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珊娜几乎只手决定了斯托克勒特艺术收藏的一切,从它的构成到保存和展示空间。和之前众多著名的沙龙女主人一样,苏珊娜最终成为了一个对精英文化圈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女性。她引导了西欧精英社会,去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精致的、和美好的艺术。
如果最近没有一件在艺术交易市场颇为轰动的事情,一个伟大的收藏可能会一直沉睡在社会记忆的深底,无人触及。一个收藏因为艺术交易而被人关注只有两种情况,或是豪气冲天的大手笔购入,或是黯然上演旧时王谢堂前燕一幕。比利时布鲁塞尔郊外斯托克勒特公馆的收藏恰好属于后者。然而,一个世纪之前,它曾经光芒四射,万人瞩目。在一个环球旅行对于绝大多数人还不那么现实,遥远的国度无异于月球的时代,斯托克勒特收藏就已经以“世界性艺术收藏”著称了,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当时欧洲的众多国家级博物馆。更让人景仰的是,这个包纳古今的收藏不是一个守财奴的秘藏之宝,而是20世纪上半叶欧洲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运动的组成部分。
巴黎的影响
这个收藏的形成归功于一位热衷于艺术,并且品味不凡的女性,苏珊娜·斯托克勒特(Susanne Stoclet)。很多艺术史家认为她对艺术的热爱得益于中产阶级家庭的熏陶,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她生长在欧洲文化的首都——巴黎。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影响了巴黎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动向的沙龙活动使沙龙女主人成为多少代巴黎女子心目中梦寐以求的“职业”。苏珊娜在这里遇到了来自比利时的富家子弟阿道尔夫·斯托克勒特(Adolphe Stoclet)。斯托克勒特夫妇可以说是艺术收藏上的最佳团队。阿道尔夫是个传统的欧洲商人,终生兢兢业业,经营有方。他为苏珊娜的艺术活动提供了强劲的财力支持。而女主人苏珊娜·斯托克勒特不仅彻底改变了丈夫的艺术口味,还通过建立庞大的艺术收藏和资助艺术活动,成功地改变了西欧社会的艺术口味。阿道尔夫固然是个成功的商人,但是他的名字至今还能不时被人提起,则完全归功于由他的商业利润支持起来的艺术收藏。苏珊娜几乎只手决定了斯托克勒特艺术收藏的一切,从它的构成到保存和展示空间。和之前众多著名的沙龙女主人一样,苏珊娜最终成为了一个对精英文化圈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女性。即使在她去世很长时间之后,他们的艺廊日渐空旷时,一旦进入那个空间,还是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苏珊娜·斯托克勒特的存在。
由于斯托克勒特财力雄厚,因此在扩充收藏上向来没有捉襟见肘的时候,所以他们的收藏准确地反映了他们的艺术兴趣;但也正因为财力雄厚,导致斯托克勒特夫妇无法暂时放下他们的生意,环游世界,亲身体验发现艺术的快感。这一点和美国的摩根收藏(J. P. Morgan collection)有些相似,不过在摩根收藏中见不到一位像苏珊娜一样有主见的女主人,导致在摩根收藏里,我们更多地见到各色各样的艺术掮客的影子。
斯托克勒特收藏大体包括五个主要的部分:以文艺复兴时代艺术为主体的欧洲艺术、古代埃及艺术、前哥伦比亚时代的墨西哥艺术、中国艺术和非洲土著部落艺术。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的很多艺术收藏的形成都跟探险活动和环球游历有关,比如著名的弗利尔收藏(Charles Freer collection)以亚洲艺术见长,就和收藏家多次亚洲之行有关系。但斯托克勒特收藏是建立在艺术交易市场上的。斯托克勒特夫妇从来没有离开过西欧,没有去过埃及,更不用说非洲和中国了。即使在欧洲,他们也仅仅在为数不多的城市里生活过。然而他们对欧洲之外的地区的艺术的爱好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他们对欧洲艺术的兴趣。这种国际主义倾向甚至令当时欧洲各国的国家博物馆为之逊色。
维也纳的烙印
在斯托克勒特夫妇最终定居布鲁塞尔之前,他们曾经在欧洲三个城市居住了或长或短的一段岁月,其中最长的时光是在巴黎度过的,然后在米兰居住了六年,接下来在维也纳居住两年。恰好是这三个地点,解释了斯托克勒特收藏和苏珊娜支持的其他艺术活动的特质。巴黎赋予了苏珊娜以赞助艺术为己任的承担感,提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艺术交易网络,他们的埃及、非洲、墨西哥和中国收藏都来自这里。而米兰则诱使斯托克勒特夫妇投入到文艺复兴艺术的收藏之中。维也纳的影响更加深远,从容纳他们的艺术收藏的艺廊,到其中的艺术活动,都是维也纳留下的烙印。
苏珊娜是个精明而有判断力的收藏家,因此斯托克勒特收藏并不是“杂拌”,而是“精粹”,因为它至少改变了西欧社会对好几类艺术品的品鉴。由于显而易见的宏大的地理尺度,斯托克勒特夫妇明智地在每个地区的时间尺度或者类别尺度保持了克制。这个选择很考验收藏家的品味。斯托克勒特夫妇曾经在米兰度过极其惬意的六年,也就是在这里,他们发现和购买了大批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作品,多是产量不多的大师之作。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作品后来都转入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美术馆之中,而没有消失在市场之中。斯托克勒特的墨西哥艺术收藏和非洲土著艺术收藏来自巴黎。如果我们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墨西哥和非洲的土著居民的艺术还是主要被人类学博物馆或者自然史博物馆收藏的时候,就不得不佩服苏珊娜的道德勇气和艺术灼见了。到20世纪下半叶,奥尔梅克(Olmec)等北美本土文明渐渐走到社会关注的聚光灯下时,关于它们的很多早期研究还不得不祈助于斯托克勒特等好几个旧收藏。而在中国艺术的收藏上,苏珊娜可能也是最早关注来自中国的青铜器、玉器和石刻的收藏家之一,而当时的欧洲社会,尤其是巴黎的精英文化圈,还在龚古尔兄弟的影响下,以浮世绘为媒介,营构光怪陆离的“东方印象”。当我们在一个世纪之后回头看斯托克勒特收藏时,将不得不折服于苏珊娜的预见性;或者说,她引导了西欧精英社会,去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精致的、和美好的艺术。
维也纳分离主义运动的典范
如果在介绍别的收藏时,我们可能仅仅着眼于收藏中的艺术品,而在谈及斯托克勒特收藏时,容纳和展示艺术收藏的建筑却不能忽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在世界建筑史上,这座建筑被称之为斯托克勒特公馆(Palais Stoclet)。无论在建筑上还是装饰上,甚至室内空间的分割和运用上,都堪称维也纳分离主义运动的典范。1906年回到布鲁塞尔的斯托克勒特夫妇和他们的艺术都没有一个永久的安身之所,于是他们邀请维也纳的建筑家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主持了他们新家的设计和施工。维也纳分离主义运动主张欧洲艺术应该摆脱学院派的控制,采纳全球艺术相融合的形式。这个主张本就和斯托克勒特夫妇在巴黎和米兰的收藏兴趣声气相通,加上斯托克勒特财大气粗,于是他们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聘请霍夫曼负责新居的全部工程,大到建筑结构,小到咖啡勺和餐巾。霍夫曼师从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风格上也极得瓦格纳真传。这座房子被视为维也纳学派建筑代表作之一。从房子的外观上看,除了主楼的塔楼顶端的四个青铜人像和前雨廊上的青铜缪斯像外,其他地方根本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外观上充满了毫不含糊的直线线条,稍作缓冲的是两个拱形落地大窗和每个方形窗户外木栅窗棂上的圆拱结构。整个建筑外侧贴上来自挪威的灰色大理石贴片,显得冰凉冷峻,和整个建筑的线条非常匹配。这么干净的线条在那个时代的建筑中确实不多见。
由于霍夫曼掌控新居的一切事务,于是他把维也纳分离主义运动艺术伙伴也带入到这座建筑之中。主楼塔楼上的青铜塑像出自雕塑家弗朗斯·麦兹内尔(Franz Metzner)之手,分离主义艺术的主要发起人、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受命担任了餐厅的装潢设计。对艺术爱好者而言,克林姆并不陌生。1905年,当时已经得到社会认可的克林姆突然顿悟,反对学院派的垄断而发起分离运动,主张融合其他艺术传统的风格,他本人的绘画风格也随之大变。他极其擅长绘制女性形象,在他的笔下,女性都是颇具夸张意味的修长,极具肉质感。克林姆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应该是《吻》,画面中男女几乎融合成一体,极度渲染了爱欲气氛。克林姆也是拍卖行的宠儿,他的画作《阿黛尔肖像I》在2006年创下了1.35亿美元的拍卖记录。克林姆在这里创作的壁画一如他的其他作品,充满了风格化的抽象图案和具体的人物形象。不少人在时隔多年之后还能记起在斯托克勒特公馆见到的克林姆真迹时的惊喜。
斯托克勒特公馆的室内空间更能体会到霍夫曼的分离主义倾向。室内包括了音乐演奏厅,沙龙和艺术品陈列空间,但是各个空间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时的艺术综合主义论者曾经尖锐地抨击,朗诵、音乐和艺术的陈列越来越成为相互隔绝的艺术形态。他们在努力寻找一种新的结合方式。苏珊娜显然是个不错的行动者,至少在斯托克勒特公馆中,她表现了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她长期以来都是现代音乐的主要赞助人,但是,在艺术上,她更偏好古代艺术。2005年,法语社会甚至强烈呼吁,将这座建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斯托克勒特夫妇也有足以傲人的中国艺术收藏。他们的收藏主要来自巴黎的中国古董商人们。20世纪上半期世界最著名的中国古董艺术商人卢芹斋曾经讲了一个小故事。马塞尔·宾(Marcel Bing)游历中国西部,曾在西安的一个古董店中闲逛,他随手敲了敲当成凳子的一块石头,马上决定以十块大洋的价格买下来,这块石头实际上是北朝时代的佛陀头像,后来被转售给斯托克勒特收藏。有趣的是,马塞尔不是个职业的中国文物古董商,他的主要兴趣在波斯艺术和新艺术运动。真正长期为斯托克勒特夫妇提供藏品的是卢芹斋。卢芹斋引导苏珊娜学会了如何欣赏真正的中国艺术精华——铜器和玉器。但是,足以让艺术史家遗憾的是,斯托克勒特夫妇从来没有邀请学者为他们的中国艺术收藏编辑过图录,因此,至今我们都不知道斯托克勒特的中国收藏全盛时期的情形。现在的学者们只能通过卢芹斋档案和斯托克勒特收藏的拍卖图册去管窥全豹了。
离散
斯托克勒特收藏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苏珊娜去世之后,这个收藏和这个公馆上的光环就渐渐褪色了。巨大的收藏被分散到他们的子孙手上,陆续有些艺术品流向了交易市场。斯托克勒特家族仍然居住在公馆之中,但是,高朋满座、冠盖云集的场景渐趋罕见。2002年,斯托克勒特的儿媳以94岁高龄辞世之后,再也无人居住在这里了。
斯托克勒特收藏最近一次引起轰动是2004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前所未有的天价从斯托克勒特家族手中收购了文艺复兴早期大师杜乔(Duccio di Buoninsegna)的《圣母像》。传世的杜乔画作屈指可数。这幅画只有一张A4打印纸大小,但却是少见的杜乔的完整画作;而一些尺幅稍大的图像很可能不过是更大的画面的一个部分。这幅画作原先属于罗马一位收藏家,在他于1910年去世之后,画作进入到斯托克勒特收藏之中,在艺术史界和艺术市场上,很长时间以来,它就叫做“斯托克勒特圣母”。这次天价收购的轰动效应没有顺延促成狂热的朝圣人潮,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陈列的《圣母像》并没有引起多少人驻足,可能它在艺术史上的价值远大于它的市场号召力吧。
在斯托克勒特收藏即将在家族中拆分之时,不少人就担心这个耀眼的收藏将最终走向离散,而阿道尔夫的回答实在令人回味,“为什么不离散呢?只有一个老收藏的离散,才能给涌现出来的新一代收藏家以收藏的乐趣啊。”
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收藏。
如果最近没有一件在艺术交易市场颇为轰动的事情,一个伟大的收藏可能会一直沉睡在社会记忆的深底,无人触及。一个收藏因为艺术交易而被人关注只有两种情况,或是豪气冲天的大手笔购入,或是黯然上演旧时王谢堂前燕一幕。比利时布鲁塞尔郊外斯托克勒特公馆的收藏恰好属于后者。然而,一个世纪之前,它曾经光芒四射,万人瞩目。在一个环球旅行对于绝大多数人还不那么现实,遥远的国度无异于月球的时代,斯托克勒特收藏就已经以“世界性艺术收藏”著称了,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当时欧洲的众多国家级博物馆。更让人景仰的是,这个包纳古今的收藏不是一个守财奴的秘藏之宝,而是20世纪上半叶欧洲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运动的组成部分。
巴黎的影响
这个收藏的形成归功于一位热衷于艺术,并且品味不凡的女性,苏珊娜·斯托克勒特(Susanne Stoclet)。很多艺术史家认为她对艺术的热爱得益于中产阶级家庭的熏陶,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她生长在欧洲文化的首都——巴黎。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影响了巴黎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动向的沙龙活动使沙龙女主人成为多少代巴黎女子心目中梦寐以求的“职业”。苏珊娜在这里遇到了来自比利时的富家子弟阿道尔夫·斯托克勒特(Adolphe Stoclet)。斯托克勒特夫妇可以说是艺术收藏上的最佳团队。阿道尔夫是个传统的欧洲商人,终生兢兢业业,经营有方。他为苏珊娜的艺术活动提供了强劲的财力支持。而女主人苏珊娜·斯托克勒特不仅彻底改变了丈夫的艺术口味,还通过建立庞大的艺术收藏和资助艺术活动,成功地改变了西欧社会的艺术口味。阿道尔夫固然是个成功的商人,但是他的名字至今还能不时被人提起,则完全归功于由他的商业利润支持起来的艺术收藏。苏珊娜几乎只手决定了斯托克勒特艺术收藏的一切,从它的构成到保存和展示空间。和之前众多著名的沙龙女主人一样,苏珊娜最终成为了一个对精英文化圈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女性。即使在她去世很长时间之后,他们的艺廊日渐空旷时,一旦进入那个空间,还是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苏珊娜·斯托克勒特的存在。
由于斯托克勒特财力雄厚,因此在扩充收藏上向来没有捉襟见肘的时候,所以他们的收藏准确地反映了他们的艺术兴趣;但也正因为财力雄厚,导致斯托克勒特夫妇无法暂时放下他们的生意,环游世界,亲身体验发现艺术的快感。这一点和美国的摩根收藏(J. P. Morgan collection)有些相似,不过在摩根收藏中见不到一位像苏珊娜一样有主见的女主人,导致在摩根收藏里,我们更多地见到各色各样的艺术掮客的影子。
斯托克勒特收藏大体包括五个主要的部分:以文艺复兴时代艺术为主体的欧洲艺术、古代埃及艺术、前哥伦比亚时代的墨西哥艺术、中国艺术和非洲土著部落艺术。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的很多艺术收藏的形成都跟探险活动和环球游历有关,比如著名的弗利尔收藏(Charles Freer collection)以亚洲艺术见长,就和收藏家多次亚洲之行有关系。但斯托克勒特收藏是建立在艺术交易市场上的。斯托克勒特夫妇从来没有离开过西欧,没有去过埃及,更不用说非洲和中国了。即使在欧洲,他们也仅仅在为数不多的城市里生活过。然而他们对欧洲之外的地区的艺术的爱好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他们对欧洲艺术的兴趣。这种国际主义倾向甚至令当时欧洲各国的国家博物馆为之逊色。
维也纳的烙印
在斯托克勒特夫妇最终定居布鲁塞尔之前,他们曾经在欧洲三个城市居住了或长或短的一段岁月,其中最长的时光是在巴黎度过的,然后在米兰居住了六年,接下来在维也纳居住两年。恰好是这三个地点,解释了斯托克勒特收藏和苏珊娜支持的其他艺术活动的特质。巴黎赋予了苏珊娜以赞助艺术为己任的承担感,提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艺术交易网络,他们的埃及、非洲、墨西哥和中国收藏都来自这里。而米兰则诱使斯托克勒特夫妇投入到文艺复兴艺术的收藏之中。维也纳的影响更加深远,从容纳他们的艺术收藏的艺廊,到其中的艺术活动,都是维也纳留下的烙印。
苏珊娜是个精明而有判断力的收藏家,因此斯托克勒特收藏并不是“杂拌”,而是“精粹”,因为它至少改变了西欧社会对好几类艺术品的品鉴。由于显而易见的宏大的地理尺度,斯托克勒特夫妇明智地在每个地区的时间尺度或者类别尺度保持了克制。这个选择很考验收藏家的品味。斯托克勒特夫妇曾经在米兰度过极其惬意的六年,也就是在这里,他们发现和购买了大批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作品,多是产量不多的大师之作。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作品后来都转入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美术馆之中,而没有消失在市场之中。斯托克勒特的墨西哥艺术收藏和非洲土著艺术收藏来自巴黎。如果我们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墨西哥和非洲的土著居民的艺术还是主要被人类学博物馆或者自然史博物馆收藏的时候,就不得不佩服苏珊娜的道德勇气和艺术灼见了。到20世纪下半叶,奥尔梅克(Olmec)等北美本土文明渐渐走到社会关注的聚光灯下时,关于它们的很多早期研究还不得不祈助于斯托克勒特等好几个旧收藏。而在中国艺术的收藏上,苏珊娜可能也是最早关注来自中国的青铜器、玉器和石刻的收藏家之一,而当时的欧洲社会,尤其是巴黎的精英文化圈,还在龚古尔兄弟的影响下,以浮世绘为媒介,营构光怪陆离的“东方印象”。当我们在一个世纪之后回头看斯托克勒特收藏时,将不得不折服于苏珊娜的预见性;或者说,她引导了西欧精英社会,去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精致的、和美好的艺术。
维也纳分离主义运动的典范
如果在介绍别的收藏时,我们可能仅仅着眼于收藏中的艺术品,而在谈及斯托克勒特收藏时,容纳和展示艺术收藏的建筑却不能忽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在世界建筑史上,这座建筑被称之为斯托克勒特公馆(Palais Stoclet)。无论在建筑上还是装饰上,甚至室内空间的分割和运用上,都堪称维也纳分离主义运动的典范。1906年回到布鲁塞尔的斯托克勒特夫妇和他们的艺术都没有一个永久的安身之所,于是他们邀请维也纳的建筑家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主持了他们新家的设计和施工。维也纳分离主义运动主张欧洲艺术应该摆脱学院派的控制,采纳全球艺术相融合的形式。这个主张本就和斯托克勒特夫妇在巴黎和米兰的收藏兴趣声气相通,加上斯托克勒特财大气粗,于是他们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聘请霍夫曼负责新居的全部工程,大到建筑结构,小到咖啡勺和餐巾。霍夫曼师从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风格上也极得瓦格纳真传。这座房子被视为维也纳学派建筑代表作之一。从房子的外观上看,除了主楼的塔楼顶端的四个青铜人像和前雨廊上的青铜缪斯像外,其他地方根本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外观上充满了毫不含糊的直线线条,稍作缓冲的是两个拱形落地大窗和每个方形窗户外木栅窗棂上的圆拱结构。整个建筑外侧贴上来自挪威的灰色大理石贴片,显得冰凉冷峻,和整个建筑的线条非常匹配。这么干净的线条在那个时代的建筑中确实不多见。
由于霍夫曼掌控新居的一切事务,于是他把维也纳分离主义运动艺术伙伴也带入到这座建筑之中。主楼塔楼上的青铜塑像出自雕塑家弗朗斯·麦兹内尔(Franz Metzner)之手,分离主义艺术的主要发起人、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受命担任了餐厅的装潢设计。对艺术爱好者而言,克林姆并不陌生。1905年,当时已经得到社会认可的克林姆突然顿悟,反对学院派的垄断而发起分离运动,主张融合其他艺术传统的风格,他本人的绘画风格也随之大变。他极其擅长绘制女性形象,在他的笔下,女性都是颇具夸张意味的修长,极具肉质感。克林姆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应该是《吻》,画面中男女几乎融合成一体,极度渲染了爱欲气氛。克林姆也是拍卖行的宠儿,他的画作《阿黛尔肖像I》在2006年创下了1.35亿美元的拍卖记录。克林姆在这里创作的壁画一如他的其他作品,充满了风格化的抽象图案和具体的人物形象。不少人在时隔多年之后还能记起在斯托克勒特公馆见到的克林姆真迹时的惊喜。
斯托克勒特公馆的室内空间更能体会到霍夫曼的分离主义倾向。室内包括了音乐演奏厅,沙龙和艺术品陈列空间,但是各个空间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时的艺术综合主义论者曾经尖锐地抨击,朗诵、音乐和艺术的陈列越来越成为相互隔绝的艺术形态。他们在努力寻找一种新的结合方式。苏珊娜显然是个不错的行动者,至少在斯托克勒特公馆中,她表现了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她长期以来都是现代音乐的主要赞助人,但是,在艺术上,她更偏好古代艺术。2005年,法语社会甚至强烈呼吁,将这座建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斯托克勒特夫妇也有足以傲人的中国艺术收藏。他们的收藏主要来自巴黎的中国古董商人们。20世纪上半期世界最著名的中国古董艺术商人卢芹斋曾经讲了一个小故事。马塞尔·宾(Marcel Bing)游历中国西部,曾在西安的一个古董店中闲逛,他随手敲了敲当成凳子的一块石头,马上决定以十块大洋的价格买下来,这块石头实际上是北朝时代的佛陀头像,后来被转售给斯托克勒特收藏。有趣的是,马塞尔不是个职业的中国文物古董商,他的主要兴趣在波斯艺术和新艺术运动。真正长期为斯托克勒特夫妇提供藏品的是卢芹斋。卢芹斋引导苏珊娜学会了如何欣赏真正的中国艺术精华——铜器和玉器。但是,足以让艺术史家遗憾的是,斯托克勒特夫妇从来没有邀请学者为他们的中国艺术收藏编辑过图录,因此,至今我们都不知道斯托克勒特的中国收藏全盛时期的情形。现在的学者们只能通过卢芹斋档案和斯托克勒特收藏的拍卖图册去管窥全豹了。
离散
斯托克勒特收藏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苏珊娜去世之后,这个收藏和这个公馆上的光环就渐渐褪色了。巨大的收藏被分散到他们的子孙手上,陆续有些艺术品流向了交易市场。斯托克勒特家族仍然居住在公馆之中,但是,高朋满座、冠盖云集的场景渐趋罕见。2002年,斯托克勒特的儿媳以94岁高龄辞世之后,再也无人居住在这里了。
斯托克勒特收藏最近一次引起轰动是2004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前所未有的天价从斯托克勒特家族手中收购了文艺复兴早期大师杜乔(Duccio di Buoninsegna)的《圣母像》。传世的杜乔画作屈指可数。这幅画只有一张A4打印纸大小,但却是少见的杜乔的完整画作;而一些尺幅稍大的图像很可能不过是更大的画面的一个部分。这幅画作原先属于罗马一位收藏家,在他于1910年去世之后,画作进入到斯托克勒特收藏之中,在艺术史界和艺术市场上,很长时间以来,它就叫做“斯托克勒特圣母”。这次天价收购的轰动效应没有顺延促成狂热的朝圣人潮,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陈列的《圣母像》并没有引起多少人驻足,可能它在艺术史上的价值远大于它的市场号召力吧。
在斯托克勒特收藏即将在家族中拆分之时,不少人就担心这个耀眼的收藏将最终走向离散,而阿道尔夫的回答实在令人回味,“为什么不离散呢?只有一个老收藏的离散,才能给涌现出来的新一代收藏家以收藏的乐趣啊。”
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