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gugu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教学管理职能的实现方式。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五年制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实践进行探究,并提出完善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2-0037-03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03年6月正式成立的独立设置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作为江苏五年制高职的办学主体,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显现出一定的优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较好地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五年制高职发展道路,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发展模式、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学院坚持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和完善五年制高职教育管理新模式。
  一、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基本概况
  (一)采用“小学院、大学校”办学模式
  学院采取“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实行统一管理、分散办学。学院下设若干分院和办学点,各分院或办学点原有行政级别、隶属关系、经费渠道均不变。分院或办学点内部则按照强化系(部)职责、弱化部门职能的原则,实行校—系(部)二级管理,使管理重心下移,权力和职责向系部下放。在“学院—分院(办学点)—系(部)”的教学管理运行模式中,学院主要承担分院和办学点的招生、教育教学、学生学籍和师资等方面的管理、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分院(办学点)则按照各自章程,进行内部管理;系(部)负责教学、科研、学生、招生就业等日常工作。
  (二)構建专业协作委员会共建共享平台
  “学院—分院(办学点)—系(部)”的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系统,仅仅依靠这一垂直系统,各分院(办学点)容易各自为政。为打破各分院教学管理运行单一的局面,学院先后成立了机电、财会、建筑、应用电子、电子商务等18个专业协作委员会,每个专业协作委员会都下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市场开发等6个项目组,每个分院(办学点)根据本校所设专业参加专业协作委员会各项目组的活动,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改完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实现资源联合共享,专业进行集团式发展。专业协作委员会由学院教学管理处、教学研究与质量监督处协调开展相关工作,专业协作委员会按各项目组制订的年度工作计划,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项目组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完成。
  (三)成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优化教学运行
  为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工作,指导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监控教学过程,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各分院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评议学院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立项、成果鉴定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各分院教学管理专家组成,实行任期制,每三年一个任期。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院教学管理处、教学研究与质量监督处协调下开展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以来,以“研究、咨询、指导、服务”为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学管理、教科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设立院务委员会保障垂直管理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省教育厅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除院长、副院长外,内设办公室、综合处、教学管理处、教学研究与质量监督处、学生管理处、招生就业与对外合作处,教学管理运行由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同时,学院设院务委员会。院务委员会由院长、副院长和各分院(办学点)的校长组成,主要研究确定学院发展、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重大事项。
  二、与普通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区别
  学院采取“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使得其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有别于普通高职院校金字塔形的行政管理模式。
  (一)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形式不同
  普通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形式一般为直线式,即“校—院(系)—教研室”,各院(系)、教研室之间无关联;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则是矩阵式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其教学管理由上至下是“学院—分院(办学点)—系(部)—教研室”的结构,同时各学院的系部又在专业协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即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实行专业上的横向管理,由此形成纵横交错的矩阵式教学管理组织结构。
  (二)法人数量不同
  普通高职院校为独立法人,其所属院系不具备法人资格,“校—院(系)”之间是一种完全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其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行政性比较强。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为独立法人,其下设分院(办学点)也是独立法人,且这些分院(办学点)各有行政级别、隶属关系和经费渠道,因而学院和分院之间的行政刚性相对弱化,而教学管理的弹性则相对增加。
  (三)教学管理的决策机制不同
  普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决策通常由校、院系行政职能部门做出,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管理决策权在于学院行政职能部门及院务委员会。特别是关于学院发展、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重大事项,由院务委员会研究确定,避免了决策的盲目性。前者各层级间存在严格等级的指挥链,决策经过层层授权得以执行,职能明确,执行力强;后者一方面通过行政职能部门明确职能,保证执行力,另一方面,通过院务委员会加强教学管理的民主性,确保重大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盲目和片面。
  三、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与特色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锐意创新,积极进取,发展迅速。目前,学院下设南京工程分院等49所分院和江苏省戏剧学校等44个办学点及4所高等师范学校,设置16大类、130多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在校五年制高职学生近20万人。学院现有20多个教育部批准和15个省教育厅批准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院的发展,办学效益的显现,教学管理特色的形成,与其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密不可分。   (一)求同存异,多样统一
  学院实行统一管理、分散办学,这种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的创新,带来了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一方面,学院对分院或办学点统一规划和管理,统一办学标准和教学规范,此为管理的统一;另一方面,分院或办学点作为完全独立的个体,可以发挥其原有办学优势,沿袭其原有办学特色,保留其原有管理特点,此为办学的分散多样。统一与分散的结合,使整个学院形成一个松散结合系统。这种组织特性使学院呈现出百花齐放与多样统一相结合的局面。分散与集中、多样与统一的平衡,使得学院在教学管理中既有一定的刚性,又具备一定的弹性,从而保证了教学管理运行的活力。各分院自身教学管理特色的保留,更有利于其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办学效益。
  (二)共建共享,效益优化
  专业协作委员会的建立,是学院教学管理运行中的又一创新举措。它的建立,为分院或办学点之间搭建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使之形成横向联合的关系。专业协作委员会对同类专业教学中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研究制订并修改完善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干课程标准,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和科研活动,推广教学改革成果,通过资源的联合共享和专业的集团式发展,推进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有利于发挥各分院的办学优势,利用其优质资源引领同类专业成长,“走出了一条资源联合共享、专业集群发展、品牌效应放大、教学优势互补的新路子”。
  普通高职院校各分院(系)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由于专业的差异,各分院(系)之间也无法开展横向联合,更不可能实现资源共享。而学院各分院存在的同类专业,为专业协作委员会按专业大类进行横向教学管理提供了可能,也正是这样一种横向管理,使得学院的集群发展、资源共享的优势得以凸显。
  (三)多元管理,互动协调
  行政管理与院务委员会、专业协作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并存的多元管理模式,是学院管理创新的又一体现。这种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既避免了单一行政管理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资源不足等弊端,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共生共存的良好态势。院务委员会参与教学管理的重大决策,不仅能在某些方面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现象,还能大大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专业协作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管理依据同类专业进行,其性质等同于学术管理,在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下,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各司其职,互为补充,使得管理效率大为提高。
  四、完善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议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实践中,大力推行分院及办学点的校系二级管理,使管理层级走向扁平化。学院及分院行政职能部门扩大管理跨度,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形成了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综合支持型架构,避免了单一控制型管理架构只管不导、只控制不服务的弊端。然而教学工作的动态性又需要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调控、监督反馈和评价的作用。因此,建议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一)完善教学工作标准
  教学管理调控职能的有效运行,通常包含科学规范的教学工作标准、及时有效的教学工作信息和得力的教学管理措施三方面。其中,教学工作标准既是评价教学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又是教学工作实施的指针,因此教学工作标准的科学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学院先后制定了教学工作考核标准、分院和教学点设置标准、专业设置标准、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专业课程标准,从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七个方面做了规范要求。然而教学工作标准是与人才观密切相关的,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教学工作标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企业用人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原有的工作标准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以体现多元化教学质量理念,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二)增强教学质量监控的时效性
  教学质量监控作为学院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功能在于及时准确地接收和利用各种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和分析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偏离预定目标和要求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学院通过各职能处室及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协作委员会履行监控职责,对各分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了解和分析多依赖于视导、检查及各类报表等,从获取信息到反馈、纠偏,用时较多。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运行管理整理、分析、整合复杂信息能力增强,信息公开与共享程度提高,资源配置优化程度和管理效率大大提升,为我们改进工作、增强质量监控的时效性提供了可能。学院及各分院、办学点应加快智慧校园建设,紧跟大数据时代步伐,运用“互联网 ”思维,优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动态,从而能够实时、实地地对教学环节及全过程进行监控。
  (三)建立专业建设的动态适应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學院应建立人才预测与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加强用人需求调研,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将了解毕业生状况及企业用人需求等工作常态化,建立起信息及时、渠道通畅的人才培养需求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各分院可结合自身优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人才培养与不断变化的用人需求相适应。
其他文献
我生活的城市里,住着一位斑马先生,他常常向我抱怨说:“为什么,这个城市里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汽车,那么多的房子,那么多的老鼠。而只有我一只斑马。”  我不知道怎样安慰斑马,确实,整个城市都被人类占据着,只住着一只斑马。  他浑身黑白的条纹,站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人们都会很容易就发现他的。  他依靠粉刷维持生活。
想起前些年的涉农培训,参训农民基本上是“抓”来的,免费不说,提供吃住还有误工补贴,可别说是农民积极性不高,就是我们培训实施单位也没有多大积极性。培训现场一对名单,报名的不少,参加的不多,顶替的很多,甚至有爷爷替孙子来的,有时真让人哭笑不得。但是最近几年,我们明显感觉来参加培训的农民态度变了,有人甚至说“这样的培训,花钱也值”。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呢?有人说,那是因为学校开设的食用菌课程,不
【摘 要】影响职教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搞清楚我们的课堂需要“教什么”,也就是围绕职业能力需求来设计课程,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二是在现代职教理论指导下,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职教教师知道课堂“怎么教”;三是建立一种准确、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也就是解决“怎么评”。以上海开发并试点实施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为例,介绍了借鉴国外职业素养的培养机制,从职
1.手口一致点数实物图片,尝试说出总数。  2.看数字卡片,尝试在大树上找出相对应的数字,感知数字的特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  能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4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并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棒”疼    女儿:“呜呜……”  妈妈:“你为什么哭呀?”  女儿指着自己的大拇指说:“我‘棒’疼!”  妈妈:“啊?”  女儿:“你说我的小手很棒,我的‘棒’刚才给桌子压了下,疼!”  (南京六合区雄州镇中心幼儿园 黄美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
【摘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专科学历已无法满足社会市场竞争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因此,实现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专业衔接,有助于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为例,在专业衔接上紧抓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人才培养规格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过程一体化四大方面的内容,大胆走高职教育转型之路,创新衔接模式,重构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衔接切实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有时,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让它转动得又快又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中国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对江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进行调查研究,以一手材料为分析对象,总结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功经验、归纳出了典型培育模式,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下一步大范围开展培育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