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协调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在我国,对社会协调的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多层次的特点,本文从研究角度、社会协调的涵义、社会协调的手段和存在不足等方面进行梳理,力求达到对我国社会协调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清晰地把握。
关键词:社会协调;社会协调机制;功能耦合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2—0020—02
在今天,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必须与社会协调发展,只有实现社会协调发展,才能给人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如何提高人与人、组织与组织的协调乃至整个社会的协调,是当今社会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对我国社会协调的研究现状作了梳理,综述如下。
一、研究角度
社会是个大系统,存在着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目前,在我国对于社会协调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多层次的特点,大致涉及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
在经济学领域,对于协调问题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考虑到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科层结构在某些条件下能比市场更好地协调多人行动。针对科层结构中的理性行为选择问题,代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则关注在信息不完美和不对称条件下,协调行为人之间利益和行为。[1]伦理学认为协调社会关系涉及很多伦理问题,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伦理对社会具有公约意义,是协调社会关系的精神保障。伦理规范从根本上说是面对公利或自利的问题,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础。利益的协调并不是利益的平均分配,而是按社会各个利益主体都能接受的方式和规则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利益的平衡。认为社会协调应以平等竞争、扶助弱者、合理消费为核心原则要素凝合而成。平等竞争是基础,扶助弱者是补充,合理消费是保证,目的是实现全社会共同发展。[2]80-82《协调论——一门新的领导哲学》一书中认为:“在政治生活中,协调是一种导向力!在经济生活中,协调是一种生产力!在文化生活中,协调是一种粘合力!在管理实践中,协调是一种组织力!在哲学思维中,协调是对立统一的缓冲器和转化器。”[3]王之璋对中外哲学史加以考察,从哲学的角度认为应用“协调范畴取代平衡范畴来概括事物的相互适应和有序状态。”[4]韩明谟在研究方法上提出用社会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社会发展问题,认为人们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并从社会学、经济学传统理论中论证社会的分工和分化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冲突和竞争是社会发展的激活机制。他还讨论了社会发展的综合机制——社会协调的内涵、类型和运行功能,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实际讨论社会协调与失调等问题。[5]
二、社会协调的涵义
对什么是协调?目前国内有以下几种看法:(1)指在事物的关系中,有关各方处于既能表现自己,又能容忍对方的合作承受过程。[5]201(2)协调是事物处于动态平衡的一种相互关系和状态,是系统的一种稳态,它也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和基本形式。[4]72(3)机制,源于希腊文mechane,意指机器、机构、机械,即人们制造的,供自己使用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工具和手段。[6]72(4)协调指的是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协同、和谐、适应的关系。而且协调是在结构协调、功能协调和数字比例协调这三种基本形式促进事物发展的。[7]7-8(5)协调是协调主体有目的、有控制、并与目的性一致的整体行为。[8]36(6)协调指事物处于某种有序和自组织状态下,其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运动机制和功能状态。[9]16
对于社会协调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对它的定义也是各有侧重、观点迥异。大致有以下两种比较有代表性:(1)从社会系统的观点出发,社会协调是指在一个社会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或子系统之间,当有关各方进行交往,并相互行动时,在统一的目标引导下,各方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并促成统一目标的最优化的实现。[5]201(2)社会协调作为哲学范畴其内涵可界定为:是社会主体为了达到社会和谐目标对社会活动进行有目的规划、管理、调控的过程;是以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幸福等作为价值尺度衡量的,社会事物各个方面相互配合、适应、结构完整、功能优化、和谐一致的存在状态。社会协调是一种多样性的有序统一,是一种适度的比例关系,它表现为对人类社会而言的安宁、平衡、秩序、持久稳定、融洽、合和等生存状态。[10]3
三、社会协调的内容、手段和目标
对于社会协调的内容,邓应选在《社会协调论》一文中作了系统的总结,他认为社会协调的内容:一是经济协调;二是人际关系的协调;三是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协调。这三者共同作用于社会的发展。[11]62张宏则从哲学的层面上将协调的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作为世界一种普遍存在趋势和现实的本体论含义上的协调。像无机界的有序结构、有机界的生态平衡、社会领域的和谐关系等都是协调普遍存在的表现形式。只要我们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发展变化的有序性、事物存在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就必须承认协调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从范畴对立性讲,运动、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即发展),也可以是下降的;那么,联系也可分成协调的和不协调的。目前哲学理论体系中没有纳入协调这一范畴,而只是把协调作为发展的一个附带修饰属性,这是不全面的。第二,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参照坐标的协调。这一层次的协调涵盖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协调、人自身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第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互相关系的协调。第四,特定社会领域内部关系的具体的协调。”[11]4他认为,我国的社会实践要求我们应重点研究第二、三层次上的社会协调内容。
关于社会协调的手段,邓应选认为有三种:一是经济手段,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办法来协调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二是政治手段,健全民主和法制。用政治手段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三是发展文化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施有关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政策。[11]64-65
对于社会协调的目的,韩明谟认为有三个特点:“社会系统之间的协调,既有系统自我的目标,也要符合更高一级系统的目标。协调的目标,其特点:第一,表现在目标的一致性上。目标要符合协调双方追求的目的,符合共同追求的利益。第二,要考虑目标的双关性。既要考虑这一方,也要考虑到对方的特点、差异,要求大同存小异。第三,考虑目标还要注意阶段性。既要考虑长远的战略性的要求,也要考虑到近期的目的。第四,还要考虑到目标的可行性。”[5]203
四、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在定量分析方面,我国学者谢振忠综合参考国际国内研究机构和学者指标体系,加以筛选和处理,设计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主题层和指标层的4层指标体系。其中,经济发展系统共选取了19项指标,社会发展系统共选取了40项指标。[12]43
在定性分析的方法论角度,贾高建认为所谓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要处理好生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结构层之间的关系,促使它们的发展全面展开,并使之互协调。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不是随意的和不可捉摸的,而是有着自己的客观规律和机制,这种客观规律和机制就表现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逻辑。要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社会结构体系有机联系的内在逻辑,按照这一逻辑去协调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以及各个部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把握了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在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遵循这一逻辑,以生产力为根据去协调生产关系,以经济基础为根据去协调上层建筑,而不是相反,同时也不能将它们简单地平列起来。无论是城乡关系本身还是城市化进程,都应该像把握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那样从整体的高度来把握,而不能只是着眼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等具体方面。社会结构体系的内在逻辑在运行中所体现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其中绝对性是相对性的前提,相对性最终从属于绝对性。相应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的调节域,最终从属于协调统一的总的前提,它的存在以不背离这一总的前提为原则,并将这一原则具体化为它的客观界限。所谓重点与非重点以及孰先孰后、孰急孰缓等区分决不能使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和各个部分的发展之间拉开过大的距离以至发生脱节。[13]26-30
五、存在不足
目前对于社会协调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对社会协调的定位比较混乱;对社会协调的手段、方式、原则的研究仍旧停留在实证的社会学层面;社会协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还没有怎么涉及;社会机制的构建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提纲阶段;对社会协调机制的目标设计和实践的可行性考虑不周等。
参考文献:
[1]朱富强.博弈、协调与社会发展——协调经济学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洪绍青.伦理视角中的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协调[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3):80-82.
[3]陈士杰,方学邦,侯定和等编.协调论——一门新的领导哲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
[4]王之璋.协调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韩明谟.社会系统协调论——关于社会发展机理的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6]罗川山,韩燕.论协调机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实践问题[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7]宋周尧.论协调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基本状态[J].贵州社会科学,1987,(4):7-8.
[8]吴鹏.论协调与协调发展[J].学习与探索,1992,(3):36.
[9]张中瑞.论协调[J].理论探索,1987,(1):16.
[10]张宏.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协调观[J].烟台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3.
[11]邓应选.社会协调论[J].遵义医学院学报,1987,(1).
[12]谢振忠.我国发达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统计与决策,2008,(7):43.
[13]贾高建.关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5):26-30.
(责任编辑/彭巍)
关键词:社会协调;社会协调机制;功能耦合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2—0020—02
在今天,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必须与社会协调发展,只有实现社会协调发展,才能给人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如何提高人与人、组织与组织的协调乃至整个社会的协调,是当今社会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对我国社会协调的研究现状作了梳理,综述如下。
一、研究角度
社会是个大系统,存在着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目前,在我国对于社会协调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多层次的特点,大致涉及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
在经济学领域,对于协调问题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考虑到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科层结构在某些条件下能比市场更好地协调多人行动。针对科层结构中的理性行为选择问题,代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则关注在信息不完美和不对称条件下,协调行为人之间利益和行为。[1]伦理学认为协调社会关系涉及很多伦理问题,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伦理对社会具有公约意义,是协调社会关系的精神保障。伦理规范从根本上说是面对公利或自利的问题,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础。利益的协调并不是利益的平均分配,而是按社会各个利益主体都能接受的方式和规则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利益的平衡。认为社会协调应以平等竞争、扶助弱者、合理消费为核心原则要素凝合而成。平等竞争是基础,扶助弱者是补充,合理消费是保证,目的是实现全社会共同发展。[2]80-82《协调论——一门新的领导哲学》一书中认为:“在政治生活中,协调是一种导向力!在经济生活中,协调是一种生产力!在文化生活中,协调是一种粘合力!在管理实践中,协调是一种组织力!在哲学思维中,协调是对立统一的缓冲器和转化器。”[3]王之璋对中外哲学史加以考察,从哲学的角度认为应用“协调范畴取代平衡范畴来概括事物的相互适应和有序状态。”[4]韩明谟在研究方法上提出用社会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社会发展问题,认为人们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并从社会学、经济学传统理论中论证社会的分工和分化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冲突和竞争是社会发展的激活机制。他还讨论了社会发展的综合机制——社会协调的内涵、类型和运行功能,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实际讨论社会协调与失调等问题。[5]
二、社会协调的涵义
对什么是协调?目前国内有以下几种看法:(1)指在事物的关系中,有关各方处于既能表现自己,又能容忍对方的合作承受过程。[5]201(2)协调是事物处于动态平衡的一种相互关系和状态,是系统的一种稳态,它也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和基本形式。[4]72(3)机制,源于希腊文mechane,意指机器、机构、机械,即人们制造的,供自己使用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工具和手段。[6]72(4)协调指的是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协同、和谐、适应的关系。而且协调是在结构协调、功能协调和数字比例协调这三种基本形式促进事物发展的。[7]7-8(5)协调是协调主体有目的、有控制、并与目的性一致的整体行为。[8]36(6)协调指事物处于某种有序和自组织状态下,其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运动机制和功能状态。[9]16
对于社会协调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对它的定义也是各有侧重、观点迥异。大致有以下两种比较有代表性:(1)从社会系统的观点出发,社会协调是指在一个社会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或子系统之间,当有关各方进行交往,并相互行动时,在统一的目标引导下,各方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并促成统一目标的最优化的实现。[5]201(2)社会协调作为哲学范畴其内涵可界定为:是社会主体为了达到社会和谐目标对社会活动进行有目的规划、管理、调控的过程;是以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幸福等作为价值尺度衡量的,社会事物各个方面相互配合、适应、结构完整、功能优化、和谐一致的存在状态。社会协调是一种多样性的有序统一,是一种适度的比例关系,它表现为对人类社会而言的安宁、平衡、秩序、持久稳定、融洽、合和等生存状态。[10]3
三、社会协调的内容、手段和目标
对于社会协调的内容,邓应选在《社会协调论》一文中作了系统的总结,他认为社会协调的内容:一是经济协调;二是人际关系的协调;三是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协调。这三者共同作用于社会的发展。[11]62张宏则从哲学的层面上将协调的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作为世界一种普遍存在趋势和现实的本体论含义上的协调。像无机界的有序结构、有机界的生态平衡、社会领域的和谐关系等都是协调普遍存在的表现形式。只要我们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发展变化的有序性、事物存在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就必须承认协调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从范畴对立性讲,运动、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即发展),也可以是下降的;那么,联系也可分成协调的和不协调的。目前哲学理论体系中没有纳入协调这一范畴,而只是把协调作为发展的一个附带修饰属性,这是不全面的。第二,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参照坐标的协调。这一层次的协调涵盖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协调、人自身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第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互相关系的协调。第四,特定社会领域内部关系的具体的协调。”[11]4他认为,我国的社会实践要求我们应重点研究第二、三层次上的社会协调内容。
关于社会协调的手段,邓应选认为有三种:一是经济手段,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办法来协调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二是政治手段,健全民主和法制。用政治手段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三是发展文化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施有关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政策。[11]64-65
对于社会协调的目的,韩明谟认为有三个特点:“社会系统之间的协调,既有系统自我的目标,也要符合更高一级系统的目标。协调的目标,其特点:第一,表现在目标的一致性上。目标要符合协调双方追求的目的,符合共同追求的利益。第二,要考虑目标的双关性。既要考虑这一方,也要考虑到对方的特点、差异,要求大同存小异。第三,考虑目标还要注意阶段性。既要考虑长远的战略性的要求,也要考虑到近期的目的。第四,还要考虑到目标的可行性。”[5]203
四、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在定量分析方面,我国学者谢振忠综合参考国际国内研究机构和学者指标体系,加以筛选和处理,设计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主题层和指标层的4层指标体系。其中,经济发展系统共选取了19项指标,社会发展系统共选取了40项指标。[12]43
在定性分析的方法论角度,贾高建认为所谓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要处理好生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结构层之间的关系,促使它们的发展全面展开,并使之互协调。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不是随意的和不可捉摸的,而是有着自己的客观规律和机制,这种客观规律和机制就表现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逻辑。要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社会结构体系有机联系的内在逻辑,按照这一逻辑去协调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以及各个部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把握了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在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遵循这一逻辑,以生产力为根据去协调生产关系,以经济基础为根据去协调上层建筑,而不是相反,同时也不能将它们简单地平列起来。无论是城乡关系本身还是城市化进程,都应该像把握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那样从整体的高度来把握,而不能只是着眼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等具体方面。社会结构体系的内在逻辑在运行中所体现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其中绝对性是相对性的前提,相对性最终从属于绝对性。相应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的调节域,最终从属于协调统一的总的前提,它的存在以不背离这一总的前提为原则,并将这一原则具体化为它的客观界限。所谓重点与非重点以及孰先孰后、孰急孰缓等区分决不能使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和各个部分的发展之间拉开过大的距离以至发生脱节。[13]26-30
五、存在不足
目前对于社会协调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对社会协调的定位比较混乱;对社会协调的手段、方式、原则的研究仍旧停留在实证的社会学层面;社会协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还没有怎么涉及;社会机制的构建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提纲阶段;对社会协调机制的目标设计和实践的可行性考虑不周等。
参考文献:
[1]朱富强.博弈、协调与社会发展——协调经济学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洪绍青.伦理视角中的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协调[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3):80-82.
[3]陈士杰,方学邦,侯定和等编.协调论——一门新的领导哲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
[4]王之璋.协调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韩明谟.社会系统协调论——关于社会发展机理的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6]罗川山,韩燕.论协调机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实践问题[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7]宋周尧.论协调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基本状态[J].贵州社会科学,1987,(4):7-8.
[8]吴鹏.论协调与协调发展[J].学习与探索,1992,(3):36.
[9]张中瑞.论协调[J].理论探索,1987,(1):16.
[10]张宏.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协调观[J].烟台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3.
[11]邓应选.社会协调论[J].遵义医学院学报,1987,(1).
[12]谢振忠.我国发达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统计与决策,2008,(7):43.
[13]贾高建.关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5):26-30.
(责任编辑/彭巍)