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垫(传)球是排球运动项目比赛中组织进攻的关键环节,采用“完整法”教学有利于保持动作的完整性,避免割裂动作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正确地将这个动作的串联作用发挥出来,有效地完成动作,使技术、战术、团队等诸方面的要素形成一致性,则可认为教学有效。在竞赛中,队员能接好发球做好一传,把垫球的作用发挥出来,为取得每个回合的优势提供便利条件,便是其价值体现。
由此来看,所谓的“大运动教学观”就是一种实现每一个动作都能够从需要出发,并且能够切实发挥所学动作价值的教学观[1]。动作技能教学要体现运动项目特征、服务于整个项目,对水平五高中阶段的选项班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笔者基于水平五学生排球运动选项课中垫(传)球技能教学的完整性认识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如何理解垫(传)球运动技术
本期案例以水平五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教学设计为例,提供的技术主要是排球运动中的“二传”技术。笔者认为,在排球比赛中完成一次完整流畅的进攻,首先是接发球一传到位,二传手将球传给其他队友完成进攻(扣球、吊球),一传、二传、扣球是1次完整进攻的3次击球(也有1次击球完成进攻的“打探头”和2次击球完成进攻的特殊情境),进攻是由接发球和防守中拦网、接扣球、吊球等开始的。发球技术的演变中已经出现了跳发扣球,实际上也是进攻的开始,防守一方在接球之时,就是进攻的开始。垫(传)球一般是先将球准确垫起来(首先要把球救起来,不让球落到自己场地内造成丢分),此环节既是防守结束又是组织进攻的开始,无论一传还是二传,在组织进攻中都具有传球的功能和作用。面对力量大、速度快、变化多的来球,要快速反应,依据来球特性合理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接球动作。在教学中体现排球运动的这些特征,垫(传)球动作技能教学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理解整体的运动项目特征,为比赛和运用服务。
二、垫(传)球动作技术分析
教师在明确所要教授的运动技术后,首先要确定教学方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进行完整练习,还是分解成若干个环节分别进行练习,即确定是采用完整练习法还是分解练习法。詹姆斯·内勒和乔治.布里格斯(JamesNaylor,GeorgeBriggs)认为,技能的组织性特征和复杂性特征可以作为选择完整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的依据[2]。他提出技能的复杂性是指构成一项技能的部分、元素的数量及技能需要进行信息加工的数量;组织性是指构成复杂技能性动作技能的动作元素之间的关系[2]。
1.垫(传)球技术复杂性分析
如果仅仅是同伴之间相互垫(传)球,为的是休闲娱乐锻炼身体,能够垫到球即可,但千变万化的排球比赛中垫(传)球的来球在短时间内快速移动,防守者需在较短的时间内确定并完成合理的垫(传)球。垫(传)球因来球特点复杂,形式众多,要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复杂性和难度都较高。垫(传)球的来球性质依据力量大小、速度快慢、是否旋转、飞行角度弧度和落地点等,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对进行垫(传)球的学生来说是巨大的考验,要想在比赛中判断好来球的方式,就需要更多地感受和应对多种方式的来球(表1)。
垫球动作在比赛中依据来球速度、力量、角度等特性和不同落点,相对的应对方式有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体侧垫球、单手垫球、背向垫球、前扑垫球、滚动垫球、鱼跃垫球、侧倒垫球、单手垫球、挡球、脚和头部及身体各个部位垫球等。这些动作构成了应对各种来球的动作群,表明了垫(传)球技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些动作也是垫(传)球教学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内容。垫(传)球来球特性复杂多变,相应的接球动作众多,其操作环境中球的移动是在三维空间下飞行的,速度、力量、路线,击球的时机、位置、角度等都会影响垫(传)球的准确性。同时,需要预判队友和防守一方的位置和移动,并依据来球多种性质做出相应的垫(传)球动作,还要依据场上对方防守人员位置和己方同伴的站位,以及进攻战术意图传出不同高度、不同速度、不同方向、不同网前位置、适合二传手组织进攻的球,这样来看,垫(传)球技术的难度要求就更高了,水平五该内容的教学应该以此为中心展开。
2.垫(传)球组织性分析
对垫(传)球的组织性而言,无论是一传还是二传,都不能仅满足于接到或垫到球,而应该有明确的传球方向和战术意图。在准备阶段,当看到来球(发球、扣球等)时,首先要对来球的力量、速度、方向和弧度等进行准确预判,以确保能够接到球;由于来球速度较快,需要短时间内对场上同伴和防守人员位置做出判断,考虑有利于己方的进攻并破坏对方的防守;依据以上情境进行决策,做出合理的動作选择;最后快速做出动作,将球传向合理的位置。如果不能判断来球的落点,就不知道该如何移动;果对来球速度判断不准,就会延误击球的时机;如果不能判断来球的力量,没有观察到同伴的位置远近,垫(传)球时就不知道该用多大的力量。总之,不能准确判断来球性质,就不能做出合理的垫(传)球动作,也就谈不上准确的传球。
三、垫(传)球教学策略及练习分析
垫(传)球在排球比赛中动作操作持续时间短,来球特性多,操作情境快速多变,对应的接传球动作多样,要求瞬间决策、快速完成动作。因此,垫(传)球技能中,关于来球的多种性质、接球的多种动作、传向不同方向位置的球等3个部分相互高度关联又相对独立,任何一项失误都会对垫(传)球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机械地将垫(传)球进行分解练习是不可取的,但同时该技能操作难度大、技能复杂,对于较高复杂性的技术动作往往认为最好使用“分解法”进行教学。那么,垫(传)球究竟适用“完整法”还是“分解法”教学呢?如案例中提到,有的教师在教授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时采用“分解法”教学,可能会导致在以后的练习和比赛中出现“持球犯规”的现象;有些教师采用“完整法”教学,将如何做出垫(传)球的动作作为重点,要求学生手型正确、上下肢协调配合,将注意放在如何正确完成动作上,这在动作学习的初期,在易于判断来球性质(教师或同伴轻抛球)、操作环境稳定且没有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境下才是可行的,这样的所谓“完整法”,是去比赛情境化的,并非真正意义的“完整法”。在排球比赛中,垫(传)球动作要求迅速反应、快速完成,如果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到动作是否正确上就与比赛情境格格不入了。
有效的技能完整练习策略,应该在练习整个技术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的某些重要部分[2]。即在完整练习情境中建立分解练习的环境,对于排球运动项目中的垫(传)球技术来说,在采用“完整法”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分别指向来球方式判断、接球相应动作、传出不同位置的球这3个部分。如,案例中的练习1,教师轻抛球引导学生快速做出不同的垫(传)球动作。或教师随机喊出动作名称,学生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回到初始位置,听到下一个动作名称,再做出相应动作,以此循环,不断进行随机练习。练习2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来球的特点作为关注点,在练习救球时,学生在排球场上某一位置做好准备动作,教师站在网前喂球,向学生以不同的力量速度、距离落点抛球或扣球,要求学生能够救起球即可,即将练习的注意点聚焦在对来球性质的判断上,学生在能够及时甚至提前判断出来球性质时,才能够及时快速移动到位,将球接住。练习3中,在前2个练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排球场后排的不同位置接到不同性质来球的同时,将球垫(传)到网的两端或网前任意一点的高度等指定位置。
综上所述,排球运动中垫(传)球的教学适用于“完整法”,将学生的注意焦点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别引导,使完整练习中也能体现分解练习的优势。引导注意力指向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来球的多种方式、接球的多种动作、传向不同方向位置的球、场上同伴队友及对方防守的位置等。在整体练习中体现多种多样的环境设置,形式越多、越新颖,难度越大,学生所学的技能越能迁移到以后的比赛情境中,学生的实战能力也就会越强。教学应遵照每个动作或技术都要为运动特性服务的大运动观教学原则展开,这样的教学才是将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原理用得合理的教学[3]。
参考文献:
[1]孙喜和.“大运动观”教学之我见[J].中国学校体育,2020(12):48-49
[2] Richard A.Magil(美) 著,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M].张忠秋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孙喜和.运动技能构成要素及教学运用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9(1):41-44.
由此来看,所谓的“大运动教学观”就是一种实现每一个动作都能够从需要出发,并且能够切实发挥所学动作价值的教学观[1]。动作技能教学要体现运动项目特征、服务于整个项目,对水平五高中阶段的选项班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笔者基于水平五学生排球运动选项课中垫(传)球技能教学的完整性认识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如何理解垫(传)球运动技术
本期案例以水平五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教学设计为例,提供的技术主要是排球运动中的“二传”技术。笔者认为,在排球比赛中完成一次完整流畅的进攻,首先是接发球一传到位,二传手将球传给其他队友完成进攻(扣球、吊球),一传、二传、扣球是1次完整进攻的3次击球(也有1次击球完成进攻的“打探头”和2次击球完成进攻的特殊情境),进攻是由接发球和防守中拦网、接扣球、吊球等开始的。发球技术的演变中已经出现了跳发扣球,实际上也是进攻的开始,防守一方在接球之时,就是进攻的开始。垫(传)球一般是先将球准确垫起来(首先要把球救起来,不让球落到自己场地内造成丢分),此环节既是防守结束又是组织进攻的开始,无论一传还是二传,在组织进攻中都具有传球的功能和作用。面对力量大、速度快、变化多的来球,要快速反应,依据来球特性合理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接球动作。在教学中体现排球运动的这些特征,垫(传)球动作技能教学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理解整体的运动项目特征,为比赛和运用服务。
二、垫(传)球动作技术分析
教师在明确所要教授的运动技术后,首先要确定教学方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进行完整练习,还是分解成若干个环节分别进行练习,即确定是采用完整练习法还是分解练习法。詹姆斯·内勒和乔治.布里格斯(JamesNaylor,GeorgeBriggs)认为,技能的组织性特征和复杂性特征可以作为选择完整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的依据[2]。他提出技能的复杂性是指构成一项技能的部分、元素的数量及技能需要进行信息加工的数量;组织性是指构成复杂技能性动作技能的动作元素之间的关系[2]。
1.垫(传)球技术复杂性分析
如果仅仅是同伴之间相互垫(传)球,为的是休闲娱乐锻炼身体,能够垫到球即可,但千变万化的排球比赛中垫(传)球的来球在短时间内快速移动,防守者需在较短的时间内确定并完成合理的垫(传)球。垫(传)球因来球特点复杂,形式众多,要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复杂性和难度都较高。垫(传)球的来球性质依据力量大小、速度快慢、是否旋转、飞行角度弧度和落地点等,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对进行垫(传)球的学生来说是巨大的考验,要想在比赛中判断好来球的方式,就需要更多地感受和应对多种方式的来球(表1)。
垫球动作在比赛中依据来球速度、力量、角度等特性和不同落点,相对的应对方式有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体侧垫球、单手垫球、背向垫球、前扑垫球、滚动垫球、鱼跃垫球、侧倒垫球、单手垫球、挡球、脚和头部及身体各个部位垫球等。这些动作构成了应对各种来球的动作群,表明了垫(传)球技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些动作也是垫(传)球教学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内容。垫(传)球来球特性复杂多变,相应的接球动作众多,其操作环境中球的移动是在三维空间下飞行的,速度、力量、路线,击球的时机、位置、角度等都会影响垫(传)球的准确性。同时,需要预判队友和防守一方的位置和移动,并依据来球多种性质做出相应的垫(传)球动作,还要依据场上对方防守人员位置和己方同伴的站位,以及进攻战术意图传出不同高度、不同速度、不同方向、不同网前位置、适合二传手组织进攻的球,这样来看,垫(传)球技术的难度要求就更高了,水平五该内容的教学应该以此为中心展开。
2.垫(传)球组织性分析
对垫(传)球的组织性而言,无论是一传还是二传,都不能仅满足于接到或垫到球,而应该有明确的传球方向和战术意图。在准备阶段,当看到来球(发球、扣球等)时,首先要对来球的力量、速度、方向和弧度等进行准确预判,以确保能够接到球;由于来球速度较快,需要短时间内对场上同伴和防守人员位置做出判断,考虑有利于己方的进攻并破坏对方的防守;依据以上情境进行决策,做出合理的動作选择;最后快速做出动作,将球传向合理的位置。如果不能判断来球的落点,就不知道该如何移动;果对来球速度判断不准,就会延误击球的时机;如果不能判断来球的力量,没有观察到同伴的位置远近,垫(传)球时就不知道该用多大的力量。总之,不能准确判断来球性质,就不能做出合理的垫(传)球动作,也就谈不上准确的传球。
三、垫(传)球教学策略及练习分析
垫(传)球在排球比赛中动作操作持续时间短,来球特性多,操作情境快速多变,对应的接传球动作多样,要求瞬间决策、快速完成动作。因此,垫(传)球技能中,关于来球的多种性质、接球的多种动作、传向不同方向位置的球等3个部分相互高度关联又相对独立,任何一项失误都会对垫(传)球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机械地将垫(传)球进行分解练习是不可取的,但同时该技能操作难度大、技能复杂,对于较高复杂性的技术动作往往认为最好使用“分解法”进行教学。那么,垫(传)球究竟适用“完整法”还是“分解法”教学呢?如案例中提到,有的教师在教授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时采用“分解法”教学,可能会导致在以后的练习和比赛中出现“持球犯规”的现象;有些教师采用“完整法”教学,将如何做出垫(传)球的动作作为重点,要求学生手型正确、上下肢协调配合,将注意放在如何正确完成动作上,这在动作学习的初期,在易于判断来球性质(教师或同伴轻抛球)、操作环境稳定且没有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境下才是可行的,这样的所谓“完整法”,是去比赛情境化的,并非真正意义的“完整法”。在排球比赛中,垫(传)球动作要求迅速反应、快速完成,如果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到动作是否正确上就与比赛情境格格不入了。
有效的技能完整练习策略,应该在练习整个技术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的某些重要部分[2]。即在完整练习情境中建立分解练习的环境,对于排球运动项目中的垫(传)球技术来说,在采用“完整法”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分别指向来球方式判断、接球相应动作、传出不同位置的球这3个部分。如,案例中的练习1,教师轻抛球引导学生快速做出不同的垫(传)球动作。或教师随机喊出动作名称,学生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回到初始位置,听到下一个动作名称,再做出相应动作,以此循环,不断进行随机练习。练习2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来球的特点作为关注点,在练习救球时,学生在排球场上某一位置做好准备动作,教师站在网前喂球,向学生以不同的力量速度、距离落点抛球或扣球,要求学生能够救起球即可,即将练习的注意点聚焦在对来球性质的判断上,学生在能够及时甚至提前判断出来球性质时,才能够及时快速移动到位,将球接住。练习3中,在前2个练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排球场后排的不同位置接到不同性质来球的同时,将球垫(传)到网的两端或网前任意一点的高度等指定位置。
综上所述,排球运动中垫(传)球的教学适用于“完整法”,将学生的注意焦点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别引导,使完整练习中也能体现分解练习的优势。引导注意力指向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来球的多种方式、接球的多种动作、传向不同方向位置的球、场上同伴队友及对方防守的位置等。在整体练习中体现多种多样的环境设置,形式越多、越新颖,难度越大,学生所学的技能越能迁移到以后的比赛情境中,学生的实战能力也就会越强。教学应遵照每个动作或技术都要为运动特性服务的大运动观教学原则展开,这样的教学才是将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原理用得合理的教学[3]。
参考文献:
[1]孙喜和.“大运动观”教学之我见[J].中国学校体育,2020(12):48-49
[2] Richard A.Magil(美) 著,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M].张忠秋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孙喜和.运动技能构成要素及教学运用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9(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