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知识割裂、教学主体错位、考核方式刻板等问题,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基于全局化思维,文章从课程体系设计、课堂教学应用、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高校全局化教育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教育模式;传统教育;全局化;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4-0011-01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固化,存在知识割裂现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只能被动听讲而很少主动思考,最终学生往往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来应对考试。这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差,实践应用能力弱,创造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高校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变革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1.课程体系设计固化导致知识割裂
目前高校的课程体系是层级结构,课程教学分段进行,时间甚至间隔数年,学生在学习时无法清楚地认知这些课程的内在联系。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当学生真正需要用到之前的知识时,才发现当初由于没有理解知识的联系而早已忘光。
2.课堂教学主体错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体错位,教学过程中主体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很少主动对专业知识进行探究,影响学习成效。缺少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加上知识割裂,学生难以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只能盲目听从、机械记忆,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
3.考核方式难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无法反映学生在某门课程方面的潜力,无法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保持的长久度,无法验证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刻板固化的考试模式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难识别出那些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
二、高校全局化教育模式探讨
全局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其认为每个知识点及知识面都不应独立地进行教学,而应通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通过各类知识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专业知识进行全局性掌握。通过全局化教育,学生掌握的不再是一个个没有联系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可将其成功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针对目前高校教育模式的弊端,以全局化教育模式为方向,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其一,课程体系设计。当今世界信息极其丰富,传统的层级结构课程设计体系无法应对繁杂的知识,而灵活的网状结构则能够以更具拓展性和生成性的方式来融合各类知识。因此,一个专业应将相关课程进行分类汇总后形成几个子网络,再由子网络组成专业大网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教师不再单独讲授某门课程,而是组成小团队讲授某个子网络中的课程内容。
其二,课堂教学应用。课堂教学本质上应以学生为主体,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1)大力开展小组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对象和讨论的主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与研究。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探究某个问题和案例,发现知识的内涵和特性。(2)深入开展贯通式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原来已经掌握的思维工具,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而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再以其为工具思考新的问题,在各种场合运用其解决同类问题。(3)全面开展知识地图式教学。要把专业课程的知识点編织成知识地图,形成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在地图上标明每个知识点的先后顺序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等。这能帮助学生迅速形成自己全局性的专业知识体系,真正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
其三,考核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引入过程 成果的双向考核评估方式。(1)过程考核。一是通过课堂反馈的学生参与项目情况、帮助其他同学情况、小组学习情况等,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二是通过学生讨论发言情况、对问题的探究深度、对知识的全局式理解程度、对知识地图的掌握程度等,评估学生的研究能力。这样,教师通过学生的大量学习轨迹汇聚而成的大数据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全局性学术能力。(2)成果考核。一是个人成果。在平时的学习中,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一部最具创造力的作品集,作品集由学术论文、学习作业、项目成果等汇集而成。二是小组成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起点,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以所学知识为手段,各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最终完成一个综合型项目。通过完成一个个完整的项目,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项目所需的各种知识,最终以项目的成果形式加以呈现,这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全局性创造力。
三、结语
针对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本文基于全局化思维从课程体系设计、课堂教学应用、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要采用灵活的网状结构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采用小组探究式、贯通式、知识地图式等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入过程 成果的双向考核方式,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指标的全面评估。
参考文献:
[1]杨银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4(01).
[2]岳亮.高校开放教育模式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评论,2018(06).
关键词:高校教育模式;传统教育;全局化;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4-0011-01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固化,存在知识割裂现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只能被动听讲而很少主动思考,最终学生往往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来应对考试。这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差,实践应用能力弱,创造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高校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变革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1.课程体系设计固化导致知识割裂
目前高校的课程体系是层级结构,课程教学分段进行,时间甚至间隔数年,学生在学习时无法清楚地认知这些课程的内在联系。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当学生真正需要用到之前的知识时,才发现当初由于没有理解知识的联系而早已忘光。
2.课堂教学主体错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体错位,教学过程中主体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很少主动对专业知识进行探究,影响学习成效。缺少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加上知识割裂,学生难以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只能盲目听从、机械记忆,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
3.考核方式难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无法反映学生在某门课程方面的潜力,无法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保持的长久度,无法验证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刻板固化的考试模式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难识别出那些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
二、高校全局化教育模式探讨
全局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其认为每个知识点及知识面都不应独立地进行教学,而应通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通过各类知识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专业知识进行全局性掌握。通过全局化教育,学生掌握的不再是一个个没有联系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可将其成功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针对目前高校教育模式的弊端,以全局化教育模式为方向,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其一,课程体系设计。当今世界信息极其丰富,传统的层级结构课程设计体系无法应对繁杂的知识,而灵活的网状结构则能够以更具拓展性和生成性的方式来融合各类知识。因此,一个专业应将相关课程进行分类汇总后形成几个子网络,再由子网络组成专业大网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教师不再单独讲授某门课程,而是组成小团队讲授某个子网络中的课程内容。
其二,课堂教学应用。课堂教学本质上应以学生为主体,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1)大力开展小组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对象和讨论的主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与研究。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探究某个问题和案例,发现知识的内涵和特性。(2)深入开展贯通式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原来已经掌握的思维工具,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而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再以其为工具思考新的问题,在各种场合运用其解决同类问题。(3)全面开展知识地图式教学。要把专业课程的知识点編织成知识地图,形成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在地图上标明每个知识点的先后顺序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等。这能帮助学生迅速形成自己全局性的专业知识体系,真正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
其三,考核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引入过程 成果的双向考核评估方式。(1)过程考核。一是通过课堂反馈的学生参与项目情况、帮助其他同学情况、小组学习情况等,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二是通过学生讨论发言情况、对问题的探究深度、对知识的全局式理解程度、对知识地图的掌握程度等,评估学生的研究能力。这样,教师通过学生的大量学习轨迹汇聚而成的大数据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全局性学术能力。(2)成果考核。一是个人成果。在平时的学习中,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一部最具创造力的作品集,作品集由学术论文、学习作业、项目成果等汇集而成。二是小组成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起点,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以所学知识为手段,各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最终完成一个综合型项目。通过完成一个个完整的项目,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项目所需的各种知识,最终以项目的成果形式加以呈现,这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全局性创造力。
三、结语
针对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本文基于全局化思维从课程体系设计、课堂教学应用、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要采用灵活的网状结构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采用小组探究式、贯通式、知识地图式等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入过程 成果的双向考核方式,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指标的全面评估。
参考文献:
[1]杨银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4(01).
[2]岳亮.高校开放教育模式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评论,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