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隐性课程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也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思想政治教学作为道德与法律教育的主阵地,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法治精神,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却充斥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这种背景下,关于其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成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本文主要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实施、意义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其开发的理想路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 隐性课程 思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21-01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它既可能是一种教育活动,也可能一种学生自发的学习活动。西方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比较早,普遍认为这个概念产生于60、70年代的杰克逊在《课堂中的生活》中提出来的。隐性课程的概念自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课程研究学者们的兴趣和广泛关注,也很快被人们接受。
  我国开始集中研究隐性课程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与其相联的教育实践有:能力分组、师生关系、课堂规范与过程、隐含的教材内容、学生性别差异、班级奖励结构等;其效果体现在政治社会化、价值观与文化道德的习得、权力观念的形成、阶级差异的加深等方面。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隐性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推进新课改的实施
  隐性课程对当代的教育理论,特别是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的实证化、科学化、价值中立倾向的一种有效反应,是对过去过分理性化,过分单一传统课程模式的批评和有效补充。隐性课程因其在学生发展中未被发现的的各种有效作用得到了关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寻找到了一条全新的路子,也为当下高中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
  高中的新课程改革于本世纪初提出后相继在我国各省、市、区实施,这是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教育思想上一次翻天覆地的改变,是几千年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由此引发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材处理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因此新课改被公认为课程发展领域的一次至关重要的革命,在这次革命中,能够从全新的视角、利用多元化的方法去研究隐性课程,激发出隐性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是新课改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说,改革的意义深远,我们很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思考,首先要能确保准确地把握新课改精神,尽量避免在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出现偏差,陷入误区。因为在隐性课程中,学生也可以是一种自发的学习活动,因此,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在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同时,又可以推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
  作为教师,我们都能感受到教学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即教师的教学活动能给受教育者带来欢乐而又内涵的心理体验,能够激发和引导人们不断探索学习、追求真理。为了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开展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要求和尊重个性价值的前提下,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使教师的教学效率高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不仅仅要做到有效,还要追求高效,即“轻负高质”“轻负”并不是说学生没有負担,而是在尊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减轻一些不必要的负担,把孩子们从课堂、作业中解救出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相对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资源丰富而比较隐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高中学生学习到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挖掘利用隐性资源中的实物资源
  实物资源是隐性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离我们最近。我们所处的高中的教学楼、实验室、体育馆、会议室等都属于实物资源,甚至包括有些为教学教育活动专门制作的模型、标本、仪器等也是隐性课程资源中实物资源的体现。整洁干净的校园环境也是实物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环境中, 在实物资源的有效支撑下, 学生获得合理有序的情感体验, 从而实现自身情操的陶冶。在实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注意尽量保持实物的本来风貌,适当地加以修饰。例如可以在室内布置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有关的学习园地和墙报等,也可以悬挂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迹等,这样潜移默化地推动思想政治教学,起到信息传递和教学过程生活化处理的目的。学校的这些隐性课程资源应该坚持和谐的大主题,让学生自觉规范言行,养成良好习惯,行为规范从而实现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
  (二)挖掘利用隐性资源中的网络资源
  今天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快捷与便利,使得网络教学资源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内容丰富多样、类型多元的学习环境,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多类型资源的动态化展示, 让情境教学和角色模拟更能激发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革命系列电影或者德育视频,让学生在音视频资源的欣赏学习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和真善美的教学主基调。从而在高尚情感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在开发网络隐性课程资源时,最关键的是找到与学生学习实际的重合点在哪,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教育目的。针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我建议必须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向的网络化课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通过建立论坛、讲坛、交互式学习等模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当然,还可以建立教师借助在线网络为学生答疑解惑、批改作业等新的形式。
  网络隐性课程的资源开发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的思维意识,在尊重遵守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关爱尊重学生,实现网络隐性课程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发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三)挖掘利用隐性资源中的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也是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资源的一部分,现在越来愈多的学校把目光转向了文化建设,包括学校对传统文化的诵读和重视等等,文化资源就是校园的精神文化,这里主要表现说学校的校风、校训和班风等等。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让学生团结起来, 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爱国的情感等等,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其次,好的教风具有一定的教学感染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凭借幽默、独特的教风赢得学生肯定, 在课上课下把这种积极的教学精神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保持情绪乐观积极和探索知识的激情与动力。其实无论是班风还是校风还是教风,都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一部分,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良好的道德熏陶和精神感染,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简介:
  李清晨(1994-),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身份之象征和精神传承之载体,更是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主要由地方政府、第三方组织及社会群众等三个群体完成,其中地方政府在该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应该承担起非遗的传承保护以及产业化过程中的主要责任。黎锦作为海南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以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海南黎族几千年历史的沧桑,表现着黎族文化的点滴,凝聚着黎族人的血与魂。但黎族由
草本花卉播种育苗属于十分细致的工作,也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保证育苗质量,才能加快苗株的生长速度,并提升草本花卉的生产水平。因此,在草本花卉播种育苗的过程中,应使用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利用一定的栽培技术有效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不仅能帮助茶农
在甘肃省有一条著名的交通要道——河西走廊,在河西走廊西端,有一个以盛产瓜果闻名的古县,它就是名闻遐迩的瓜州县。瓜州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唐武德五年(622)改称瓜州,宋元相沿。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瓜州县。瓜州因瓜而得名,自古盛产瓜果,享有“中国蜜瓜”之乡的美誉。  说起瓜州的西瓜,有许多传说趣闻。相传,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路過渊泉时,不知是风侵霜冻疲累不支,还是
近年来,生物有机肥料在苹果生产方面得到大力推广,但在陇东黄土高原其影响苹果生育性状指标及增产成效方面没有具体指标作为支撑,通过实验,生物有机肥料可明显提升苹果生育性
【摘 要】全面质量管理(TQM)在各国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时间、背景、路径和理论探讨的深度方面都存在差异。美国作为先行者,实施时间上最早,实践的途径最广,理论的成果也最丰富。英国紧随其后,实践时间上稍晚于美国,实施的学校和途径也少于美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TQM在高教领域的应用与英美相比,时间上存在着时滞,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上,缺乏具体的实践。  【关键词】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历
摘要根据2014年保定市24個县区面板数据,利用DEA三阶段模型对保定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生产总值、教育水平、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等环境变量对农业生产效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投入要素冗余的减少有显著正向作用。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是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DEA三阶段模型;农业生产效率;保定市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