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一九四二》,将一个愈合了70年的伤口,重新扒开,露出血淋淋的创面——那个满目疮痍、饿殍遍野、甚至人吃人的年代。可电影的艺术光环容易让人忽略史实,反而那些走过1942年的幸存者更能将灾难赤裸裸地还原。
2012年岁末,本刊记者走进豫中农村,寻找那群幸存者。记清灾难且健在的幸存者不多,每个村子仅能寻到五六个。老态龙钟的他们表面看来与普通老人并无二致,可提起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的饥荒时便泪眼婆娑。
“民国三十一年闹饥荒的事,您还记得吗?”西华县皮营乡安营村一位85岁的幸存者有些耳背,但在听清这个问题后突然有了反应,颤颤巍巍地重复:“苦啊,民国三十一年我记得,真苦啊,饿死了很多人……”
“民国三十一年”于很多幸存者而言,就像一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可“饿死很多人”的这场灾难,时间应该拉得更长。
1938年,日军进犯,蒋介石决定“以水代兵”,扒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此举造成河南约89万人死亡,1250多万百姓受灾。随后紧跟的三年大旱、蝗灾,及连年征收的军粮,让“兵役第一、征实第二”的河南陷入饥荒,也造成1942年旱灾中约300万人的死亡。
众多家庭因此支离破碎,在豫中、豫西的村落里随意打听,便能搜罗出许多妻离子散的往事。只是逝者已矣,唯有生者仍用旧时光的笔触,丈量着痛苦的深度。
她并不介意自己被母亲卖掉,反倒庆幸母亲用自己换来六斗粮食,救了全家的命。
被卖掉的女儿
延津县小潭乡,86岁的郭春芳坐在床头,手忙脚乱地寻找昨日放在口袋里的纸条。年岁大了,记性不好,小儿子的媳妇站一旁帮腔:“那些旧事可都记得真真的,虽然俺娘从来不敢去想。”
灾难
“地主家的麦粒都小得可怜,穷人就更没吃的了。”郭春芳的表情凝重,眉头紧锁,眼眶湿润,思绪回到70年前那场大难。郭春芳的老家,河南北部的辉县,受灾极为严重。1938年的洪水、三年的大旱和蝗灾让辉县连着几年的收成都不足两成。辉县就此被打回物物交换的时代。郭春芳的邻居把自家小孩放到城里的市集上,准备换几斗粮食,但等了几天,都无人问津。
人们已无以为食,饥不择物,甚至连秋天里的大雁屎,都成了香饽饽。在食尽草根、树皮、树叶后,辉县过半数的人选择了集体逃荒。
郭春芳一家十一口,面临的饥饿问题尤为严峻。父母舍不得用孩子去交换粮食,便在1942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带着孩子从辉县出发,一路向山西曹县奔去。向西讨饭,是他们那千百年沿袭下来的“出路”。
逃荒
郭春芳裹着脚,在雪地里跑不快,母亲便解开她的裹脚布。她的小脚在雪地上印出深深浅浅的鞋印,只有普通人鞋印的一半大。被束惯了的脚,却因冻僵而感觉不到疼痛。沿路上,若有难民因寒冷、饥饿或筋疲力尽倒下,通常也就永远倒下了。
郭春芳一家沿路乞讨,偶尔拿到施舍,却不会立马吃掉。他们将食物藏在胸前或裤裆里,饿得实在没办法,才拿出来吃两口。
走了整整三天,他们才走到延津县小潭乡,离目的地还有很远,可郭春芳的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早就熬不住了。
母亲决定停下来,因为有路人说,在延津县也能讨到饭。一家人缩在小潭乡村民的屋檐下,以此为据点,再分散乞讨。
13岁的郭春芳跟着16岁的大哥一起,走了好远,到了大户人家的门口。两人跪着,乞求着,跪了几个钟头,才有人舀了半碗小米出来。大哥伸手去接,那人突然停手,打量他:“原来是年轻小伙子。”
大哥耐不住饿,不断作揖,还指着郭春芳:“妹妹饿啊,家里还有三个小妹,求求您,行行好。”那人斜睨着他:“小伙子还好意思要饭,不害臊。”
大哥委屈地看看郭春芳,再没敢伸手。而后不久,大哥就离开他们独自出去讨生活,一去不复返。
生存
父母顾不着伤心,只求一天能让孩子们吃上一口粮食。
当地有好心人收留了郭春芳,让她帮家里做事,也给口饭吃。可小妹就没那么幸运。由于长期匮乏食物,且到处奔波,在讨饭的第二年冬天,小妹饿死在异乡。
只剩剜心的疼,所有人都压抑地憋着,想哭却哭不出来,“俺娘抚摸着妹妹的头,口里念着‘孩儿啊,你不用再遭罪了。’”父亲接过妹妹,已饿得步履蹒跚,其他人也偏偏倒倒地跟在他身后。“连寻一处能好好安葬她的地方都那么难。俺爹最后把妹妹抱进了一个烧砖用的窑洞,俺们姐弟几个站在窑洞门口,吹着冷风,全身上下都在哆嗦,想着妹妹终于暖和了……”
除了在好心人家里帮衬,郭春芳还得外出帮家里人乞讨。有乡民让母亲把郭春芳嫁给当地人,这样能换几斗粮食。母亲不肯。“直到俺十六岁那年,俺娘才相中了俺家掌柜的(郭春芳丈夫)。”那个叫孟青山的男人,老实可靠,是地主家的长工,快三十六岁还没娶上老婆。他积攒了全年的俸禄——六斗粮食,买来了郭春芳。
提起那六斗粮食,郭春芳满布皱纹的脸上竟洋溢着幸福,“全是好粮食啊,二斗小米、二斗小麦、二斗高粱。换了救命粮,家里人就活了下来,还在解放后回了辉县。”
忏悔
“十六岁小妮卖给三十六岁的老头儿”,提起郭春芳,村里人至今仍会这样描述。可郭春芳不这么想,“要是早点换来粮食,俺哥就不会走,俺妹就不会死。”说着说着就哭天抢地起来。
儿媳忙递上纸巾,郭春芳没接,从兜里掏出旧巴巴地一团纸拭泪:“我不能想,没法说,一想就哭。昨晚还梦见哥哥像当初那样,跪在我面前,一直作揖,口里叨叨着‘救救俺妹妹,救救俺妹妹’。”
又一阵哀嚎,儿媳安慰:“别想啦,俺爹就说不让跟你提。俺爹对你可好,还常说你吃了太多苦,让俺们对你好。”提起丈夫孟青山,郭春芳平静起来,“俺掌柜对俺好,从来不打俺。”郭春芳仔细回想着:“他走了也快六七年了吧。” 孟青山的确待她好,三个儿子及儿媳都听从父亲的教诲,从不主动提起当年的事,还每年带她回辉县和娘家人团聚。
可郭春芳仍不愿放下过去,午夜梦回时免不了几滴清泪,衣食住行似乎也刻意停在当时的穷苦里。她坐在乱蓬蓬的床头,披着泪渍斑斓的老旧衣衫,仔细摆放吃了数日的几瓣泛黄苹果,将那些苦痛含在嘴里,堵上心头。
5个子女异口同声地说母亲郭素贞命很苦,因为她的好运在19岁前就耗尽了。
重组家庭之殇
1
1938年初夏,西华县田口乡西竹元田庄村,郭素贞一家七口围坐在矮桌前,吃着馍,喝着玉米糊糊。在那个地主当道、日寇进犯的年代,郭素贞的家庭算得上现在的“小康家庭”。父亲是大户人家的厨师,自家又有地,母亲、哥哥、嫂子、姐姐和自己都是劳动力。哥哥的女儿郭英自出生就颇受宠爱,尽管在战乱中,可这个小家还是其乐融融。
郭素贞的命数就从蒋介石下令扒开花园口起开始骤变,享用了19年的幸福温馨荡然无存。
1938年6月9日,花园口决堤,滔滔黄河水顺着贾鲁河迅速下泄,郭素贞所在的西华县,很快也被大水淹没。只要想到那年的大水,郭素贞就心悸:“起先,水远远的像蜈蚣,很快就变成蟒蛇,吞没整个村子,也吞没了家。”
哥哥、嫂子和姐姐都在大水中丧生,父母也因灾后患病于1940年离世。原本的七口之家仅剩她和6岁大的侄女,寄居在隔房亲戚家。郭素贞常杵在堆满厚厚沉沙的贫瘠土地上,无力地痛哭。
2
次年初春,灾民们刚建好家园,三年大旱就接踵而至。到1942年秋天,西华县愣是没下一滴雨,土地裂出二指宽的大缝,往地上浇上一瓢水还能滋滋冒烟。灾民们只能眼巴巴地饿着等雨。
而此时,因亲戚家中粮食短缺,郭素贞已被送到县城给有钱人家当佣人,每天能吃上一顿饭,侄女郭英则留在农村老家。
郭素贞对这个侄女格外看重,对她而言,郭英是最亲的人,是她对老家所有的念想。可郭素贞的念想和灾民对雨水的念想一样,都断送在了蝗灾上。
眼看到了秋收季节,没等来雨水,反倒等来铺天盖地的蝗虫。遮天蔽日的蝗虫黑压压地落在庄稼地里,“沙沙沙”地咀嚼掉村民们最后的救命口粮。
灾民们把家里能吃的都吃光了,能卖的都卖光了,连自家的农具都贱卖换粮后,只能外出逃荒。郭英也跟着远房亲戚离开了西华县。可这一走,就再没回来,成为郭素贞永远的心病。
3
1945年,郭素贞经人介绍,嫁给了邻村的张景云。
张景云是部队里的军医,官至少校,原本有一房妻子。可前妻李月菊死在随军路上,留下一双儿女跟着张景云父母住在西华老家。就是那场让人无法释怀的饥荒。父亲惨死,却没钱埋葬,张景云的几个兄弟在一棵杨树下刨了个浅浅的墓穴,用布裹裹尸体就埋了进去。远在战场的张景云接到家书时,觉得胸中巨痛却无力改变。紧随而至的噩耗,让他把拳头都攥出血来:在逃荒路上,自己的儿子患病死去,女儿在混乱中丢失。
因这般同病相怜,且随军后能吃上饱饭,郭素贞觉得孤苦无依的自己总算有了依靠。哪知张景云待她并不好。失去至亲后的张景云像变了个人,言语暴戾,脾气火爆,郭素贞稍不留神就会被打。尤其在他愤懑时,郭素贞连劝也不敢劝。
张景云心里有苦,他在前线为国卖命,可自己的家人却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可他并无意分享自己的亏欠和内疚,更无法站在郭素贞的苦痛里思考问题。
郭素贞原以为同命人的惺惺相惜,现实中却是彼此心里都有跨不
出的伤痛。
4
解放后,退役的张景云和郭素贞回到西华老家定居。郭素贞为张景云生了5个子女。可在5个子女眼里,张景云对郭素贞并不好,对子女的教育也严苛,动辄拳脚相向。只有在提到失散的女儿时,张景云的脸上才会流露出慈爱和温情。
上世纪60年代初,西华县人口普查,张景云听说邻村有个叫“张玲”的女孩户籍不详,便立马丢下手里的事情跑去。他心心念念那会是他牵挂多年的女儿,可最终的结果让他沮丧。他黑着脸回家,踹倒堂屋里的凳子,家里谁也不敢吭声询问。
他仍没放弃,到处打听和寻找,但就像大海捞针。张景云时常碎念:“要是当初把他们带身边,现在都比老大洪领大好几岁了。”他十分注重家庭的齐整,哪怕对逝去的亲人。比如条件稍微好点,就立马为老父亲迁了坟,年年都去拜祭。
郭素贞和他一样,常提起她失散的侄女。彼此都揣着糟心的事,日子过得也苦痛些。
5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郭英才突然找上门来。那天,郭素贞正在家里干活,突然进来一个陌生的中年女人,一见她就眼泪汪汪的。“姨,俺是郭英。”话刚出口,郭素贞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往外流。
“你,是郭英?”郭素贞颤抖着,声音也不规则地颤栗。拼命睁大双眼从头到脚打量她,进而泣不成声,还用双手紧紧握住郭英的手肘,一直舍不得放。
像做梦一样,郭英真的回来了。可郭英讲的往事,却让郭素贞轻松不起来。当年的事,郭英记不太清,只知道自己不断被卖来卖去,最后卖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男人。
“十五岁不到的妮子,嫁给快四十岁的老头儿。”每每说起,郭素贞总不安心。郭英走后不久,郭素贞就让二儿子张洪波领着自己到郭英在信阳的家。看到郭英日子过得还算顺溜,才减缓了自己的内疚。
这件事无疑刺激到张景云,郭英都找上门来了,可他的女儿兴许这辈子都见不上了。
6
等了大半辈子的张景云果真没能见上失散的女儿,2012年5月7日,郭素贞去世后的第115天,张景云也跟着去了。
子女们收拾遗物时发现了他三年前查出膀胱瘤的诊断书。只是他谁也没告诉。因为那时,郭素贞已因年岁大后大脑萎缩而痴呆。他要照顾她,也不想儿女们操心。
子女们还是怨他,说他从来都没对母亲好过。其实,晚年的张景云曾不断努力弥补。他照顾着郭素贞的衣食起居。郭素贞爱吃花生,但嚼不动,他就把花生磨成粉喂她;还每天把郭素贞吃的药备好,送到她手里。可在他懂得珍惜眼前人时,郭素贞已因痴呆记不住,也感受不到了。
吃了一辈子苦的郭素贞在糊涂后变得异常古怪,常对着空气讲话,就像家里七口人都在那会儿,厉声叫着娘,还哭着撒娇。她没有安全感,也愈发害怕失去,甚至臆想出张景云有了外遇,吵闹着要离婚。
不久,张景云也厌烦了,两个九十多岁的老人闹起了分居。可当郭素贞真的走后,张景云却止不住忧思,一直想象她还在身边。等到他也走了,子女们将他俩的遗照放在了一起,她脸上仍带着无法愈合的苦痛,他则带着终身的遗憾。
或许,这就是1942带来的另一种殇。
采访手记
重拾历史阵痛
因为缺少饥饿的记忆,我们也或缺了对饥饿者的悲悯。
在各大院线观影《一九四二》时总能听到莫名的大笑,或许是因“冯氏幽默”,亦或许是那些衣衫褴褛、人形鬼貌的人离现实太远。微博上叫嚣的当代喜剧《泰囧》票房远超《一九四二》,也不乏看客嬉笑着打趣偷乐。
可《一九四二》终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段真实的历史。那些受难者的苦痛,并未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去。只有重拾历史的阵痛,才能警醒当下,昭示未来。
十余位至今健在的幸存者重组了当年的灾难:他们的村里都死了数十人,他们都见过听过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荒谬事。但他们仍说自己是幸运的,包括被母亲卖掉的郭春芳,因为艰难地活了下来。他们愿意重提当年的灾难,却不愿提起“卖儿卖女”、“人吃人”的敏感话题。
面对无法救赎的苦痛,能够理解亲历者的敏感或遗忘,但若所有的人都选择遗忘,那么下一场灾难仍会将我们埋葬。
2012年岁末,本刊记者走进豫中农村,寻找那群幸存者。记清灾难且健在的幸存者不多,每个村子仅能寻到五六个。老态龙钟的他们表面看来与普通老人并无二致,可提起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的饥荒时便泪眼婆娑。
“民国三十一年闹饥荒的事,您还记得吗?”西华县皮营乡安营村一位85岁的幸存者有些耳背,但在听清这个问题后突然有了反应,颤颤巍巍地重复:“苦啊,民国三十一年我记得,真苦啊,饿死了很多人……”
“民国三十一年”于很多幸存者而言,就像一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可“饿死很多人”的这场灾难,时间应该拉得更长。
1938年,日军进犯,蒋介石决定“以水代兵”,扒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此举造成河南约89万人死亡,1250多万百姓受灾。随后紧跟的三年大旱、蝗灾,及连年征收的军粮,让“兵役第一、征实第二”的河南陷入饥荒,也造成1942年旱灾中约300万人的死亡。
众多家庭因此支离破碎,在豫中、豫西的村落里随意打听,便能搜罗出许多妻离子散的往事。只是逝者已矣,唯有生者仍用旧时光的笔触,丈量着痛苦的深度。
她并不介意自己被母亲卖掉,反倒庆幸母亲用自己换来六斗粮食,救了全家的命。
被卖掉的女儿
延津县小潭乡,86岁的郭春芳坐在床头,手忙脚乱地寻找昨日放在口袋里的纸条。年岁大了,记性不好,小儿子的媳妇站一旁帮腔:“那些旧事可都记得真真的,虽然俺娘从来不敢去想。”
灾难
“地主家的麦粒都小得可怜,穷人就更没吃的了。”郭春芳的表情凝重,眉头紧锁,眼眶湿润,思绪回到70年前那场大难。郭春芳的老家,河南北部的辉县,受灾极为严重。1938年的洪水、三年的大旱和蝗灾让辉县连着几年的收成都不足两成。辉县就此被打回物物交换的时代。郭春芳的邻居把自家小孩放到城里的市集上,准备换几斗粮食,但等了几天,都无人问津。
人们已无以为食,饥不择物,甚至连秋天里的大雁屎,都成了香饽饽。在食尽草根、树皮、树叶后,辉县过半数的人选择了集体逃荒。
郭春芳一家十一口,面临的饥饿问题尤为严峻。父母舍不得用孩子去交换粮食,便在1942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带着孩子从辉县出发,一路向山西曹县奔去。向西讨饭,是他们那千百年沿袭下来的“出路”。
逃荒
郭春芳裹着脚,在雪地里跑不快,母亲便解开她的裹脚布。她的小脚在雪地上印出深深浅浅的鞋印,只有普通人鞋印的一半大。被束惯了的脚,却因冻僵而感觉不到疼痛。沿路上,若有难民因寒冷、饥饿或筋疲力尽倒下,通常也就永远倒下了。
郭春芳一家沿路乞讨,偶尔拿到施舍,却不会立马吃掉。他们将食物藏在胸前或裤裆里,饿得实在没办法,才拿出来吃两口。
走了整整三天,他们才走到延津县小潭乡,离目的地还有很远,可郭春芳的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早就熬不住了。
母亲决定停下来,因为有路人说,在延津县也能讨到饭。一家人缩在小潭乡村民的屋檐下,以此为据点,再分散乞讨。
13岁的郭春芳跟着16岁的大哥一起,走了好远,到了大户人家的门口。两人跪着,乞求着,跪了几个钟头,才有人舀了半碗小米出来。大哥伸手去接,那人突然停手,打量他:“原来是年轻小伙子。”
大哥耐不住饿,不断作揖,还指着郭春芳:“妹妹饿啊,家里还有三个小妹,求求您,行行好。”那人斜睨着他:“小伙子还好意思要饭,不害臊。”
大哥委屈地看看郭春芳,再没敢伸手。而后不久,大哥就离开他们独自出去讨生活,一去不复返。
生存
父母顾不着伤心,只求一天能让孩子们吃上一口粮食。
当地有好心人收留了郭春芳,让她帮家里做事,也给口饭吃。可小妹就没那么幸运。由于长期匮乏食物,且到处奔波,在讨饭的第二年冬天,小妹饿死在异乡。
只剩剜心的疼,所有人都压抑地憋着,想哭却哭不出来,“俺娘抚摸着妹妹的头,口里念着‘孩儿啊,你不用再遭罪了。’”父亲接过妹妹,已饿得步履蹒跚,其他人也偏偏倒倒地跟在他身后。“连寻一处能好好安葬她的地方都那么难。俺爹最后把妹妹抱进了一个烧砖用的窑洞,俺们姐弟几个站在窑洞门口,吹着冷风,全身上下都在哆嗦,想着妹妹终于暖和了……”
除了在好心人家里帮衬,郭春芳还得外出帮家里人乞讨。有乡民让母亲把郭春芳嫁给当地人,这样能换几斗粮食。母亲不肯。“直到俺十六岁那年,俺娘才相中了俺家掌柜的(郭春芳丈夫)。”那个叫孟青山的男人,老实可靠,是地主家的长工,快三十六岁还没娶上老婆。他积攒了全年的俸禄——六斗粮食,买来了郭春芳。
提起那六斗粮食,郭春芳满布皱纹的脸上竟洋溢着幸福,“全是好粮食啊,二斗小米、二斗小麦、二斗高粱。换了救命粮,家里人就活了下来,还在解放后回了辉县。”
忏悔
“十六岁小妮卖给三十六岁的老头儿”,提起郭春芳,村里人至今仍会这样描述。可郭春芳不这么想,“要是早点换来粮食,俺哥就不会走,俺妹就不会死。”说着说着就哭天抢地起来。
儿媳忙递上纸巾,郭春芳没接,从兜里掏出旧巴巴地一团纸拭泪:“我不能想,没法说,一想就哭。昨晚还梦见哥哥像当初那样,跪在我面前,一直作揖,口里叨叨着‘救救俺妹妹,救救俺妹妹’。”
又一阵哀嚎,儿媳安慰:“别想啦,俺爹就说不让跟你提。俺爹对你可好,还常说你吃了太多苦,让俺们对你好。”提起丈夫孟青山,郭春芳平静起来,“俺掌柜对俺好,从来不打俺。”郭春芳仔细回想着:“他走了也快六七年了吧。” 孟青山的确待她好,三个儿子及儿媳都听从父亲的教诲,从不主动提起当年的事,还每年带她回辉县和娘家人团聚。
可郭春芳仍不愿放下过去,午夜梦回时免不了几滴清泪,衣食住行似乎也刻意停在当时的穷苦里。她坐在乱蓬蓬的床头,披着泪渍斑斓的老旧衣衫,仔细摆放吃了数日的几瓣泛黄苹果,将那些苦痛含在嘴里,堵上心头。
5个子女异口同声地说母亲郭素贞命很苦,因为她的好运在19岁前就耗尽了。
重组家庭之殇
1
1938年初夏,西华县田口乡西竹元田庄村,郭素贞一家七口围坐在矮桌前,吃着馍,喝着玉米糊糊。在那个地主当道、日寇进犯的年代,郭素贞的家庭算得上现在的“小康家庭”。父亲是大户人家的厨师,自家又有地,母亲、哥哥、嫂子、姐姐和自己都是劳动力。哥哥的女儿郭英自出生就颇受宠爱,尽管在战乱中,可这个小家还是其乐融融。
郭素贞的命数就从蒋介石下令扒开花园口起开始骤变,享用了19年的幸福温馨荡然无存。
1938年6月9日,花园口决堤,滔滔黄河水顺着贾鲁河迅速下泄,郭素贞所在的西华县,很快也被大水淹没。只要想到那年的大水,郭素贞就心悸:“起先,水远远的像蜈蚣,很快就变成蟒蛇,吞没整个村子,也吞没了家。”
哥哥、嫂子和姐姐都在大水中丧生,父母也因灾后患病于1940年离世。原本的七口之家仅剩她和6岁大的侄女,寄居在隔房亲戚家。郭素贞常杵在堆满厚厚沉沙的贫瘠土地上,无力地痛哭。
2
次年初春,灾民们刚建好家园,三年大旱就接踵而至。到1942年秋天,西华县愣是没下一滴雨,土地裂出二指宽的大缝,往地上浇上一瓢水还能滋滋冒烟。灾民们只能眼巴巴地饿着等雨。
而此时,因亲戚家中粮食短缺,郭素贞已被送到县城给有钱人家当佣人,每天能吃上一顿饭,侄女郭英则留在农村老家。
郭素贞对这个侄女格外看重,对她而言,郭英是最亲的人,是她对老家所有的念想。可郭素贞的念想和灾民对雨水的念想一样,都断送在了蝗灾上。
眼看到了秋收季节,没等来雨水,反倒等来铺天盖地的蝗虫。遮天蔽日的蝗虫黑压压地落在庄稼地里,“沙沙沙”地咀嚼掉村民们最后的救命口粮。
灾民们把家里能吃的都吃光了,能卖的都卖光了,连自家的农具都贱卖换粮后,只能外出逃荒。郭英也跟着远房亲戚离开了西华县。可这一走,就再没回来,成为郭素贞永远的心病。
3
1945年,郭素贞经人介绍,嫁给了邻村的张景云。
张景云是部队里的军医,官至少校,原本有一房妻子。可前妻李月菊死在随军路上,留下一双儿女跟着张景云父母住在西华老家。就是那场让人无法释怀的饥荒。父亲惨死,却没钱埋葬,张景云的几个兄弟在一棵杨树下刨了个浅浅的墓穴,用布裹裹尸体就埋了进去。远在战场的张景云接到家书时,觉得胸中巨痛却无力改变。紧随而至的噩耗,让他把拳头都攥出血来:在逃荒路上,自己的儿子患病死去,女儿在混乱中丢失。
因这般同病相怜,且随军后能吃上饱饭,郭素贞觉得孤苦无依的自己总算有了依靠。哪知张景云待她并不好。失去至亲后的张景云像变了个人,言语暴戾,脾气火爆,郭素贞稍不留神就会被打。尤其在他愤懑时,郭素贞连劝也不敢劝。
张景云心里有苦,他在前线为国卖命,可自己的家人却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可他并无意分享自己的亏欠和内疚,更无法站在郭素贞的苦痛里思考问题。
郭素贞原以为同命人的惺惺相惜,现实中却是彼此心里都有跨不
出的伤痛。
4
解放后,退役的张景云和郭素贞回到西华老家定居。郭素贞为张景云生了5个子女。可在5个子女眼里,张景云对郭素贞并不好,对子女的教育也严苛,动辄拳脚相向。只有在提到失散的女儿时,张景云的脸上才会流露出慈爱和温情。
上世纪60年代初,西华县人口普查,张景云听说邻村有个叫“张玲”的女孩户籍不详,便立马丢下手里的事情跑去。他心心念念那会是他牵挂多年的女儿,可最终的结果让他沮丧。他黑着脸回家,踹倒堂屋里的凳子,家里谁也不敢吭声询问。
他仍没放弃,到处打听和寻找,但就像大海捞针。张景云时常碎念:“要是当初把他们带身边,现在都比老大洪领大好几岁了。”他十分注重家庭的齐整,哪怕对逝去的亲人。比如条件稍微好点,就立马为老父亲迁了坟,年年都去拜祭。
郭素贞和他一样,常提起她失散的侄女。彼此都揣着糟心的事,日子过得也苦痛些。
5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郭英才突然找上门来。那天,郭素贞正在家里干活,突然进来一个陌生的中年女人,一见她就眼泪汪汪的。“姨,俺是郭英。”话刚出口,郭素贞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往外流。
“你,是郭英?”郭素贞颤抖着,声音也不规则地颤栗。拼命睁大双眼从头到脚打量她,进而泣不成声,还用双手紧紧握住郭英的手肘,一直舍不得放。
像做梦一样,郭英真的回来了。可郭英讲的往事,却让郭素贞轻松不起来。当年的事,郭英记不太清,只知道自己不断被卖来卖去,最后卖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男人。
“十五岁不到的妮子,嫁给快四十岁的老头儿。”每每说起,郭素贞总不安心。郭英走后不久,郭素贞就让二儿子张洪波领着自己到郭英在信阳的家。看到郭英日子过得还算顺溜,才减缓了自己的内疚。
这件事无疑刺激到张景云,郭英都找上门来了,可他的女儿兴许这辈子都见不上了。
6
等了大半辈子的张景云果真没能见上失散的女儿,2012年5月7日,郭素贞去世后的第115天,张景云也跟着去了。
子女们收拾遗物时发现了他三年前查出膀胱瘤的诊断书。只是他谁也没告诉。因为那时,郭素贞已因年岁大后大脑萎缩而痴呆。他要照顾她,也不想儿女们操心。
子女们还是怨他,说他从来都没对母亲好过。其实,晚年的张景云曾不断努力弥补。他照顾着郭素贞的衣食起居。郭素贞爱吃花生,但嚼不动,他就把花生磨成粉喂她;还每天把郭素贞吃的药备好,送到她手里。可在他懂得珍惜眼前人时,郭素贞已因痴呆记不住,也感受不到了。
吃了一辈子苦的郭素贞在糊涂后变得异常古怪,常对着空气讲话,就像家里七口人都在那会儿,厉声叫着娘,还哭着撒娇。她没有安全感,也愈发害怕失去,甚至臆想出张景云有了外遇,吵闹着要离婚。
不久,张景云也厌烦了,两个九十多岁的老人闹起了分居。可当郭素贞真的走后,张景云却止不住忧思,一直想象她还在身边。等到他也走了,子女们将他俩的遗照放在了一起,她脸上仍带着无法愈合的苦痛,他则带着终身的遗憾。
或许,这就是1942带来的另一种殇。
采访手记
重拾历史阵痛
因为缺少饥饿的记忆,我们也或缺了对饥饿者的悲悯。
在各大院线观影《一九四二》时总能听到莫名的大笑,或许是因“冯氏幽默”,亦或许是那些衣衫褴褛、人形鬼貌的人离现实太远。微博上叫嚣的当代喜剧《泰囧》票房远超《一九四二》,也不乏看客嬉笑着打趣偷乐。
可《一九四二》终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段真实的历史。那些受难者的苦痛,并未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去。只有重拾历史的阵痛,才能警醒当下,昭示未来。
十余位至今健在的幸存者重组了当年的灾难:他们的村里都死了数十人,他们都见过听过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荒谬事。但他们仍说自己是幸运的,包括被母亲卖掉的郭春芳,因为艰难地活了下来。他们愿意重提当年的灾难,却不愿提起“卖儿卖女”、“人吃人”的敏感话题。
面对无法救赎的苦痛,能够理解亲历者的敏感或遗忘,但若所有的人都选择遗忘,那么下一场灾难仍会将我们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