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中叶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特。他注重道德教化,提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的教育理念,与弟子平等相待,教学方法不拘一格。这些教育思想和方法在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王阳明 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活于明代中叶。因他曾筑室于浙江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所以,后人尊称他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军事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在哲学、军事方面有巨大的建树,而且是一位文化巨擘。王阳明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当中最高的人格理想,所以古人对阳明先生的评价很高,称他为“古今完人”、“真三不朽”。所谓“三不朽”就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人。
王阳明在五十七年坎坷而艰辛的人生历程中,除了为官管理地方,为将领兵打仗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用于讲学、传播文化。他广收门徒,传播研究所得,讲做人的道理,培养圣贤。据记载,由他亲自创建和讲过学的书院主要有浙江阳明书院,贵州龙岗书院、贵阳书院和江西白鹿书院、社学等八所。在讲学过程中,王阳明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认为,教育应该以“成德”为主,非常重视道德教化,提出了“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教育理念,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
一、以“教化为先”的施政方针
儒学是入世之学,不仅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且讲“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王阳明作为儒家思想的传承者,亦非常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他的“致良知”说最为突出地表现了儒学的这种精神。王阳明从其“万物一体”之心出发,将天下之人均视为父子兄弟,“见善不啻若己出,见恶不啻若己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好比见其父子兄弟坠溺于深渊,感觉疾痛之切体,非“呼号匍匐,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王阳明,《传习录》)不可。拯之之法,则是实施教化,使天下之人皆致其良知,为善去恶。这样,天下之人才不会“堕入禽兽而不觉”,才能真正成圣成贤。王阳明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授徒讲学、办书院、建学校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为官治理地方的施政过程中。
谢无量先生指出,王阳明“遗书论政之言,多以德治为主,所至兴学厉俗,多有可观”。[1]的确,王阳明在治理地方时,非常注重教化的作用,他说:“后之守令,不知教化为先,徒恃刑驱势迫,由其无爱民之实心。若使果然视民如己子,亦安忍不施教诲劝勉,而辄加锤楚鞭挞?孟子云: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况非善政乎?”孟子“善政不如善教”的思想把教化放在为政的首位。在实践活动中,王阳明无论是在担任地方行政长官期间,还是在领兵作战的间隙里,都非常注意“化民善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春,王阳明结束了贬谪龙场的生活,升任庐陵知县。一到任,他就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地民情。对于各种诉讼、纠纷,王阳明不是简单地给个了断,而是积极进行调解、劝导和教育。他告谕当地民众:邻里乡亲应该互相体谅,相互扶持,出入友爱,养成敦厚之风。要以良善称于乡族为美,养成仁义孝悌之风。结果,庐陵的民风为之一变,“雍雍然渐成礼让之俗矣”。
王阳明认为:“为政不事威刑,惟以开导人心为本。”足见其另类为官之道。他说,天下之所以不治,原因在于民风不善,而民风不善是由于教化未明,所以,教化之事是关系天下治乱的根本大计。王阳明每到一地任职,都想方设法施行教化,他通过颁布告谕,订立乡约,建立社学等形式施行教化,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王阳明平定广西思恩、田州的叛乱后,刚刚班师,就着手兴办了思田学校,在宾州创办宾阳书院,在南宁创办敷文书院,并亲临讲席。王阳明认为,平乱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这充分体现了王阳明政治以道德为先的施政理念。
二、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儒家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学派。《孟子》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王阳明作为儒家后期的重要代表,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思想。他曾说:“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在王阳明看来,从古至今,包括古圣贤之学,其目的都在于明人伦。所谓明人伦,就是要培养人的道德意识和价值情感,注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王阳明进一步扩大了孟子关于“明人伦”的范围。王阳明曾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斯明伦之学矣。道心也者,率性之谓也,人心则伪矣。”在王阳明看来,只要“不杂于人伪”,则一切举动、思虑都可以视为“明伦之学”。所以,王阳明所说的道心也就是良知,明人伦之学就是致良知之学。良知人人都有,只要人人都按照自己的良知、本心去做事,就可以成为圣人。
王阳明还从教育目的的角度对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批判。他说:“自科举之业盛,士皆驰骛于记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者,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王文成全书》卷七)王阳明认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致力于辞章记诵,着意于追求功名利禄,结果偏离了圣贤之学,丧失了明伦之意。因此,在讲学、办学时,王阳明特别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即把“尊德性”放在首位,教育弟子们做一个有良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人。
三、“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教育理念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王阳明学说的思想内核,贯穿他的一生。王阳明从小就立下了要成为圣人的崇高志向,他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探求、践行成圣之道,他提出了“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著名论断。圣贤人格是儒家的理想追求。孔子认为,圣人的智力和知识与生俱来,是先知先觉者,一般人是无法达到的。“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孟子说:“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认为,圣人是仅次于神的人,“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朱熹对人的理解是:“圣人万善皆备,有一毫之失,此不足为圣人。”孔、孟、朱熹所说的圣人都高高在上,无法企及。而王阳明却认为圣人和普通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次,王阳明和弟子于中、谦之(邹守益)在一起,他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说着,看着于中,“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觉得圣人标准太高,不敢当。王阳明说:“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还是不敢接受。王阳明说:“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王阳明在艰辛的人生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加深对圣人的认识,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一天,他的学生王艮出游回来,王阳明问他看见了什么,王艮说:“见满街都是圣人。”当然,满街都是圣人,并非是说人人都现实的是圣人,而是说人人都潜在的是圣人。为什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阳明的答案是:“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他认为,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良知良能”是成为圣人的根本条件,只要人人都能除去私欲的蒙蔽,恢复良知,并推致良知,通过不断地学习、磨炼,就会具备圣心,成为圣人。王阳明认为,要成为圣人,就要在“心”上下工夫,只有去了私欲,心就明亮了,就能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友爱,对朋友诚信,对国家尽忠。
四、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王阳明一生收徒讲学,门下弟子众多,其中既有平民百姓,又有官僚士绅;既有青年才俊,又有垂垂老者。他们的志趣、性格各不相同,王阳明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他说:“天之于物也,巨微修短之殊位,而生成之,一也。惟技也亦然,弓冶不相为能,而其足于用,亦一也。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仲尼之答仁孝也,孟氏之论货色也,可以观教矣。”(《王文成全书》卷七)这表明,天之生物,大小长短各不相同,但都有各自的用处。社会上的诸多行业、技能,也千差万别,“不相为能”,但都有各自的作用。所以,教育应该因人而异,照顾学生的具体情况。只要能使他们同归于善就好,不妨各成其才。王阳明认为,孔子对于仁孝问题的不同回答,孟子关于货色问题的言论,都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值得后人学习。
在《答顾东桥书》中,王阳明指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2]以成德为共同目标,是王阳明教育思想的一贯宗旨。但他同时强调,学生的才能是各不相同的,学校应该根据各人的情况,充分发展其特长,使其各尽所能,对社会作出贡献。王阳明这一思想已包含着重视个性教育的合理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对于不同的人有因材施教的问题,即使对于同一个人也有因材施教的问题。王阳明说:“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王阳明认为,教人如医生对症下药,应该各就偏蔽随时指点,不可偏执一方,学者也不可守为成训。
另外,王阳明还指出,人的认识在客观上是一个由浅而深的过程,其间可以分出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为学须是盘桓精察,历经时日,才能循序渐进,取得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论述道:“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所以,为学只能一步一步用功,不可好高骛远。
五、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
王阳明讲学授徒的最大特点是与弟子平等相待,把弟子看做朋友。他在教学中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一言堂”,而是在尊重门人独立人格、主体性、个性的前提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他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因人而异,随时指点,随处指点。他通过讲授、讨论、问答、吟诗、游览、书信往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指点教育。王阳明在教学中,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通过提问答疑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领会,始终坚持以理服人。有一次,王阳明的弟子也是他的妹婿徐爱对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没有弄明白,便向他请教。王阳明说:“你试举个例子看看。”徐爱说:“如今人们已经知道对父母要孝,对弟弟要爱护,但却没能做到,知和行分明是两回事。”王阳明解释说:“理论上知道了却不能去实行,原因是被私欲阻碍了。有了私欲,就是知道对父母应当孝顺却不尽孝,对弟弟应当爱护也不爱护。”他还通过举例子对徐爱的疑问进行解释。总之,王阳明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且讲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教学方法在今天对于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无量.阳明学派[M].上海中华书局上海,1934,第1版:150.
[2]王阳明.传习录[M].蓝天出版社北京,2007,第1版:154.
(作者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关键词: 王阳明 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活于明代中叶。因他曾筑室于浙江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所以,后人尊称他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军事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在哲学、军事方面有巨大的建树,而且是一位文化巨擘。王阳明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当中最高的人格理想,所以古人对阳明先生的评价很高,称他为“古今完人”、“真三不朽”。所谓“三不朽”就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人。
王阳明在五十七年坎坷而艰辛的人生历程中,除了为官管理地方,为将领兵打仗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用于讲学、传播文化。他广收门徒,传播研究所得,讲做人的道理,培养圣贤。据记载,由他亲自创建和讲过学的书院主要有浙江阳明书院,贵州龙岗书院、贵阳书院和江西白鹿书院、社学等八所。在讲学过程中,王阳明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认为,教育应该以“成德”为主,非常重视道德教化,提出了“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教育理念,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
一、以“教化为先”的施政方针
儒学是入世之学,不仅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且讲“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王阳明作为儒家思想的传承者,亦非常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他的“致良知”说最为突出地表现了儒学的这种精神。王阳明从其“万物一体”之心出发,将天下之人均视为父子兄弟,“见善不啻若己出,见恶不啻若己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好比见其父子兄弟坠溺于深渊,感觉疾痛之切体,非“呼号匍匐,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王阳明,《传习录》)不可。拯之之法,则是实施教化,使天下之人皆致其良知,为善去恶。这样,天下之人才不会“堕入禽兽而不觉”,才能真正成圣成贤。王阳明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授徒讲学、办书院、建学校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为官治理地方的施政过程中。
谢无量先生指出,王阳明“遗书论政之言,多以德治为主,所至兴学厉俗,多有可观”。[1]的确,王阳明在治理地方时,非常注重教化的作用,他说:“后之守令,不知教化为先,徒恃刑驱势迫,由其无爱民之实心。若使果然视民如己子,亦安忍不施教诲劝勉,而辄加锤楚鞭挞?孟子云: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况非善政乎?”孟子“善政不如善教”的思想把教化放在为政的首位。在实践活动中,王阳明无论是在担任地方行政长官期间,还是在领兵作战的间隙里,都非常注意“化民善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春,王阳明结束了贬谪龙场的生活,升任庐陵知县。一到任,他就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地民情。对于各种诉讼、纠纷,王阳明不是简单地给个了断,而是积极进行调解、劝导和教育。他告谕当地民众:邻里乡亲应该互相体谅,相互扶持,出入友爱,养成敦厚之风。要以良善称于乡族为美,养成仁义孝悌之风。结果,庐陵的民风为之一变,“雍雍然渐成礼让之俗矣”。
王阳明认为:“为政不事威刑,惟以开导人心为本。”足见其另类为官之道。他说,天下之所以不治,原因在于民风不善,而民风不善是由于教化未明,所以,教化之事是关系天下治乱的根本大计。王阳明每到一地任职,都想方设法施行教化,他通过颁布告谕,订立乡约,建立社学等形式施行教化,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王阳明平定广西思恩、田州的叛乱后,刚刚班师,就着手兴办了思田学校,在宾州创办宾阳书院,在南宁创办敷文书院,并亲临讲席。王阳明认为,平乱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这充分体现了王阳明政治以道德为先的施政理念。
二、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儒家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学派。《孟子》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王阳明作为儒家后期的重要代表,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思想。他曾说:“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在王阳明看来,从古至今,包括古圣贤之学,其目的都在于明人伦。所谓明人伦,就是要培养人的道德意识和价值情感,注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王阳明进一步扩大了孟子关于“明人伦”的范围。王阳明曾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斯明伦之学矣。道心也者,率性之谓也,人心则伪矣。”在王阳明看来,只要“不杂于人伪”,则一切举动、思虑都可以视为“明伦之学”。所以,王阳明所说的道心也就是良知,明人伦之学就是致良知之学。良知人人都有,只要人人都按照自己的良知、本心去做事,就可以成为圣人。
王阳明还从教育目的的角度对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批判。他说:“自科举之业盛,士皆驰骛于记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者,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王文成全书》卷七)王阳明认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致力于辞章记诵,着意于追求功名利禄,结果偏离了圣贤之学,丧失了明伦之意。因此,在讲学、办学时,王阳明特别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即把“尊德性”放在首位,教育弟子们做一个有良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人。
三、“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教育理念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王阳明学说的思想内核,贯穿他的一生。王阳明从小就立下了要成为圣人的崇高志向,他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探求、践行成圣之道,他提出了“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著名论断。圣贤人格是儒家的理想追求。孔子认为,圣人的智力和知识与生俱来,是先知先觉者,一般人是无法达到的。“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孟子说:“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认为,圣人是仅次于神的人,“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朱熹对人的理解是:“圣人万善皆备,有一毫之失,此不足为圣人。”孔、孟、朱熹所说的圣人都高高在上,无法企及。而王阳明却认为圣人和普通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次,王阳明和弟子于中、谦之(邹守益)在一起,他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说着,看着于中,“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觉得圣人标准太高,不敢当。王阳明说:“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还是不敢接受。王阳明说:“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王阳明在艰辛的人生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加深对圣人的认识,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一天,他的学生王艮出游回来,王阳明问他看见了什么,王艮说:“见满街都是圣人。”当然,满街都是圣人,并非是说人人都现实的是圣人,而是说人人都潜在的是圣人。为什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阳明的答案是:“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他认为,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良知良能”是成为圣人的根本条件,只要人人都能除去私欲的蒙蔽,恢复良知,并推致良知,通过不断地学习、磨炼,就会具备圣心,成为圣人。王阳明认为,要成为圣人,就要在“心”上下工夫,只有去了私欲,心就明亮了,就能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友爱,对朋友诚信,对国家尽忠。
四、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王阳明一生收徒讲学,门下弟子众多,其中既有平民百姓,又有官僚士绅;既有青年才俊,又有垂垂老者。他们的志趣、性格各不相同,王阳明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他说:“天之于物也,巨微修短之殊位,而生成之,一也。惟技也亦然,弓冶不相为能,而其足于用,亦一也。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仲尼之答仁孝也,孟氏之论货色也,可以观教矣。”(《王文成全书》卷七)这表明,天之生物,大小长短各不相同,但都有各自的用处。社会上的诸多行业、技能,也千差万别,“不相为能”,但都有各自的作用。所以,教育应该因人而异,照顾学生的具体情况。只要能使他们同归于善就好,不妨各成其才。王阳明认为,孔子对于仁孝问题的不同回答,孟子关于货色问题的言论,都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值得后人学习。
在《答顾东桥书》中,王阳明指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2]以成德为共同目标,是王阳明教育思想的一贯宗旨。但他同时强调,学生的才能是各不相同的,学校应该根据各人的情况,充分发展其特长,使其各尽所能,对社会作出贡献。王阳明这一思想已包含着重视个性教育的合理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对于不同的人有因材施教的问题,即使对于同一个人也有因材施教的问题。王阳明说:“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王阳明认为,教人如医生对症下药,应该各就偏蔽随时指点,不可偏执一方,学者也不可守为成训。
另外,王阳明还指出,人的认识在客观上是一个由浅而深的过程,其间可以分出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为学须是盘桓精察,历经时日,才能循序渐进,取得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论述道:“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所以,为学只能一步一步用功,不可好高骛远。
五、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
王阳明讲学授徒的最大特点是与弟子平等相待,把弟子看做朋友。他在教学中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一言堂”,而是在尊重门人独立人格、主体性、个性的前提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他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因人而异,随时指点,随处指点。他通过讲授、讨论、问答、吟诗、游览、书信往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指点教育。王阳明在教学中,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通过提问答疑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领会,始终坚持以理服人。有一次,王阳明的弟子也是他的妹婿徐爱对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没有弄明白,便向他请教。王阳明说:“你试举个例子看看。”徐爱说:“如今人们已经知道对父母要孝,对弟弟要爱护,但却没能做到,知和行分明是两回事。”王阳明解释说:“理论上知道了却不能去实行,原因是被私欲阻碍了。有了私欲,就是知道对父母应当孝顺却不尽孝,对弟弟应当爱护也不爱护。”他还通过举例子对徐爱的疑问进行解释。总之,王阳明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且讲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教学方法在今天对于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无量.阳明学派[M].上海中华书局上海,1934,第1版:150.
[2]王阳明.传习录[M].蓝天出版社北京,2007,第1版:154.
(作者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