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情介绍(镇宁人民政府县长 狄安臣简述)镇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现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回族等2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是布依族和苗族。
【关键词】民俗;文化
2015年7月21日,是农历佳节“六月六”,安顺市镇宁县镇宁布依族人民欢聚一堂庆祝这个仅次于过年的重大节日。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情介绍(镇宁人民政府县长 狄安臣简述)镇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现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回族等2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是布依族和苗族。 196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全县3个镇,12个乡,总人口34万余人。全县国土总面积1718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645米,最低海拔356米,全县跨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及南温带等四个气候带。
六月六,是布依族本民族传统节日。相传布依族的祖先“盘古”发明了水稻的栽培技术,但日子仍然过得清苦贫寒。一次偶然的机会,盘古认识了海龙王的女儿,产生了爱情而结为夫妻。婚后,他们恩恩爱爱,男耕女织,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像甘蔗一样的甜美。一年之后,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新横。新横从小聪明伶俐,但因年幼,一次冒犯了生母,使她气愤而回归龙宫,不再回到人间。盘古无法,只好续弦。接着又生一子。后来,在六月初六这天,盘古命终归天了。新横虽勤恳劳作,学会了父亲栽培水稻的技术,但终不免遭到继母的百般虐待,并几度加害,欲置他于死地,企图独吞家产。面对继母的加害,新横忍无可忍,不得已上天庭控告继母,并发誓要全部毁掉亲手栽培的水稻秧苗,断绝继母的生路。继母受到控告并知道新横的想法后,恐慌万分。为了生存,她向新横乞求,表示只要他不破坏庄稼,她就不再对他迫害,把他同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对待,还决定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盘古逝世这天,率领子孙宰猪杀牛、包裹粽子奉祭盘古,希望他永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使水稻栽培技术传于后代,新横看到了继母所有转变,便答应了她的乞求。从此每年六月初六都举行祭盘古、奉祖宗活动,年年如此,世代相传,从未间断。这就是“六月六”的来历。
“六月六”节日期间,妇女们背着装满粽子的提篮,抱着鸡,走乡串户,探亲访友;男人们聚会于寨子之中,举杯畅饮,开展“议榔”活动;青年男女则丽装艳服,有的带着萧筒、笔管、锁呐吹唢、或木叶、二胡去参加赛歌活动,成群结队邀集于旷野或布依村寨,举行对歌、赶表、扔花包等活动。
古歌、铜鼓和勒尤是布依族音乐文化的亮点。
一、古歌。布依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都是以口口相传流传下来。布依族地区民谣有唱叙述历史的歌,喜庆时由年老的女歌手演唱。主要内容包括人类起源、历史的发展、爱情故事、人生伦理等。基本上都以布依语言为唱词,有五言句和七言句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古歌中加入汉语,主要是在歌颂祖国家,例如此次听到演唱者王芳标无伴奏演唱的《社会主义好》。他说,这首歌是古歌的旋律,加了“社会主义好”“歌颂毛主席”的歌词在布依语中,这样民歌的发展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其次,“赶表”也称为情歌,主要诉说男女喜爱之事,对青春美好的赞美,对爱情崇高的信仰,对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不满等。
二、铜鼓。铜鼓用青铜铸造,最早的铸造年代在汉文帝年间,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铜鼓属于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一般是十二调,基本保存了古代乐器演奏的风格,常与唢呐、皮鼓、大衩、木棍等混合敲击。铜鼓平时保存在有威望的人家,是由整个寨子守护的,每户德高望重的人家一起轮流守护,每逢年三十,各族长老家长聚集商议铜鼓下一年保管的接送大事。将铜鼓在原保管的人家敬挂起来,设席焚香烧纸钱,并尽情敲击,本族人民欢聚一堂。在正月十五用雄鸡、猪头米酒举行祭祀,送到下一年保管的家中。运送中用红布包裹好,搬到家中风水最好的位置。铜鼓需要时才抬出挂在堂屋中,两耳绑着红绸,表示镇压邪恶。铜鼓是不能“见天”,只用于庄重场合在室内敲打,如过年、办丧事和祭祀等。传说,铜鼓是个神,它与妖魔鬼怪作斗争保护子民们,有天布依族少女在河边洗衣物,山上滚下来一个铜鼓,少女拿起手中的棒槌在铜鼓边敲打使它停了下来,从此铜鼓就保佑着世代子民。每一个铜鼓都是有这样一个凹口,铜鼓逃跑,有声响,人们即可把它召回,将完好的鼓边敲打一个小缺口,意思是破坏了它的裙子,让它不再逃跑。不一样的传说早就了现在世上流传下来的铜鼓分公母,公母不分场合,只是铜鼓表面的花纹代表着公母,很多村寨都有一公一母两个铜鼓保佑着寨子。这些有趣的传说,体现了布依族先民想改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崇尚自己的民族,有信仰的去爱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三、勒尤。勒尤是一种哨关乐器,有木制和竹制两种。木制的勒尤长1.2尺,上部装有用虫蛹壳制成的“虫哨”,口上装一个铜箍,虫哨安插在铜箍上面。管身凿有六个音孔,管身后还有一个小孔可调节音量高低。勒尤的音域较宽,可吹奏八度音。勒尤是布依族男子喜好吹奏的乐器,男子常常吹奏一些有相思歌、孤儿歌、情歌、十二月连妹歌等十余种。勒尤是男子表达祈求爱情和憧憬未来的美好愿望,也会为男子带来终生幸福的“把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现在会勒尤的人少之又少,流传状况堪忧,这样曲调奇特,声音缠绵如泣如诉的乐器,需要现在年轻人继续传承下去。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世代相传、口头传承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一种极其复杂又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时空文化的承载体。民俗是音乐的土壤,音乐是民俗的载体升华,两者之间息息相关,没有民俗就没有音乐的生存基础,对此,布依族“六月六”丰富的民俗活动就是对布依族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升华和积极有力的传承,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布依族音乐文化、民俗活动、民族音乐传承问题等,美好的事物需要保护,需要更多的人走进来融入进来,民族民间音乐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民俗;文化
2015年7月21日,是农历佳节“六月六”,安顺市镇宁县镇宁布依族人民欢聚一堂庆祝这个仅次于过年的重大节日。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情介绍(镇宁人民政府县长 狄安臣简述)镇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现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回族等2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是布依族和苗族。 196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全县3个镇,12个乡,总人口34万余人。全县国土总面积1718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645米,最低海拔356米,全县跨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及南温带等四个气候带。
六月六,是布依族本民族传统节日。相传布依族的祖先“盘古”发明了水稻的栽培技术,但日子仍然过得清苦贫寒。一次偶然的机会,盘古认识了海龙王的女儿,产生了爱情而结为夫妻。婚后,他们恩恩爱爱,男耕女织,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像甘蔗一样的甜美。一年之后,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新横。新横从小聪明伶俐,但因年幼,一次冒犯了生母,使她气愤而回归龙宫,不再回到人间。盘古无法,只好续弦。接着又生一子。后来,在六月初六这天,盘古命终归天了。新横虽勤恳劳作,学会了父亲栽培水稻的技术,但终不免遭到继母的百般虐待,并几度加害,欲置他于死地,企图独吞家产。面对继母的加害,新横忍无可忍,不得已上天庭控告继母,并发誓要全部毁掉亲手栽培的水稻秧苗,断绝继母的生路。继母受到控告并知道新横的想法后,恐慌万分。为了生存,她向新横乞求,表示只要他不破坏庄稼,她就不再对他迫害,把他同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对待,还决定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盘古逝世这天,率领子孙宰猪杀牛、包裹粽子奉祭盘古,希望他永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使水稻栽培技术传于后代,新横看到了继母所有转变,便答应了她的乞求。从此每年六月初六都举行祭盘古、奉祖宗活动,年年如此,世代相传,从未间断。这就是“六月六”的来历。
“六月六”节日期间,妇女们背着装满粽子的提篮,抱着鸡,走乡串户,探亲访友;男人们聚会于寨子之中,举杯畅饮,开展“议榔”活动;青年男女则丽装艳服,有的带着萧筒、笔管、锁呐吹唢、或木叶、二胡去参加赛歌活动,成群结队邀集于旷野或布依村寨,举行对歌、赶表、扔花包等活动。
古歌、铜鼓和勒尤是布依族音乐文化的亮点。
一、古歌。布依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都是以口口相传流传下来。布依族地区民谣有唱叙述历史的歌,喜庆时由年老的女歌手演唱。主要内容包括人类起源、历史的发展、爱情故事、人生伦理等。基本上都以布依语言为唱词,有五言句和七言句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古歌中加入汉语,主要是在歌颂祖国家,例如此次听到演唱者王芳标无伴奏演唱的《社会主义好》。他说,这首歌是古歌的旋律,加了“社会主义好”“歌颂毛主席”的歌词在布依语中,这样民歌的发展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其次,“赶表”也称为情歌,主要诉说男女喜爱之事,对青春美好的赞美,对爱情崇高的信仰,对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不满等。
二、铜鼓。铜鼓用青铜铸造,最早的铸造年代在汉文帝年间,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铜鼓属于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一般是十二调,基本保存了古代乐器演奏的风格,常与唢呐、皮鼓、大衩、木棍等混合敲击。铜鼓平时保存在有威望的人家,是由整个寨子守护的,每户德高望重的人家一起轮流守护,每逢年三十,各族长老家长聚集商议铜鼓下一年保管的接送大事。将铜鼓在原保管的人家敬挂起来,设席焚香烧纸钱,并尽情敲击,本族人民欢聚一堂。在正月十五用雄鸡、猪头米酒举行祭祀,送到下一年保管的家中。运送中用红布包裹好,搬到家中风水最好的位置。铜鼓需要时才抬出挂在堂屋中,两耳绑着红绸,表示镇压邪恶。铜鼓是不能“见天”,只用于庄重场合在室内敲打,如过年、办丧事和祭祀等。传说,铜鼓是个神,它与妖魔鬼怪作斗争保护子民们,有天布依族少女在河边洗衣物,山上滚下来一个铜鼓,少女拿起手中的棒槌在铜鼓边敲打使它停了下来,从此铜鼓就保佑着世代子民。每一个铜鼓都是有这样一个凹口,铜鼓逃跑,有声响,人们即可把它召回,将完好的鼓边敲打一个小缺口,意思是破坏了它的裙子,让它不再逃跑。不一样的传说早就了现在世上流传下来的铜鼓分公母,公母不分场合,只是铜鼓表面的花纹代表着公母,很多村寨都有一公一母两个铜鼓保佑着寨子。这些有趣的传说,体现了布依族先民想改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崇尚自己的民族,有信仰的去爱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三、勒尤。勒尤是一种哨关乐器,有木制和竹制两种。木制的勒尤长1.2尺,上部装有用虫蛹壳制成的“虫哨”,口上装一个铜箍,虫哨安插在铜箍上面。管身凿有六个音孔,管身后还有一个小孔可调节音量高低。勒尤的音域较宽,可吹奏八度音。勒尤是布依族男子喜好吹奏的乐器,男子常常吹奏一些有相思歌、孤儿歌、情歌、十二月连妹歌等十余种。勒尤是男子表达祈求爱情和憧憬未来的美好愿望,也会为男子带来终生幸福的“把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现在会勒尤的人少之又少,流传状况堪忧,这样曲调奇特,声音缠绵如泣如诉的乐器,需要现在年轻人继续传承下去。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世代相传、口头传承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一种极其复杂又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时空文化的承载体。民俗是音乐的土壤,音乐是民俗的载体升华,两者之间息息相关,没有民俗就没有音乐的生存基础,对此,布依族“六月六”丰富的民俗活动就是对布依族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升华和积极有力的传承,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布依族音乐文化、民俗活动、民族音乐传承问题等,美好的事物需要保护,需要更多的人走进来融入进来,民族民间音乐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