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的发展情况及其哲学本质,总结了网络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了网络时代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人的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网络伦理等历史观重大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社会 因特网 历史观
引言
194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实验室,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为国防研究开发了ARPA网络,随后发展为全球的最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30余年来,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目前,全球有几亿人上网,仅中国就有8700万人(2004年6月份统计数字),比1997年增长了100倍,并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网络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最广泛、最高效的交往方式和传播媒介,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大规模扩展,深刻地改变着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网络创造了人类的虚拟生存形态——网络社会[2]。
1.国内外对因特网的理论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其理论研究日益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重点。网络理论研究与网络发展历程具有相关性。网络肇端于美国,对网络的相关理论研究最早在美国起步,继而在英、德、法等发达国家展开。发展中国家对网络的理论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中国的网络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网络的大发展和网民的大增长,中国网络研究进入大发展时期[1]。
纵览国内外研究成果,网络理论研究成果重点主要是三方面[1]:(1)介绍和普及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的基本知识,如从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未来时速》到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从孔昭君的《网籍危机》到任建民的《网络神话与中国》;(2)研究和预测网络的社会影响和发展趋势,如从丹·希勒的《数字资本主义》、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到曼纽尔·卡斯特的信息时代三部曲即《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千年终结》,从李河的《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到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3)研究网络规范和网络伦理的构建,如从马克·斯劳卡的《大冲突》到爱德华·A·卡瓦佐等的《赛博空间和法律——网上生活的权利和义务》,从张彦的《计算机犯罪及其社会控制》到朱家贤等的《e法治网:网上纠纷、立法、司法》。
2.因特网的哲学本质
虽然现代计算机和因特网产生的历史都很短,但它们已经与人类社会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它们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们需要对计算机和因特网有哲学上的认识,其本质是人们根据生产的需要而发明的工具,它们有以下特性:
2.1客观存在性和独立性
计算机有快速、准确的计算、存储、判断、推理的特点,在人类的理性认识和现有物质的基础上,现在计算机的构造是最合理可行的。网络有传输速度快、准确率高、保密性能好的特性,其改进与发展也只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虽然人们带着某些目的设计并建造出计算机和因特网,但是当它们建成以后,它们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已经并还会大大超出人们所预料的范围。这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重要的是,计算机和因特网这两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它对知识的尊重推动了整个社会向理性的方向发展。
2.2对人类的根本依赖性
计算机的设计、网络的建设归根到底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且这种设计与建设一经完成就决定了这两者的根本性和功能。我们从计算机的进化过程:“电子管—晶体管—芯片”不难看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程度决定了计算机的发展情形。也就是说,计算机和因特网始终是人类的工具。
2.3加深了人类对自身及人类社会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按人们的设计,计算机是可以有“智能”的,从而引起很多人对计算机产生恐惧的感觉,进而担心“人机共生”问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应该是,他们以为计算机有了人类的智慧,因而感到人类智慧面临挑战与危机。我们认为,经过历史和现实的检验,人类有理由相信利用自身的智慧完全可以控制计算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且,我们不应该将“网络世界”看作一种形式的社会,其实它连基本的生产功能都不具备。只有把它看作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才不致于被“网络世界”中的纷繁景象所迷惑。
3.网络对人类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网络社会。网络哲学是当今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及其所引起的人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深刻变革的必然产物,是研究网络社会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网络带给人们的影响。
3.1生产方式
当今社会,网络日益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工具,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它正在引起知识的生产方式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一方面,网络社会的兴起拓展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提供了生存与发展方式的多样性选择。在网络社会里,网络是一个极其开放的结构体系,它能够无限地扩展和延伸,构建一个流动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同时,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的劳动者的劳动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力由一个相对集中的实体开始变为无尽差别的个体存在,从而使劳动生产的个体化和个性化越来越突出。人们坐在家中电脑终端机前通过网络的工作方式,在发达国家日益成为主流上班方式。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中,体力劳动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比例越来越小,智力因素在活劳动中的比例迅速增加。随之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化生产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企业”的生产组织,“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营销组织。新加坡政府曾提出“建立虚拟新加坡科学家”组织,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正在迅速从“汽车轮子的国家”向“网络空间中的国家”转变。总之,当今社会正朝着经济行为全球化、组织形式网络化、工作方式灵活化、职业结构两极化、生产劳动个性化的方向迅速发展。这一系列重大变化将对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哲学历史观中生产方式理论研究的新问题。
3.2交往方式
交往,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人群共同体之间互相沟通、相互作用、彼此了解的最基本的方式或过程,是人们之间实现了的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它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离开交往人类便不能生产和生存,因而它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所必需的。然而,一切交往形式都只具有暂时的性质,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与物质生产相伴而行,随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是以人的依赖关系或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工业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交往方式随之有了明显进步,进入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交往。伴随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了新型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网络交往具有高效性、便利性、平等性、多元化等特点。它一方面消除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障碍,使面对面的异地交流成为现实。“网络参与者”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真正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全球性对话”。另一方面,在虚拟现实中的“网络对话”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实世界中人们彼此交流的人际障碍。现实社会中,由于受到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层次等各种差异的影响,限制了人们平等自由地交流;而在虚拟现实中,人们的交往大多数情况下隐去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虚拟主体资格进入网络空间,从而排除了上述种种因素的困扰,建立起不问身份门第的真正自由平等的普遍交往。人们在这种多元化的普遍交往中构成了无数的“网络面具”或心理学家荣格所指认的“人格面具”。网络社会中上述交往方式的种种变化,必将向历史观提出诸如网络主体意义如何确认、新型交往方式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等哲学难题。
3.3人的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
根据唯物史观,人的价值具有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双重属性,具体体现在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即人的满足和贡献的辩证统一。人的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它既包括对个人尊严的肯定和个人需要的满足,又包括提供这种肯定和满足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和手段。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在人的价值的双重意义中,贡献和责任是主要的,是我们价值观的核心和基础。然而,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实现,从根本上说,人的价值就在于人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又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人们用于维持生存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没有或很少有闲暇时间发展自己的自由个性。网络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先前状态。一是由于网络社会的高效性,使人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网络交往;二是由于网络交往具有不局限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的便利性,无需顾虑自己或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世俗偏见、利益冲突的真正平等性和立体交往的多元化、开放性,为人们更自由地利用闲暇时间,激发人的创造性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个人价值空前凸显,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运作对象和所需信息,自由改变自己的网上行为,人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平等交流,自由畅想。可以断言,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共产主义的重要阶段。网络时代给人类带来的这一新变化,无疑向哲学工作者提出了人本学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新问题。
3.4伦理道德
随着网络技术的扩展与延伸,网络生活已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成为人们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而它必然对现有社会的伦理精神和人际关系做出反映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共享、平等对话、自由交往、和谐共生的道德平台和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当人们尽情享受计算机网络给人类带来的诸多便利和快乐的同时,人们发现,自己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人生尴尬和矛盾心态,人们几千年来长期营造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如权利、义务、责任、公正、诚信、互助等)受到冲击,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泛滥、人际情感疏远、信息虚假、网络犯罪、民族国家间伦理道德冲突、不平等使用网络等等层出不穷,传统美德在“网络自由王国”遇到了严峻挑战。如何遏制网络犯罪,规范网络伦理行为,保证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信息垄断、污染和欺诈,维护网民的道德人格,如何保护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如何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自身,何为网络社会中伦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如何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伦理道德等等,都是哲学伦理观所要面对和回答的。
4.因特网带来的社会问题
网络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它也同样给社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是极严重的社会问题。
4.1获取信息的两级分化
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互联网的中心指导思想就是使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使用信息资源,即“全民原则”。但是实际情况表明,要做到这一点仅仅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通力合作。如果不能真正做到信息网络的平民化、普及化,建成后的因特网所联结的必将仅仅是一些大城市、大公司和政府机构,在线的也仅仅是那些有钱人,那么这势必加大公众获取信息的贫富差距,并且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种交流信息的能力极端不平等,对“信息边远地区”、“信息贫民”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长此下去,他们很可能永远落后于时代。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4.2人际关系的淡化
因特网本来是为便利人们之间沟通,但它同时带来人际关系淡化,道德、法制观念淡漠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逐渐为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网络中,随着“家庭办公室”、“网上学校”、“电子商场”等机构的出现,人们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将大为减少,甚至有的人必须终日面对终端。这更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独的情绪,对来自现实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甚至无所适从,因此也会造成个人身心的健康问题。由于目前网络技术的原因,在“网络世界”里,人们是以“符号”身份进行异步交流的,缺乏“视、听、嗅、味,触”等感觉的传播媒介,他人的热情、友善、温和、紧张、愠怒与不满,我们甚至很难比较准确地感知。也就是在网上,我们难于感受另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反应,因此会以为自己面对的仅仅是机器。一个人长期如此,其本性中的弱点也很容易暴露出来而难以自制,这难免使他不妨害他人和现实社会。研究表明,有些人利用网络进行犯罪,就有这方面的原因,他们常过分相信网络的“屏蔽”作用,便以为自己无论怎样都是安全的,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4.3信息安全的脆弱性
许多信息是带有地域性特点的,不同国家、地区、种族的人们有不同的历史、信仰、价值观、世界观等。而在因特网上传播或宣扬这些信息是无法限制的,例如,在禁止色情信息传播的国家里,人们通过互联网仍然可以接收到这种信息。有些信息的传播还会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有些国家和组织正利用因特网大搞政府颠覆活动,制造民族矛盾,甚至造成地区或国家的冲突、对抗,而他们正好从中渔利。
4.4网络霸权和网络殖民主义的扩张
网络社会虽然是一个没有边界、开放、自由的社会,但它作为现实社会的虚拟形式,并不是绝对自由平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不但具有现实社会中的争端和冲突,而且为现实社会中的争端和冲突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以至于不同的个人都有着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物质利益和价值取向,这是网络社会中争端和冲突的现实根源。他们在现实中社会状况的差距造成他们在网络社会中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发达国家不但拥有技术优势,而且占据了语言优势。他们利用这些优势把自己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甚至宗教信仰强加给其它弱势国家或弱势民族,大肆推行网络霸权,进行网络殖民活动,从而达到演变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消解他们的民族文化的目的。
4.5网络综合症的出现
网络社会是一种虚拟社会,从本质上说它是现实生活的虚拟而不是现实生活本身。但由于网络社会和网上风光的巨大吸引力,许多网民往往沉醉其中,养成对网络的过度依赖,而忘却或抛弃了现实生活,导致网络综合症(如网络沉沦、网络上瘾、网络依赖)的出现。患上网络综合症的人往往身心疲惫,他们厌恶、害怕现实社会或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和信心,只能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现实中寻找寄托。有数据表明,近几年来,网络综合症患者呈现出人数增多、程度加重的趋势。
结束语
我们应该将计算机和网络分别看作人脑与人类社会某些方面的延伸——即我们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始终将它们看作是供人们使用的工具。只不过由于它们的一些较特别的功能(与其它的工具相比较而言),我们应当对它们采取更积极、谨慎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彭跃辉.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5.
[2]顾中亚.论网络社会的价值选择[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4.5.
[3]王辉.网络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1.6.
[4]彭罗斯.皇帝新脑——有关电脑、人脑及物理定律[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
[5]任爱玲.科技进步引发社会问题的哲学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3):10-13.
[6]冯鹏志.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8.
[7]梁京章,潘莹.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哲学思考[J].计算机安全,2004,(11):2-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社会 因特网 历史观
引言
194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实验室,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为国防研究开发了ARPA网络,随后发展为全球的最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30余年来,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目前,全球有几亿人上网,仅中国就有8700万人(2004年6月份统计数字),比1997年增长了100倍,并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网络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最广泛、最高效的交往方式和传播媒介,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大规模扩展,深刻地改变着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网络创造了人类的虚拟生存形态——网络社会[2]。
1.国内外对因特网的理论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其理论研究日益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重点。网络理论研究与网络发展历程具有相关性。网络肇端于美国,对网络的相关理论研究最早在美国起步,继而在英、德、法等发达国家展开。发展中国家对网络的理论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中国的网络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网络的大发展和网民的大增长,中国网络研究进入大发展时期[1]。
纵览国内外研究成果,网络理论研究成果重点主要是三方面[1]:(1)介绍和普及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的基本知识,如从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未来时速》到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从孔昭君的《网籍危机》到任建民的《网络神话与中国》;(2)研究和预测网络的社会影响和发展趋势,如从丹·希勒的《数字资本主义》、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到曼纽尔·卡斯特的信息时代三部曲即《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千年终结》,从李河的《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到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3)研究网络规范和网络伦理的构建,如从马克·斯劳卡的《大冲突》到爱德华·A·卡瓦佐等的《赛博空间和法律——网上生活的权利和义务》,从张彦的《计算机犯罪及其社会控制》到朱家贤等的《e法治网:网上纠纷、立法、司法》。
2.因特网的哲学本质
虽然现代计算机和因特网产生的历史都很短,但它们已经与人类社会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它们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们需要对计算机和因特网有哲学上的认识,其本质是人们根据生产的需要而发明的工具,它们有以下特性:
2.1客观存在性和独立性
计算机有快速、准确的计算、存储、判断、推理的特点,在人类的理性认识和现有物质的基础上,现在计算机的构造是最合理可行的。网络有传输速度快、准确率高、保密性能好的特性,其改进与发展也只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虽然人们带着某些目的设计并建造出计算机和因特网,但是当它们建成以后,它们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已经并还会大大超出人们所预料的范围。这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重要的是,计算机和因特网这两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它对知识的尊重推动了整个社会向理性的方向发展。
2.2对人类的根本依赖性
计算机的设计、网络的建设归根到底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且这种设计与建设一经完成就决定了这两者的根本性和功能。我们从计算机的进化过程:“电子管—晶体管—芯片”不难看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程度决定了计算机的发展情形。也就是说,计算机和因特网始终是人类的工具。
2.3加深了人类对自身及人类社会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按人们的设计,计算机是可以有“智能”的,从而引起很多人对计算机产生恐惧的感觉,进而担心“人机共生”问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应该是,他们以为计算机有了人类的智慧,因而感到人类智慧面临挑战与危机。我们认为,经过历史和现实的检验,人类有理由相信利用自身的智慧完全可以控制计算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且,我们不应该将“网络世界”看作一种形式的社会,其实它连基本的生产功能都不具备。只有把它看作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才不致于被“网络世界”中的纷繁景象所迷惑。
3.网络对人类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网络社会。网络哲学是当今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及其所引起的人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深刻变革的必然产物,是研究网络社会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网络带给人们的影响。
3.1生产方式
当今社会,网络日益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工具,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它正在引起知识的生产方式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一方面,网络社会的兴起拓展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提供了生存与发展方式的多样性选择。在网络社会里,网络是一个极其开放的结构体系,它能够无限地扩展和延伸,构建一个流动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同时,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的劳动者的劳动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力由一个相对集中的实体开始变为无尽差别的个体存在,从而使劳动生产的个体化和个性化越来越突出。人们坐在家中电脑终端机前通过网络的工作方式,在发达国家日益成为主流上班方式。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中,体力劳动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比例越来越小,智力因素在活劳动中的比例迅速增加。随之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化生产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企业”的生产组织,“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营销组织。新加坡政府曾提出“建立虚拟新加坡科学家”组织,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正在迅速从“汽车轮子的国家”向“网络空间中的国家”转变。总之,当今社会正朝着经济行为全球化、组织形式网络化、工作方式灵活化、职业结构两极化、生产劳动个性化的方向迅速发展。这一系列重大变化将对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哲学历史观中生产方式理论研究的新问题。
3.2交往方式
交往,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人群共同体之间互相沟通、相互作用、彼此了解的最基本的方式或过程,是人们之间实现了的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它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离开交往人类便不能生产和生存,因而它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所必需的。然而,一切交往形式都只具有暂时的性质,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与物质生产相伴而行,随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是以人的依赖关系或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工业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交往方式随之有了明显进步,进入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交往。伴随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了新型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网络交往具有高效性、便利性、平等性、多元化等特点。它一方面消除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障碍,使面对面的异地交流成为现实。“网络参与者”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真正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全球性对话”。另一方面,在虚拟现实中的“网络对话”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实世界中人们彼此交流的人际障碍。现实社会中,由于受到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层次等各种差异的影响,限制了人们平等自由地交流;而在虚拟现实中,人们的交往大多数情况下隐去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虚拟主体资格进入网络空间,从而排除了上述种种因素的困扰,建立起不问身份门第的真正自由平等的普遍交往。人们在这种多元化的普遍交往中构成了无数的“网络面具”或心理学家荣格所指认的“人格面具”。网络社会中上述交往方式的种种变化,必将向历史观提出诸如网络主体意义如何确认、新型交往方式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等哲学难题。
3.3人的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
根据唯物史观,人的价值具有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双重属性,具体体现在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即人的满足和贡献的辩证统一。人的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它既包括对个人尊严的肯定和个人需要的满足,又包括提供这种肯定和满足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和手段。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在人的价值的双重意义中,贡献和责任是主要的,是我们价值观的核心和基础。然而,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实现,从根本上说,人的价值就在于人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又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人们用于维持生存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没有或很少有闲暇时间发展自己的自由个性。网络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先前状态。一是由于网络社会的高效性,使人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网络交往;二是由于网络交往具有不局限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的便利性,无需顾虑自己或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世俗偏见、利益冲突的真正平等性和立体交往的多元化、开放性,为人们更自由地利用闲暇时间,激发人的创造性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个人价值空前凸显,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运作对象和所需信息,自由改变自己的网上行为,人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平等交流,自由畅想。可以断言,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共产主义的重要阶段。网络时代给人类带来的这一新变化,无疑向哲学工作者提出了人本学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新问题。
3.4伦理道德
随着网络技术的扩展与延伸,网络生活已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成为人们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而它必然对现有社会的伦理精神和人际关系做出反映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共享、平等对话、自由交往、和谐共生的道德平台和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当人们尽情享受计算机网络给人类带来的诸多便利和快乐的同时,人们发现,自己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人生尴尬和矛盾心态,人们几千年来长期营造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如权利、义务、责任、公正、诚信、互助等)受到冲击,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泛滥、人际情感疏远、信息虚假、网络犯罪、民族国家间伦理道德冲突、不平等使用网络等等层出不穷,传统美德在“网络自由王国”遇到了严峻挑战。如何遏制网络犯罪,规范网络伦理行为,保证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信息垄断、污染和欺诈,维护网民的道德人格,如何保护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如何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自身,何为网络社会中伦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如何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伦理道德等等,都是哲学伦理观所要面对和回答的。
4.因特网带来的社会问题
网络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它也同样给社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是极严重的社会问题。
4.1获取信息的两级分化
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互联网的中心指导思想就是使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使用信息资源,即“全民原则”。但是实际情况表明,要做到这一点仅仅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通力合作。如果不能真正做到信息网络的平民化、普及化,建成后的因特网所联结的必将仅仅是一些大城市、大公司和政府机构,在线的也仅仅是那些有钱人,那么这势必加大公众获取信息的贫富差距,并且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种交流信息的能力极端不平等,对“信息边远地区”、“信息贫民”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长此下去,他们很可能永远落后于时代。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4.2人际关系的淡化
因特网本来是为便利人们之间沟通,但它同时带来人际关系淡化,道德、法制观念淡漠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逐渐为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网络中,随着“家庭办公室”、“网上学校”、“电子商场”等机构的出现,人们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将大为减少,甚至有的人必须终日面对终端。这更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独的情绪,对来自现实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甚至无所适从,因此也会造成个人身心的健康问题。由于目前网络技术的原因,在“网络世界”里,人们是以“符号”身份进行异步交流的,缺乏“视、听、嗅、味,触”等感觉的传播媒介,他人的热情、友善、温和、紧张、愠怒与不满,我们甚至很难比较准确地感知。也就是在网上,我们难于感受另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反应,因此会以为自己面对的仅仅是机器。一个人长期如此,其本性中的弱点也很容易暴露出来而难以自制,这难免使他不妨害他人和现实社会。研究表明,有些人利用网络进行犯罪,就有这方面的原因,他们常过分相信网络的“屏蔽”作用,便以为自己无论怎样都是安全的,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4.3信息安全的脆弱性
许多信息是带有地域性特点的,不同国家、地区、种族的人们有不同的历史、信仰、价值观、世界观等。而在因特网上传播或宣扬这些信息是无法限制的,例如,在禁止色情信息传播的国家里,人们通过互联网仍然可以接收到这种信息。有些信息的传播还会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有些国家和组织正利用因特网大搞政府颠覆活动,制造民族矛盾,甚至造成地区或国家的冲突、对抗,而他们正好从中渔利。
4.4网络霸权和网络殖民主义的扩张
网络社会虽然是一个没有边界、开放、自由的社会,但它作为现实社会的虚拟形式,并不是绝对自由平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不但具有现实社会中的争端和冲突,而且为现实社会中的争端和冲突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以至于不同的个人都有着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物质利益和价值取向,这是网络社会中争端和冲突的现实根源。他们在现实中社会状况的差距造成他们在网络社会中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发达国家不但拥有技术优势,而且占据了语言优势。他们利用这些优势把自己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甚至宗教信仰强加给其它弱势国家或弱势民族,大肆推行网络霸权,进行网络殖民活动,从而达到演变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消解他们的民族文化的目的。
4.5网络综合症的出现
网络社会是一种虚拟社会,从本质上说它是现实生活的虚拟而不是现实生活本身。但由于网络社会和网上风光的巨大吸引力,许多网民往往沉醉其中,养成对网络的过度依赖,而忘却或抛弃了现实生活,导致网络综合症(如网络沉沦、网络上瘾、网络依赖)的出现。患上网络综合症的人往往身心疲惫,他们厌恶、害怕现实社会或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和信心,只能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现实中寻找寄托。有数据表明,近几年来,网络综合症患者呈现出人数增多、程度加重的趋势。
结束语
我们应该将计算机和网络分别看作人脑与人类社会某些方面的延伸——即我们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始终将它们看作是供人们使用的工具。只不过由于它们的一些较特别的功能(与其它的工具相比较而言),我们应当对它们采取更积极、谨慎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彭跃辉.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5.
[2]顾中亚.论网络社会的价值选择[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4.5.
[3]王辉.网络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1.6.
[4]彭罗斯.皇帝新脑——有关电脑、人脑及物理定律[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
[5]任爱玲.科技进步引发社会问题的哲学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3):10-13.
[6]冯鹏志.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8.
[7]梁京章,潘莹.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哲学思考[J].计算机安全,200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