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1966年出生于上海,出生5月后,即随父亲前往贵州“支三”。
走出山区后,先后在武汉和北京求学,作品有浓郁的京城风味,也有山人的朴实。
代表作:《青红》、《左右》、《十七岁的单车》、《日照重庆》等,新片《我11》将于今年5月在国内上映。
主要获奖:2001年第五十一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2005年第五十八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08年第五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近期王小帅来到长沙,录制《非常靠谱》,谈上海姓氏。该节目将于4月在湖南卫视播出)
《十七岁的单车》最后一个慢镜头,阿贵被打得满身是血,扛着被砸烂的单车缓缓走过,北京,斑马线上都拥挤不堪。王小帅在2001年拍摄的这部电影使他成为豆瓣上无数“文青”的偶像。十多年过去,在他的镜头里,矛盾,彷徨,爱情,生活,理想,对现实的理解,对社会规则的模糊,对利益冲突的解决……塞的东西越来越多。
2010年底,记者在北京偶遇《日照重庆》的新片发布会,大部分围观者冲着王学圻、范冰冰而来。王小帅混迹人群之中,双手插兜,标准的文艺大叔做派。和身边的明星比起来,他身材厚实,脸上皱纹纵横。可这丝毫无损几个女大学生在旁赞叹:王小帅好有气质!
这气质是个奇怪的东西,特别是在长沙与王小帅迎面而坐的时候,更觉怪了几分。《非常靠谱》录制之前,接受采访的王小帅似乎带点拘谨,眼神甚至是羞怯的,思考时会不住地捏自己耳垂。但当问题渐渐深入到他的电影中,细致到票房口碑,他又成了个战士。手上连比带画,专注固执地把答案集中到自己的那条轨道上去,宣扬他的哲学。
看过《青红》《左右》,其实不难想象王小帅正在宣传的的新片——《我11》的风格基调。这是个极度忠实于自己内心的人。他承继的是作者电影的衣钵,并不高产,但每部电影都想拍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的叙事手法,加上本身的文艺片背景。票房什么的,其实大可不谈。
张元、娄烨、王全安等人也正是这么干的,不谈票房。但同为“第六代”,王小帅还在强调“因为我没钱,没钱宣传,《日照重庆》的发行方号称要投5000万来宣传,这后来成了空谈,没有一分钱投入宣传……”他咧开嘴,自顾自地哈哈大笑。
王小帅·小情怀
“我是‘支三家庭’的孩子,一度认为自己没有未来”
1982年,从上海到贵阳支援“三线”的家庭里一个叫青红的19岁女孩。她的对象,一个当地农民家庭的男孩。青红的父母,两个想方设法要搬回上海老家的“支三工人”。两代人,一段“没有未来”的感情……王小帅用镜头讲述了这个故事,并带着《青红》一路把红毯铺到了法国戛纳。他说:“童年的烙印,拍起来很自然。”
王小帅出生5个月,上海戏剧学院的爸爸,为了配合妈妈响应号召,举家从上海迁到了贵阳山区——新天寨。 “上海移民”占领了那片山林,厂区里有自己的学校,大人小孩都讲上海话,过着自成一体的生活,“在某些通往寨子里去的路上,还会有当地人的石块扔过来”。
男孩的童年,总是在父亲的生活里找自己。那时,父亲在工厂京剧团做导演,“样板戏”一排就是一整天,王小帅就在台下看着。王小帅说:“父亲对数理化完全不通,但对艺术很崇敬。我画画是跟他学的,他自己并不懂绘画,他就照着书本的样子一点点教。他只是很单纯地希望,通过学画,让我多找一条离开山区的途径。”
王小帅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13岁那年,父亲被调去武汉某剧团,王家成为按正常途径离开工厂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他说:“ 30年后,我为拍摄《青红》故地重游,看到父母的同事住的还是当年的老房子,屋里的陈设小至一个暖水瓶、一条板凳,都没有任何变化,仿佛时间凝固在此。外面日新月异地变化,而‘三线’的老人们困死在穷乡僻壤。”
王小帅有个儿时玩伴的女儿长得非常漂亮,王小帅建议可以出演《我11》中的角色,这样也可以让那个姑娘借此走出山沟,他的朋友拒绝了。王小帅说:“他已经绝望了,根本不相信生活中还会有奇迹,也不想改变。”
“最怀念的是80年代,视野突然被打开,‘弃画从影’也只是一念之间”
离开令人绝望的贵阳山区,王小帅的生活环境不停变化,在武汉读了两年书,接着又考取了中央美院附中,从武汉来到北京。每到一个新地方,他总是感到与周围环境之间的陌生感。
王小帅说:“当初上美院附中,其实是稀里糊涂,到了附中之后,他才发现当初父亲对自己的辅导实在是“业余”了点,“我基本功太差了,老师判回来的是全班最低分”。“是不是我比较适合接触泥土,留在山里啊?”这样的疑问伴随着王小帅很长一段时间,直到80年代的到来,他的视野被崛起的城市打开。准备高考的那段日子,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作品陆续出来了,《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王小帅想,反正画画也画不好,要不去试试电影学院。恰巧,那一年电影学院全面招生,一试而中。
说起在电影学院的那段日子,王小帅用了两个很朴实的词,轻松、快乐。“其实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我在电影、讲故事、向人描述一件事情的能力上,可能要比绘画强一些。到电影学院以后,这种反差非常明显,最令人开心的是,我的学分从没有再垫底过。”
今天,从王小帅的每一部电影里,我们都可以读出毫不做作的80情怀。他说自己在80年代才意识到,人作为个体所拥有的能量。“我眼中的‘文革’瞬间结束,民智启蒙的80年代正是人生观开始成型的时候,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开始追逐比生存意识更高层面的东西,我对镜头有了信仰”。
王小帅·小角度
“中国如果没有独立电影,拿什么跟国外竞争?学好莱坞的大制作?又学不像。”
直到现在,“三线”的景观依然给王小帅深深的无力感,这也敦促他要将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抢在景物消失之前。去年,与《青红》故事背景相同的《我11》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国际影坛反响依然热烈,片子在国内的审查还在继续。
王小帅很明白了,对于“三线”、对于80的情感与记忆并不是普罗大众喜爱的电影题材,注定没有商业价值。
他把电影比做微博,认为电影分为两种:展现共性的商业片和体现个性的文艺片。他坚持个人书写,也希望市场能容纳个人书写。中国电影虽然繁荣,但一切唯票房论,导致投资方的要求是电影要炫、节奏快,拍广告和MV出身的新导演最受青睐,他们符合这唯一的标准。
“一切都要契合现代社会节奏,表面上在宣传慢生活,但没人忍受得了慢和沉寂。”王小帅说,过度追求节奏让他很不适应。他不是拍不了节奏快的片子,去年底,为500.com计划的足球小将们拍摄名为《哨声嘹亮》的宣传片。“片花”速度和其他广告一样,令人眼花缭乱,王小帅曾对投资方开玩笑说:“这回够快了吧!咱其实能拍广告!”
为何不去做那些看起来很美,很赚钱的广告,商业制作?王小帅没有正面回答。他起身拉开窗帘,指着酒店外车水马龙的大街说:“对长沙我也无须想象,长沙应该就是窗外这个样子了,至于能不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只有身处其中的你们知道。电影市场就像中国的城市,千篇一律就要完蛋”。
“市场就是狼!像消灭城市的差异化一样,吞噬电影的差异化,是恶性的。你们的概念里,电影是否就是好莱坞大片?人们连身边的文化都看不到,这个圈子就不健康。好吧,市场把好的独立电影,纪录片都消灭了有什么好处?拿什么跟国外竞争?学人家的又学不像……”
“反叛?只是我的眼睛总在热闹之外。”
所谓先锋,有人说是瞎搞整虚的,有人说是叛逆玩玄的。不管怎么说,王小帅被人称为先锋,他的戏里即使不正面否定现实,那也绝对少不了反叛的元素。《单车》里横飞的京城特色板砖、《青红》中小树林里的激情,总能把文艺青年看的血脉喷张。但他似乎不想把反叛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
“你不能说我反叛,我性格随我爸爸,温和,我只是同情弱势,不凑热闹。”
王小帅是敏感性人格,从小就是。他说:“我在贵州的山里就是孩子王,为什么大家都服我?因为我从小就觉得应该照顾到这帮人的每一个。你强悍,我就压制你,你被欺负,我就要打抱不平”。后来当了导演,王小帅就爱告诉我们,底层有爱、有温情、有真诚。具体的例子,比如民工爱妓女、民工爱小保姆。他给我们看,有些东西放到城市当中的时候,随意就被毁了。
他的思维方式,永远是在大家很热闹的时候,去关注那些没有在这个热闹氛围里的东西。 “我习惯站在边缘,这个世界,强势和弱势共同存在。如果大家都一窝蜂的往热闹的地方靠,那么就会有一部分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被忽视掉,商业大片里的镜头,几乎都对准了人们向往的美好,不管看电影的人生活得好不好。”王小帅如是说。
“如果说中国的导演,现在都在做艺术电影,独立电影,不要票房,坚持文艺着。没准我现在就做着商业电影,拍着视觉冲击力强的大片了,总需要一个平衡吧。”说完这话,王小帅自己都乐了。
王小帅·小偏执
“其实我们是最早走电影市场化的一批人。”
和贾樟柯、王全安,娄烨等人一样,王小帅属于“第六代导演”这个群体之内。通常,要给这帮人贴上赞美标签,媒体的角度只能是:他们的作品几乎都能引起大大小小的各种国际电影节的关注。而如果要加以批判就简单了,他们的影片在国内院线上映时“门可罗雀”的现象一直在告诫市场,这些人都是“票房毒药”。
面对炮轰,“第六代”姿态不一。贾樟柯总是无休止的强调自己作品不亏钱,王全安、张元等人则更洒脱,一副“市场与我无关”的艺术家姿态。当投资方把张艺谋冯小刚奉为市场化“财神”的时候,只有较真的王小帅,一直都在解释:“我们也一直都在走市场,而且我们是最早走电影市场化的那帮人。”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王小帅再次把80电影风潮的案例翻了出来。“当年计划经济还在的时候,国内没有商业大片,没有独立电影之说,甚至连市场都没有。你去网上查查1980年到1990年中期的所有电影杂志,这里面每一篇文章,无一例外都在批判好莱坞,都在批判商业化。像艺谋、凯歌他们的电影出来之后都在评论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艺术造诣,谁要敢拍得商业一点,谁就要挨批。”
王小帅回忆自己的处女作《春冬的日子》眼里还闪着兴奋的光。“完全是我自己筹钱拍的,在那个时候就是违背计划经济规律,过去电影的版权是国家的,但《春冬的日子》属于我。我把电影卖到国外去,虽然是地下,但至少是可以交易,而且我在国外见到的效果,电视台DVD都有播放,我能从市场里得到钱。这么看,其实我们是最早走市场化的一批人,还特洋气的走国外市场。”
王小帅的表情像极了一个“高屋建瓴的领跑者”,随即话锋一转:“现在,大的资本进来,大的商业片进来,旁观的人看不到独立电影的效益了,市场我们一直在走,走的窄,没想到法子拓宽。”
“哈,你们都理解反了,国外的电影节没有门槛,我们中国的电影节才有要求。”
威尼斯的狮子、柏林的熊、戛纳的棕榈叶……王小帅算是把国外的电影节“特产”都弄了些回来。相比于惨淡的票房,王小帅没法向制片人交代,至少对自己有了交代。
王小帅要摸透国内市场确实有先天缺陷,但至少他摸透了电影节。
“三大电影节中,戛纳是信用、品质是最好的,我在法国做了两个月影片的后期,虽然认识负责选片的评委会主席,却一次面也没见过,主席会刻意回避和导演拉近关系;柏林对政治敏感,中国导演在此得奖最多;威尼斯电影节最老牌,评委会主席热爱中国文化,但它所在的丽都岛地处偏僻,市场性差;其余的如洛迦诺节等的覆盖性又比较弱;“三大”和亚洲的东京、釜山电影节都要求竞赛单元的片子必须是首映,所以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王小帅像摆弄自家书架上的小玩意一样把国外的电影节分门别类,可谈到国内的电影节,王小帅不聊了,他说“门槛高……”
“中国电影节,创作的自由形态是不存在。有审查,进口商业片都要审一下,当然我们创作完以后也需要审查。相反四大电影节都是没有审查一说。现在你们媒体都在说,‘第六代’怎样迎合国外评委的口味,其实人家根本不需要你来迎合他,他希望你哪怕南非,哪怕刚果,只要你的创作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的门就是开着的。”
王小帅·小尴尬
“我没钱”
2011年,一部《日照重庆》给王小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范冰冰与王学圻的阵容,王小帅以自己的所谓“商业转型”获得投资方信任,轻易拿到巨额投资,谁知最终成片之后,收回的票房为280万……气急败坏的出品方在戛纳电影节上公开“炮轰”王小帅 “余毒未消”。
所谓“毒”,从市场角度上说,王小帅的确“毒性”不小。
同是范冰冰主演的《观音山》投入了600万元的宣传费用,收获了8000万元的票房,到了王小帅手里,280万票房只能说尴尬。出品方的怨气,直指王小帅所谓“严肃商业电影”的风格。不追求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以及长镜头、手提摄像的大量运用等等。《日照重庆》中间的一个细节,观众还要和剧中的主演一起等待那架复印机一点点的把一张巨大的头像印刷出来,一分钟听打印机刷刷响,这的确在赤裸裸考验观众的耐心。
对于“毒”,王小帅当然是不承认的。
“好不容易找来的投资,全用在电影拍摄上了,要做宣传我没钱了嘛。《日照重庆》这部片子一点宣传也没做,发行方号称要投5000万来宣传,后来就是空谈,好在我们到了戛纳,利用电影节的本身做了点宣传。发行的时候,全国40个拷贝,还是保利博纳这样大公司的手笔。其实我仔细算过,最后的报表是280万,单拷贝是7万,这比一些商业片都强。虽然一个硬广没有,院线经理把片子排到早上10点和晚上11点……”
王小帅承认他很羡慕张艺谋有张伟平,冯小刚有王中军,他们不像热钱投资商那样,拍一部不赚钱立刻抽身而退。不过,现实残酷,中国的特色是制片人往往是其他领域的商人,电影只是凭着和导演的良好关系玩票。
采访过程中,一直以“出世高人”形象行走江湖的王小帅,好几次在很不娴熟的把话题引到5月即将上映的新片《我11》上来。“你们多说说我的新电影,长沙肯定能有拷贝,但发布会就要看资金情况了……”
没钱,的确不易。
1966年出生于上海,出生5月后,即随父亲前往贵州“支三”。
走出山区后,先后在武汉和北京求学,作品有浓郁的京城风味,也有山人的朴实。
代表作:《青红》、《左右》、《十七岁的单车》、《日照重庆》等,新片《我11》将于今年5月在国内上映。
主要获奖:2001年第五十一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2005年第五十八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08年第五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近期王小帅来到长沙,录制《非常靠谱》,谈上海姓氏。该节目将于4月在湖南卫视播出)
《十七岁的单车》最后一个慢镜头,阿贵被打得满身是血,扛着被砸烂的单车缓缓走过,北京,斑马线上都拥挤不堪。王小帅在2001年拍摄的这部电影使他成为豆瓣上无数“文青”的偶像。十多年过去,在他的镜头里,矛盾,彷徨,爱情,生活,理想,对现实的理解,对社会规则的模糊,对利益冲突的解决……塞的东西越来越多。
2010年底,记者在北京偶遇《日照重庆》的新片发布会,大部分围观者冲着王学圻、范冰冰而来。王小帅混迹人群之中,双手插兜,标准的文艺大叔做派。和身边的明星比起来,他身材厚实,脸上皱纹纵横。可这丝毫无损几个女大学生在旁赞叹:王小帅好有气质!
这气质是个奇怪的东西,特别是在长沙与王小帅迎面而坐的时候,更觉怪了几分。《非常靠谱》录制之前,接受采访的王小帅似乎带点拘谨,眼神甚至是羞怯的,思考时会不住地捏自己耳垂。但当问题渐渐深入到他的电影中,细致到票房口碑,他又成了个战士。手上连比带画,专注固执地把答案集中到自己的那条轨道上去,宣扬他的哲学。
看过《青红》《左右》,其实不难想象王小帅正在宣传的的新片——《我11》的风格基调。这是个极度忠实于自己内心的人。他承继的是作者电影的衣钵,并不高产,但每部电影都想拍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的叙事手法,加上本身的文艺片背景。票房什么的,其实大可不谈。
张元、娄烨、王全安等人也正是这么干的,不谈票房。但同为“第六代”,王小帅还在强调“因为我没钱,没钱宣传,《日照重庆》的发行方号称要投5000万来宣传,这后来成了空谈,没有一分钱投入宣传……”他咧开嘴,自顾自地哈哈大笑。
王小帅·小情怀
“我是‘支三家庭’的孩子,一度认为自己没有未来”
1982年,从上海到贵阳支援“三线”的家庭里一个叫青红的19岁女孩。她的对象,一个当地农民家庭的男孩。青红的父母,两个想方设法要搬回上海老家的“支三工人”。两代人,一段“没有未来”的感情……王小帅用镜头讲述了这个故事,并带着《青红》一路把红毯铺到了法国戛纳。他说:“童年的烙印,拍起来很自然。”
王小帅出生5个月,上海戏剧学院的爸爸,为了配合妈妈响应号召,举家从上海迁到了贵阳山区——新天寨。 “上海移民”占领了那片山林,厂区里有自己的学校,大人小孩都讲上海话,过着自成一体的生活,“在某些通往寨子里去的路上,还会有当地人的石块扔过来”。
男孩的童年,总是在父亲的生活里找自己。那时,父亲在工厂京剧团做导演,“样板戏”一排就是一整天,王小帅就在台下看着。王小帅说:“父亲对数理化完全不通,但对艺术很崇敬。我画画是跟他学的,他自己并不懂绘画,他就照着书本的样子一点点教。他只是很单纯地希望,通过学画,让我多找一条离开山区的途径。”
王小帅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13岁那年,父亲被调去武汉某剧团,王家成为按正常途径离开工厂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他说:“ 30年后,我为拍摄《青红》故地重游,看到父母的同事住的还是当年的老房子,屋里的陈设小至一个暖水瓶、一条板凳,都没有任何变化,仿佛时间凝固在此。外面日新月异地变化,而‘三线’的老人们困死在穷乡僻壤。”
王小帅有个儿时玩伴的女儿长得非常漂亮,王小帅建议可以出演《我11》中的角色,这样也可以让那个姑娘借此走出山沟,他的朋友拒绝了。王小帅说:“他已经绝望了,根本不相信生活中还会有奇迹,也不想改变。”
“最怀念的是80年代,视野突然被打开,‘弃画从影’也只是一念之间”
离开令人绝望的贵阳山区,王小帅的生活环境不停变化,在武汉读了两年书,接着又考取了中央美院附中,从武汉来到北京。每到一个新地方,他总是感到与周围环境之间的陌生感。
王小帅说:“当初上美院附中,其实是稀里糊涂,到了附中之后,他才发现当初父亲对自己的辅导实在是“业余”了点,“我基本功太差了,老师判回来的是全班最低分”。“是不是我比较适合接触泥土,留在山里啊?”这样的疑问伴随着王小帅很长一段时间,直到80年代的到来,他的视野被崛起的城市打开。准备高考的那段日子,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作品陆续出来了,《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王小帅想,反正画画也画不好,要不去试试电影学院。恰巧,那一年电影学院全面招生,一试而中。
说起在电影学院的那段日子,王小帅用了两个很朴实的词,轻松、快乐。“其实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我在电影、讲故事、向人描述一件事情的能力上,可能要比绘画强一些。到电影学院以后,这种反差非常明显,最令人开心的是,我的学分从没有再垫底过。”
今天,从王小帅的每一部电影里,我们都可以读出毫不做作的80情怀。他说自己在80年代才意识到,人作为个体所拥有的能量。“我眼中的‘文革’瞬间结束,民智启蒙的80年代正是人生观开始成型的时候,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开始追逐比生存意识更高层面的东西,我对镜头有了信仰”。
王小帅·小角度
“中国如果没有独立电影,拿什么跟国外竞争?学好莱坞的大制作?又学不像。”
直到现在,“三线”的景观依然给王小帅深深的无力感,这也敦促他要将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抢在景物消失之前。去年,与《青红》故事背景相同的《我11》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国际影坛反响依然热烈,片子在国内的审查还在继续。
王小帅很明白了,对于“三线”、对于80的情感与记忆并不是普罗大众喜爱的电影题材,注定没有商业价值。
他把电影比做微博,认为电影分为两种:展现共性的商业片和体现个性的文艺片。他坚持个人书写,也希望市场能容纳个人书写。中国电影虽然繁荣,但一切唯票房论,导致投资方的要求是电影要炫、节奏快,拍广告和MV出身的新导演最受青睐,他们符合这唯一的标准。
“一切都要契合现代社会节奏,表面上在宣传慢生活,但没人忍受得了慢和沉寂。”王小帅说,过度追求节奏让他很不适应。他不是拍不了节奏快的片子,去年底,为500.com计划的足球小将们拍摄名为《哨声嘹亮》的宣传片。“片花”速度和其他广告一样,令人眼花缭乱,王小帅曾对投资方开玩笑说:“这回够快了吧!咱其实能拍广告!”
为何不去做那些看起来很美,很赚钱的广告,商业制作?王小帅没有正面回答。他起身拉开窗帘,指着酒店外车水马龙的大街说:“对长沙我也无须想象,长沙应该就是窗外这个样子了,至于能不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只有身处其中的你们知道。电影市场就像中国的城市,千篇一律就要完蛋”。
“市场就是狼!像消灭城市的差异化一样,吞噬电影的差异化,是恶性的。你们的概念里,电影是否就是好莱坞大片?人们连身边的文化都看不到,这个圈子就不健康。好吧,市场把好的独立电影,纪录片都消灭了有什么好处?拿什么跟国外竞争?学人家的又学不像……”
“反叛?只是我的眼睛总在热闹之外。”
所谓先锋,有人说是瞎搞整虚的,有人说是叛逆玩玄的。不管怎么说,王小帅被人称为先锋,他的戏里即使不正面否定现实,那也绝对少不了反叛的元素。《单车》里横飞的京城特色板砖、《青红》中小树林里的激情,总能把文艺青年看的血脉喷张。但他似乎不想把反叛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
“你不能说我反叛,我性格随我爸爸,温和,我只是同情弱势,不凑热闹。”
王小帅是敏感性人格,从小就是。他说:“我在贵州的山里就是孩子王,为什么大家都服我?因为我从小就觉得应该照顾到这帮人的每一个。你强悍,我就压制你,你被欺负,我就要打抱不平”。后来当了导演,王小帅就爱告诉我们,底层有爱、有温情、有真诚。具体的例子,比如民工爱妓女、民工爱小保姆。他给我们看,有些东西放到城市当中的时候,随意就被毁了。
他的思维方式,永远是在大家很热闹的时候,去关注那些没有在这个热闹氛围里的东西。 “我习惯站在边缘,这个世界,强势和弱势共同存在。如果大家都一窝蜂的往热闹的地方靠,那么就会有一部分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被忽视掉,商业大片里的镜头,几乎都对准了人们向往的美好,不管看电影的人生活得好不好。”王小帅如是说。
“如果说中国的导演,现在都在做艺术电影,独立电影,不要票房,坚持文艺着。没准我现在就做着商业电影,拍着视觉冲击力强的大片了,总需要一个平衡吧。”说完这话,王小帅自己都乐了。
王小帅·小偏执
“其实我们是最早走电影市场化的一批人。”
和贾樟柯、王全安,娄烨等人一样,王小帅属于“第六代导演”这个群体之内。通常,要给这帮人贴上赞美标签,媒体的角度只能是:他们的作品几乎都能引起大大小小的各种国际电影节的关注。而如果要加以批判就简单了,他们的影片在国内院线上映时“门可罗雀”的现象一直在告诫市场,这些人都是“票房毒药”。
面对炮轰,“第六代”姿态不一。贾樟柯总是无休止的强调自己作品不亏钱,王全安、张元等人则更洒脱,一副“市场与我无关”的艺术家姿态。当投资方把张艺谋冯小刚奉为市场化“财神”的时候,只有较真的王小帅,一直都在解释:“我们也一直都在走市场,而且我们是最早走电影市场化的那帮人。”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王小帅再次把80电影风潮的案例翻了出来。“当年计划经济还在的时候,国内没有商业大片,没有独立电影之说,甚至连市场都没有。你去网上查查1980年到1990年中期的所有电影杂志,这里面每一篇文章,无一例外都在批判好莱坞,都在批判商业化。像艺谋、凯歌他们的电影出来之后都在评论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艺术造诣,谁要敢拍得商业一点,谁就要挨批。”
王小帅回忆自己的处女作《春冬的日子》眼里还闪着兴奋的光。“完全是我自己筹钱拍的,在那个时候就是违背计划经济规律,过去电影的版权是国家的,但《春冬的日子》属于我。我把电影卖到国外去,虽然是地下,但至少是可以交易,而且我在国外见到的效果,电视台DVD都有播放,我能从市场里得到钱。这么看,其实我们是最早走市场化的一批人,还特洋气的走国外市场。”
王小帅的表情像极了一个“高屋建瓴的领跑者”,随即话锋一转:“现在,大的资本进来,大的商业片进来,旁观的人看不到独立电影的效益了,市场我们一直在走,走的窄,没想到法子拓宽。”
“哈,你们都理解反了,国外的电影节没有门槛,我们中国的电影节才有要求。”
威尼斯的狮子、柏林的熊、戛纳的棕榈叶……王小帅算是把国外的电影节“特产”都弄了些回来。相比于惨淡的票房,王小帅没法向制片人交代,至少对自己有了交代。
王小帅要摸透国内市场确实有先天缺陷,但至少他摸透了电影节。
“三大电影节中,戛纳是信用、品质是最好的,我在法国做了两个月影片的后期,虽然认识负责选片的评委会主席,却一次面也没见过,主席会刻意回避和导演拉近关系;柏林对政治敏感,中国导演在此得奖最多;威尼斯电影节最老牌,评委会主席热爱中国文化,但它所在的丽都岛地处偏僻,市场性差;其余的如洛迦诺节等的覆盖性又比较弱;“三大”和亚洲的东京、釜山电影节都要求竞赛单元的片子必须是首映,所以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王小帅像摆弄自家书架上的小玩意一样把国外的电影节分门别类,可谈到国内的电影节,王小帅不聊了,他说“门槛高……”
“中国电影节,创作的自由形态是不存在。有审查,进口商业片都要审一下,当然我们创作完以后也需要审查。相反四大电影节都是没有审查一说。现在你们媒体都在说,‘第六代’怎样迎合国外评委的口味,其实人家根本不需要你来迎合他,他希望你哪怕南非,哪怕刚果,只要你的创作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的门就是开着的。”
王小帅·小尴尬
“我没钱”
2011年,一部《日照重庆》给王小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范冰冰与王学圻的阵容,王小帅以自己的所谓“商业转型”获得投资方信任,轻易拿到巨额投资,谁知最终成片之后,收回的票房为280万……气急败坏的出品方在戛纳电影节上公开“炮轰”王小帅 “余毒未消”。
所谓“毒”,从市场角度上说,王小帅的确“毒性”不小。
同是范冰冰主演的《观音山》投入了600万元的宣传费用,收获了8000万元的票房,到了王小帅手里,280万票房只能说尴尬。出品方的怨气,直指王小帅所谓“严肃商业电影”的风格。不追求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以及长镜头、手提摄像的大量运用等等。《日照重庆》中间的一个细节,观众还要和剧中的主演一起等待那架复印机一点点的把一张巨大的头像印刷出来,一分钟听打印机刷刷响,这的确在赤裸裸考验观众的耐心。
对于“毒”,王小帅当然是不承认的。
“好不容易找来的投资,全用在电影拍摄上了,要做宣传我没钱了嘛。《日照重庆》这部片子一点宣传也没做,发行方号称要投5000万来宣传,后来就是空谈,好在我们到了戛纳,利用电影节的本身做了点宣传。发行的时候,全国40个拷贝,还是保利博纳这样大公司的手笔。其实我仔细算过,最后的报表是280万,单拷贝是7万,这比一些商业片都强。虽然一个硬广没有,院线经理把片子排到早上10点和晚上11点……”
王小帅承认他很羡慕张艺谋有张伟平,冯小刚有王中军,他们不像热钱投资商那样,拍一部不赚钱立刻抽身而退。不过,现实残酷,中国的特色是制片人往往是其他领域的商人,电影只是凭着和导演的良好关系玩票。
采访过程中,一直以“出世高人”形象行走江湖的王小帅,好几次在很不娴熟的把话题引到5月即将上映的新片《我11》上来。“你们多说说我的新电影,长沙肯定能有拷贝,但发布会就要看资金情况了……”
没钱,的确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