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Of Studies《论读书》是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的一篇非常著名的随笔,它分析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益处、不同的读书方法以及各类书籍对人类的特殊功用,提出读书对人的性情品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对比两个译本,提出翻译应当发挥译语优势。
【关键词】信 达 雅 翻译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40-02
一、原作写作风格
Of Studies的语言风格和现代英语颇为不同。与时文相比,它显得有点像古文。全文以读书(study)为中心展开讨论,环环相扣,意思逐层递进。文字精炼,语言简约、潇洒、比喻恰当,富于想象力,处处透露出美感与智慧,说服力十足,论断分明,尤以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见长,字里行间饱含自信。不时结合使用拉丁文,使文章带有古香古色的韵味,书卷气十足。
二、对比分析
严复提出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对于散文,我认为译者在做到信、达的同时,更要注重雅。在通篇的行文上,要追求风格的一致性。如前文所言,该散文语言精炼,文章短小精悍,所以翻译的难处在于再现语言简约优美风格的同时又不失其说服力,实现刚和柔的完美结合。
在此,我将挑选王佐良和廖运范的译文(以下简称为王译和廖译)来作比较分析。
1.对比一下两篇译文的风格
王译采用半文半白的语言形式,四字词的使用频率高,语言简洁,与原文的风格十分接近,而廖译则用现代汉语的形式,使文章显得十分通俗易懂。如果按照奈达所提倡的意义的对应必须优先于文体上的对应这一言论来分析这两篇译文,那么这两篇译文都忠实于原文,在读者中产生的效应是相当的。但是,若按照科勒提出的对等观点来研究翻译对等和等效的问题,那么王译就脱颖而出了。科勒所提出的除了外延對等(denotative equivalence),主要研究词汇方面;还包括内涵对等(connotative equivalence),即文体对等,关注文体效果,古体的或是平实的;语篇规约对等(text-normative equivalence),关注不同交际场景的用法;语用对等(pragmatic equivalence),指为特定的读者群进行翻译和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针对的是韵律、隐喻和其他修辞手法的对等。王译在做到词汇、文章意义对等的同时,采用半古文的形式,凸显了文体风格的对等,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排比句和其他的修辞手法,实现了翻译的形式对等。
2.关于study(studies)一词的翻译
study(studies)一词所指广泛,动词有学习、研读、攻读的意思,名词则可指学习、读书、研究、学科(常用复数形式)。由于培根的这篇散文主要是针对读书的问题,所以两位译者都把题目译成“论读书”,但该词还在文中反复地出现,因而在翻译时对它的处理应十分小心。王译一般把它译成读书,廖译则时而译为读书,时而译为学问、学习。汉语里,“读书”的含义也比较广泛,它可指一简单的动作,即读一本书,读什么书,也可以指一种较深层次的活动,即学习一个道理,做学问。王译充分利用了这点优势,利用本意与引申义进行翻译。如第二段的第二句:They(studies)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王译为:“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而廖译为:“学问能美化人性,经验又能充实学问。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诱导,而学问本身又必须以经验来规范,否则便太迂阔了”。王佐良在深切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把第一个studies译为读书,指学习书中道理的活动,翻译第二个studies时,以前文为基础,直接提出书中的道理需要以经验范之,处理得非常灵活,又使语言层面丰富。而廖译,忽然把前文一直译作的“读书”,换作“学问”,显得有点前后不一。“学问”一词贯穿始终,语言显得冗杂,语义没有得到很好的强化。
3.平行结构的翻译
原文第一段王译四字词:“独处幽居”、“高谈阔论”、“处世判事”、“练达之士”、“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好学深思”等的使用,使文章文采飞扬,相对“高谈阔论”,廖译用的“谈话”显得逊色不少。而第一句原文用for构成的三个平行结构: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王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以三个“足以”还原平行结构,层次推进,而廖译为:“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译文简洁有余却气势不足,三个词组的并列没有很好地还原原文通过排比句式所展示的强烈语气。此外,牛津字典中expert解为:a person with special knowledge, skill or training in sth. 在廖译对应为:“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稍有信息超载之嫌,既然expert一词可以指知识,又可以指经验技巧,那么怎么可以说这个人有经验就没有学识呢。经验阅历本身就可以造就一种学识,使人有学术知识和修养。而王佐良选用“练达之士”,非常明智,没有费力地分裂经验和学识,只是说这些人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较准确地还原了原文信息。
在第六段培根陈述了不同范畴阅读的作用,原文罗列了一些学科,如histories, poets, mathematics, natural philosophy, moral, logic and rhetoric等,采用的都是主谓式的结构,在翻译这些学科时,王译先是采用动宾式的结构,如“读史”、“读诗”,后面的采用名词结构“数学”、“科学”、“伦理学”,最后用偏正式短语“逻辑修辞之学”,结构上显得不大对称,我认为还不如像廖译那样,从头到尾使用名词结构。
此外,在翻译各种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时,王译用“利”译is good for,再次将汉语言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若能把“骑术”改为“骑马”,就十分完美了,因为前文“滚球”、“射箭”和“慢步”都是动宾式的结构,而“骑术”指的是骑马的技术,是为偏正式,破坏前后文的一致性。
再有就是let him study the schoolmen, be not apt to beat over matters.廖译为“就让他去请教那些演绎派的大师们”和“心灵迟滞”不如王译“可令读经院哲学”和“不善求同”的妙,因为原文中schoolmen指吹毛求疵者,并不是褒义的用法,王译巧妙地用“经院哲学”一笔带过,避免了曲解原文的危险。
三、结束语
郭沫若先生曾说:“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王译翻译水平相当高,已等同于创作。他的遣词造句绝不是可以通过简单地查字典获得的,它体现的是王佐良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研读了这两篇译文,尤其是王佐良先生的译文后,我得到了一些启示。目前许多外语学习者都忽视了对母语的学习和探究,造成汉语的语言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往往自身能理解和鉴赏英语文章,但一旦要诉诸文字便囊中羞涩,有时甚至会导致汉语的行文读起来十分别扭,成了欧式中文,所以在学习另一门语言时,我们不能以牺牲母语为代价,相反,我们更要提升自己的汉语言水平。只有这样,在翻译时,我们才能尽可能地发挥汉语言的表达优势,真正地做到“信、达、雅”,尤其是“雅”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2001
2 培根.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2.htm
3 Francis Bacon.中外文化导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4 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10
【关键词】信 达 雅 翻译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40-02
一、原作写作风格
Of Studies的语言风格和现代英语颇为不同。与时文相比,它显得有点像古文。全文以读书(study)为中心展开讨论,环环相扣,意思逐层递进。文字精炼,语言简约、潇洒、比喻恰当,富于想象力,处处透露出美感与智慧,说服力十足,论断分明,尤以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见长,字里行间饱含自信。不时结合使用拉丁文,使文章带有古香古色的韵味,书卷气十足。
二、对比分析
严复提出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对于散文,我认为译者在做到信、达的同时,更要注重雅。在通篇的行文上,要追求风格的一致性。如前文所言,该散文语言精炼,文章短小精悍,所以翻译的难处在于再现语言简约优美风格的同时又不失其说服力,实现刚和柔的完美结合。
在此,我将挑选王佐良和廖运范的译文(以下简称为王译和廖译)来作比较分析。
1.对比一下两篇译文的风格
王译采用半文半白的语言形式,四字词的使用频率高,语言简洁,与原文的风格十分接近,而廖译则用现代汉语的形式,使文章显得十分通俗易懂。如果按照奈达所提倡的意义的对应必须优先于文体上的对应这一言论来分析这两篇译文,那么这两篇译文都忠实于原文,在读者中产生的效应是相当的。但是,若按照科勒提出的对等观点来研究翻译对等和等效的问题,那么王译就脱颖而出了。科勒所提出的除了外延對等(denotative equivalence),主要研究词汇方面;还包括内涵对等(connotative equivalence),即文体对等,关注文体效果,古体的或是平实的;语篇规约对等(text-normative equivalence),关注不同交际场景的用法;语用对等(pragmatic equivalence),指为特定的读者群进行翻译和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针对的是韵律、隐喻和其他修辞手法的对等。王译在做到词汇、文章意义对等的同时,采用半古文的形式,凸显了文体风格的对等,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排比句和其他的修辞手法,实现了翻译的形式对等。
2.关于study(studies)一词的翻译
study(studies)一词所指广泛,动词有学习、研读、攻读的意思,名词则可指学习、读书、研究、学科(常用复数形式)。由于培根的这篇散文主要是针对读书的问题,所以两位译者都把题目译成“论读书”,但该词还在文中反复地出现,因而在翻译时对它的处理应十分小心。王译一般把它译成读书,廖译则时而译为读书,时而译为学问、学习。汉语里,“读书”的含义也比较广泛,它可指一简单的动作,即读一本书,读什么书,也可以指一种较深层次的活动,即学习一个道理,做学问。王译充分利用了这点优势,利用本意与引申义进行翻译。如第二段的第二句:They(studies)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王译为:“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而廖译为:“学问能美化人性,经验又能充实学问。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诱导,而学问本身又必须以经验来规范,否则便太迂阔了”。王佐良在深切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把第一个studies译为读书,指学习书中道理的活动,翻译第二个studies时,以前文为基础,直接提出书中的道理需要以经验范之,处理得非常灵活,又使语言层面丰富。而廖译,忽然把前文一直译作的“读书”,换作“学问”,显得有点前后不一。“学问”一词贯穿始终,语言显得冗杂,语义没有得到很好的强化。
3.平行结构的翻译
原文第一段王译四字词:“独处幽居”、“高谈阔论”、“处世判事”、“练达之士”、“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好学深思”等的使用,使文章文采飞扬,相对“高谈阔论”,廖译用的“谈话”显得逊色不少。而第一句原文用for构成的三个平行结构: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王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以三个“足以”还原平行结构,层次推进,而廖译为:“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译文简洁有余却气势不足,三个词组的并列没有很好地还原原文通过排比句式所展示的强烈语气。此外,牛津字典中expert解为:a person with special knowledge, skill or training in sth. 在廖译对应为:“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稍有信息超载之嫌,既然expert一词可以指知识,又可以指经验技巧,那么怎么可以说这个人有经验就没有学识呢。经验阅历本身就可以造就一种学识,使人有学术知识和修养。而王佐良选用“练达之士”,非常明智,没有费力地分裂经验和学识,只是说这些人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较准确地还原了原文信息。
在第六段培根陈述了不同范畴阅读的作用,原文罗列了一些学科,如histories, poets, mathematics, natural philosophy, moral, logic and rhetoric等,采用的都是主谓式的结构,在翻译这些学科时,王译先是采用动宾式的结构,如“读史”、“读诗”,后面的采用名词结构“数学”、“科学”、“伦理学”,最后用偏正式短语“逻辑修辞之学”,结构上显得不大对称,我认为还不如像廖译那样,从头到尾使用名词结构。
此外,在翻译各种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时,王译用“利”译is good for,再次将汉语言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若能把“骑术”改为“骑马”,就十分完美了,因为前文“滚球”、“射箭”和“慢步”都是动宾式的结构,而“骑术”指的是骑马的技术,是为偏正式,破坏前后文的一致性。
再有就是let him study the schoolmen, be not apt to beat over matters.廖译为“就让他去请教那些演绎派的大师们”和“心灵迟滞”不如王译“可令读经院哲学”和“不善求同”的妙,因为原文中schoolmen指吹毛求疵者,并不是褒义的用法,王译巧妙地用“经院哲学”一笔带过,避免了曲解原文的危险。
三、结束语
郭沫若先生曾说:“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王译翻译水平相当高,已等同于创作。他的遣词造句绝不是可以通过简单地查字典获得的,它体现的是王佐良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研读了这两篇译文,尤其是王佐良先生的译文后,我得到了一些启示。目前许多外语学习者都忽视了对母语的学习和探究,造成汉语的语言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往往自身能理解和鉴赏英语文章,但一旦要诉诸文字便囊中羞涩,有时甚至会导致汉语的行文读起来十分别扭,成了欧式中文,所以在学习另一门语言时,我们不能以牺牲母语为代价,相反,我们更要提升自己的汉语言水平。只有这样,在翻译时,我们才能尽可能地发挥汉语言的表达优势,真正地做到“信、达、雅”,尤其是“雅”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2001
2 培根.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2.htm
3 Francis Bacon.中外文化导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4 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