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美如斯 等等何妨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色性也,食排在最前面,可见口腹之欲是人类的第一大本性。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快餐店越来越多,KFC开遍了大城小城,吃饭对那些匆忙的人来说只是管饱,和美食无关。
  去苏州旅游,却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挂着中华老字号的卤菜店门口,等候购买的人群排起了蜿蜒的长队;开在菜场门口的大饼店,有人专门开着车前来尝鲜;上百年的宅子里,复原着纯正的苏帮味道。城市的节奏再快,似乎也挡不住苏州人追求美食的脚步。
  
  清晨天刚蒙蒙亮,不少“老法头”就乘坐公交车赶到观前街的朱鸿兴,为的是吃上这里的头汤面。“老法头”是句苏州话,意思是指固守着传统习惯的人。朱鸿兴面馆一派中式装修,“中华老字号”的牌匾兀自挂在那里。虽然面馆全天候营业,但对于“老苏州”来说,要吃面,其他时间来都不得法,要吃就得不怕早起不怕奔波,一定要吃清晨用第一锅清水煮出的面条,没有碱味儿,吃口清淳。
  一碗面尚且如此,对其他美味,苏州人更是含糊不得。他们早已形成这样的共识:美味值得花时间,得慢慢等,慢慢品尝。为了吃上一口心仪的美食,有时候要等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要等上几个月。比如,元旦你要大闸蟹,春节你要刀鱼,清明你寻白鱼,“五一”你点鲃鱼,“十一”你问鳜鱼——无论是在苏州的饭店还是菜场,这些要求都将无一例外地遭到白眼。念你是游客,也就罢了,如果是苏州本地人,说不定会在电光火石之间即被鉴定为脑残,或直接押送广济医院——那是苏州的一家精神病院。
  又看在现如今比食客的贪婪更发达的养殖业的份儿上,鱼也就算了,但是,如果你认为猪肉比较保险——没听说杀猪也有季节性的——而在冬天想吃樱桃肉,夏天要吃蜜汁火方,春天点一份荷叶粉蒸肉,在任何一家对自家老品牌尚存有几分荣誉感的饭馆里,遭到当面或者背地的鄙视,都是一样没商量的。
  “不时,不食”,孔夫子曾这样教育他的弟子。多少年过去了,如今还在领会贯彻并且落实到行动上的却只有苏州人。羊肉汤全国各地都有,但如果在苏州,过了冬至就难觅羊汤的踪迹,因为苏州人固执地认为,羊肉性阳,每年适合食用的季节就那么几个月。
  中国有八大菜系,苏菜自成一家,苏帮菜又在苏菜中占据一席之地。苏帮菜的最大特点是“时令”二字。苏州闻名于世的“水八仙”,指水生作物中茭白、莲藕、南芡、茨菰、荸荠、水芹、红菱、莼菜等八个品种。这些蔬菜和河鲜,讲究的就是个“尝鲜”,吃对时令。于是不同时令菜一年中轮流上桌,“让人相思了整整一年才见面,吃到了嘴里,哪有不激动的道理?”
  所以去苏州旅游,还真值得研究一下时令,去饭馆坐定,即使你操着一口明显的外地口音,倘若点上一桌很合时令的菜,一定会得到饭馆老板和食客的尊敬。
  
  讲究时令所以要等,精到细致就得放慢,“精到”是苏帮菜的另一大特点。一席菜当天是做不出来的,必须好几天的准备。火势大小、油温高低、蒸气缓急与投料次序,常常间不容发,这是“精”。所谓“到”,即火候到家,恰到好处。如“碧螺虾仁”断生即上席方为妙品:“酱方”须四边垂倒,入口可化始称合格。苏帮菜尤其擅长炖、焖、煨、焐等火工菜。文火、密封,一气呵成,“酒焖踵”、“黄焖鳗”、“叫化鸡”、“母油鸭”均为苏州传统火工菜的代表。
  当然在如今的苏州,年轻人已经慢慢淡化“浓油赤酱”的口味了,川菜粤菜的饭馆也一样生意红火。经营苏帮菜的老字号显然今非昔比,但是对老苏州人和探究特色的游客来说,有几家百年老店不得不尝。创始于清乾隆年间的松鹤楼菜馆,被誉为“苏帮第一家”,经典名菜“松鼠鳜鱼”、“姑苏卤鸭”。坐落在常熟虞山脚下的王四酒家,始建于1887年,“叫化鸡”、“鸭血糯”是风味独特的著名菜肴。陆文夫虽然早已过世,但他开设的“一本可以吃的苏州杂志”——“老苏州茶酒楼”依然在延续着最郑重的苏帮菜做派。
  苏州人的精致,体现在每一个市井百姓是上就是食不厌精。苏州人善于将平常之物做得精巧。沈复《浮生六记》中的芸娘便“善不费之疱,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陆文夫也曾提到,苏州“家常菜都比较简朴,可是简朴得并不马虎;经济实惠,精心制作,这是苏州人的特点”。
  作家车前子写过苏州各样小吃,什么梅花脯、海棠糕、蟹壳黄,还有扁豆糕——小贩们提着竹篮在书肆戏院等人流集中的地段站着,也不叫卖,但那种独特的香气老苏州一闻见就馋得要流口水,他们知道扁豆糕上市了,闻香而至。扁豆糕是将扁豆籽蒸熟了,碾成粉加糖炒过,再制成糕,糕分两层,下层扁豆为淡绿色,上层掺了薄荷的米粉为乳白色,吃时抹一点玫瑰酱,为粉红色,拿在手里,淡绿乳白粉红,好看极了,吃到嘴里清凉香甜。初夏时节坐到开花的槐树下吃,小蝴蝶一样的槐花啪嗒落下一朵,啪嗒又落下一朵,看一个苏州女孩子从对面石桥上姗姗走过,真是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那滋味别提有多美好。
  可见,吃在苏州,还真是快不起来。
  
  繁体的“苏”,下面是鱼和禾,正好说明苏州江南水乡的特性。苏州濒临太湖,三万六千顷的太湖水域有三分之二在苏州,来苏州旅游,不去太湖看看实在说不过去。当然,除了满足眼福,太湖之旅还是一次美食之旅。
  泛舟游太湖,船家都备有精美的湖肴供应,由于它与饭馆里的菜做法截然不同,渐渐形成著名的太湖船菜。船菜讲究“味真”,每一道菜都是原汁原味,太湖船菜还特别新鲜。太湖船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主菜之后,几道素菜特别时鲜嫩爽,如惠山青蚕豆、冬笋菜心、香菇豆腐等。清未民初有四只大型画舫的船菜最为著名,分别由姓王、杨、谢、蒋的四个老板经营,并各有自已的名菜,如王家的八宝鸭、杨家的西瓜鸡、蒋家的蟹粉鱼翅、谢家的荷叶粉蒸肉,都是为食客所津津乐道的佳肴。其中杨阿梅的苹香号画舫所供船菜特别出名。
  太湖船菜之所以兴旺,一靠原料新鲜,二靠烹饪手艺。太湖船菜的最早经营者并不是名厨,而是地地道道的光福镇渔民,沿袭了数百年来当地渔民传统的烹饪手艺,多用活杀、活炝、清蒸、白煮等方法,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鲜嫩可口。有的菜肴还带有特定的太湖船家习俗。例如“水仙宫”船楼一款名为“两鲜”的老烧银鱼白虾,其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渔民打鱼忙,经常将银鱼和白虾放在一起做一道菜以节省时间;二是因银鱼无骨无刺,小孩饭没吃完菜就吃光了,放一点白虾,可让孩子吃得慢一点。
  冷菜中有一种晒干的针口鱼,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后赞不绝口,以后当地官府便年年进贡,因此又叫“贡鱼”。用当时的交通工具,活鱼送到京城早已腐烂,渔民们便将其制成鱼干。大概是因为乾隆皇帝也只能年年吃鱼干,所以现在的船楼还是用干鱼待客,只是稍加油爆而已。
  如今的光福镇太湖船菜已具有相当规模。渔港码头上,13艘富丽堂皇的水上船楼一字排开,总营业面积15000平方米,可供6000多人同时就餐,每年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和美食家50多万人次。坐在船楼品味佳肴,还有太湖美景相伴。湖面碧波荡漾,岸边芦苇连片,远处山色迷朦,一派江南好风光。
  
  tips
  太监弄位于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中段,也是苏州著名的美食一条街,汇聚了众多中华老字号的饭馆。
  得月楼 电影《小小得月楼》拍摄地。
  松鹤楼 松树鳜鱼最出名。
  朱鸿兴 苏州一碗面的代表。
  王四酒家 清朝两朝帝师翁同禾最爱的酒家,叫花鸡不能错过。
其他文献
落差:贫瘠面前的高物价  从也门往吉布提,我们选择了空路。吉布提位于东非之角,是个非常小的港口国家。19世纪50年代法国入侵吉布提后,把它作为海外领地,当时称为“法属索马里”,通法语。  尽管基础设施还处在非常原始落后阶段,但物价基本上同欧洲持平,最便宜的旅舍也要40美元一个晚上!!!而且照明供应不能保障,淋浴更是一种奢侈行为。  在城里呆了一天,能转的一圈下来也就看完了,备足了干粮和药品(尤其是
青年农场主李能虎是农民的儿子,他曾参加过湖北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2010年,他在印务、广告等行业积累了一定资源后,成立了园林公司,同时也将老家父母的30多亩农田和荒山种上了桂花树和紫薇,经过3年的培育,桂花树苗就净收益6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乡亲也都加入了种桂花树的行列中。他发现通过种植苗木虽然自己家里及一部分农民致富了,但更多农户大面积种植的农产品,收入并不高。  李能虎所在的宜昌市点
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海门市分校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各种要素进行优化,探索建立了组织体系网络化、教学资源乡土化、师资队伍多元化、培训场所基地化、培训对象专业化、质量评价绩效化的“六化”培训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成效,有力地推进了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同时为周边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组织体系网络化  良好的培训组织体系是确保新型职业农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随着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具备了上网条件。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按地域划分,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88万人。这为远程教育在农民培训领
随着陆地矿产资源和石化资源因人类的开发而日益枯竭,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了资源更为丰富的海洋。海底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和生物资源,受到各国的青睐。深海载人潜水器作为人类探索深海奥秘的重要“交通工具”,可以完成诸如海底资源勘查、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铺设和管道检测等多种复杂任务。中国也有让国人为之骄傲的深海探测利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蛟龙号”的研发过程  在中国之前,只有美国、
这座有近500年历史的城市,城中古老的教堂还保留了华丽的斑驳,十年前一直和坏新闻为伍,对当地市民而言,枪战及谋杀不是好莱坞电影的桥段,而是生活里的家常便饭。时至今日,客栈内还贴着不厌其烦的种种警告,各种骗徒的神奇伎俩,一一罗列了市里龙蛇混杂的地区,过了晚上11点记得以出租车代步等等。这似乎还是一座狂野之城,一入夜就多了鬼祟的眼睛,宛若尚未被驯服的原始丛林。走在街上很快就会有人向你兜售当地特产——可
浪漫季节  20多年前,在家乡小河的柳荫下,初恋女友给我读德国诗人歌德的《五月之歌》:自然多明媚/向我照耀/太阳多辉煌/原野含笑/千枝复万枝/百花怒放/在灌木林中/万籁俱唱/ 人人的胸中/快乐高兴/哦,大地,太阳/ 幸福,欢欣/哦,爱啊,爱啊/灿烂如金/你仿佛朝云/飘浮山顶!  当时,我听得心跳耳热,心跳加速,朦朦胧胧地知道5月是个爱情燃烧、浪漫无边的时节。此后我对5月就有了莫名其妙和难以抑制的激
编者按:短短的几年时间,“双11”已经成为电商一年一度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而“剁手党”们也在这一天摩拳擦掌备战“双11”,“双11”从人造节日,迅速成为了消费文化中的一场盛宴,不得不让人感叹互联网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眼下,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许多行业包括农业在内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传统与现代结合,线下与线上协同,广大农村地区找到了一条发展和致富的好路子。  重庆开县的年轻创业者周圣富和他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些生长于田野、山间路旁、房前屋后的花草野蔬菜类的东西虽然不能和人参、鹿茸、猴头、燕窝相提并论,然而它们土生土长,蕴含着大自然最原始的韵致,享用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呼吸着春天的气息,心和春天的脉搏一起律动,我的思绪不由飞回了家乡,飞到了遥远的童年时代。  小时侯家乡很穷,整整一冬,乡亲们基本上是用红薯和酸菜打发着日子。“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是那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于是人
源于龙隐,得名瓷器  磁器口,位于重庆沙坪坝区内,紧临嘉陵江,是重庆最为著名的古镇之一,也是老重庆的完整缩影。  磁器口因寺而建。据传说,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当时魏大臣尉迟迥伐梁平蜀时在此建庙,以佑平安。到宋真宗咸平年间,此处因建有白岩寺而得名“白崖场”。明建文年间,因叔父朱棣篡位,建文帝朱允炆流落至此,于宝轮寺中削发为僧。后来,世人为纪念真龙天子落难时隐藏于此这一段历史,将“白崖场”更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