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保护规划的内容由形成毛坦厂城镇特色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个方面构成。物质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及体现两者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文环境三部分组成,保护历史遗存,具体内容包括历史街区和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对象等。非物质要素即人文环境,是反映居民的社会生产、生活习俗、生活情趣、文化艺术、礼仪风俗等各方面。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 明清老街 旅游 毛坦厂镇
毛坦厂镇位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金安区的最南端,毛坦厂镇域面积59.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和28个基层村,镇域1.83万人。2009年度实现总产值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76元。毛坦厂镇依托毛坦厂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现有的国家AAAA级东石笋风景区,大力发展经济,从一个以林茶为主的闭塞小镇,逐渐发展成为安徽省教育、旅游重镇。
一、城镇历史沿革
毛坦厂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书《史记·夏本记》云,上古时期,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据史家考证“六”为古“六国”,今为六安。“英”为今河南应珊。毛坦厂于古英、六、舒、霍之间,并是四方交流的重要结点,夏商时期,这里就比较繁华。春秋战国时期,毛坦厂这块风水宝地就已经是人丁兴旺,初具繁荣的“世外桃源”。时至元末,以军四起,镇域成为重要战场。明代,朱元璋开始实行“马政”,大家小户建设一种三面或四面无墙的房子饲养牛、马。清朝的“茶马政策”(以茶换军马)时期,毛坦厂的马、茶、盐、农、商五业齐发展,毛坦厂迎来一个百业兴旺的鼎盛时期,商旅云集,前所未有。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时期,毛坦厂成为山区的中心集镇。解放后,因为毛坦厂处于三县交界处的交通死角,逐渐衰落,目前以居住为主,仅有零星的小商业。
二、历史文化遗存现状
2.1镇域主要历史古迹遗存
1、悠悠古韵、独具特色的明清老街
老街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在元末始具雏形,形成于清代,基本代表了明清时期江北山乡古街的建设风格,是研究明清街区建设的实物资料。毛坦厂老街长1320米,建筑宽度75—150米。
2、大别山民俗风情及张家店战役纪念馆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张家店战役纪念馆,位于毛坦厂镇境内,集张家店战役纪念馆、涂公祠、大别山民俗风情馆为一体。
3、其它古迹
毛坦厂老街的建筑主要为店铺、民宅,还有戏楼、庙宇。老街重点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列入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2风景名胜区
东石笋风景区位于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境内,是省级AAAA风景名胜区,是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景区。景区山水秀丽,植被丰富,生态茂密,湖光山色、幽雅宁静不失为天然氧吧,堪称观光、揽胜、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
2.3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马政”和清朝“茶马政”以来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以及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交辉构成了毛坦厂独特的地域文化。
三、城镇格局与古镇特色分析
3.1千年古镇历史悠久
毛坦厂位于古时英、六、舒、霍之间,并是四方交流的重要结点,故夏商时期,这里就比较繁华。从史料中得知,毛坦厂在周、汉、元时也很兴盛。时至元末,义军四起,镇域成为重要战场。
3.2山城水镇格局别致
毛坦厂风光秀美,富有山城水镇的特征。既不同于山城,又有别于水镇,更有异于原野之城郭,是一座山环水绕、格局别致的滨水城镇。背山面水,形成山-水-城相交融的形态。
3.2.1优美的自然环境。
毛坦厂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景观丰富多彩,龙舒河穿镇而过,北有大华山脉,如龙逶迤、群峰耸秀。古镇的选址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的规划思想。
3.2.2独特的古镇格局。
建镇受中国古代《管子》所倡导的“因之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规划思想。古镇形态复杂,镇的形制不规整,蜿蜒曲折而富于变化,但整体上结构明确,整体性很强。
毛坦厂镇区东、北临龙舒河、石笋河,南、北依大别山脉,形成“青山南北廓,白水绕东城”的城镇格局。临水北望青山郁郁葱葱,龙舒河平阔明静,苇从摇曳,风景如画。如此优美的环境使得毛坦厂古镇更赋诗意。
3.3战略要冲近代重镇
毛坦厂地势险要,具有控制吴楚,保障江淮的战略地位。古人赞叹大别山,云:“山环英六千重秀,地控江淮水陆通”,其实也是对毛坦厂的生动写照。
3.4山城文化源远流长
毛坦厂为楚国故地,受吴、楚文化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山城区域文化。红色文化、皋陶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盆景文化、伞文化和庐剧、灯歌文化交相辉映。
四、规划保护内容和总体框架
4.1保护规划的内容
保护规划的内容包括保护龙舒河、石笋河等水系以及周边山体共同组成的毛坦厂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保护历史遗存,具体内容包括历史街区和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对象等。保护社会生产、生活习俗、生活情趣、文化艺术、礼仪风俗等各方面内容。
4.2保护规划重点
重点保护老街、涂氏宗祠等两片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环境风貌集中丰富的地区。
4.3保护规划框架主题
毛坦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主题是:千年古镇、近代重镇、文化之乡、山水之镇。
主题一——千年古镇:近千年悠久历史,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保护体现象征古镇起源所特有的历史遗存。
主题二——近代重镇:以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及张家店战役等为主题的红色历史和人文景观的保护。
主题三——文化之乡:红色文化、皋陶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盆景文化、伞文化和庐剧、灯歌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山城区域文化体系的框架。
主题四——山水之镇:保护“山—水—城”的城市特征,体现山、河、城和谐交融的特色主题。
4.4保护规划总体框架
综合考虑保护环境风貌、城镇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内涵,规划分为历史环境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三个保护层次。重点展示明清时期毛坦厂历史文化,包括历史名人、民间工艺、风俗节庆、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突出山、水、城相互交融的城镇特色,构成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五、城镇环境风貌和古镇格局保护
从环境风貌和古镇格局两个方面突出毛坦厂山、水、城交融一体的空间环境特色,提出保护与控制要求。
5.1城镇环境风貌保护
独特的自然山水风貌是构成毛坦厂城镇空间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自然山水的永恒性,保护山形水态格局和自然景观风貌,严格禁止随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山脉水系进行开发建设。水系突出保护龙舒河水系、石笋河水系等水面。
5.2古镇格局保护
保持古镇内道路、街巷基本格局。老街呈弯曲的不规则形态,顺应地势的街道走向,形成了自由加放射状道路系统,显示出秀巧精灵特点。保留和恢复部分传统街巷道路,麻石条铺砌路面,道路两侧建筑风格和体量保持传统风格,体现亲切和谐空间尺度,体现古镇特色。
5.3建筑高度控制与城市空间轮廓保护
5.3.1建筑高度控制
对镇区范围内的重点地段,采取分层控制建筑高度的保护体系,建立三个层次的保护圈。第一层次为文保单位、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建筑高度控制在9米以下;第二层次为建设控制地带,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范围内;第三层次为环境协调范围以及重要的景观走廊,建筑高度控制在32米以下。
5.3.2城镇空间轮廓保护
通过控制建筑高度,保护和展示古镇的格局。通过采取“显山露水”、绿化遮挡等方式整治环境,强化山水城镇的结构关系。
六、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的保护
6.1保护区的确定
毛坦厂镇名镇保护规划的范围划分为三级:即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8.9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54.26公顷,环境协调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左右。
6.2整体风貌保护研究
根据保护规划整体性原则对毛坦厂镇的整体风貌保护规划研究,主要从自然环境与城镇空间环境两方面进行研究:
6.2.1自然环境的保护
毛坦厂镇镇内资源环境的保护从整体环境保护入手,划定环境协调区,重点保护毛坦厂镇“山—水—城”的聚落环境特色。
6.2.2城镇空间的保护
在毛坦厂镇保护规划中划定历史街区,采用“点、线、面”的保护方法,保护以“涂氏宗祠居中;明清老街为轴”的城镇古迹格局。
6.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研究
保存有代表性的传统商业街道的风貌,体现毛坦厂古镇商业繁荣,再现昔日区域重要商埠的特色。
6.4历史建筑的保护研究
在保护区范围内,所有的文物保护建筑单位均要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原有风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的修缮,应在专要家指导下按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故”,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
6.5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研究
为了弘扬毛坦厂镇的历史文化精神,规划划定一定范围的保护界限,建议远期整治老街与龙舒河之间滨水用地,以老街为核心,改为古风公园。留下少量建筑改造为书院,成为毛坦厂镇文人雅集的场所,并设古镇保护的民间机构,振兴毛坦厂传统文化。 ■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 明清老街 旅游 毛坦厂镇
毛坦厂镇位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金安区的最南端,毛坦厂镇域面积59.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和28个基层村,镇域1.83万人。2009年度实现总产值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76元。毛坦厂镇依托毛坦厂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现有的国家AAAA级东石笋风景区,大力发展经济,从一个以林茶为主的闭塞小镇,逐渐发展成为安徽省教育、旅游重镇。
一、城镇历史沿革
毛坦厂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书《史记·夏本记》云,上古时期,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据史家考证“六”为古“六国”,今为六安。“英”为今河南应珊。毛坦厂于古英、六、舒、霍之间,并是四方交流的重要结点,夏商时期,这里就比较繁华。春秋战国时期,毛坦厂这块风水宝地就已经是人丁兴旺,初具繁荣的“世外桃源”。时至元末,以军四起,镇域成为重要战场。明代,朱元璋开始实行“马政”,大家小户建设一种三面或四面无墙的房子饲养牛、马。清朝的“茶马政策”(以茶换军马)时期,毛坦厂的马、茶、盐、农、商五业齐发展,毛坦厂迎来一个百业兴旺的鼎盛时期,商旅云集,前所未有。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时期,毛坦厂成为山区的中心集镇。解放后,因为毛坦厂处于三县交界处的交通死角,逐渐衰落,目前以居住为主,仅有零星的小商业。
二、历史文化遗存现状
2.1镇域主要历史古迹遗存
1、悠悠古韵、独具特色的明清老街
老街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在元末始具雏形,形成于清代,基本代表了明清时期江北山乡古街的建设风格,是研究明清街区建设的实物资料。毛坦厂老街长1320米,建筑宽度75—150米。
2、大别山民俗风情及张家店战役纪念馆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张家店战役纪念馆,位于毛坦厂镇境内,集张家店战役纪念馆、涂公祠、大别山民俗风情馆为一体。
3、其它古迹
毛坦厂老街的建筑主要为店铺、民宅,还有戏楼、庙宇。老街重点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列入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2风景名胜区
东石笋风景区位于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境内,是省级AAAA风景名胜区,是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景区。景区山水秀丽,植被丰富,生态茂密,湖光山色、幽雅宁静不失为天然氧吧,堪称观光、揽胜、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
2.3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马政”和清朝“茶马政”以来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以及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交辉构成了毛坦厂独特的地域文化。
三、城镇格局与古镇特色分析
3.1千年古镇历史悠久
毛坦厂位于古时英、六、舒、霍之间,并是四方交流的重要结点,故夏商时期,这里就比较繁华。从史料中得知,毛坦厂在周、汉、元时也很兴盛。时至元末,义军四起,镇域成为重要战场。
3.2山城水镇格局别致
毛坦厂风光秀美,富有山城水镇的特征。既不同于山城,又有别于水镇,更有异于原野之城郭,是一座山环水绕、格局别致的滨水城镇。背山面水,形成山-水-城相交融的形态。
3.2.1优美的自然环境。
毛坦厂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景观丰富多彩,龙舒河穿镇而过,北有大华山脉,如龙逶迤、群峰耸秀。古镇的选址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的规划思想。
3.2.2独特的古镇格局。
建镇受中国古代《管子》所倡导的“因之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规划思想。古镇形态复杂,镇的形制不规整,蜿蜒曲折而富于变化,但整体上结构明确,整体性很强。
毛坦厂镇区东、北临龙舒河、石笋河,南、北依大别山脉,形成“青山南北廓,白水绕东城”的城镇格局。临水北望青山郁郁葱葱,龙舒河平阔明静,苇从摇曳,风景如画。如此优美的环境使得毛坦厂古镇更赋诗意。
3.3战略要冲近代重镇
毛坦厂地势险要,具有控制吴楚,保障江淮的战略地位。古人赞叹大别山,云:“山环英六千重秀,地控江淮水陆通”,其实也是对毛坦厂的生动写照。
3.4山城文化源远流长
毛坦厂为楚国故地,受吴、楚文化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山城区域文化。红色文化、皋陶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盆景文化、伞文化和庐剧、灯歌文化交相辉映。
四、规划保护内容和总体框架
4.1保护规划的内容
保护规划的内容包括保护龙舒河、石笋河等水系以及周边山体共同组成的毛坦厂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保护历史遗存,具体内容包括历史街区和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对象等。保护社会生产、生活习俗、生活情趣、文化艺术、礼仪风俗等各方面内容。
4.2保护规划重点
重点保护老街、涂氏宗祠等两片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环境风貌集中丰富的地区。
4.3保护规划框架主题
毛坦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主题是:千年古镇、近代重镇、文化之乡、山水之镇。
主题一——千年古镇:近千年悠久历史,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保护体现象征古镇起源所特有的历史遗存。
主题二——近代重镇:以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及张家店战役等为主题的红色历史和人文景观的保护。
主题三——文化之乡:红色文化、皋陶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盆景文化、伞文化和庐剧、灯歌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山城区域文化体系的框架。
主题四——山水之镇:保护“山—水—城”的城市特征,体现山、河、城和谐交融的特色主题。
4.4保护规划总体框架
综合考虑保护环境风貌、城镇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内涵,规划分为历史环境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三个保护层次。重点展示明清时期毛坦厂历史文化,包括历史名人、民间工艺、风俗节庆、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突出山、水、城相互交融的城镇特色,构成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五、城镇环境风貌和古镇格局保护
从环境风貌和古镇格局两个方面突出毛坦厂山、水、城交融一体的空间环境特色,提出保护与控制要求。
5.1城镇环境风貌保护
独特的自然山水风貌是构成毛坦厂城镇空间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自然山水的永恒性,保护山形水态格局和自然景观风貌,严格禁止随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山脉水系进行开发建设。水系突出保护龙舒河水系、石笋河水系等水面。
5.2古镇格局保护
保持古镇内道路、街巷基本格局。老街呈弯曲的不规则形态,顺应地势的街道走向,形成了自由加放射状道路系统,显示出秀巧精灵特点。保留和恢复部分传统街巷道路,麻石条铺砌路面,道路两侧建筑风格和体量保持传统风格,体现亲切和谐空间尺度,体现古镇特色。
5.3建筑高度控制与城市空间轮廓保护
5.3.1建筑高度控制
对镇区范围内的重点地段,采取分层控制建筑高度的保护体系,建立三个层次的保护圈。第一层次为文保单位、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建筑高度控制在9米以下;第二层次为建设控制地带,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范围内;第三层次为环境协调范围以及重要的景观走廊,建筑高度控制在32米以下。
5.3.2城镇空间轮廓保护
通过控制建筑高度,保护和展示古镇的格局。通过采取“显山露水”、绿化遮挡等方式整治环境,强化山水城镇的结构关系。
六、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的保护
6.1保护区的确定
毛坦厂镇名镇保护规划的范围划分为三级:即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8.9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54.26公顷,环境协调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左右。
6.2整体风貌保护研究
根据保护规划整体性原则对毛坦厂镇的整体风貌保护规划研究,主要从自然环境与城镇空间环境两方面进行研究:
6.2.1自然环境的保护
毛坦厂镇镇内资源环境的保护从整体环境保护入手,划定环境协调区,重点保护毛坦厂镇“山—水—城”的聚落环境特色。
6.2.2城镇空间的保护
在毛坦厂镇保护规划中划定历史街区,采用“点、线、面”的保护方法,保护以“涂氏宗祠居中;明清老街为轴”的城镇古迹格局。
6.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研究
保存有代表性的传统商业街道的风貌,体现毛坦厂古镇商业繁荣,再现昔日区域重要商埠的特色。
6.4历史建筑的保护研究
在保护区范围内,所有的文物保护建筑单位均要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原有风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的修缮,应在专要家指导下按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故”,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
6.5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研究
为了弘扬毛坦厂镇的历史文化精神,规划划定一定范围的保护界限,建议远期整治老街与龙舒河之间滨水用地,以老街为核心,改为古风公园。留下少量建筑改造为书院,成为毛坦厂镇文人雅集的场所,并设古镇保护的民间机构,振兴毛坦厂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