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家长已渐渐明白要倾听儿童声音、尊重儿童意见,但仍会不时地情绪失控,对孩子嘶吼。当前家庭中的教养方式是什么样的?家长该如何践行正确的儿童观?本刊编辑部采访了一些家长和专家,或可引起一些思考。
90后东莞家长 孩子6岁
俯下身才能真正看到她眼中的世界
在小孩三岁时,某一次我们带她去医院打针,我们在排队时她一直局促不安,非要我抱,但当时我的手里有很多东西,还有许多要填的表格,所以比较焦躁。我心想:“明明自己能站着,为什么非要我抱呢?”我就蹲下来跟她说:“妈妈现在实在是腾不出手来,你现在是怎么了?”孩子一副就快哭了的样子告诉我:“可我觉得很可怕啊!”她指给我看,我发现从她的角度看去,周围全是黑压压的腿,人们像一堵墙似的挤在一起排队,真的很恐怖。所以当时我就了解了,是真的得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这时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与他们共情。
80后天津家长 孩子9岁半
每周二十多节兴趣课,要尊重更要引导其自律
每一个成人都曾是孩子,我曾经希望我想干的事情我妈不要拦着我、我不想做的事情我妈不去强迫我。我妈确实很尊重我的意愿。我想吃冰棍,家里的冰箱永远是满的;我不想写作业,我妈会说:“行,你去玩会儿。”尤其是当我小时候想学小提琴、钢琴,我学了一段时间说不想学了,虽然乐器很贵,我妈也很快就同意我放弃了。而成年后我总是会想:要是当时妈妈对我严格一些,鼓励我坚持下来,那我或许可以发展得更好。所以我暗暗决定,当我有了孩子后,我一定不会完全尊重孩子的意愿。我的女儿现在一周会上二十多节兴趣课,这些都是她曾经明确想学的,所以我不允许孩子轻易放弃。在练中国舞最累的时候,有一天她告诉我鼻子破了、肚子疼,你可能很难想象她为了不跳舞把自己的鼻子抠破、流鼻血。其实我小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情,我知道这个时候孩子就是觉得累、想玩,但我也知道这么做长大了之后会怎么样,我不能让孩子走我的老路。我告诉她:“流鼻血那你就拿卫生纸把鼻子堵住,肚子再疼你也得进教室。”坚持下来之后,她现在非常优秀,各项特长出去比赛时都能得奖,她也因此更有动力去学习了。在我的家庭中,我尊重儿童,但我一定会有我的坚持,而不是一味地顺从孩子。
80后天津家长 孩子10岁
怕被长辈批评,所以宁愿不写作业
可以说有时候我需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家庭的权威。长辈们甚至我的老公都觉得孩子一定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因为这样她能少犯错。实际上,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以各种形式反抗。有时候,她忘记带作业回家,如果只有姥姥、姥爷在家她宁可不做也不会让他们领着去拿,因为她知道可能会因此受到批评。还有些时候,当上学快要迟到了,孩子还是磨蹭时,家里其他长辈会训孩子,要给她穿袜子、穿鞋,我觉得这时候不用管她,让她迟到一次她就知道错了,但其他人都认为我是在惯孩子,他们觉得这是“溺爱”。可是我觉得一味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做一个“乖孩子”,会让孩子缺少犯错的机会,从而逐渐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
70后北京家长 孩子13岁
为了玩手机,女儿和我们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斗争”
我的孩子是大家眼中的小天使,一直以来几乎没有过非常叛逆的时候,但其实我们与孩子在玩手机的问题上进行了很久的斗争。孩子三四年级时,我们发现她非常爱玩手机,考虑到长时间玩手机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不愿意让她玩太久。起初姥姥的方式是规定她玩手机的时间,到点后强制收手机。一开始我们以为这是有效的,因为孩子并没有反抗。后来某天夜里大人起来上洗手间时发现她的床上有亮光,之后我们刻意将手机放在某个位置、摆出某种造型,但在第二天会发现手机的位置和造型都有变化。原来孩子是在这种家长强制的手段之下给自己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为了看手机,她每天锲而不舍地在半夜三四点醒来,趁大人熟睡后爬起来玩一段时间手机再回去接着睡。我原本以为她会慢慢放弃,后来发现她太有毅力了,一直这样持续了有两年。我觉得不能这样,就开始尝试将手机给孩子自己用。孩子刚拿到手机的那段时间里,因为得到了无极限的自由,恨不得一晚上都刷手机不睡觉,去玩游戏、看网站。过程中我们与孩子交流,讨论为什么她会玩手机,分析游戏中的“圈套”,有时候我也会和孩子一起玩。一年后,我发现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少了很多,现在我们可以商定好玩手机的时间,孩子的自控力比以前好了很多。
读懂儿童、尊重儿童,做权威民主型父母
(洪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每个成人都曾是儿童,儿童时期是人类发展的关键期,奠定了一生的底色和基础。儿童观是成人对儿童本质属性的认识,教育儿童首先要树立正确儿童观。过去有些人认为儿童是大人的附属品或家庭财富的一部分,没有把儿童看成一个独立、能动的个体;也有人把儿童与无知、幼稚、不成熟画等号,没有认识到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现在很多家长逐渐明白这样的观点是不合理的,那么在家庭中应该践行什么样的儿童观?
首先,要以“人”的观点来看待儿童,考虑其生命特征。儿童是人类的早期形态,带有人类早期的种种美好特质,他们质朴、纯真、善良、富于幻想、敢于探索。家长要善解童真,保留一颗赤子之心,保护并发展儿童的这些特质。当然,家长要尊重儿童的生长规律,不应用自己心中的尺度去衡量儿童。儿童“天性”有所差异,发展有快有慢。或许自己的孩子现在在某些方面发展得比较慢,但这只能说明此时他正处在自己发展的慢车道。其次,儿童因父母而来但并不为父母而去。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體,不是可供家长自由支配的私人物品。尽管儿童还没成人,但他有着自己的意志与尊严,我们说要理解和尊重儿童,就是要理解儿童的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生长规律和人格尊严,不能以居高临下或嘲讽的态度去看低正在发展中的他们。最后,对儿童是否真正尊重应以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作为标准。家长要明确自己的义务,包括保障儿童的权利、促进儿童的发展。儿童是一个待定的、发展中的人,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尽可能使其趋向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掘其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潜能,帮助其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完整意义上的生命体。
这意味着家长要在保障其生存权的基础上,尽可能尊重儿童发展的权益,而不是简单地满足其欲望。从教养方式上来说是要权威而民主,家长要履行教育者的职责,对孩子要有合理的要求、明确的规则,同时要赋予他在成长过程中参与的权利。给孩子立规矩,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给自己立规矩,将发展的权利归还给孩子自己,让他拥有基于自律的自由。帮助孩子朝着他可能的方向发展,成为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人。
90后东莞家长 孩子6岁
俯下身才能真正看到她眼中的世界
在小孩三岁时,某一次我们带她去医院打针,我们在排队时她一直局促不安,非要我抱,但当时我的手里有很多东西,还有许多要填的表格,所以比较焦躁。我心想:“明明自己能站着,为什么非要我抱呢?”我就蹲下来跟她说:“妈妈现在实在是腾不出手来,你现在是怎么了?”孩子一副就快哭了的样子告诉我:“可我觉得很可怕啊!”她指给我看,我发现从她的角度看去,周围全是黑压压的腿,人们像一堵墙似的挤在一起排队,真的很恐怖。所以当时我就了解了,是真的得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这时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与他们共情。
80后天津家长 孩子9岁半
每周二十多节兴趣课,要尊重更要引导其自律
每一个成人都曾是孩子,我曾经希望我想干的事情我妈不要拦着我、我不想做的事情我妈不去强迫我。我妈确实很尊重我的意愿。我想吃冰棍,家里的冰箱永远是满的;我不想写作业,我妈会说:“行,你去玩会儿。”尤其是当我小时候想学小提琴、钢琴,我学了一段时间说不想学了,虽然乐器很贵,我妈也很快就同意我放弃了。而成年后我总是会想:要是当时妈妈对我严格一些,鼓励我坚持下来,那我或许可以发展得更好。所以我暗暗决定,当我有了孩子后,我一定不会完全尊重孩子的意愿。我的女儿现在一周会上二十多节兴趣课,这些都是她曾经明确想学的,所以我不允许孩子轻易放弃。在练中国舞最累的时候,有一天她告诉我鼻子破了、肚子疼,你可能很难想象她为了不跳舞把自己的鼻子抠破、流鼻血。其实我小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情,我知道这个时候孩子就是觉得累、想玩,但我也知道这么做长大了之后会怎么样,我不能让孩子走我的老路。我告诉她:“流鼻血那你就拿卫生纸把鼻子堵住,肚子再疼你也得进教室。”坚持下来之后,她现在非常优秀,各项特长出去比赛时都能得奖,她也因此更有动力去学习了。在我的家庭中,我尊重儿童,但我一定会有我的坚持,而不是一味地顺从孩子。
80后天津家长 孩子10岁
怕被长辈批评,所以宁愿不写作业
可以说有时候我需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家庭的权威。长辈们甚至我的老公都觉得孩子一定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因为这样她能少犯错。实际上,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以各种形式反抗。有时候,她忘记带作业回家,如果只有姥姥、姥爷在家她宁可不做也不会让他们领着去拿,因为她知道可能会因此受到批评。还有些时候,当上学快要迟到了,孩子还是磨蹭时,家里其他长辈会训孩子,要给她穿袜子、穿鞋,我觉得这时候不用管她,让她迟到一次她就知道错了,但其他人都认为我是在惯孩子,他们觉得这是“溺爱”。可是我觉得一味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做一个“乖孩子”,会让孩子缺少犯错的机会,从而逐渐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
70后北京家长 孩子13岁
为了玩手机,女儿和我们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斗争”
我的孩子是大家眼中的小天使,一直以来几乎没有过非常叛逆的时候,但其实我们与孩子在玩手机的问题上进行了很久的斗争。孩子三四年级时,我们发现她非常爱玩手机,考虑到长时间玩手机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不愿意让她玩太久。起初姥姥的方式是规定她玩手机的时间,到点后强制收手机。一开始我们以为这是有效的,因为孩子并没有反抗。后来某天夜里大人起来上洗手间时发现她的床上有亮光,之后我们刻意将手机放在某个位置、摆出某种造型,但在第二天会发现手机的位置和造型都有变化。原来孩子是在这种家长强制的手段之下给自己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为了看手机,她每天锲而不舍地在半夜三四点醒来,趁大人熟睡后爬起来玩一段时间手机再回去接着睡。我原本以为她会慢慢放弃,后来发现她太有毅力了,一直这样持续了有两年。我觉得不能这样,就开始尝试将手机给孩子自己用。孩子刚拿到手机的那段时间里,因为得到了无极限的自由,恨不得一晚上都刷手机不睡觉,去玩游戏、看网站。过程中我们与孩子交流,讨论为什么她会玩手机,分析游戏中的“圈套”,有时候我也会和孩子一起玩。一年后,我发现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少了很多,现在我们可以商定好玩手机的时间,孩子的自控力比以前好了很多。
读懂儿童、尊重儿童,做权威民主型父母
(洪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每个成人都曾是儿童,儿童时期是人类发展的关键期,奠定了一生的底色和基础。儿童观是成人对儿童本质属性的认识,教育儿童首先要树立正确儿童观。过去有些人认为儿童是大人的附属品或家庭财富的一部分,没有把儿童看成一个独立、能动的个体;也有人把儿童与无知、幼稚、不成熟画等号,没有认识到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现在很多家长逐渐明白这样的观点是不合理的,那么在家庭中应该践行什么样的儿童观?
首先,要以“人”的观点来看待儿童,考虑其生命特征。儿童是人类的早期形态,带有人类早期的种种美好特质,他们质朴、纯真、善良、富于幻想、敢于探索。家长要善解童真,保留一颗赤子之心,保护并发展儿童的这些特质。当然,家长要尊重儿童的生长规律,不应用自己心中的尺度去衡量儿童。儿童“天性”有所差异,发展有快有慢。或许自己的孩子现在在某些方面发展得比较慢,但这只能说明此时他正处在自己发展的慢车道。其次,儿童因父母而来但并不为父母而去。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體,不是可供家长自由支配的私人物品。尽管儿童还没成人,但他有着自己的意志与尊严,我们说要理解和尊重儿童,就是要理解儿童的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生长规律和人格尊严,不能以居高临下或嘲讽的态度去看低正在发展中的他们。最后,对儿童是否真正尊重应以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作为标准。家长要明确自己的义务,包括保障儿童的权利、促进儿童的发展。儿童是一个待定的、发展中的人,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尽可能使其趋向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掘其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潜能,帮助其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完整意义上的生命体。
这意味着家长要在保障其生存权的基础上,尽可能尊重儿童发展的权益,而不是简单地满足其欲望。从教养方式上来说是要权威而民主,家长要履行教育者的职责,对孩子要有合理的要求、明确的规则,同时要赋予他在成长过程中参与的权利。给孩子立规矩,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给自己立规矩,将发展的权利归还给孩子自己,让他拥有基于自律的自由。帮助孩子朝着他可能的方向发展,成为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