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错误换个方向
1968年,美国3M公司的科学家斯班瑟·斯尔沃博士发明了一种胶水配方,但不是很成功。这种胶水看上去很粘,可就是粘不牢东西,即使晾了很长时间,粘上的东西还是会掉下来,所有人都认为斯班瑟彻底失败了,这让斯班瑟大为恼火。
斯班瑟的发明从此搁置了下来。
几年后的一天,他的同事亚特·弗雷也遇到了一个麻烦,原来,弗雷在教堂的唱诗班里演唱时,他的书签老是从曲谱中往下掉,害得他找不到歌词,唱着唱着就跟不上大家。弗雷很是烦恼,他需要一种有粘性,但是不会永久粘住的东西。这时,他想起了斯班瑟博士那次不成功的发明,于是灵机一动:把这种胶水涂在书签上,会如何呢?
于是,弗雷就试验了一下,把斯班瑟博士发明的胶水涂在了书签上,他发现这不但成了一个“听话”的书签,而且往上记一些东西也非常方便,无论把这种书签贴在哪儿,它都会乖乖地呆在那里,不需要时就把书签揭下来,也不会有任何损坏。
就这样,一种带有粘性的书签诞生了。
按照3M公司的规定,每个搞研究的员工都可以把他百分之十五的工作时间用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这样,弗雷又研究了三年,终于在1977年首次研制成功了不干胶记事贴,到1980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后来开发出了600种左右的产品。
一次出错未必是永久的错误,如果把错误用在合适的地方,可能就成了一种创意。亚特·弗雷就是把一个“错误”的发明和一种特定需要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了奇迹。
(摘自《环球人物》 孙开元/文)
李嘉诚的“算计”
一次,李嘉诚和一位日本客商在融融温情的气氛中洽谈生意。很快,双方达成共识,摊开了合同书,日本客商毫不犹豫签了字。轮到李嘉诚签字时,他卖起关子,若有所思,没有提笔。日本商人很不愉快,大声问:“李先生,我不希望我的合作伙伴是优柔寡断的人,在签合同前几分钟还在算计别人。”此时的李嘉诚才如梦初醒,微笑着回答:“实在很抱歉,为了慎重起见,我不得不缜密算计一番。经过我的算计,这合同得重签。”
“你为什么反悔?”日本客商气愤质问。李嘉诚笑着反问:“你为什么不问我刚才算计的结果呢?”日本客商疑惑地问道:“你算计的结果是什么?”“我刚才算计的是你的利益问题。这笔生意中,你所得到的利润远远没有我所得的多,我必须让利。所以,把给你的价格提高,在合同中重新确定价格,自然,合同也得重签。”日本客商听完,激动地握紧了李嘉诚的双手。
李嘉诚的“算计”原来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别人所想,不但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更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风采。这样才能在生意场上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摘自《做人与处世》 张振旭/文)
文化营销抢占市场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打开中国电器市场,精明的日本商人想尽了办法。
在这些电器中,彩电最受欢迎。除了质量好之外,还有一个细节一直没被人发现。
有一次,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使用的彩电出现了故障,他就将彩电拿到维修部修理。当维修人员打开彩电后盖后,留学生发现日本国内的彩电与卖给中国的有细微的差别。销往中国的彩电里多了一块“压铁”,于是他问:“这个压铁有什么用?”日本维修工笑道:“没有任何功能,只是为了增加重量,中国人不是喜欢重的东西吗?”他的回答令这位留学生感到好笑但又无语。
的确,中国人对重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东西越沉就觉得越值钱。日本商人深知中国人的这种心理,因此,特意对彩电进行增重,在内部加了一块“压铁”,这样一来,就符合了中国百姓的“喜重”的文化心理,结果彩电大受欢迎。
(摘自《文萃报》 张帮俊/文)
1968年,美国3M公司的科学家斯班瑟·斯尔沃博士发明了一种胶水配方,但不是很成功。这种胶水看上去很粘,可就是粘不牢东西,即使晾了很长时间,粘上的东西还是会掉下来,所有人都认为斯班瑟彻底失败了,这让斯班瑟大为恼火。
斯班瑟的发明从此搁置了下来。
几年后的一天,他的同事亚特·弗雷也遇到了一个麻烦,原来,弗雷在教堂的唱诗班里演唱时,他的书签老是从曲谱中往下掉,害得他找不到歌词,唱着唱着就跟不上大家。弗雷很是烦恼,他需要一种有粘性,但是不会永久粘住的东西。这时,他想起了斯班瑟博士那次不成功的发明,于是灵机一动:把这种胶水涂在书签上,会如何呢?
于是,弗雷就试验了一下,把斯班瑟博士发明的胶水涂在了书签上,他发现这不但成了一个“听话”的书签,而且往上记一些东西也非常方便,无论把这种书签贴在哪儿,它都会乖乖地呆在那里,不需要时就把书签揭下来,也不会有任何损坏。
就这样,一种带有粘性的书签诞生了。
按照3M公司的规定,每个搞研究的员工都可以把他百分之十五的工作时间用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这样,弗雷又研究了三年,终于在1977年首次研制成功了不干胶记事贴,到1980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后来开发出了600种左右的产品。
一次出错未必是永久的错误,如果把错误用在合适的地方,可能就成了一种创意。亚特·弗雷就是把一个“错误”的发明和一种特定需要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了奇迹。
(摘自《环球人物》 孙开元/文)
李嘉诚的“算计”
一次,李嘉诚和一位日本客商在融融温情的气氛中洽谈生意。很快,双方达成共识,摊开了合同书,日本客商毫不犹豫签了字。轮到李嘉诚签字时,他卖起关子,若有所思,没有提笔。日本商人很不愉快,大声问:“李先生,我不希望我的合作伙伴是优柔寡断的人,在签合同前几分钟还在算计别人。”此时的李嘉诚才如梦初醒,微笑着回答:“实在很抱歉,为了慎重起见,我不得不缜密算计一番。经过我的算计,这合同得重签。”
“你为什么反悔?”日本客商气愤质问。李嘉诚笑着反问:“你为什么不问我刚才算计的结果呢?”日本客商疑惑地问道:“你算计的结果是什么?”“我刚才算计的是你的利益问题。这笔生意中,你所得到的利润远远没有我所得的多,我必须让利。所以,把给你的价格提高,在合同中重新确定价格,自然,合同也得重签。”日本客商听完,激动地握紧了李嘉诚的双手。
李嘉诚的“算计”原来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别人所想,不但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更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风采。这样才能在生意场上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摘自《做人与处世》 张振旭/文)
文化营销抢占市场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打开中国电器市场,精明的日本商人想尽了办法。
在这些电器中,彩电最受欢迎。除了质量好之外,还有一个细节一直没被人发现。
有一次,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使用的彩电出现了故障,他就将彩电拿到维修部修理。当维修人员打开彩电后盖后,留学生发现日本国内的彩电与卖给中国的有细微的差别。销往中国的彩电里多了一块“压铁”,于是他问:“这个压铁有什么用?”日本维修工笑道:“没有任何功能,只是为了增加重量,中国人不是喜欢重的东西吗?”他的回答令这位留学生感到好笑但又无语。
的确,中国人对重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东西越沉就觉得越值钱。日本商人深知中国人的这种心理,因此,特意对彩电进行增重,在内部加了一块“压铁”,这样一来,就符合了中国百姓的“喜重”的文化心理,结果彩电大受欢迎。
(摘自《文萃报》 张帮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