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視课堂制度文化建设
细节决定成败,课堂常规训练虽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但它对有效的课堂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的训练。如从最简单的坐姿端正(精神风貌)、书本摆放整齐。有问题先举手、学会倾听、完成老师的要求请举手示意(学会尊重);遇到不懂的问题敢于发问;老师、同学做得棒的时候给予表扬、鼓励(学会欣赏);小组交流时要有声音、回答问题时声音要洪亮等。对于教师自己做到教态端庄、言传身教……由于平时注重了这些细节的培养,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课堂习惯,使课堂秩序井然有序,师生间的教学活动有序默契、和谐。可以说课堂制度文化建设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我想任何一位老师都会害怕到一个懒散、不敢回答问题,不善于倾听的班级中去上课。经常上公开课的老师就能亲身体验到,课堂常规训练到位的班级,上起课来轻松,自在融洽和谐,经常听公开课的老师、领导、专家也能从这些细节中看出本班老师、班主任对学生课堂的科学管理水平。也就是说平时注重课堂制度文化建设的老师在构建有效课堂中已做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为构建有效地课堂教学有了制度的保障。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我注重用巧妙的提问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中,我尽量避免自己的提问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答起的尴尬,如在低年级中我避免用“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提问。我喜欢这样问学生(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吗?你喜欢课文中的主人公吗,能说说为什么吗?)每当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我的问题时,我喜欢说(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吗?)这时不同的同学对同一个问题就有了不同的表达,课堂就有了不同的生成,课堂生成是体现学生主体性最好的例证。有时对于一个简单的有感情朗读的问题,我会用(谁敢来挑战的提问)来激起学生的竞争力,带来老师心目中最美的音乐——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对于个别不愿意举手回答的学生,我会这样鼓励(回答错了没关系,缺乏勇气可不行,老师喜欢看到你们勇敢的小手等)用这样的话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尽力做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总之,提问是一门艺术,巧妙的提问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能营造宽松、民主的的课堂氛围。
三、介绍一个我的教学模式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是以激趣→感知→品读→升华的教学模式来构建有效地语文课堂的。
1.激趣
每一次课我都非常重视导课环节,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节课伊始我会利用各种导课方式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及早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导课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这一节课就充满了希望,就成功了一半。我认为课堂导入就像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好,有利于你今后的发展,如第一印象弄糟了,那在后面过程中你得花大力气去弥补。
2.感知
感知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与文本、教师、学习伙伴对话的底气。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达到部分(一个词、一个短段、一个部分)的感知,整体的感知(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写作方法)其中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学法指导,利用恰当的时机,水到渠成给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求助老师、同学)、归纳段意的方法、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段落大意归并法、寻找中心句、中心段,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我们不是常说新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吗?作为教师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你的学生学会学习了吗?”
3.品读
学生对课文有了感知,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大胆质疑、讨论、交流。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读懂课文,与作者,与课文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让课堂成为师生放飞梦想的殿堂。
在这一环节中我特别重视三方面。
一是对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声情并茂中倾吐出来,老师在备课时要一遍遍读课文,不仅发挥好范读作用,教师首先要真正走进文本。
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心中的困惑说出来,将自己的观点阐明哪怕是批判,因此我的课堂便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情景生成,当然这其中老师得把好关,适时进行引导。如我在教学五年级的课文《草船借箭》时,我班学生向我提出了“借”东西是要归还的,且需双方同意,课文中的诸葛亮借箭一借不还,为何不在课题“借”上打引号。当时,我一听便傻眼了,再仔细一想,觉得这个“借”字确实不符合我们所理解的意思,于是便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师生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探究。因此,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的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给了我更多教学的灵感,是他们的大胆质疑,让教材成了我们师生共同放飞梦想的殿堂,不断获得新知。
三是注重小组交流发言时的均衡性,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我不喜欢让小组代表来发言。我的做法是任意指名同学来汇报,组里其他同学可作补充,这样让小组里的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长此以往,任何同学都喜欢在课堂上积极地畅所欲言。
4.升华
这是一堂课的小结。在这一环节中,我喜欢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感想、启发。然后老师再来梳理、点拨、引导、延伸、拓展、小结,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教学,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我觉得激趣、感知、品读、升华的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适应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真正的统一。
在大谈减负提质的今天,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追求成功的课堂,我们更需要课堂的成功,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为构建有效地语文课堂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吧!
细节决定成败,课堂常规训练虽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但它对有效的课堂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的训练。如从最简单的坐姿端正(精神风貌)、书本摆放整齐。有问题先举手、学会倾听、完成老师的要求请举手示意(学会尊重);遇到不懂的问题敢于发问;老师、同学做得棒的时候给予表扬、鼓励(学会欣赏);小组交流时要有声音、回答问题时声音要洪亮等。对于教师自己做到教态端庄、言传身教……由于平时注重了这些细节的培养,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课堂习惯,使课堂秩序井然有序,师生间的教学活动有序默契、和谐。可以说课堂制度文化建设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我想任何一位老师都会害怕到一个懒散、不敢回答问题,不善于倾听的班级中去上课。经常上公开课的老师就能亲身体验到,课堂常规训练到位的班级,上起课来轻松,自在融洽和谐,经常听公开课的老师、领导、专家也能从这些细节中看出本班老师、班主任对学生课堂的科学管理水平。也就是说平时注重课堂制度文化建设的老师在构建有效课堂中已做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为构建有效地课堂教学有了制度的保障。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我注重用巧妙的提问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中,我尽量避免自己的提问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答起的尴尬,如在低年级中我避免用“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提问。我喜欢这样问学生(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吗?你喜欢课文中的主人公吗,能说说为什么吗?)每当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我的问题时,我喜欢说(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吗?)这时不同的同学对同一个问题就有了不同的表达,课堂就有了不同的生成,课堂生成是体现学生主体性最好的例证。有时对于一个简单的有感情朗读的问题,我会用(谁敢来挑战的提问)来激起学生的竞争力,带来老师心目中最美的音乐——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对于个别不愿意举手回答的学生,我会这样鼓励(回答错了没关系,缺乏勇气可不行,老师喜欢看到你们勇敢的小手等)用这样的话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尽力做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总之,提问是一门艺术,巧妙的提问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能营造宽松、民主的的课堂氛围。
三、介绍一个我的教学模式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是以激趣→感知→品读→升华的教学模式来构建有效地语文课堂的。
1.激趣
每一次课我都非常重视导课环节,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节课伊始我会利用各种导课方式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及早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导课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这一节课就充满了希望,就成功了一半。我认为课堂导入就像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好,有利于你今后的发展,如第一印象弄糟了,那在后面过程中你得花大力气去弥补。
2.感知
感知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与文本、教师、学习伙伴对话的底气。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达到部分(一个词、一个短段、一个部分)的感知,整体的感知(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写作方法)其中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学法指导,利用恰当的时机,水到渠成给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求助老师、同学)、归纳段意的方法、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段落大意归并法、寻找中心句、中心段,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我们不是常说新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吗?作为教师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你的学生学会学习了吗?”
3.品读
学生对课文有了感知,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大胆质疑、讨论、交流。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读懂课文,与作者,与课文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让课堂成为师生放飞梦想的殿堂。
在这一环节中我特别重视三方面。
一是对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声情并茂中倾吐出来,老师在备课时要一遍遍读课文,不仅发挥好范读作用,教师首先要真正走进文本。
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心中的困惑说出来,将自己的观点阐明哪怕是批判,因此我的课堂便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情景生成,当然这其中老师得把好关,适时进行引导。如我在教学五年级的课文《草船借箭》时,我班学生向我提出了“借”东西是要归还的,且需双方同意,课文中的诸葛亮借箭一借不还,为何不在课题“借”上打引号。当时,我一听便傻眼了,再仔细一想,觉得这个“借”字确实不符合我们所理解的意思,于是便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师生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探究。因此,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的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给了我更多教学的灵感,是他们的大胆质疑,让教材成了我们师生共同放飞梦想的殿堂,不断获得新知。
三是注重小组交流发言时的均衡性,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我不喜欢让小组代表来发言。我的做法是任意指名同学来汇报,组里其他同学可作补充,这样让小组里的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长此以往,任何同学都喜欢在课堂上积极地畅所欲言。
4.升华
这是一堂课的小结。在这一环节中,我喜欢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感想、启发。然后老师再来梳理、点拨、引导、延伸、拓展、小结,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教学,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我觉得激趣、感知、品读、升华的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适应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真正的统一。
在大谈减负提质的今天,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追求成功的课堂,我们更需要课堂的成功,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为构建有效地语文课堂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