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田径教学中个体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问题的研究,笔者试图根据多年田径教学与训练中所观察和测试的结果,对中学学生在体育课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过程中心理个体差异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科学地进行田径教学总结经验。
关键词:个体心理差异 因材施教
前言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理的个别差异。心理的个别差异即个性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人的个性差异是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任何一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在的性格、兴趣和运动能力等个别差异表现得十分明显。对待同一技术要求,运动能力差的学生虽经努力,仍难达到,就会感到忧虑、苦恼;而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则不需努力即可达到,也会觉得乏而无味。同样在教学过程中对待教师的批评和表扬,性格不同的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学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家们所重视。
1.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分析与区别对待
每名学生的知识水平、智能和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习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也存在差异。如果在田径教学中忽略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对体育基础好和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区别对待,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机消退,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调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学习动机方面的变化中发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高低,每堂课学习情绪的高低,对学习的信心及对自己学习是否感到满足,受学生本人掌握技术的好坏的支配。田径课是普遍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但对起点低的学生来讲,若总是不能顺利地掌握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学习任务,与班内其他同学形成过大差距,他们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反之,如果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愉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尤其是有些在他们看来几乎无望掌握的技术动作,也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坚定信心,增进求知欲,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对起点较高的学生,如果由于教学内容浅显,没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同样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和妨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认识和掌握学生个别差异的真正意义仍在于“因材施教”,以求达到个性的健康发展。
2.不同情绪类型的学生心理个别差异分析与区别对待
我们还发现不同情绪类型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来学习,在掌握技术动作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方式和风格。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其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加速其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2.1活泼型的学生:他们神经活动过程具有较高的兴奋性和良好的灵活性,建立条件反射迅速,反应敏捷。但他们往往只求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一旦基本掌握了,可能满足于现状,不愿进一步提高,而不注意技术动作的细节,学习的情绪不稳定,不愿学习单调动作,对难度大的技术动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自己琢磨。对待这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动作时教师不要多做具体的指导,只要讲清动作的关键,学生自己能钻研,但在动作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应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必要时可增加新技术的学习,但要防止他们只凭兴趣来学习。
2.2安静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神经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兴奋与抑制过程很均衡、坚韧有力,条件反射一旦建立便能迅速分化和巩固;善于思考,学习中非常认真,注意力较集中,情绪较稳定,能听从教师的一切安排。对待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初期,教师要注意给他们具体细致的指导,讲解动作的方法和要领,初步掌握技术动作后,则以他们自觉地练习为主,同时对他们的进步要多鼓励。
2.3兴奋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神经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强烈的兴奋过程占优势,条件反射容易建立,但分化不够精细,且不易巩固,掌握动作技能精糙而不牢固。对这部分学生在技术上特别要注意他们动作的细节部分,规范技术动作,在集体练习时要注意教育他们团结互助,协同配合,克服急躁脾气,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2.4抑制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神经活动的主要特征是灵活性差,新的条件反射不易建立,有的甚至最怕学习新动作,学习的信心不足,练习中不会主动向教师和同学请求帮助和指导。这部分学生虽然是少数,但往往是教学中的老大难。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不能急躁,更不能叫他们出来以错误的动作进行示范,要主动耐心接近他们,特别在学习新动作时要耐心引导,经常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必要时适当地降低要求或放慢学习进度,课外要加强辅导。
3.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在田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由于这些个性特点和性格差异,同样一种刺激,因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上的不同所引起的情绪有明显区别,表现的形式各不一样。我从心理问卷的调查中发现,每一次课中学生都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思想表现,有时积极,有时消极;有时注意力集中,有时注意力分散;有时组织纪律性好,有时则不好;有时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时则不负责任。根据这种情况,教师通过精练的语言,课前动员,课中提示,课后小结,实事求是地表扬,言简意赅地批评,运用典型事例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将会产生很好的教育作用。
3.1知其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首先是个性不同,因此,教学语言也应各具特点。对于那些开朗热情、勇敢顽强的学生,要单刀直入,切中要害;对那些性情温和活泼、兴趣多样的学生,则要和颜悦色,谈笑风生;对那些孤僻冷漠、性格内向、自尊胆怯的学生,要延缓迂回,围而不攻,诱其自悟;对那些性情暴躁,自制力差,容易以情绪代替理智的学生,可用“降温冷却”、“筑堤拦洪”和因势利导的方法;对那些自卑感强,兴趣狭窄的学生,可用“加温添热”和借用集体力量加以影响。其次是觉悟程度有别,那么教育方法亦应有区别。对那些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品德高尚的学生,可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对那些骄傲自满、拒绝批评和修养甚差的学生,则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再次是性别有异,年龄不同,教育方法也不一样。对女生和年龄小的学生,要用苦口婆心、和颜悦色的方式;对男生和年龄较大的学生,有时要用疾言厉色、严肃认真的方法,有时要用先轻后重的方式。如此种种,千差万别,只有情理交融地因材施教,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2诚心热心,不急不躁。
教师的教育作用,关键取决于对学生的态度。人与人之间富有感情的交往是教育的基础,如果教师对学生诚心诚意,尊重学生人格,批评缺点时不夸大,不讽刺,不挖苦,不体罚,不急不躁,不以势压人,总是满腔热情,不摆架子,平易近人,积极主动地关心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向教师吐真情,说真话。这样有利于教师准确判断,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而且易于收到良好成效。
3.3内外结合,持之以恒。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几次课所能解决问题的,必须课外细心地了解学生,上课有计划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内外结合,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在田径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机会很多,只要每个教师都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一定会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材,一定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教材编写组.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潘薮.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田径》编写组.田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关键词:个体心理差异 因材施教
前言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理的个别差异。心理的个别差异即个性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人的个性差异是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任何一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在的性格、兴趣和运动能力等个别差异表现得十分明显。对待同一技术要求,运动能力差的学生虽经努力,仍难达到,就会感到忧虑、苦恼;而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则不需努力即可达到,也会觉得乏而无味。同样在教学过程中对待教师的批评和表扬,性格不同的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学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家们所重视。
1.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分析与区别对待
每名学生的知识水平、智能和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习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也存在差异。如果在田径教学中忽略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对体育基础好和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区别对待,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机消退,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调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学习动机方面的变化中发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高低,每堂课学习情绪的高低,对学习的信心及对自己学习是否感到满足,受学生本人掌握技术的好坏的支配。田径课是普遍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但对起点低的学生来讲,若总是不能顺利地掌握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学习任务,与班内其他同学形成过大差距,他们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反之,如果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愉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尤其是有些在他们看来几乎无望掌握的技术动作,也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坚定信心,增进求知欲,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对起点较高的学生,如果由于教学内容浅显,没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同样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和妨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认识和掌握学生个别差异的真正意义仍在于“因材施教”,以求达到个性的健康发展。
2.不同情绪类型的学生心理个别差异分析与区别对待
我们还发现不同情绪类型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来学习,在掌握技术动作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方式和风格。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其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加速其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2.1活泼型的学生:他们神经活动过程具有较高的兴奋性和良好的灵活性,建立条件反射迅速,反应敏捷。但他们往往只求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一旦基本掌握了,可能满足于现状,不愿进一步提高,而不注意技术动作的细节,学习的情绪不稳定,不愿学习单调动作,对难度大的技术动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自己琢磨。对待这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动作时教师不要多做具体的指导,只要讲清动作的关键,学生自己能钻研,但在动作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应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必要时可增加新技术的学习,但要防止他们只凭兴趣来学习。
2.2安静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神经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兴奋与抑制过程很均衡、坚韧有力,条件反射一旦建立便能迅速分化和巩固;善于思考,学习中非常认真,注意力较集中,情绪较稳定,能听从教师的一切安排。对待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初期,教师要注意给他们具体细致的指导,讲解动作的方法和要领,初步掌握技术动作后,则以他们自觉地练习为主,同时对他们的进步要多鼓励。
2.3兴奋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神经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强烈的兴奋过程占优势,条件反射容易建立,但分化不够精细,且不易巩固,掌握动作技能精糙而不牢固。对这部分学生在技术上特别要注意他们动作的细节部分,规范技术动作,在集体练习时要注意教育他们团结互助,协同配合,克服急躁脾气,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2.4抑制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神经活动的主要特征是灵活性差,新的条件反射不易建立,有的甚至最怕学习新动作,学习的信心不足,练习中不会主动向教师和同学请求帮助和指导。这部分学生虽然是少数,但往往是教学中的老大难。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不能急躁,更不能叫他们出来以错误的动作进行示范,要主动耐心接近他们,特别在学习新动作时要耐心引导,经常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必要时适当地降低要求或放慢学习进度,课外要加强辅导。
3.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在田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由于这些个性特点和性格差异,同样一种刺激,因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上的不同所引起的情绪有明显区别,表现的形式各不一样。我从心理问卷的调查中发现,每一次课中学生都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思想表现,有时积极,有时消极;有时注意力集中,有时注意力分散;有时组织纪律性好,有时则不好;有时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时则不负责任。根据这种情况,教师通过精练的语言,课前动员,课中提示,课后小结,实事求是地表扬,言简意赅地批评,运用典型事例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将会产生很好的教育作用。
3.1知其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首先是个性不同,因此,教学语言也应各具特点。对于那些开朗热情、勇敢顽强的学生,要单刀直入,切中要害;对那些性情温和活泼、兴趣多样的学生,则要和颜悦色,谈笑风生;对那些孤僻冷漠、性格内向、自尊胆怯的学生,要延缓迂回,围而不攻,诱其自悟;对那些性情暴躁,自制力差,容易以情绪代替理智的学生,可用“降温冷却”、“筑堤拦洪”和因势利导的方法;对那些自卑感强,兴趣狭窄的学生,可用“加温添热”和借用集体力量加以影响。其次是觉悟程度有别,那么教育方法亦应有区别。对那些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品德高尚的学生,可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对那些骄傲自满、拒绝批评和修养甚差的学生,则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再次是性别有异,年龄不同,教育方法也不一样。对女生和年龄小的学生,要用苦口婆心、和颜悦色的方式;对男生和年龄较大的学生,有时要用疾言厉色、严肃认真的方法,有时要用先轻后重的方式。如此种种,千差万别,只有情理交融地因材施教,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2诚心热心,不急不躁。
教师的教育作用,关键取决于对学生的态度。人与人之间富有感情的交往是教育的基础,如果教师对学生诚心诚意,尊重学生人格,批评缺点时不夸大,不讽刺,不挖苦,不体罚,不急不躁,不以势压人,总是满腔热情,不摆架子,平易近人,积极主动地关心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向教师吐真情,说真话。这样有利于教师准确判断,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而且易于收到良好成效。
3.3内外结合,持之以恒。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几次课所能解决问题的,必须课外细心地了解学生,上课有计划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内外结合,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在田径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机会很多,只要每个教师都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一定会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材,一定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教材编写组.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潘薮.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田径》编写组.田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