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农村基层工作中,脱贫攻坚是重中之重,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一个地区能否做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于促进地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重大意义。本文以无为县部分被调研农村为样本,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总结“党建 产业”脱贫模式在基层扶贫工作的实践成效与启示。
一、背景
无为县黄汰村,隶属无城镇,巢无路贯村而过,距无城主城区5公里,总户数1569户,总人口5017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397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7.9%。在产业发展上,多年来都以种植水稻、棉花或从事小规模水产养殖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呈现“无管理、无特色、无效益”的“三无”状态,村民种植、养殖收益较低,群众收入不高、集体经济比较薄弱。2017年4月,芜湖市扶贫工作组进驻黄汰村,以村扶贫队长陈太华为首的一帮人,在经过细心调研、走访,问计于民,商讨于村,他们认为村周边没有化工企业等重污染企业,地缘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特色种养业、打造绿色产业,决心带领贫困群众一起脱贫。
二、成功做法
1、夯实党建基础,激发班子活力,打造脱贫路上的“排头兵”
做好基层扶贫首要在班子,必须要打造一支纪律強、作风硬、工作实的班子队伍。黄汰村先后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技能培训等方式,要求两委班子必须做到对扶贫业务、政策烂熟于心,要求大家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做到“六勤”(即:腿勤、眼勤、耳勤、嘴勤、脑勤、手勤),坚持“群众利益大于天”。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通过村干部率先示范,工作方法得到普遍认可,大家干事热情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班子成员和党员骨干组成的一支“扶贫小分队”,一年来义务承担贫困户的房屋修缮、电线路改造、饭桌、床褥添置、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入户道路硬化等工作,大大小小解决群众需求50余件,大大密切的干群关系。
2、身残志坚有抱负,扶贫扶志我当先,放飞脱贫路上的“领头雁”
除了扶贫干部带头,黄汰村还十分注重扶贫与扶志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加强扶贫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是当好党的“喉舌”,传播党的“好的声音”,另一方面注重将一些好的做法向贫困群众进行推荐,传播扶贫工作中的正能量,化解大家“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曾经的贫困户胡志林,就是这样一个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好例子。胡志林是黄汰村2017年脱贫的贫困户,肢体贰级残疾。2017年5月份,陈太华到村不久,听说胡志林有想承包鱼塘养殖鱼虾的想法,又听大家都说,胡志林生性要强,一直在谋划如何致富,便决定帮助他以“边做边学”的方式先到县三缘养殖有限公司务工。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学习,在掌握养殖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多次帮助联系三缘养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做好技术指导,介绍帮助到工商局注册志林家庭农场。
3、放大资源禀赋,抓住产业政策,念好脱贫路上的“致富经”
针对村内实际情况,村扶贫工作队采取“企业 基地 农户”的模式,以企业带农户,以基地带就业的方式,提高贫困户的收入、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黄汰高标准绿叶菜基地项目就是以此为目标重点引进的项目,该项目是市级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基地共投资500万元。基地占地总面积135亩,基地内建有单体大棚113栋,连栋温室大棚1个,并配备了完整的工作用房,冷库,冷藏运输车,自动化灌溉系统等设施。基地投入运行以来,年产蔬菜2700吨,为村集体带来年均10万元的增收,78户农户在土地流转中按照600元/亩的高价增收,其中贫困户12户24亩长期得到稳定收入,直接带动31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年均增收6000一10000元以上。此外,基地每年创造17.5万余元的大棚租金收益,一部分用于带动贫困户,一部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基地平时还常以合同工、临时工等方式,向村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不定期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三、启示
1、扶贫要抓住国家产业政策,做好产业规划
事实证明,不管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还是“《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要求“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特色产业都是行之有效的,对贫困村来讲,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应的产业企业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中来,使资源和产业形成较高程度的匹配,实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因此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必将提升农业竞争力、提升农村面貌、促进农民增收。
2、扶贫要做好党建引领,打造一支“三农”工作队伍
当今,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这两大战略任务的实施,农村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也给基层干部群众提出了重大挑战。如今响应组织号召,前往贫困村驻村的第一书记们已经成了村民的主心骨,是村民脱贫的领路人。此外,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谋划一批发展项目,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与项目对接,同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技能,或是实现家门口就业或掌握一技之长后自主创业,让每一位贫困人员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3、扶贫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自主创业、自主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队要善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主动帮助有想法、内生动力强的贫困户,为他们提供条件,搭建创业的舞台,鼓励其发展、创业。据此由一个带一个,营造贫困户抱团发展、共同脱贫、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贫困户由被帮扶到自我主动发展的模式转变。通过扶贫、扶智、扶技的结合,让更多的贫困户转变为自种自养产业的“小老板”。
我们相信,黄汰村在“党建 产业”脱贫模式引领下,在黄汰村两委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的辛勤努力,一定能够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切实实现党中央提出的“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一远景目标,不断推进和加快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进程。
(作者单位:238300中共无为县委党校)
一、背景
无为县黄汰村,隶属无城镇,巢无路贯村而过,距无城主城区5公里,总户数1569户,总人口5017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397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7.9%。在产业发展上,多年来都以种植水稻、棉花或从事小规模水产养殖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呈现“无管理、无特色、无效益”的“三无”状态,村民种植、养殖收益较低,群众收入不高、集体经济比较薄弱。2017年4月,芜湖市扶贫工作组进驻黄汰村,以村扶贫队长陈太华为首的一帮人,在经过细心调研、走访,问计于民,商讨于村,他们认为村周边没有化工企业等重污染企业,地缘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特色种养业、打造绿色产业,决心带领贫困群众一起脱贫。
二、成功做法
1、夯实党建基础,激发班子活力,打造脱贫路上的“排头兵”
做好基层扶贫首要在班子,必须要打造一支纪律強、作风硬、工作实的班子队伍。黄汰村先后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技能培训等方式,要求两委班子必须做到对扶贫业务、政策烂熟于心,要求大家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做到“六勤”(即:腿勤、眼勤、耳勤、嘴勤、脑勤、手勤),坚持“群众利益大于天”。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通过村干部率先示范,工作方法得到普遍认可,大家干事热情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班子成员和党员骨干组成的一支“扶贫小分队”,一年来义务承担贫困户的房屋修缮、电线路改造、饭桌、床褥添置、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入户道路硬化等工作,大大小小解决群众需求50余件,大大密切的干群关系。
2、身残志坚有抱负,扶贫扶志我当先,放飞脱贫路上的“领头雁”
除了扶贫干部带头,黄汰村还十分注重扶贫与扶志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加强扶贫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是当好党的“喉舌”,传播党的“好的声音”,另一方面注重将一些好的做法向贫困群众进行推荐,传播扶贫工作中的正能量,化解大家“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曾经的贫困户胡志林,就是这样一个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好例子。胡志林是黄汰村2017年脱贫的贫困户,肢体贰级残疾。2017年5月份,陈太华到村不久,听说胡志林有想承包鱼塘养殖鱼虾的想法,又听大家都说,胡志林生性要强,一直在谋划如何致富,便决定帮助他以“边做边学”的方式先到县三缘养殖有限公司务工。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学习,在掌握养殖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多次帮助联系三缘养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做好技术指导,介绍帮助到工商局注册志林家庭农场。
3、放大资源禀赋,抓住产业政策,念好脱贫路上的“致富经”
针对村内实际情况,村扶贫工作队采取“企业 基地 农户”的模式,以企业带农户,以基地带就业的方式,提高贫困户的收入、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黄汰高标准绿叶菜基地项目就是以此为目标重点引进的项目,该项目是市级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基地共投资500万元。基地占地总面积135亩,基地内建有单体大棚113栋,连栋温室大棚1个,并配备了完整的工作用房,冷库,冷藏运输车,自动化灌溉系统等设施。基地投入运行以来,年产蔬菜2700吨,为村集体带来年均10万元的增收,78户农户在土地流转中按照600元/亩的高价增收,其中贫困户12户24亩长期得到稳定收入,直接带动31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年均增收6000一10000元以上。此外,基地每年创造17.5万余元的大棚租金收益,一部分用于带动贫困户,一部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基地平时还常以合同工、临时工等方式,向村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不定期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三、启示
1、扶贫要抓住国家产业政策,做好产业规划
事实证明,不管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还是“《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要求“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特色产业都是行之有效的,对贫困村来讲,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应的产业企业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中来,使资源和产业形成较高程度的匹配,实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因此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必将提升农业竞争力、提升农村面貌、促进农民增收。
2、扶贫要做好党建引领,打造一支“三农”工作队伍
当今,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这两大战略任务的实施,农村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也给基层干部群众提出了重大挑战。如今响应组织号召,前往贫困村驻村的第一书记们已经成了村民的主心骨,是村民脱贫的领路人。此外,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谋划一批发展项目,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与项目对接,同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技能,或是实现家门口就业或掌握一技之长后自主创业,让每一位贫困人员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3、扶贫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自主创业、自主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队要善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主动帮助有想法、内生动力强的贫困户,为他们提供条件,搭建创业的舞台,鼓励其发展、创业。据此由一个带一个,营造贫困户抱团发展、共同脱贫、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贫困户由被帮扶到自我主动发展的模式转变。通过扶贫、扶智、扶技的结合,让更多的贫困户转变为自种自养产业的“小老板”。
我们相信,黄汰村在“党建 产业”脱贫模式引领下,在黄汰村两委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的辛勤努力,一定能够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切实实现党中央提出的“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一远景目标,不断推进和加快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进程。
(作者单位:238300中共无为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