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育宽容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49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宽容是一种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宽容不仅是一种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创新人才的培育,教育宽容尤为必要,有时会出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教育宽容人才培育 创新
  
  有心理学家认为,创新能力可以看成是产生任何一种形式的、本质上是其本人事先并不知道的思维结果的能力。从道理上来讲,个体的创造一般与个体的智力、个性以及知识有关。对创造性人格的尊重,首先就要有教育的宽容,教育的宽容简单地讲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容忍和宽厚,具体表现为对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所应有的人格尊严的尊重,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以便于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形成创造性人才所必须的各种人格特征。
  对于人的尊严的起码尊重这是任何教育的起始条件,这应该已成为今日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没有对人的尊严的起码尊重,不仅创新人才的培养无从谈起,就连最基本的生存教育也失去了基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育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才能起作用,所以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对创新来讲,自主性则更是学生创造人格的核心素质。试想,假如学生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没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那么何来自己的兴趣爱好,何来自己的思想灵感,更何来奇思异想、创造发明?所以创新必须要有自主,多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就是多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和条件。
  创新人才成长的另一条件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求异。阿城在《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中写道:“我向来烦《中学生作文选》。记得高一时老师问全班若写一座楼当如何下笔,两三个之后叫我起来。我说从楼顶写起吧。哪料老师闻言大怒,说其他同学都从一楼开始写,先打好基础,是正确的写法,你从楼顶写起,岂不是空中楼阁?我那时还不懂得立异标新,只觉得无可无不可。后来在香港看一座楼从顶建起,很高兴地瞧了一个钟头。”这段话读来耐人寻味,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也有自己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正是因为有了差异性,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也正是因为有了差异性,我们的这个世界才会有人不断地创造和发明,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所以承认差异性,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见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前提。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
  
  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目标观,应试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更不是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教育是要提升学生的素质,创新能力是个体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创新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的最高形式。所以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一种新境界,是教育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选择。
  其次,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但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努力。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人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点燃儿童少年学子心灵的火把,挖掘其潜能,激励他们具有从事科学创新的欲望与勇气。
  第三,要有正确的知识教学观。知识不仅仅是认识的结果,更是认识的过程。知识是确定的事实,但知识是由人发现、创造的,知识也在不断的扩展、更新和发展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产生疑问,新见解都是正常的,甚至可能是发现新知识的先兆,因此教师不仅要容忍学生的这种举动,而且要鼓励甚至创造条件去促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二、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
  
  首先教师要有宽厚的胸怀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精神境界,这是宽松的课堂气氛形成的思想基础,我们既希望学生有所创造,又希望他处处听你的话、顺你的心,不给你惹一点麻烦,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体现自身价值的首要目标,用自己广阔的胸怀去感化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思想火花在一种心灵的烘托中得到激活。
  其次教师要了解具有创新能力的儿童的一些基本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儿童一般具有以下个性:富有责任感、感情丰富,有决心、勤奋,富有想象力,依赖性小、自行学习、尝试困难、兴趣广泛,独立学习与生活、沉思而不盲从。
  教师要精心设计和控制课堂气氛,宽松且富有创新气氛的课堂应该具有以下特征:民主的师生关系,讨论、探究式活动,不拘泥于标准答案,允许认知过程中的出错,多作有利于创新的评价,合作学习。
  
  三、正确处理宽容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宽容是对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潜力的一种容忍和尊重,其主旨多在于让学生的自然特征得以充分的施展,但学生的发展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规范。严格要求正是利用外部的力量对学生施加某种影响,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所以两者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宽容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伸展空间,而严格要求则能保证一种发展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上升。创新教育就是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是高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强健学生的体魄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健康成长之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势在必行。本论文研究了大数据思维下高职院校物业管
果树不仅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果树生产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直接影响到果树产业的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多年来,我国各阶段的英语教学普遍过分强调单词记忆、语法讲解、语言知识灌输和语意分析,忽视了“语感”的培养。于是培养了大量“聋哑英语”和“文盲英语”的学生,所学英语几乎派不上任何用场。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语感教学在英语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已越来越引起英语界的关注。    一、语感的认识和特点    语感就是学习者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反映了使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要创新,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精心设计教师的提问,更要重视学生的提问。学生有效性提问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已的见解。然而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提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因填石路基填料的特殊性质,加大了设计、施工等难度,并对填筑路堤施工中填石料的应用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公路建设中,大量石质挖方与隧道弃渣是填料的主要来源,填石路基已经成
饕餮纹是中国上古艺术史中最为常见的表现题材.作为一种观念存在与文化认知方式,它的意义存在于历史当中并随着时代和文化的迁替而变化.有商一代,作为祖神象征符号的饕餮纹与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提高粮食安全监测与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以标准物质研制为切入点,研制了26种标准物质,获得国家一级标准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