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作业时间过长导致部分学生出现睡眠不足、体能较差、近视肥胖等问题,进而使其产生厌学情绪,缺乏创新实践的兴趣和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直击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系列问题,引导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从育人的高度理性思考作业的问题。
从教科研部门层面而言,组织专业教研人员及学科教学专家加强对作业设计研究引导,设立作业设计研究专项课题。把作业设计研究作为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扎实落实综合性、选择性、实践性作业设计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结合日常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在评课议课中,将作业设计作为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重点关注,加强指导,引导广大一线教师开展基于提升学生素养、注重知识应用的实践性作业、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设计。
从教师层面而言,一是要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二是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三是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在作业内容上,立足学科特点,夯实基础,分层设计好基础性作业,加强学科教研组的研讨,尝试不同学科备课组的大教研形式,统整学期学习内容,强调知识与真实生活情境、学科探索情境的融合,尝试设计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作业形式上,与教学改革紧密接轨,倡导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STEM综合性学习等方式,以具体问题为驱动,通过自主研究、团队合作、同伴互助等形式,尝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组织艺术赏析、体育锻炼、创意制作,或尝试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都可以成为作业。
从学校层面而言,狠抓课堂教学,做到提质增效堂堂清。通过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等技术手段,发挥技术支持赋能作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学情,通过课堂实时练习反馈,分析易错知识点,生成个性化学生作业。通过一段时期数据反馈,进行阶段性作业质量分析,综合评判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问题,改进教学内容设置及课堂教学方式。
学校也应该把作业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方向,组织教师集体研究系统化改编、创编具有校本特色的年级作业,根据学情确定作业的难度与数量,提供可选性的作业。不同学科教研组,探索出最能体现本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基础性作业形成作业库,供各学科教师设计跨学科作业时融合借鉴。学校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管理,开展精准化的学生作业指导和特长兴趣培养。对作业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和评优评职优先奖励。
在“双减”政策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作业改革,完善保障机制:
1.完善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学校也要制订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做好答疑解惑,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
2.建立家校协同机制。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环节中来。家长要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开展劳动实践、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督促孩子主动完成作业,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家长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成才观念,从真正为孩子未来着想的角度来客观、理性认识和评判学校教育,接受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做学校教育改革的助手和帮手,落实作业改革、“五项管理”等各项新政。
3.考试命题改革协同跟进制度。《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指出:“中考试题命制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强调考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这“四层”知识,更加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以中考和高考命题改革、综合评价改革为牵引,驱动中小学课堂教学深度改革,也会逐步改变当下应对考试大量刷题、重复训练以提高熟练程度的不良倾向,从测评知识走向能力和素养的综合考查,考试命题与评价改革必将全面带动学生作业减量、增质和内容形式的深度转型。
4.线上服务资源保證机制。目前,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全部开放,各地教育部门也纷纷行动,立足实际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各学段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减轻了家长经济负担,能充分满足学生补差和培优的学习需求,节约了大量课外补习时间,减轻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后续随着作业改革、“双减”政策的深度实施,优质网络资源的平台建设与更新、管理机制等还需加大人力与物力投入,确保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均衡发展。
(作者系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改革发展研究部副主任)
从教科研部门层面而言,组织专业教研人员及学科教学专家加强对作业设计研究引导,设立作业设计研究专项课题。把作业设计研究作为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扎实落实综合性、选择性、实践性作业设计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结合日常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在评课议课中,将作业设计作为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重点关注,加强指导,引导广大一线教师开展基于提升学生素养、注重知识应用的实践性作业、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设计。
从教师层面而言,一是要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二是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三是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在作业内容上,立足学科特点,夯实基础,分层设计好基础性作业,加强学科教研组的研讨,尝试不同学科备课组的大教研形式,统整学期学习内容,强调知识与真实生活情境、学科探索情境的融合,尝试设计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作业形式上,与教学改革紧密接轨,倡导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STEM综合性学习等方式,以具体问题为驱动,通过自主研究、团队合作、同伴互助等形式,尝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组织艺术赏析、体育锻炼、创意制作,或尝试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都可以成为作业。
从学校层面而言,狠抓课堂教学,做到提质增效堂堂清。通过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等技术手段,发挥技术支持赋能作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学情,通过课堂实时练习反馈,分析易错知识点,生成个性化学生作业。通过一段时期数据反馈,进行阶段性作业质量分析,综合评判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问题,改进教学内容设置及课堂教学方式。
学校也应该把作业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方向,组织教师集体研究系统化改编、创编具有校本特色的年级作业,根据学情确定作业的难度与数量,提供可选性的作业。不同学科教研组,探索出最能体现本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基础性作业形成作业库,供各学科教师设计跨学科作业时融合借鉴。学校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管理,开展精准化的学生作业指导和特长兴趣培养。对作业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和评优评职优先奖励。
在“双减”政策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作业改革,完善保障机制:
1.完善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学校也要制订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做好答疑解惑,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
2.建立家校协同机制。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环节中来。家长要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开展劳动实践、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督促孩子主动完成作业,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家长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成才观念,从真正为孩子未来着想的角度来客观、理性认识和评判学校教育,接受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做学校教育改革的助手和帮手,落实作业改革、“五项管理”等各项新政。
3.考试命题改革协同跟进制度。《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指出:“中考试题命制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强调考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这“四层”知识,更加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以中考和高考命题改革、综合评价改革为牵引,驱动中小学课堂教学深度改革,也会逐步改变当下应对考试大量刷题、重复训练以提高熟练程度的不良倾向,从测评知识走向能力和素养的综合考查,考试命题与评价改革必将全面带动学生作业减量、增质和内容形式的深度转型。
4.线上服务资源保證机制。目前,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全部开放,各地教育部门也纷纷行动,立足实际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各学段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减轻了家长经济负担,能充分满足学生补差和培优的学习需求,节约了大量课外补习时间,减轻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后续随着作业改革、“双减”政策的深度实施,优质网络资源的平台建设与更新、管理机制等还需加大人力与物力投入,确保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均衡发展。
(作者系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改革发展研究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