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史有较强的故事性,讲起来妙趣横生,在数学教学当中开展数学史教学,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开展数学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的数学发展历程,达成小学数学的教育效用。同时,数学史融合进数学教学中,也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规定。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史的渗透教学应当由教师选择合适时机,使数学史内容的出现非但不唐突,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数学史内容融入时机的选择,一般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课外活动中、课后练习过程中。在这些时机中,教师及时进行数学史教学的渗透,对学生加深理解讲述的数学史中涵盖的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大有裨益。那么,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和数学史教学融合呢?
  一、利用数学史设置情境,进行课堂导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并很快进入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同时,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加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新课时引入数学史,學生不仅能知晓知识的前因后果,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古代记录时间的“刻漏”。学生在观看中,教师可以对“刻漏”的来历和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进行讲述。让学生知晓我们的祖先在经过漫长的探索,才发明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时钟和手表。再如,低年级教学“数的认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朝理学家邵雍的一首短短20个字的小诗中,竟然用了10个依次排列的数字,而且一点也不生硬。这首诗是学生学习1到10这几个数字的好教材。在“四则运算”的学习中,可以先讲四则运算史,如在我们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了加减乘除的记载,周朝以后,关于四则运算的记载就有了文字的详细内容等。
  二、利用数学史丰富内容,实现探索研究
  数学史教学并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数学史知识的教学,它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营造研究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其科学探究的精神。此外,了解世界上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对学生了解和深化理解学习的知识点大有裨益。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时,要和教材紧密结合,讲授有关的数学史的知识,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认数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给学生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学习认数,为何用这种形式表达数字等。接下来教师进行介绍:在远古时代,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祖先需要进行记数。由于是群居生活,外出打猎时需要数一数有几个人,回来后还要数一数回来的人数和每个人捕获野兽的头数等。数字比较多,他们就发明了一种“逢十进一”的记数方法。数到1件物件,地上就会放上1粒石子,如果数字累积到了10,就换成大的石子,说明有了1个10。这样,记录数字的符号就产生了,也就是数字。当时造出来的数字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经过漫长时间的摸索,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数字形式。这样的讲授,学生对数字的形成、发展、表现形式就能了然于胸,视野得到开阔,对知识点的认识就会得到深化,教学效果显著。
  三、利用数学史复习旧知,实施爱国教育
  教材中涉及数学史的内容并不多,只是有时在一节内容后面安排了一些。在按章节进行数学复习中,我们就可以进行数学史的教学,通过数学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完善其人格。
  例如,讲到“圆周率”必然要讲祖冲之;讲“除法”,就可以涉及古代的记数和除法的试商法。对于《九章算术》中的“鸡兔同笼”、古代圆柱等,要尽可能地向学生进行介绍。《九章算术》这部古代算术文献,即使到现在,其教育价值对教育界的影响仍不可低估。这一文献中有关算题的取材极为丰富,形象性和直观性很强,文献涉及的数学知识和小学有关的就有八处,具体是:图形面积、计算长方形体积、最大公约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计算、负数、约分、方程以及十进位的计算,文献中的一些题目略加变化就是很好的数学题。向学生介绍这个文献有利于他们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完全可以介绍历史上我国数学家的伟大贡献,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利用数学史培养情怀,展示民族自尊
  数学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有着辉煌的历史,在宋代以前我国一度名列世界数学发达国家之首,古代众多的科学家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这方面的生动素材在小学教材中收录了不少。深刻揭示教材中爱国主义的情愫,结合相关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的发展史和古代科学家,介绍我国科学家对世界数学建立的功勋,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例如,研读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发展史”的介绍,得知我国是世界上提出和使用小数最早的国家。大约1700多年前,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就开始用小数了,当时的人们就用低一格摆算术筹码的办法表示小数。在西方,小数在400多年前才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循着前人的足迹,将圆周率(π)计算到小数点后六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在世界数学史上是第一次。这一计算的数值一直到15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卡西和法国数学家维叶特赶上,算出了同样的结果。如此巨大的数学成就当然可以让学生获得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利用数学史的文化价值,进行课后拓展
  数学史的学习还可以和数学课程课后作业结合起来,让数学的文化价值体现出来,让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得到发展。
  例如,讲完“圆周率”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就“了解圆周率的产生”这一问题布置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就需要找到相关的故事来阅读。通过学习祖冲之的故事,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很小的时候,祖冲之就喜欢上了天文和数学。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祖冲之躺在床上想着老师白天讲授的“圆周是直径的3倍”这个算法。第二天天亮,祖冲之就找了一根绳子,去测量车轮的周长。在测量的过程中,他将绳子折成同样大小的3段,去量车轮的直径。祖冲之反复测量,发现车轮直径和圆周长的三分之一有一定的关联。这究竟是为什么?他决心要解开这个谜题。后来他终于发明了“圆周率”,被世界数学史誉为“祖率”。 祖冲之以后,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们不断地进行着圆周率的研究。使用计算机后,圆周率的研究又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将数学史的内容适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全面了解我国数学发展史大有裨益,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丰富教学内容。数学史融入课堂之中,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实施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融入形式, 扩大学生的视野,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已经不局限于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即打牢语言知识运用的基础,而是更加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即注重对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影响。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本教材大多具有深厚的人文性,不同风格的文字中蕴藏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人性的思考,能促进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正面认知,形成良好的人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深度理解,从人物形象中剖析人格  不同主题的
期刊
我在课文《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教学实践中,曾精心选择动听的背景音乐创设适切的教学环境,并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思路,提炼文章论点,然后表述自己对读书的真实看法和对课文作者观点的理解。随后,组织小组活动,希望他们能够在创设的优美情境中进行交流,真正感受读书的幸福。然而学生一如往常,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心不在焉,有的窃窃私语,甚至有的呼呼大睡……让我倍感失落。  这样的
期刊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处于起步状态,这个时期的学生热情活泼,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正常情况下,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以一段话交流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及所经历的事情,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加以指导,很容易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学生也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里7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较之城市相距甚远。硬件上,受到农村经济条
期刊
没有预设、只重视生成的教学是无目标、无计划的教学,极易带来课堂的无序和混乱,学生也容易困惑和迷茫,无法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过于强调预设、忽视生成的教学,易忽略学生的真实反馈和自主性,导致课堂看上去环环相扣,实际却如死水一潭,缺乏生命活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需要理性认识和把握,只有将二者合理结合,达到动态的平衡,才能让课堂呈现出秩序井然的“动”中精彩,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因为农村教学资源的匮乏而弱化,相反,农村小学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需要教师强化资源意识,并致力于发现资源、整合资源。  一、关注内在——我本来有什么?  1.书本资源。  教师的发展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可利用网络自学、培训研修、互帮互学等方式,提升个人素质,从而提高书本资源挖掘能力,这就需要借助
期刊
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其他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发展的基础。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习水平、智力水平和个性均存在差异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都能得到主动发展,这是我们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经过几年“导学案”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导学案”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它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的教学原则,同时又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期刊
古往今来,语文学习都离不开朗读,从古代的吟诗作对到现今的语文阅读,朗读始终是阅读文章的“重头戏”。一篇经典的范文,只有反复地朗读背诵,逐渐体会其中的韵味,才能理解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真正做到将文章彻底掌握。现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合理得当的阅读方式对帮助小学生领会理解文章有着重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获得一些体验”,就是让学生能够真实地亲历事件来获得情感体验,或者虚拟地经历一些事件来获得相应的经验。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历、体验,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获取数学知识,能够更牢固更深刻地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技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格外注重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从而提高学生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总目标之一。教育界很多名家都在关注和研究基于问题的小学数学教学变革,如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潘晓明老师的“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王文英老师的“核心问题”,陈培群老师的“真问题”……他们都把问题设计作为教学的核心技术来重视。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的目标、动机、方法等核心问题引领着学习的发生和深化,是激活学生思
期刊
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发展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力的催化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以达到数学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充分利用一切方法和手段,創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