发,而是要让所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教育全面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正不断注入和强化着我们的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而礼仪文化教育就是通过礼仪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教养,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与他人相处。通过高职礼仪文化教育,使高职生学会与他人协调相处,和谐合作;使高职生建立起遵礼守礼的观念,从言谈举止、接人待物等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完美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2、高职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高职生提高职业素质。
“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是职教之本。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如果不建立和培养学生爱职敬业的思想意识,缺少为用户服务的诚信态度,是很难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塑造行业形象”成为社会时尚,各行各业都将形象工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业者素有企业”软件”之称,从业者的礼仪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档次与效益。礼貌服务是客人最敏感最直接的精神感受,也是从业者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标志之一。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高端教育,其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具有优良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同时也应表现出与其职业角色相对应的礼仪素质。高职礼仪文化教育就是从职业素质的角度从塑造个人职业形象入手,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为其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探索高职礼仪文化教育模式
1、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高职礼仪文化教育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公共礼仪内容上,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根据专业的不同讲述不同的职业礼仪,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针对学生专业的培养目标组织与职业相关的礼仪课堂教学,根据专业需求,抓住重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强化其相关礼仪标准,如针对文秘专业学生应着重培养其办公室礼仪;针对酒店专业学生应着重培养其酒店服务行业礼仪;针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应着重培养其业主接待礼仪等,使学生学有所用。
2、教学环境更具职场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要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真实的职场环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催化剂”。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职场环境保持一致,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如在咖啡吧讲授酒店服务礼仪,让学生能身处真实环境,接触到真实用具,为真实客人服务,这比在教室中授课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服务礼仪的关键和技巧。其次,教学环境更具职场性,也能让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不易怯场。第三,教学环境更具职场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终身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进行学习活动,更能让其形成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教学安排更具灵活性。追求真实职场环境的课堂教学,很难避免与传统课堂的课时制度产生冲突。如个人仪容中的化妆课程,要掌握化妆技巧,独立化一个完美的妆容,有时需要一上午的时间慢慢摸索,不可能化了一半就去上其他课程,这时就要求教学安排更灵活,而不能用传统的上下课时间来约束;又如在咖啡吧讲授服务礼仪,需要为真实的客人服务,这就必须配合客人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只要实验、实训、实习需要,完全可以突破传统一节课45分钟的课时制度,突破双休日及其晚上的休息制度。
4、教学团队更具示范性。高职礼仪文化教育中,教师不仅仅是礼仪知识的传授者和评判者,更应该是示范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必须要有身教和言教的双重德行,才能具有人文的标高作用。同样,礼仪也是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一个好老师,一本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式都可以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明白什么叫“礼仪”。因此教师要看到身教重于言教的影响力量,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提高礼仪教学水平,注重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示范作用,有效地进行礼仪教育。
5、教学评价更具多样性。高职礼仪文化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礼仪课程具有明显的实操和实训的性质,因此不能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来评价礼仪教学效果。要更好地评价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成果,就要尝试着改变礼仪课程的考核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展互动性教学,建构合理的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与评价体系。比如,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中训练、课后表现、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礼仪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礼仪活动、礼仪大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将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礼仪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必要补充,将学生在礼仪实践中的表现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参考文献:
[1]赵冬梅.高职院校礼仪文化教育实践与反思——整体构建高职院校文化体系模块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
[2]周悦娜.从当代大学生礼仪文化现状探索高校礼仪教育的途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2).
[3]荆秀芳.试论加强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4]叶鉴铭.谢萍华.吴佳瑜. 高职“重构课堂”的对策研究[J].
http://ggyx.hzvtc.edu.cn/page/Default.asp?ID=172,2011(6).
作者简介:
沈黎嫣(1977- ),女,浙江杭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
注: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院级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