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与绰号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su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鸭知县”于成龙
  
  清代,于成龙官至兵部尚书,曾任两江总督。他在广西罗城县担任知县时,一次,远在他乡的儿子来看望他,并带来了一只咸鸭,一向为官清廉的于成龙仅吃了一半,另一半留了起来。儿子临别时,他把那剩下的半只咸鸭拿出来,让儿子在路上吃,因为他根本没有金银送给儿子当旅途的费用。因此老百姓就给他起了个“半鸭知县”的美称。后来他任两江总督,每餐只吃青菜,因此时人又誉之为“于青菜”。
  
  “一钱太守”刘宏
  
  东汉时,刘宏任会稽太守,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在他调到京城任职、离开会稽时,却身无一文。临行时,六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受众多百姓委托,给这位为官清廉的太守送来了600文钱,说:“老百姓能安居乐业,全靠太守了,这钱请您路上用吧。”刘宏只好从每个人手中拿了一文钱,等老人们走后,就把这六文钱放在了河水里。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就给刘宏起了个“一钱太守”的美称。
  
  “二不公”范景文
  
  明朝的范景文历任兵部待郎、工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等职。他在为官期间,亲自在自家的大门上书写了六个大字:“不受瞩,不受馈。”老百姓看到后,就给他起了个“二不公”的美称。
  
  “三汤巡抚”汤斌
  
  清代,汤斌官至工部尚书。他为官期间,清正廉洁,个人生活十分俭朴。因为他经常以豆腐汤为菜肴,所以老百姓以“汤”为主题,给他起了个“三汤巡抚”的美称。“三汤”是说汤斌为政像豆腐汤一样清,生活像黄连汤一样苦,治郡像人参汤一样补。
  
  “四知先生”杨震
  
  东汉的杨震曾任荆州刺史,在他升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过昌邑县时,早年由他举荐做了昌邑县县令的王密闻讯,到他下榻的旅店前来拜见,并送上金银十斤。遭到杨震拒绝后,王密说:“这是夜里,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王密听罢,只好带着金银离去。此事传开后,老百姓就给杨震起了个“四知先生”的美称。
  
  “五代清朗”袁聿修
  
  南朝的袁聿修在为齐尚书的十年中,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的一位同僚称他为“清朗”。由于他从齐至隋五代为官,或在朝,或外任,始终以清廉为本,所以每在一地任职期满后,老百姓都要挥泪相送。后来,老百姓就给他起了个“五代清朗”的美称。
  
  “八一巡抚”张伯行
  
  张伯行居官清正廉明,清康熙四十八年,他奉旨调任江苏巡抚。赴任后,张伯行立即发布檄文《禁止馈送檄》,严禁下属馈送钱物,以整顿当时日益盛行的贪腐之风。檄文中有“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段名言,就是“八一巡抚”美称的来历。康熙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
  
   “百纸参军”杜暹
  
  唐代的杜暹,其家五世同堂,杜暹尤其恭敬、侍奉继母至孝,乡里闻名,被推举明经,任鹜州参军。杜暹任满离职时,州吏拿來当地产的纸10000余张送给他作礼物,他只拿了100张作个纪念,因此得了一个“百纸参军”的美称。
  
  “悬丝尚书”山涛
  
  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吏部尚书山涛,为官30余年,清正廉洁,从不收礼。有一次,县令袁毅偷偷地给山涛送去百余斤真丝,山涛得知后,命家人将这些真丝悬挂于梁上而不用。后来,袁毅劣迹事败,朝廷得知他曾送真丝给山涛后,派人到山涛府上查询,只见那百斤真丝仍悬挂在梁上,虽已为虫蛀食,但“尘埃封印如故”,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给他起了个“悬丝尚书”的美称。
  
  “老实罗”罗复仁
  
  明朝的罗复仁在任中书咨议时,被朱元璋派往安南出使,罗复仁不接受安南国王的馈赠。有一次,朱元璋去他家,见他正自己粉刷墙壁,屋内只有一个可坐的小板凳。为了对这位无私质朴的官员表示尊敬,朱元璋便不再直呼其名,而称之为“老实罗”。
  
  “独立君”裴侠
  
  北周的裴侠在任河北郡太守时,从不用公款吃喝,也从不吃大鱼大肉,一心想的就是怎样为老百姓办好事。有一次,他和一些太守被北周太祖召见,早就知道裴侠为官清廉的太祖让他独站一边,然后对其他太守说:“裴侠清慎奉公,是天下最突出的,你们谁敢承认同他一样,就站到他身边去。”结果谁也不敢动步。从此,裴侠就得了个“独立君”的美称。
  
  “拉纤县令”何易于
  
  唐代,益昌县令何易于廉洁奉公,爱惜百姓。有一次,刺史崔朴带着宾客乘船沿嘉江游春,经益昌境内时,命益昌县令派民夫为游船拉纤。何易于二话不说,把朝笏插在腰带上,亲自拉起纤来。崔朴感到船行太慢,出舱一看,见只有一个“民夫”倾斜着身子,十分吃力地在岸上拉纤,顿时大怒,派人把拉纤人叫上船责问。拉纤人上了船,刺史一看,竟是县令何易于,问其何因,何易于说:“大人赏春,下官理应侍候,无奈眼下正是春耕农忙季节,老百姓人人忙着生产。只有下官闲痒,所以亲自为大人效劳。”崔朴听了,满脸羞愧。百姓知道后,就给这位为老百姓着想的何易于起了个“拉纤县令”的美称。
  
  “赤足田农”吴琳
  
  明朝,吏部尚书吴琳安分守己,廉洁正直,两袖清风。离任后,他如农归田,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赤足田农”。
  
  “强项令”董宣
  
  董宣,是历史上著名的廉吏。东汉时期,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臣仗势杀人,公主藏之,董宣捉得贼子,要查办公主,光武帝说情,令董宣向公主道歉,董宣拒不道歉,以头撞柱。光武帝称其为“强项令”。强项,就是脖子硬,不肯低头屈服。后遂为其美称。
  
  “笔架博士”海瑞
  
  明代,海瑞在南平当教谕时,认为教师有教师的尊严,不能随便向上司磕头。有一天,延平府知府率一班官员到县学来视察,按习惯,县学里从学生到教谕都要跪着迎接。而海瑞却只作揖为礼,不肯下跪。站在他两边的训导,自然没有这个勇气,早已跪下,三个人两边两人都跪下,唯海瑞挺立着,很象是一个笔架。官员们对他不满,又不好正面训斥他,便称他是“山字笔架”,以后便有人以此为美称,称海瑞为“笔架博士”。
  
  “清客宰相”来宗道
  
  明朝的来宗道任东阁大学士(宰相)时,很少过问政事,整天吃喝玩乐。一次,一位翰林院史官向他上书,力主革除弊政,他说:“你何必多言,好好喝你的香茶吧!”此事传出后,老百姓就给他起了个“清客宰相”的绰号。
  
  “不倒翁”冯道
  
  自号“长乐老”的冯道,历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九帝,并任契丹国太傅,无论谁上台,都能见风转舵,居相位达20多年,并作诗“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是名副其实的“不倒翁”。
  
  “肉腰刀”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权臣。此人性狡黠,有权术,对人表面友好,而暗加陷害,又嫉贤妒能。每当与群臣的议论不合,他向皇帝上奏章时,就要陷害与自己议论不合的人。所以,人们就给他起了个“肉腰刀”的绰号。
  
  “模棱宰相”苏味道
  
  唐代武则天时的宰相苏味道,曾两次拜相,虽然对朝中旧事了如指掌,但却无治国才能,并且从不得罪人。他曾对臣僚说:“处事不必决断明白,倘若出现差错,就要遭到谴责,甚至获罪,那就很麻烦。只要模棱两可就行了。”因此,时人就称他为“模棱手”、“模棱宰相”。后用“模棱宰相”讽刺挖苦那些遇事优柔寡断,生怕引火烧身,无所作为的官僚。
  
  “潘鏊脚”潘环
  
  五代梁时,潘环在宿州为官,到处搜刮银两。一次,一个被他处罚的牙将托同他熟悉的一老尼给他送去白银两锭,并说:“牙将送来鏊子脚两个,请求免其责。”潘环却问:“鏊子原是几只脚?”老尼答道:“三只。”潘环说:“现在两只脚能支得起鏊子吗?”老尼会意,只好凑满三锭白银给他。因此,老百姓就给他起了个“潘鏊脚”的绰号。
  
  “四尽太守”鱼泓
  
  南朝梁时的鱼泓,任太守时,常对人说:“我当一郡太守,要搞它个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百姓尽。”老百姓恨得咬牙切齿,就给鱼泓起了个“四尽太守”的绰号。
  
  “四姓奴”李鲁生
  
  明代的李鲁生见风使舵,不断改换门庭,先后投靠当权的魏广微、冯铨、崔呈秀、魏忠贤,为一个个新主子奔走呼号,对老主子落井下石,被人起了个“四姓奴”的绰号。
  
   “十钱主簿”元庆智
  
  北魏的元庆智在任压尉主簿时,一心想“发家致富”,无论什么事情,总要先拿到贿赂,然后再去处理。即使是十来个钱或是二十来个钱,都来者不拒,老百姓就给他起了个“十钱主簿”的绰号。
  
  “饿虎将军”元晖
  
  北魏的元晖任侍中领右卫将军时,贪纵成性,见到钱财就像饿虎见到肥肉一样,老百姓就给他起了个“饿虎将军”的绰号。后来元晖任吏部尚书,任命官员明码标价:大郡绢2000匹,次等郡和下等郡递减半数,其余各官都有等级差额。
  
  “金牛御使”严升期
  
  唐朝的严升期任代理侍御使时,到江南各地巡察。巡察期间,无论遇到什么事,只要给他金银,他就一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为老百姓办一件好事。他最爱吃牛肉,无论到哪里,都得给他杀牛吃。因此,老百姓给他起了个“金牛御使”的绰号。
  
  “李草鞋”李汝翼
  
  南宋时的李汝翼,宁宗朝时任九江元帅,贪欲十足,连营中最穷的士兵也不放过,规定他们每天交一双草鞋,士兵们私下里就给他起了个“李草鞋”的绰号。
  
  “驱驴宰相”王及善
  
  唐代武则天时的宰相王及善,原本无才无德,全靠曾为大将军、死后被封侯的父亲的功名起家。他在任期间,虽然无所建树,但却自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允许令史(低级事务官员)骑驴进入宰相府。可是令史们竟不理睬他的规定,经常骑驴而去,王及善则整日驱赶,成为朝野笑柄,时人称其为“驱驴宰相”。后来,人们常用“驱驴宰相”比喻那些纨绔子弟出身,而又不学无术的官职人员。
  
  “闹侯”侯元基
  
  五代十国时,侯元基在任湖湘太守,见钱眼开,一心中饱私囊。离任闲居后,侯元基家中宴会从不间断,闹得四邻不安,老百姓就给他起了个“闹侯”的绰号。
其他文献
链接>>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震古铄今的大事,它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揭开了近代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序幕。孙中山先生晚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推动和帮助下,提出革命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中国国民党,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促使中国革命走向新的高潮。    在上海繁华的淮海路以南,思南路东侧的香山路上(原莫利哀路)
期刊
187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其中一条是派钦差大臣到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公使。  驻外国公使,这在今人看来是平常的一件事,但在当年,中国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从无派大使到“属藩”之说,认为与“蛮夷之邦”的“洋人”打交道有失身份。人们将出洋视为畏途,更将离开“礼仪之邦”到“蛮夷之邦”视为奇耻大辱,派谁出去呢?成为清政府的一大难题。  选来选去,清廷决定派以懂洋务著称的郭嵩
期刊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英勇作战,一鼓作气,于6月28日解放了汉城,眼看南方指日可下,南北朝鲜统一胜利在望。然而,美国唯恐他扶植的南朝鲜李承晚政权垮台,在亚洲引起连锁反应,于6月27日,出动海、空军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6月30日,美国驻南朝鲜陆军第八集团军直接参加地面作战。随后,美国操纵的联合国,组成由美、英、
期刊
电视剧《中国远征军》是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亚洲主战场之一的中缅印战场为大背景,以印缅战场、中国腾冲、陪都重庆为主场景,通过韩氏家族韩绍功、韩绍英、韩绍臣等在这场战争中拥有不同身份的成员境遇,讲述了新二零零师和新三十八师两支传奇之师为代表的中国远征军在同古战役、仁安羌战役、野人山大撤退、滇西大反攻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悲壮经历。  45集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热播后,引起了全国观众对这段历史的极大关注
期刊
1929年,励志社在南京成立,社长是蒋介石。  蔣介石的初衷是希望将励志社变成一个能端正军中风气的场所,因此,在励志社成立后,他特地为社员制定了一句格言:“立人立己,革命革心”,并颁布了十条戒律:一不贪财,二不怕死,三不招摇,四不骄傲,五不偷懒,六不嫖赌,七不吸烟,八不饮酒,九不借钱,十不说谎,要求所有社员一体遵行。  励志社成员分职员和社员两种,其发展对象是军队或军警机关的官佐,军事学校、警官学
期刊
黄花岗:革命党和老百姓    从某种意义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党人对于百姓的共同心理。只是,有时百姓的“不幸”,其实多半出自党人的想象。  辛亥期间的革命党人是典型的英雄史观。他们是英雄,老百姓都是群氓。革命,就是先知先觉解放后知知觉,以英雄解救群氓。所以,从兴中会开始,所有的革命和起义,本质上都是少数人的密谋暴动。过去历史书总是指责革命党不发动群众,但在革命党人的字典里,根本不存在发动群众这
期刊
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说:“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  这里提到的“四君”,即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  其实,依我看,这所谓的战国四公子,除了那位以弥天大勇之精神窃符救赵的信陵君还差强人意外,其余皆不足取。尤其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简直就是徒有虚名。  诸君如若不信,请听在下一一道来。  黄歇最大的功劳是协助楚太子熊完逃离秦国,回到楚国,
期刊
一、在西安至延安八百里长的公路线上,每天都能看到络绎不绝的热血青年向延安进发    我参加过1938年抗大第六大队(对外称八路军随营学校)第五期的招生工作,耳闻目睹了广大青年学生长途跋涉,投奔延安,报考抗大的感人情形。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第二年,华北和京、沪、杭相继沦陷,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全国各地,特别是沦陷区的爱国青年,看到抗大的招生广告后,纷纷投奔延安,报考抗日军政大学。  这
期刊
链接>>  张国焘,字桤荫,又名特立,江西省吉水县人。  张国焘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历任中共中央工农部主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等职。  1938年4月,张国焘叛党私逃,投靠国民党,上演了一幕“中共缔造者反对中共”的丑剧,中共中央将其开除党籍。
期刊
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三十周年了,我和地方志打交道亦有十年之久,对地方志工作很有感情,借此机会,说几句话,略表心意。  我很早就对地方志感兴趣,这与我经历的两件事有关。一是民国初年,我的家乡辽县(今左权县)曾遭范姓“土匪”袭扰,我随父外逃避乱。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县志中看到了有关该事件的记载,遂对志书产生兴趣。再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看到由山西省社科院点校出版的清光绪版《山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