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双侧面神经下颊支,制成15mm的兔面神经下颊支缺损模型。左侧用甲壳素涂层聚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poly(L-lactide-co-glycolide),PGLA]神经导管修复;右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术后5周、10周和14周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查、组织学、电镜观察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术后5周观察到神经导管中有新生轴索通过,再生神经发育不成熟;右侧自体神经修复近段有髓神经纤维均匀疏散分布,远段未见明显再生神经束形成。术后14周左侧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电生理检查结果表明自体神经修复侧再生神经质量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神经修复再生纤维密度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自体神经修复侧近段神经髓鞘部分空泡样变性及脱髓鞘改变,远段再生神经纤维束形成少,面肌联带运动程度较导管修复侧严重。结论: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有望替代自体神经移植。
  [关键词]甲壳素;面神经;神经导管;聚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
  [中图分类号]R782 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10-1112-0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Millard术式进行改进以常规用于矫正单侧唇裂继发畸形。方法:在矫治单侧唇裂继发畸形时,常规应用仿Millard术式,并结合上唇瘢痕组织瓣,对所有唇、鼻畸形进行解剖复位。结果:应用本法共矫治单侧唇裂继发畸形58例,皮瓣全部成活,矫治畸形效果良好。结论:根据唇裂继发畸形的特点改进Millard术式,形成了与唇裂修复术不同的唇裂继发畸形矫治术专用术式。  [关键词]单侧唇裂继发畸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波长为400~1200nm的GP666B型光子嫩肤仪治疗65例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5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10天,每位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拍照、记录参数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65例患者中各种病变的有效率分别为:色素沉着斑76.36%,微细皱纹93.02%,毛细血管扩张94.67%。结论:IPL治疗面部光老化有良好疗
期刊
色素沉着为目前临床上各类损伤修复的主要并发症,如何减少色素沉着,达到完美愈合一直是皮肤科医生所关注的问题。
期刊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皮质类固醇激素(简称激素)外用对治疗某些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伴随着此类药物的普遍应用,也产生了许多副作用,尤其是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2004年1月~2005年8月,笔者收集了外用激素所致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0例患者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15例AngleleⅢ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牙合),进行颞颌关节方面研究,以期从颞颌关节适应性改建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变化情况,并与前牵引组及反式TBA组进行比较。结果:未发现一例患者出现TMD症状。联合组治疗前后线性百分比分别为24.67%和11.62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不同斜导面角度的磁力Twin-block矫治器(TMA)治疗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比较疗效,探讨改良方法。方法:分别应用45°斜导面和70°斜导面的磁力Twin-block治疗两组各10例早期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和疗程记录对比疗效。结果:①不同角度斜导面的Twin-block矫治器对颌骨关系的改善不同,经实验证实70°斜导面组刺激上颌骨向前发
期刊
单侧唇裂婴幼儿时期唇裂修补术后,绝大多数患儿到青少年时期遗留鼻畸形,需要二期鼻整复术。我们根据鼻畸形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对39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进行综合整复,取得较为满意的手术效果。
期刊
在修复临床中基牙牙龈萎缩而导致根面大量暴露较为常见,是烤瓷金属熔附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修复的难点之一。以往的修复方法主要是:前牙采用龈瓷覆盖根面,后牙采用龈上肩台[1],要达到美观逼真的效果,往往比较困难,患者满意率低。我科自1999年以来,在中老年患者的PPM修复中,直接采用颈色瓷恢复根面形态,充分体现修复治疗的人性化和个性美,取得了更加满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E-钙粘素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对人扩张皮肤和正常皮肤E-钙粘素的分布和表达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扩张皮肤和正常皮肤表皮基底层均有E—钙粘素的表达和分布,但扩张皮肤中的E-钙粘素的分布和表达较明显,染色较深且密,部分阳性细胞呈多层排列;对正常皮肤和扩张皮肤的相对灰度值和阳性细胞密度的图像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察结果。结论
期刊
整形美容  1 转移生长因子—可促使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  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是由于胶原的过度沉积造成,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一种与瘢痕形成及组织纤维化有关的生物活性因子,它是一种能分泌富含半胱氨酸的肽,对骨骼的发育、血管生成、细胞迁移和细胞粘附有重要作用。是TGF-β活性的下游介导者。Mori等在新生鼠诱导皮肤纤维化的实验中证实,CTGF与TGF-β在促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