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理科课程,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与结构,因此非常适合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时,要采用有效的导图方略,利用导图的结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本文就思维导图在高中课堂的使用原则和策略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前言:高中生物课程概念众多,课堂教学内容相对繁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相对较多。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生物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这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有效理解知识的机会,而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一、高中生物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
(一)由点到面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需要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知识结构,确定教学的中心词,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的关键点,并根据特定的层次梳理成科学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具有辨识度的知识结构。在确定教学的中心词的过程中,既可以使用具体化思路进行推进,也可以使用形象化的思路,在确定之后,梳理相关教学信息,由点及线确定教学的关键点[1]。教师在构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将思维导图依托在具有逻辑层次的教材知识上,依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构造出能够适应学生思维习惯及认知水平的导图,遵循这样由点到面的原则,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二)颜色层次鲜明
构造生物教学的思维导图,要灵活运用各种背景颜色,提升导图的视觉效果,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构造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层次的框架和内容设计成不同的颜色,可以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形成直观的感受,让思维导图的层次更加清楚。另外,相关关键词方面也可以灵活使用多种颜色,从而展现出更加直观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展示部分关键词的时候,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视频、音频的辅助教学,可以让原本晦涩的词语更加直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和运用[2]。因此,在颜色层次鲜明的思维导图上,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填入其中,从而将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更加鲜明、有趣地展现出来,这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复习总结将会形成极大的帮助,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逻辑结构严谨
在高中课堂使用思维导图,除了要呈现出直观的知识之外,还要严谨的逻辑结构,思维导图能依托其自身固有的层次性,可以将知识系统地整合在一起,在为学生展示了其内部的逻辑关系,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方式的严谨性。思维导图在强化学生记忆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知识体系间的关系,进而可以根据其独特的思维打造更为有效实用的思维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中生物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构造思维导图实现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归纳式的教学,例如在高一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中,教师可以对细胞结构进行课堂指导,从而将整个教学内容贯穿起来,细胞作为生物基本结构的中心,可以通过不同的结合方式构成人体中的许多结构和组织,教师可以把“细胞”作为思维导图的切入点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与延伸,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真正掌握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加强对人体的客观认识。在构造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对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以便学生能更加高效地进行课堂学习和课后教学,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养[3]。
(二)帮助学生清晰记录课堂笔记
教师指导学生构造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有利于提升课堂笔记的记录效率,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涉及到细胞学说、基因学说等方面的内容时,学生必须要掌握课程中的关键点并在有效时间内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例如在进行“基因的本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对DNA认识的情况借助多媒体材料进行说明和展示,在具体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将知识点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及时标注,并结合思维导图进行重难点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清晰记录课堂笔记,在两者的配合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推动课堂效率的提升。
(三)拓展学生课堂学习内容
思维导图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是在调动学生感官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学生的学情和具体特征进行知识的简化和延伸,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4]。思维导图教学的引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生物课程的概念教学中引入,通过学生扎实的生物基础,在借助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完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是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依据生物课程中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操作设计,在便利的条件中,引导学生逐步提升生物课程的综合素养。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学科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且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高中生物时存在着诸多障碍,甚至一些优秀学生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将学科中复杂的逻辑关系和枯燥的术语用框架的形式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相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遵循思维导图的使用原则,在创新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进行有效应用,这样就能使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久明.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6):100-101.
[2]刘玉.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1(07):31-32.
[3]楊少荣.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1(08):43-44.
[4]刘媚霞.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成才之路,2021(04):96-97.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前言:高中生物课程概念众多,课堂教学内容相对繁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相对较多。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生物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这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有效理解知识的机会,而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一、高中生物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
(一)由点到面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需要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知识结构,确定教学的中心词,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的关键点,并根据特定的层次梳理成科学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具有辨识度的知识结构。在确定教学的中心词的过程中,既可以使用具体化思路进行推进,也可以使用形象化的思路,在确定之后,梳理相关教学信息,由点及线确定教学的关键点[1]。教师在构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将思维导图依托在具有逻辑层次的教材知识上,依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构造出能够适应学生思维习惯及认知水平的导图,遵循这样由点到面的原则,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二)颜色层次鲜明
构造生物教学的思维导图,要灵活运用各种背景颜色,提升导图的视觉效果,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构造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层次的框架和内容设计成不同的颜色,可以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形成直观的感受,让思维导图的层次更加清楚。另外,相关关键词方面也可以灵活使用多种颜色,从而展现出更加直观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展示部分关键词的时候,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视频、音频的辅助教学,可以让原本晦涩的词语更加直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和运用[2]。因此,在颜色层次鲜明的思维导图上,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填入其中,从而将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更加鲜明、有趣地展现出来,这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复习总结将会形成极大的帮助,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逻辑结构严谨
在高中课堂使用思维导图,除了要呈现出直观的知识之外,还要严谨的逻辑结构,思维导图能依托其自身固有的层次性,可以将知识系统地整合在一起,在为学生展示了其内部的逻辑关系,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方式的严谨性。思维导图在强化学生记忆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知识体系间的关系,进而可以根据其独特的思维打造更为有效实用的思维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中生物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构造思维导图实现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归纳式的教学,例如在高一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中,教师可以对细胞结构进行课堂指导,从而将整个教学内容贯穿起来,细胞作为生物基本结构的中心,可以通过不同的结合方式构成人体中的许多结构和组织,教师可以把“细胞”作为思维导图的切入点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与延伸,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真正掌握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加强对人体的客观认识。在构造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对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以便学生能更加高效地进行课堂学习和课后教学,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养[3]。
(二)帮助学生清晰记录课堂笔记
教师指导学生构造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有利于提升课堂笔记的记录效率,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涉及到细胞学说、基因学说等方面的内容时,学生必须要掌握课程中的关键点并在有效时间内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例如在进行“基因的本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对DNA认识的情况借助多媒体材料进行说明和展示,在具体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将知识点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及时标注,并结合思维导图进行重难点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清晰记录课堂笔记,在两者的配合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推动课堂效率的提升。
(三)拓展学生课堂学习内容
思维导图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是在调动学生感官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学生的学情和具体特征进行知识的简化和延伸,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4]。思维导图教学的引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生物课程的概念教学中引入,通过学生扎实的生物基础,在借助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完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是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依据生物课程中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操作设计,在便利的条件中,引导学生逐步提升生物课程的综合素养。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学科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且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高中生物时存在着诸多障碍,甚至一些优秀学生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将学科中复杂的逻辑关系和枯燥的术语用框架的形式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相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遵循思维导图的使用原则,在创新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进行有效应用,这样就能使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久明.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6):100-101.
[2]刘玉.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1(07):31-32.
[3]楊少荣.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1(08):43-44.
[4]刘媚霞.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成才之路,2021(0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