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小学生常常苦恼没有内容写或不知道怎样写。针对学生对习作的畏难心理和习作的实际困难,我在习作教学中抓了以下工作。
一、激发兴趣,增强习作信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了兴趣,便不再视其为负担。可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习作教学的第一步。
1.树立信心,大声说出“我能行”。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三年级学生刚刚迈入习作的门槛,为了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入门”。我在本学期一开学就举行了一次“我能行”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夸一夸自己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优点或取得的成绩,不谈缺点或错误。由于没有思想压力,人人畅所欲言,掌声一阵高过一阵,就连最调皮的学生也被热闹的场景吸引住了,纷纷找出自己身上的不少闪光点。正当同学们兴趣高涨的时候,我突然改变话题,以公司招聘职员的游戏让学生用文字来推荐自己。这时,同学们犯难了,“怎样写”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我立刻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书面表达指导。首先,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一个“我”字,然后用简笔画勾画出一个人的外貌。告诉学生,第一部分先简单介绍自己的外形特征,让“老板”对你有一个整体认识;第二部分介绍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重点说说在哪方面成绩显著;第三部分谈谈今后的努力方向。告诉学生,只要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习作了。由于学生写的是自己,先说后写,此次习作较为顺当。就这样,我顺利地把学生轻松、快乐地引进了习作之门。
2.处处留心,“找米下锅”。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习作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为了让学生描写一种水果,结合阅读教学,我用《石榴》一课做铺垫。教学课文时,我找来了石榴的花、叶和不同生长期的石榴,让学生边学课文,边观察实物。使学生对石榴的生长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和石榴子的形状特点有感性认识,随后剥开石榴让学生品尝,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学到了描写石榴的方法。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各自带来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写作顺序观察水果的外形、色泽,了解吃法,品尝味道,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这次习作。由于有了《石榴》的范例,加上自己细心的观察,多数学生都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有的学生竟另选角度,写成了《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此外,还可根据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精心设计游戏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前提醒学生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观察同学的言行和表情,做完游戏后,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习作。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有了写作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走进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的话告诉我们,习作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是他们习作素材的重要源泉。在习作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带学生走进社区,寻找习作素材。如在教学《秋天的校园》时,我带领学生来到操场,让他们找好角度,找准观察点,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寻找校园里秋天的迹象。这样,学生对秋天校园的景色有了比较清晰的印象,写起来就轻松多了。又如,针对本班学生铺张浪费、互相攀比这一现象,我布置了一篇《小鬼当家》的习作。习作前,我和家长作了沟通,带领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农贸市场体验生活。学生用规定的五元钱为家里买菜,看谁会合理安排,买到的菜量多质好。同学们精打细算,和小贩们讨价还价,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在习作中,同学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写了出来,体会到当好家真不容易。通过这次习作,学生不仅学习了表达方法,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大有改观。
三、范文引路,增加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是习作的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习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文本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学到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每学习完一篇课文,我都要让学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坚持天天练习写话,让学生每天从生字表中选择五个生字组成词语,再用这五个词语练习写一段话。刚开始时,学生的思路打不开,内容单一,我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指导,一遍遍帮他们修改,逐渐收到了效果,学生的想象力有了提高,话也多了,内容丰富了,甚至有的同学还能在一段话中用上一两种修辞方式,这就为连段成篇打下了基础。
四、个性评价,润物细无声
习作评语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它起着评价、导向、指点、教育的作用。教师在习作评语中要用“爱”来滋润学生的心,既真诚地指出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又保护学生的习作热情,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课改新理念推动下,我尝试着对作文评语进行改革,注重体现评语的启发性、教育性和鼓励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写出不同的评语,如爱心式评语、谈心式评语、激励式评语,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去表达自己的心声,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评语中领悟写作方法,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 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小学
◇责任编辑:罗申◇
一、激发兴趣,增强习作信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了兴趣,便不再视其为负担。可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习作教学的第一步。
1.树立信心,大声说出“我能行”。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三年级学生刚刚迈入习作的门槛,为了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入门”。我在本学期一开学就举行了一次“我能行”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夸一夸自己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优点或取得的成绩,不谈缺点或错误。由于没有思想压力,人人畅所欲言,掌声一阵高过一阵,就连最调皮的学生也被热闹的场景吸引住了,纷纷找出自己身上的不少闪光点。正当同学们兴趣高涨的时候,我突然改变话题,以公司招聘职员的游戏让学生用文字来推荐自己。这时,同学们犯难了,“怎样写”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我立刻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书面表达指导。首先,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一个“我”字,然后用简笔画勾画出一个人的外貌。告诉学生,第一部分先简单介绍自己的外形特征,让“老板”对你有一个整体认识;第二部分介绍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重点说说在哪方面成绩显著;第三部分谈谈今后的努力方向。告诉学生,只要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习作了。由于学生写的是自己,先说后写,此次习作较为顺当。就这样,我顺利地把学生轻松、快乐地引进了习作之门。
2.处处留心,“找米下锅”。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习作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为了让学生描写一种水果,结合阅读教学,我用《石榴》一课做铺垫。教学课文时,我找来了石榴的花、叶和不同生长期的石榴,让学生边学课文,边观察实物。使学生对石榴的生长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和石榴子的形状特点有感性认识,随后剥开石榴让学生品尝,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学到了描写石榴的方法。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各自带来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写作顺序观察水果的外形、色泽,了解吃法,品尝味道,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这次习作。由于有了《石榴》的范例,加上自己细心的观察,多数学生都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有的学生竟另选角度,写成了《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此外,还可根据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精心设计游戏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前提醒学生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观察同学的言行和表情,做完游戏后,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习作。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有了写作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走进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的话告诉我们,习作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是他们习作素材的重要源泉。在习作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带学生走进社区,寻找习作素材。如在教学《秋天的校园》时,我带领学生来到操场,让他们找好角度,找准观察点,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寻找校园里秋天的迹象。这样,学生对秋天校园的景色有了比较清晰的印象,写起来就轻松多了。又如,针对本班学生铺张浪费、互相攀比这一现象,我布置了一篇《小鬼当家》的习作。习作前,我和家长作了沟通,带领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农贸市场体验生活。学生用规定的五元钱为家里买菜,看谁会合理安排,买到的菜量多质好。同学们精打细算,和小贩们讨价还价,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在习作中,同学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写了出来,体会到当好家真不容易。通过这次习作,学生不仅学习了表达方法,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大有改观。
三、范文引路,增加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是习作的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习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文本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学到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每学习完一篇课文,我都要让学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坚持天天练习写话,让学生每天从生字表中选择五个生字组成词语,再用这五个词语练习写一段话。刚开始时,学生的思路打不开,内容单一,我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指导,一遍遍帮他们修改,逐渐收到了效果,学生的想象力有了提高,话也多了,内容丰富了,甚至有的同学还能在一段话中用上一两种修辞方式,这就为连段成篇打下了基础。
四、个性评价,润物细无声
习作评语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它起着评价、导向、指点、教育的作用。教师在习作评语中要用“爱”来滋润学生的心,既真诚地指出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又保护学生的习作热情,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课改新理念推动下,我尝试着对作文评语进行改革,注重体现评语的启发性、教育性和鼓励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写出不同的评语,如爱心式评语、谈心式评语、激励式评语,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去表达自己的心声,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评语中领悟写作方法,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 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小学
◇责任编辑:罗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