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想要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就应该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它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尽管混凝土结构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是难免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以及漏洞,从而影响到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探索以及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为工程质量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9-0143-01
一、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概述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就是指利用胶凝材料将已经收集好的各种材料进行胶结一种复合型材料,可以简称为混凝土。从组成材料角度出发,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是砂石,然后把砂石和水按规范化的混合比例进行有机结合,在不断均匀搅拌的基础上形成的水泥性质的混凝土。近年来,混凝土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建设过程当中,成为现代化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最主要施工材料之一。混凝土材料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比较简单、采购价格相对低廉以及超强的抗压能力与耐久性能的优点。
总体来讲,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繁复。而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结构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太一致,使得它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混凝土结构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耐久性较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混凝土结构,在任何环境下都具备较强的抗腐蚀性,同时它抗破坏的性能也较强。第二,运输比较方便。第三,可塑性较强。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凝结前,按照设计标准来对它进行塑造。第四,混凝土结构的取料比较方便,生产加工也较为便利。第五,在原有的混凝土基础上,添加其他材料,比如钢筋、钢钎维等,可以进一步强化混凝土自身的稳定性,这种形式的混凝土一般用于地震灾害较为频发的地区。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分析
2.1 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混凝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子、水以及其他外加剂,这些材料在进场前,混凝土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的人员对各种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比如水泥的检查工作,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对水泥的型号、品种、出厂合格证检查。砂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择粗砂或细砂。要控制好砂中的含泥量。石子应检查其粒径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水应使用自来水,不能使用含有杂质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然而当前部分土木工程建设单位对材料质量检查工作不够重视,对混凝土结构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2.2 混凝土调配不够规范
混凝土在配置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比例,即配合比。但是就当前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在配置混凝土方面比较随意,比如为了能够使混凝土拌合方便,随意的添加水。混凝土内加入过量的水,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混凝土制作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确保混凝土配置拌合质量。
2.3 混凝土在施工中易出现裂缝现象
混凝土裂缝按其种类可将其分为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和结构深层裂缝三类。但不管是任何一种类型的裂缝存在以混凝土结构中都会影响工程质量。混凝土出现裂缝同混凝土结构施工不按规范规定要求有着必然联系。所以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混凝土裂缝在工程施工中出现,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工艺要求等进行施工。
三、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3.1搅拌
首先,要确定搅拌制度,对于一次性的投料量、搅拌时间以及投料顺序经过事先的确定,方能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同时,对于搅拌机的合理选择、一次投料量不宜过多也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必要前提。另外,混凝土的搅拌最短时间应该满足规定。在进行第一次搅拌时,要充分考虑砂浆的流失,对于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尽量卸载干净,在全部混凝土卸除之前不能再次投入拌料。要严格掌握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以及混凝土的均质性。
3.2大体积混凝土热化控制技术
在混凝土的配置和搅拌的过程中,水泥材料本身会随着水化过程越来越充分而提升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这种热量会使得混凝土内水分流失加快,还可能产生内部气泡,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如果需要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对其水泥原材料进行认真选择,其中热化控制效果最好的是矿渣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这类材料与水混合后产生的水化反应并不集中,而且热化速度较慢,改善了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较大的情况,从而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另外还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内部预埋冷却水管的方式,但这种方法会增加施工的工程量,同时预埋的冷却水管在取出时耗费的成本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除非工程特殊需求。
3.3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是其施工技术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一般的混凝土浇筑均是分层、分段并持续进行的施工过程。在实际施工期间,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当中严禁添加任何剂量的水,因为添加水之后就会改变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的粘稠度,使其与钢筋的结合能力下降。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把握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在下层基础上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确定下层混凝土是否能够被完全覆盖,还应该精准把握两层混凝土层之间的浇筑间隔,这样能够保证各分层混凝土不会出现逐层凝固的情况,降低其完整性和稳定性。一般上层混凝土浇筑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尽量避免时间超出发生的混凝土裂缝。同时,在浇筑时还应注意当天的天气情况,不允许在多雨、大风、多雪等恶劣天气下进行混凝土浇灌,这类天气不仅会对浇灌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同时多雨和多雪天气会严重影响混凝土中水分的含量,大风和寒凉天气则会使混凝土当中的水分过早散失,均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整体的质量。
3.4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实际操作过程中多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施工模式。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改善混凝土性能。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好原材料购置、配比以及振捣等环节的质量管控,以免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主要的养护技术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墙板混凝土完成浇筑振捣以后,需带模养护7天以上。拆模以后,挂上两层麻袋将其严密的覆盖好,继续对其进行保温。在此过程中,需洒水养护到两周的时间;第二,顶板混凝土浇捣施工完成、终凝以后,6小时内不能浇水,以免出现起灰、起皮等问题; 8至12小时内,用薄膜可将其严密覆盖,而且面层加盖两层麻袋进行保温和养护,确保 7 天内混凝土足够的湿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结构牢固与否,直接决定着工程安全性能。当前我国土木工结构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因此需要建筑企业根据政府相关规范要求,不断创新技术并提高安全设计质量,从而持续改进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薛勇,高戈.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8):6293-6294.
[2]侯玉平.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0):1850-1851.
[3]李保芹,张爱民.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4).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9-0143-01
一、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概述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就是指利用胶凝材料将已经收集好的各种材料进行胶结一种复合型材料,可以简称为混凝土。从组成材料角度出发,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是砂石,然后把砂石和水按规范化的混合比例进行有机结合,在不断均匀搅拌的基础上形成的水泥性质的混凝土。近年来,混凝土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建设过程当中,成为现代化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最主要施工材料之一。混凝土材料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比较简单、采购价格相对低廉以及超强的抗压能力与耐久性能的优点。
总体来讲,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繁复。而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结构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太一致,使得它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混凝土结构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耐久性较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混凝土结构,在任何环境下都具备较强的抗腐蚀性,同时它抗破坏的性能也较强。第二,运输比较方便。第三,可塑性较强。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凝结前,按照设计标准来对它进行塑造。第四,混凝土结构的取料比较方便,生产加工也较为便利。第五,在原有的混凝土基础上,添加其他材料,比如钢筋、钢钎维等,可以进一步强化混凝土自身的稳定性,这种形式的混凝土一般用于地震灾害较为频发的地区。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分析
2.1 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混凝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子、水以及其他外加剂,这些材料在进场前,混凝土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的人员对各种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比如水泥的检查工作,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对水泥的型号、品种、出厂合格证检查。砂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择粗砂或细砂。要控制好砂中的含泥量。石子应检查其粒径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水应使用自来水,不能使用含有杂质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然而当前部分土木工程建设单位对材料质量检查工作不够重视,对混凝土结构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2.2 混凝土调配不够规范
混凝土在配置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比例,即配合比。但是就当前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在配置混凝土方面比较随意,比如为了能够使混凝土拌合方便,随意的添加水。混凝土内加入过量的水,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混凝土制作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确保混凝土配置拌合质量。
2.3 混凝土在施工中易出现裂缝现象
混凝土裂缝按其种类可将其分为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和结构深层裂缝三类。但不管是任何一种类型的裂缝存在以混凝土结构中都会影响工程质量。混凝土出现裂缝同混凝土结构施工不按规范规定要求有着必然联系。所以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混凝土裂缝在工程施工中出现,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工艺要求等进行施工。
三、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3.1搅拌
首先,要确定搅拌制度,对于一次性的投料量、搅拌时间以及投料顺序经过事先的确定,方能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同时,对于搅拌机的合理选择、一次投料量不宜过多也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必要前提。另外,混凝土的搅拌最短时间应该满足规定。在进行第一次搅拌时,要充分考虑砂浆的流失,对于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尽量卸载干净,在全部混凝土卸除之前不能再次投入拌料。要严格掌握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以及混凝土的均质性。
3.2大体积混凝土热化控制技术
在混凝土的配置和搅拌的过程中,水泥材料本身会随着水化过程越来越充分而提升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这种热量会使得混凝土内水分流失加快,还可能产生内部气泡,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如果需要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对其水泥原材料进行认真选择,其中热化控制效果最好的是矿渣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这类材料与水混合后产生的水化反应并不集中,而且热化速度较慢,改善了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较大的情况,从而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另外还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内部预埋冷却水管的方式,但这种方法会增加施工的工程量,同时预埋的冷却水管在取出时耗费的成本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除非工程特殊需求。
3.3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是其施工技术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一般的混凝土浇筑均是分层、分段并持续进行的施工过程。在实际施工期间,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当中严禁添加任何剂量的水,因为添加水之后就会改变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的粘稠度,使其与钢筋的结合能力下降。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把握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在下层基础上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确定下层混凝土是否能够被完全覆盖,还应该精准把握两层混凝土层之间的浇筑间隔,这样能够保证各分层混凝土不会出现逐层凝固的情况,降低其完整性和稳定性。一般上层混凝土浇筑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尽量避免时间超出发生的混凝土裂缝。同时,在浇筑时还应注意当天的天气情况,不允许在多雨、大风、多雪等恶劣天气下进行混凝土浇灌,这类天气不仅会对浇灌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同时多雨和多雪天气会严重影响混凝土中水分的含量,大风和寒凉天气则会使混凝土当中的水分过早散失,均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整体的质量。
3.4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实际操作过程中多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施工模式。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改善混凝土性能。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好原材料购置、配比以及振捣等环节的质量管控,以免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主要的养护技术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墙板混凝土完成浇筑振捣以后,需带模养护7天以上。拆模以后,挂上两层麻袋将其严密的覆盖好,继续对其进行保温。在此过程中,需洒水养护到两周的时间;第二,顶板混凝土浇捣施工完成、终凝以后,6小时内不能浇水,以免出现起灰、起皮等问题; 8至12小时内,用薄膜可将其严密覆盖,而且面层加盖两层麻袋进行保温和养护,确保 7 天内混凝土足够的湿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结构牢固与否,直接决定着工程安全性能。当前我国土木工结构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因此需要建筑企业根据政府相关规范要求,不断创新技术并提高安全设计质量,从而持续改进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薛勇,高戈.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8):6293-6294.
[2]侯玉平.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0):1850-1851.
[3]李保芹,张爱民.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