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建立创新课堂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教学的目标除了知识目标外,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帮助学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为了将枯燥、单一、抽象的政治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谓煞费苦心。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切实做到以生为本,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则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必定大大提高。
  一、以生为本,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高中政治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政治课堂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思考,使其大胆地对事物进行猜测和探索,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时,教师可在课堂上扮演多种人物,并组织学生对各种角色的文化传承进行讨论和评价,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如何看待不同的文化传承?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人物如孔子、老子等,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思考,讨论人物的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实用性、实践性,引导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事物。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建立创新课堂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二、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活跃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而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假如《我是歌手》栏目组来我市演出,你们会带什么东西前去助兴呢?”学生们纷纷回答“荧光棒”“鲜花”“小彩旗”等。教师继续问:“现在能在当地市场上买到这些商品吗?价格如何?”学生又纷纷回答:“可以向商家提前订购,让生产者根据需要生产,价格也比市場上低。”“可以用类似商品替代,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有啥用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参与讨论,学习热情高涨。
  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政治学科的实用性,还加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热烈讨论,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角色代入,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课型以及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充当多种角色,如探索的角色、竞争的角色等。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感受成功的欢乐,达到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成为真正的主体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创设角色,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创新的政治课堂能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例如,教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正确的文化知识,如何运用文化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文化对人的重要意义,可以播放相关的公益广告,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模拟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情景。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对于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若能以生为本,带动学生主动去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恰当、巧妙地创设情境,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注重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便能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政治课堂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从而建立创新课堂。
其他文献
零售业并购是零售企业在竞争中迅速扩张最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他可以提高并购企业的发展速度,降低企业成本,并实现协同效应;可以提高被并购企业的管理绩效并使之权益最大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目前人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并不适合农村的教学,如教材编写上没有处理好农村和城市的关系,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所以,加强农村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同时也对农村
2016年1月,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考改革新政实施后第一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学科等级性考试。选修地理的考生要在高二第二学期参加上海市考试院统一组织的地理等级性考试,也就是以往“3 1”高考中的地理科目选拔性考试。因此在新高考形势下势必要提高地理选修教学的有效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理想的考试等级。  一、记忆是学习的基础  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记忆,对于地理这门科目的学习
期刊
从企业重大决策法律论证概念入手,梳理了我国企业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工作的起源及发展,基于国铁企业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阐释了国铁企业开展重大决策法律
【本课考点】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④意识的能动作用;⑤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通过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促使构建高中地理“颠倒的课堂”变得具有可行性。要想构建“颠倒的课堂”,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掌握最近发展区等理论知识,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认真钻研教材,整合、开发教学资源  所谓“颠倒的课堂”是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学习中。与预习这一教学活动相比较,“颠倒的课堂”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在构建“颠倒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