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适应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企业的建设要求,企业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节约型企业文化。对于节约型企业文化的建设,在探讨其内涵以及建设意义的同时,分析了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包含的一些思想和理念,最后提出了节约型企业文化的建设策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前提,而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保证。节约型企业文化是促使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创造设计,并能产生积极效应的一种优秀文化,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它要求我们重拾“俭以养德”等传统美德,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使“崇尚节约,杜绝浪费”成为每个企业员工的道德信仰。
【关键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节约型企业文化
建立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企业重塑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企业文化。它应该是一个组织普遍认同的观念,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关物质的、行为的、制度的、精神的量的积累,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文化是有特定人群范围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的时候,哈佛教授约·凯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提出:企业文化有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建因素。由于在企业中,其成员的来源不同、生活经历、文化素质、工作性质的差异,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把不同价值取向的人同质化,企业就缺乏一种凝聚力,甚至缺乏竞争力。因此,中国的企业要提升企业竞争力,打响品牌战略,就要积极培育企业文化,它有几个重要地位:
首先,有利于塑造企业良好的企业形象,即“立形象,创名牌”。
其次,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
最后,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但从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由于对新生事物存在一个摸索、完善的过程,这中间还存在着几个误区。
1、单纯的政治化:认为只要政治思想工作到位了,就是做好了企业文化,这个认识是片面的,不否认,他们中间确实存在联系,但完全是两个概念。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而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2、“表象化”:思想脱离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光总结出一套东西,而没有真正刻划企业文化在自己企业内部深层的东西,结合不了实际情况,那么总结出的东西也是空洞的、缺乏生命力的。仅起了“包装”作用,正如俗话说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缺乏创新:事物是广泛联系且发展的,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一旦创立即可,不需要变化、创新了。事实上,随着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也在相对地变化,如公司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等等,能否真正在员工中产生共鸣,能否真正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价值导向功能。“文似看山不喜平”不要人云亦云,要真正体现自身特色。
节约型企业文化以“建设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节约型企业”为目标,它将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投资。通过将优秀的传统的节约理念融入到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中,统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环境和企业外在生存竞争空间。并将“主人翁意识,以身作则理念,宣传意识,合作互利理念,低成本理念,网络化思想”等思想和理念贯穿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以实现把企业节约文化转化成具有持久优势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不断带动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企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约型企业文化的意义不容忽视:
(1)企业文化本身具有导向、约束、激励、凝聚等作用。当节约型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优秀文化,当节约型企业文化提倡的价值观被企业员工所接受认同之后,就会产生无形的巨大的力量,为企业带来积极的效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2)节约型企业文化是顺应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提出的新型企业文化。它能体现一个企业的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也树立了企业良好的道德形象。它能为企业带来轰动效应,也能给社会起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3)节约型企业文化不能给企业带来短期的盈利,但是它却关系到企业能否长期持续的发展问题。在当今的形势下,企业节约文化的建设,无疑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能源支持,无疑能更好的符合员工的利益。这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前提需要在思想上构建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
首先企业要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导入节约理念,积极转变员工观念,正确引导员工,提高员工对建设节约型企业重要性的认识。要使员工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等身边触手可及的地方做起,堵塞每一个可能的浪费漏洞,尽自己所能节约每一点资源,逐步形成节约的好习惯。
其次,让节约成为企业员工的必备素质,让企业员工明白拥有这种素质对自己的影响,并努力去提高这种素质。
再次,让员工意识到节约最终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利益。让企业形成节约之风,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创造更多的效益,企业才有可能做大做强,才能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企业员工的基本利益。而形成节约的好习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无形的影响,能够使他们注意自己的行为,增加家庭经济积累,最终提高生活水平。
最后,树立员工“主人翁”意识。让企业员工明白他们是企业真正的主人翁,企业的发展靠的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让他们有强烈的节约意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会使员工爱护自己的企业就像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一样,会自觉珍惜企业的一点一滴,也会尽可能使企业的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领导需要做到积极带头,做好表率作用
搭建各种宣传媒体,以充足的干劲,坚定的信心去进行节约文化的建设,让节约文化的建设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中,每一个角落里和每一个人的心中,使得企业员工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企业节约文化的存在,时时刻刻都能处在节约的环境中,这样便能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通过创办有本企业特色的报纸、刊物等,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企业节约文化,理解其内涵所在,使员工充分认识节约型企业的建设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开展各种以“节约”为主题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系列围绕节约展开的活动,寓节约文化于娱乐活动之中。
(3)及时报道宣传企业节约方面做的好的先进事迹,鼓励、激发员工都争当“节约排头兵”。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建设节约型企业文化,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将企业间合作互利理念贯穿其中。即摆脱孤立的仅就单个企业谈节约的局限,各个企业应该拥有全局和大局眼光,应着眼于企业布局和不同企业之间的互补,构建一条企业“生态链”。
企业“生态链”,就是将企业间的关系视为类似自然生态系统,其中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和副产品,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营养物”或投入原料,这样彼此间具有互补作用的工业企业就构成了一条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生态链条。在传统的企业布局中,废弃物排放企业与再利用企业是处于彼此隔绝的孤立状态,废弃物从产生、排放到再处理各行其是,缺乏通盘的规划、协调和整合。
为此,企业应大力发展企业间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应利用好生产环节中各项生产资料,使得各项资料都派上用场。应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积极防治污染,做到“变废为宝”。
正所谓“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只要各个企业拥有合作互利的理念,积极寻求自己的资源再利用企业,与之相互合作,形成伙伴关系,联合行动起来,就能为各自都带来长久的利润和强有力的资源优势。
拥有技术创新理念,采用先进技术,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是企业实现节约的关键所在。依靠技术创新,努力做好在生产上对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节约使用,消除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及做好生产废料的再利用和有效利用,努力做到在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实现最少,质量上实现最优。通过强化资源节约管理,采用先进技术优化生产装置等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各项消耗指标,使企业走上高效、低耗、持续、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最终实现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如何真正的实施还需要具体的措施:建设企业文化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针对现状和问题,采取有条理、系统的方法。①、高层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企业领导是企业精神的模范实践者,起表率作用,其重点也是由企业最高领导决定的。②、确定企业价值等核心理念: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体系,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企业的价值观(诚信、知礼、团结、奉献)具有鲜明的个性,制度应是价值观的保障和基础,由它来进行规范,约束和贯彻。③、建立实施机构:实施机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成员必须是稳定的、为人们所敬重,它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文化变革的大使,他向人们讲授工作的目标,鼓励人们共同参与。④、制订和实施培训计划:建设文化需要新的技能,培训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实实在在的行为。⑤、评价和考核:企业文化是种渗透性的文化体系,它要全方面来衡量。因此除了日常的培训和考试、交流等,还需要较长的大约二、三年或更长的时间。⑥、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个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和哲学观,改善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在中小企业中,由于员工缺乏归属感,因此,流动性较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和浪费,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这里又可分为:
a、改善薪金福利制度:使其符合激励员工提高自己行为能力的目的,对员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进行奖励。
b、注重实践中培养优秀员工:注重能力与岗位的最佳配置,利用引进为辅、培养开发为主的晋升机制。
c、鼓励员工对自己能力提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企业开支,另一方面在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方面可以得到改善。
总而言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前提,而和谐的节约型企业文化又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节约型企业文化
建立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企业重塑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企业文化。它应该是一个组织普遍认同的观念,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关物质的、行为的、制度的、精神的量的积累,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文化是有特定人群范围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的时候,哈佛教授约·凯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提出:企业文化有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建因素。由于在企业中,其成员的来源不同、生活经历、文化素质、工作性质的差异,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把不同价值取向的人同质化,企业就缺乏一种凝聚力,甚至缺乏竞争力。因此,中国的企业要提升企业竞争力,打响品牌战略,就要积极培育企业文化,它有几个重要地位:
首先,有利于塑造企业良好的企业形象,即“立形象,创名牌”。
其次,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
最后,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但从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由于对新生事物存在一个摸索、完善的过程,这中间还存在着几个误区。
1、单纯的政治化:认为只要政治思想工作到位了,就是做好了企业文化,这个认识是片面的,不否认,他们中间确实存在联系,但完全是两个概念。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而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2、“表象化”:思想脱离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光总结出一套东西,而没有真正刻划企业文化在自己企业内部深层的东西,结合不了实际情况,那么总结出的东西也是空洞的、缺乏生命力的。仅起了“包装”作用,正如俗话说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缺乏创新:事物是广泛联系且发展的,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一旦创立即可,不需要变化、创新了。事实上,随着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也在相对地变化,如公司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等等,能否真正在员工中产生共鸣,能否真正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价值导向功能。“文似看山不喜平”不要人云亦云,要真正体现自身特色。
节约型企业文化以“建设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节约型企业”为目标,它将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投资。通过将优秀的传统的节约理念融入到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中,统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环境和企业外在生存竞争空间。并将“主人翁意识,以身作则理念,宣传意识,合作互利理念,低成本理念,网络化思想”等思想和理念贯穿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以实现把企业节约文化转化成具有持久优势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不断带动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企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约型企业文化的意义不容忽视:
(1)企业文化本身具有导向、约束、激励、凝聚等作用。当节约型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优秀文化,当节约型企业文化提倡的价值观被企业员工所接受认同之后,就会产生无形的巨大的力量,为企业带来积极的效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2)节约型企业文化是顺应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提出的新型企业文化。它能体现一个企业的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也树立了企业良好的道德形象。它能为企业带来轰动效应,也能给社会起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3)节约型企业文化不能给企业带来短期的盈利,但是它却关系到企业能否长期持续的发展问题。在当今的形势下,企业节约文化的建设,无疑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能源支持,无疑能更好的符合员工的利益。这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前提需要在思想上构建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
首先企业要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导入节约理念,积极转变员工观念,正确引导员工,提高员工对建设节约型企业重要性的认识。要使员工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等身边触手可及的地方做起,堵塞每一个可能的浪费漏洞,尽自己所能节约每一点资源,逐步形成节约的好习惯。
其次,让节约成为企业员工的必备素质,让企业员工明白拥有这种素质对自己的影响,并努力去提高这种素质。
再次,让员工意识到节约最终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利益。让企业形成节约之风,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创造更多的效益,企业才有可能做大做强,才能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企业员工的基本利益。而形成节约的好习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无形的影响,能够使他们注意自己的行为,增加家庭经济积累,最终提高生活水平。
最后,树立员工“主人翁”意识。让企业员工明白他们是企业真正的主人翁,企业的发展靠的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让他们有强烈的节约意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会使员工爱护自己的企业就像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一样,会自觉珍惜企业的一点一滴,也会尽可能使企业的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领导需要做到积极带头,做好表率作用
搭建各种宣传媒体,以充足的干劲,坚定的信心去进行节约文化的建设,让节约文化的建设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中,每一个角落里和每一个人的心中,使得企业员工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企业节约文化的存在,时时刻刻都能处在节约的环境中,这样便能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通过创办有本企业特色的报纸、刊物等,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企业节约文化,理解其内涵所在,使员工充分认识节约型企业的建设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开展各种以“节约”为主题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系列围绕节约展开的活动,寓节约文化于娱乐活动之中。
(3)及时报道宣传企业节约方面做的好的先进事迹,鼓励、激发员工都争当“节约排头兵”。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建设节约型企业文化,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将企业间合作互利理念贯穿其中。即摆脱孤立的仅就单个企业谈节约的局限,各个企业应该拥有全局和大局眼光,应着眼于企业布局和不同企业之间的互补,构建一条企业“生态链”。
企业“生态链”,就是将企业间的关系视为类似自然生态系统,其中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和副产品,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营养物”或投入原料,这样彼此间具有互补作用的工业企业就构成了一条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生态链条。在传统的企业布局中,废弃物排放企业与再利用企业是处于彼此隔绝的孤立状态,废弃物从产生、排放到再处理各行其是,缺乏通盘的规划、协调和整合。
为此,企业应大力发展企业间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应利用好生产环节中各项生产资料,使得各项资料都派上用场。应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积极防治污染,做到“变废为宝”。
正所谓“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只要各个企业拥有合作互利的理念,积极寻求自己的资源再利用企业,与之相互合作,形成伙伴关系,联合行动起来,就能为各自都带来长久的利润和强有力的资源优势。
拥有技术创新理念,采用先进技术,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是企业实现节约的关键所在。依靠技术创新,努力做好在生产上对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节约使用,消除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及做好生产废料的再利用和有效利用,努力做到在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实现最少,质量上实现最优。通过强化资源节约管理,采用先进技术优化生产装置等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各项消耗指标,使企业走上高效、低耗、持续、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最终实现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如何真正的实施还需要具体的措施:建设企业文化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针对现状和问题,采取有条理、系统的方法。①、高层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企业领导是企业精神的模范实践者,起表率作用,其重点也是由企业最高领导决定的。②、确定企业价值等核心理念: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体系,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企业的价值观(诚信、知礼、团结、奉献)具有鲜明的个性,制度应是价值观的保障和基础,由它来进行规范,约束和贯彻。③、建立实施机构:实施机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成员必须是稳定的、为人们所敬重,它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文化变革的大使,他向人们讲授工作的目标,鼓励人们共同参与。④、制订和实施培训计划:建设文化需要新的技能,培训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实实在在的行为。⑤、评价和考核:企业文化是种渗透性的文化体系,它要全方面来衡量。因此除了日常的培训和考试、交流等,还需要较长的大约二、三年或更长的时间。⑥、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个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和哲学观,改善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在中小企业中,由于员工缺乏归属感,因此,流动性较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和浪费,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这里又可分为:
a、改善薪金福利制度:使其符合激励员工提高自己行为能力的目的,对员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进行奖励。
b、注重实践中培养优秀员工:注重能力与岗位的最佳配置,利用引进为辅、培养开发为主的晋升机制。
c、鼓励员工对自己能力提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企业开支,另一方面在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方面可以得到改善。
总而言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前提,而和谐的节约型企业文化又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